存款

搜索文档
民营银行上演最强单月降息潮:15家下调22次,高息存款梦碎
第一财经· 2025-06-03 20:48
存款利率大幅下调 - 5月份15家民营银行完成降息动作,单月调降频次达22次,多家银行出现"断崖式"降息 [1] - 民营银行3个月至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全面步入"1时代",最高利率不超过2.4%,部分银行5年期存款已下架 [1] - 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从2022年的2.65%降至1.3%,3年时间利率"腰斩" [5] 降息节奏与幅度 - 5月20日六大国有银行率先降息后,中小银行一反常态快速跟进,部分银行隔日即宣布降息 [2] - 5月30日降息潮达到巅峰,11家民营银行集体加入降息阵营 [3] - 华通银行2年期定存下调0.3个百分点,3年期和5年期定存下调0.4个百分点;众邦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15% [4] 存款市场变化 - 前4个月人民币存款新增12.55万亿元,同比多增5.23万亿元;住户存款新增7.83万亿元,同比多增1.12万亿元 [6] - 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全面降至2.4%,被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反超,沦为"利率洼地" [1] - 中小银行息差压力加剧,政策传导机制驱动其快速跟进大行步伐 [5] 资金流向与替代品 - 利率敏感型资金加速寻找保险产品、大额存单、固收类理财等低风险替代品 [7] - 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配置股票型基金、黄金等资产以实现多元化投资 [7] - 存款投资理财化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短期波动,但中长期资金可能以非银存款形式回流大行 [8]
6月流动性:宽松延续,存单无虞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2 13:45
报告核心观点 6月流动性宽松延续,存单虽迎来到期规模高峰及补位一般性存款的双重考验,但Q1压力难再现 存单价格越靠近1.75%或越具备配置价值 6月资金利率大概率保持友好,但下破1.4%的概率不高 国债买入或在下半年恢复,8 - 9月买债力度可能较大 6 - 7月债市或处于抢出口外需偏强但内需偏弱的环境,对债市有利,长端收益率下行需契机,在央行恢复国债买入前或处于做多左侧[3] 各部分总结 5月流动性回顾 - 资金价格方面,5月降息落地,资金利率较4月再下台阶,但DR001总体在政策利率上方波动 月初逆回购到期资金利率短暂承压,月中注资特国与超长特国发行使DR001向政策利率回归后颠簸,下旬总体企稳回落,跨月翘尾幅度弱于4月[3][7] - 存单方面,双降落地后收益率下行一步到位,但存款降息后负债压力使提价压力再起 5月7日双降后1Y AAA同业存单收益率降至月内低点,后窄幅震荡,5月20日LPR和存款挂牌利率降息后,存单收益率抬升,月末出现好转迹象[3][8] - 数量方面,5月降准资金到账,日常流动性投放慷慨,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打破惯例 降准50bps释放1万亿资金,全月累计净投放3998亿元 3M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6M和1Y分别净投放,拉长投放期限 MLF提前操作,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公告延迟公布[3][12][15] 存款降息 - 5月20日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与LPR同步调降,3Y及以上期限普遍降息25bps,超政策利率15bps,部分银行3Y期限实际降息幅度更大,引发存款搬家关注[21] - 