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年内第四家,邮储银行获准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华尔街见闻· 2025-10-27 19:00
监管批复与公司设立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5年10月批复同意邮储银行筹建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将作为邮储银行全资一级子公司管理 [1] - 兴业银行于2024年5月7日获批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同样为100亿元,为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 [2] - 招商银行与中信银行于2024年5月8日公告拟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并分别于同年6月和7月陆续获得筹建批复 [2] 战略目标与业务方向 - 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是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新公司将通过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 监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此类公司,以推动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1] 后续程序 - 邮储银行在筹建工作完成后,将按规定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1] - 部分银行的设立事宜在公告时尚需得到监管机构的最终审核与批准 [2]
邮储银行获准筹建中邮投资 注册资本1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8:52
公司重大进展 - 邮储银行于10月27日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复同意其筹建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1] - 筹建工作完成后,公司将按规定向监管机构提出开业申请 [1] - 新设子公司中邮投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将作为邮储银行全资一级子公司进行管理 [1] 战略定位与业务方向 - 设立中邮投资是公司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1] - 该举措有利于公司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 [1] - 子公司将通过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发挥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作用 [1]
邮储银行(01658)获准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智通财经· 2025-10-27 18:41
公司重大事项 - 邮储银行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筹建全资一级子公司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1] - 中邮投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筹建完成后将按规定申请开业[1] 公司战略与业务方向 - 设立中邮投资是公司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1] - 新公司将通过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1] - 此举旨在提升公司综合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1] 公司发展目标 - 设立中邮投资有助于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1] - 该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1]
邮储银行:获批筹建中邮投资,注册资本为100亿元
财经网· 2025-10-27 18:39
公司重大事项 - 邮储银行于10月27日公告,已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筹建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1] - 中邮投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将作为邮储银行全资一级子公司进行管理 [1] - 筹建工作完成后,邮储银行将按规定向监管机构提出开业申请 [1] 战略意义与业务方向 - 设立中邮投资是邮储银行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1] - 该举措有利于公司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 [1] - 新公司将通过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 [1] - 业务旨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
邮储银行(01658.HK))获准筹建中邮投资 注册资本100亿元
格隆汇· 2025-10-27 18:36
公司重大事项 - 邮储银行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 同意筹建全资一级子公司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1] - 中邮投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 [1] - 筹建工作完成后 公司将按规定向监管机构提出开业申