存款搬家是摩擦过程,一般性存款最终以同业存款等形式回到银行体系,初期压力大,会使负债稳定性下降 与2024年手工补息整改不同,本轮脱媒节奏循序渐进[21][24] 6月存单情况 - 当下环境与Q1不同,利率比价关系理顺,6月信贷需求和存单发行压力小于Q1,同业存款市场流动性恢复,流动性环境友好,央行或呵护银行同业负债成本[28][31][39] - 1Y AAA同业存单提价上限或在1.7% - 1.75%之间,可模拟恢复1Y MLF操作利率作为比价上限,也可参考降息前1Y AAA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 存单价格靠近1.75%具备配置价值[40][41] - 偏保守场景下,存单压力持续到6月中旬到期高峰过去后;偏乐观场景下,6月上旬确认顶部 6月上旬发行特别国债,货币当局或为其创造良好环境,存单价格企稳利于终结债市弱震荡[3][42] - 6月存单再融资价格大概率低于当月到期存量价格,缓解银行存单平均付息成本,利于债市[3][45] 6月资金利率 - 6月短端资金利率或保持友好,但下破1.4%概率不高,隔夜资金利率波动区间1.4% - 1.55%,7天资金利率波动区间1.5% - 1.65%,长债负Carry或成过去式[49] - 《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改变表述,或使资金利率较少向下偏离政策利率 取消中期政策利率后,长债收益率定价失锚,资金利率向下偏离政策利率可能性下降[52] 国债买入 - 5月市场对恢复国债买入预期落空 国债买入恢复或在下半年,央行买债节奏可能与供给节奏匹配,下半年国债净供给高峰通常高于上半年,且央行买入国债效力强于降准,8 - 9月买债力度可能可观[56] 长端收益率下行契机 - 6 - 7月债市或处于抢出口外需偏强但内需偏弱的环境,对债市有利 债市与内需相关性更高,后续需关注经济成色和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57][64] - 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或需存单收益率下行推动 当下资金、存单与10年国债收益率逻辑关系回归正常,长端收益率负Carry压力消除,但政策利率是资金利率隐性下限,1年存单收益率是10年国债收益率隐性下限 降准降息和降低存款利率后,债市处于信用偏强、利率偏弱阶段,长端利率下行需契机,央行恢复国债买入前或处于做多左侧[65][66]
谁能告诉我100万存款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搜狐财经· 2025-06-01 07:48
尊敬的审阅人员和品鉴读者:本文是经过严格查阅相关权威文献和资料。 全文数据有据可依,可供查证。 100万存款在今天到底算什么?很多人一听这句话,不屑一笑,说这点钱能干嘛。可真要把账掰开讲,不吹不黑,能真拿出这笔钱静静躺银行里的,不多。 别看社交平台上个个都是投资专家、房产大户,一问全是资产千万,可你要是问他们有多少是现金?场面会突然安静下来。 一个真实的细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全国60%以上的储户银行存款不超过10万元,而能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连5%都不到。这不是编的,是 央行官方数据。所以,别急着看不起那位晒存款的大哥,他可能早就甩了大部分人好几条街。 说资产没意义,这是个聪明的说法。你说房子,账面值听着高,但真套现试试?打个折再扣税,再算交易周期、资金沉淀和心理压力,那点所谓的千万资产 就像玻璃花瓶,看着贵,其实脆。而现金就不一样,它是你可以随时拿出来对抗任何突发情况的底气,是不用求人、不靠贷款、不被迫套现的自由。 有朋友问,100万放银行,不就贬值吗?没错,放活期吃利息那是慢性贬。但关键不在于你怎么存,而在于你能不能做到有得选。有100万存款的人,有选择 权。他可以拿部分去买稳健理财、国债 ...
美联储:美国上周银行存款18.186万亿美元,之前一周18.157万亿美元。
快讯· 2025-05-31 04:24
美联储:美国上周银行存款18.186万亿美元,之前一周18.157万亿美元。 ...
利率调降引存款搬家“多米诺效应”调查
经济观察报· 2025-05-30 18:28
存款搬家现象与银行应对策略 - 低息存款环境下民众倾向将存款转向银行理财、基金等资管产品,银行负债端资金获取压力加大[1] - 5月20日大型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后一年期定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低于1%,触发存款加速流向理财产品[2] - 截至5月29日银行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31.35万亿元,较1月底增加1.49万亿元[2] - 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募资缓解压力,但一年期AAA级同业存单利率达1.7%,较调息前上升6个基点[2][8] - 银行采取多管齐下策略包括拓展企业代发工资业务、提高现金管理业务考核以获取低成本结算资金[3][7] 理财产品配置挑战与创新 - 存款流入理财后用户期望年化回报率2.3%,但高评级债券收益率中枢低于2%,传统买入持有策略难以满足[3][13] - 收益率超过2.3%的城投债、非金融产业债、银行二永债占比仅22.9%、12.3%与6.8%,市场抢券现象加剧[15] - 理财子公司加速研发含权理财产品,嵌入优先股、红利策略等权益类资产以提升收益,但R3风险等级与用户R1-R2偏好存在错配[4][16] - 部分机构调整配置结构,增加REITs、可转债及黄金ETF投资,并引入国债期货对冲以平衡收益与波动[17] 市场流动性影响与同业存单动态 - 银行间资金流动性趋紧,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升至1.667%,较LPR调降日高6个基点[9] - 存款搬家初期同业存单发行显著扩容推高利率,但1年期品种冲击有限,短期存单提价更明显[9] - 中金公司指出2024年存款利率下调与手工补息清理导致存款流向理财规模同比增加4万亿元[8] 行业结构性特征与趋势 - 企业存款因资金周转刚性需求对利率敏感度较低,成为银行稳定负债端的重要抓手[7] - 部分用户风险偏好极低仍选择存款,叠加提前还贷需求与科技企业贷款派生存款效应缓解搬家压力[10] - 债券市场资产荒延续,科技创新债增量难抵城投债净融资回落,抢券行情或持续[15]
美债攀升将如何改变全球经济? | 一财号每周思想荟(第19期)
搜狐财经· 2025-05-30 18:25
LPR年内首降,利好将传导到楼市及消费领域 王运金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 对于已购房者来说,LPR下调会带来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居民每月的月供会相应减少,意味着可收入支 配的增加。这使得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开支后,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如购买家电、汽车、旅游等, 从而刺激了消费需求,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家具家电、汽车、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都能从中受 益,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宏观慧眼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对内需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 动力之一,居民消费扩张可以刺激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岗位,居民收入也会有所提升,会进一步刺 激消费,形成正向反馈。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不仅对上下游产业有巨大拉动作用,还能加快城 市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LPR的调降可以有效减轻居民房贷压力、刺激消费需求、活跃楼市、 改善预期,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存款利率下调不仅是促"存款搬家",更是呼应资本市场"顶层设计" 薛洪言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近年来,存款搬家一直是热议话题。从2022年9月份起,经过累计7轮存款挂牌价下调,主要期限定期存 款利率全面进入"1.0"时 ...
“存保十年,守护万家”中信银行包头分行积极开展存款保险宣传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30 18:24
存款保险宣传活动 - 公司以"存保十年,守护万家"为主题开展系列存款保险宣传活动,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普及 [1] - 宣传活动覆盖"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基层场所,并扩展至"进集市、进医院、进口岸、进营区、进红色景区" [1] - 通过搭建展台、布置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进行金融知识宣传 [1] 宣传方式创新 - 推出"十年存保,信系万家"宣传视频,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 [1] - 各网点设立咨询台,张贴宣传海报,滚动播放宣传视频和宣传标语 [1] - 宣传队伍走进校园、社区、广场、市场、乡镇、企业和医院等场所 [1] 活动成效与未来计划 - 活动增强了受众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了解和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金融体系信心 [2] - 活动彰显了金融机构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 [2] - 公司将持续推动存款保险知识普及工作,为维护金融稳定贡献力量 [2]
香港:4月份港元存款下跌0.7%,人民币存款上升7.4%
快讯· 2025-05-30 16:44
存款总额变化 - 认可机构的存款总额在2025年4月份上升0 6% [1] - 港元存款在2025年4月份下跌0 7% [1] - 外币存款在2025年4月份上升1 6% [1] - 由年初截至4月底计 存款总额及港元存款分别上升4 1%及4 4% [1] 人民币存款及跨境贸易结算 - 香港人民币存款在4月份上升7 4% 于4月底为10 309亿元人民币 [1] - 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于4月份为13 621亿元人民币 而3月份为11 840亿元人民币 [1] 资金流动原因 - 外币存款上升主要反映企业资金流动 [1] - 人民币存款上升主要反映企业资金流动 [1]
利率调降引存款搬家“多米诺效应”调查
经济观察网· 2025-05-30 15:56
存款利率下调与存款搬家现象 - 大型银行一年期定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降至1%以下,导致储户将存款转向理财产品[2] - 银行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31.35万亿元,较1月底增加1.49万亿元[2] - 存款搬家现象加剧银行负债端资金获取压力,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募资缓解压力[2][6] 同业存单市场动态 - 5月26日一年期AAA级同业存单利率达1.7%,较5月20日上升6个基点[3] -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上涨增加银行负债端资金获取成本,加剧净息差下滑压力[3][7] - 银行间资金流动性偏紧,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较5月20日上升6个基点[7] 银行应对负债端压力的策略 - 银行通过代发工资业务和企业司库管理获取低成本结算资金[3][6] - 提高企业现金管理业务考核标准,以增加活期存款规模[6] - 银行认为企业存款对利率敏感度较低,是缓解负债端压力的有效路径[6] 理财产品市场变化与挑战 - 储户对理财产品年化回报预期为2.3%,但高评级债券收益率中枢低于2%[3][9] - 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含权理财产品研发,嵌入优先股、红利策略等权益类资产[3][11] - 含权理财产品因波动性较高,销售难度大,与R1-R2风险偏好用户需求不匹配[4][11] 债券市场供需矛盾 - 收益率超过2.3%的城投债、非金融产业债、银行二永债占比分别为22.9%、12.3%、6.8%[10] - 金融机构加码久期策略和信用下沉策略以获取更高收益[10] - 债市"资产荒"逻辑延续,高收益优质债券供不应求[10]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调整 - 增加REITs、可转债等高分波动可控品种投资,引入国债期货套期保值[12] - 阶段性增加美元固收类产品投资以获取高票息收入[12] - 部分理财产品挂钩黄金ETF以增厚收益[12]
手续费降至“冰点价” 银行理财低利率时代“降费大酬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3:11
银行理财子公司降费潮 - 中银理财5月发布27条费率优惠公告,部分产品固定管理费率降至0.01%(年化),投资10万元年管理费仅10元 [2] - 中银理财"乐享天天35号"固定管理费率从0.15%降至0.01%,B份额销售服务费率从0.30%降至0.01% [2] - 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添利5号尊享版"固定管理费率从0.20%下调至0.05% [2] - 湖南银行"融智理财添利系列-D540-5"销售服务费从0.2%降至0,固定投资管理费从0.6%降至0.5% [3] - 浦银理财"月月鑫臻享款1号"托管费从0.5%降至0.3% [3] - 光大理财"阳光金丰利乐享198期"管理费率从0.15%降至0.07%,销售服务费率从0.2%降至0.08% [3] - 招银理财"日日金85号"固定投资管理费从0.2%降至0.1%,"日日金62号"从0.30%降至0.15% [4] 银行理财市场动态 - 2025年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1.10万亿元,环比增加2.18万亿元 [6] - 规模前三机构:招银理财2.50万亿元、兴银理财2.31万亿元、信银理财2.14万亿元 [6] - 4月理财产品发行规模5560亿元,环比下降1588亿元,其中1年以上产品占比升至50.4% [6] - 4月业绩比较基准全线下降:1-3个月产品降9bp至2.28%,3-6个月降3bp至2.33%,6-12个月降7bp至2.29%,1-3年降6bp至2.83% [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降费主因:存款利率下调引发资金流向理财,理财公司通过降费承接流量;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后需留住客户 [5] - 低利率环境推动存款搬家效应,但资产端收益下行倒逼理财机构构建多元化配置体系 [5] - 行业三大特征:存款搬家强化规模重返30万亿、业绩压力驱动多资产配置转型、监管升级重塑格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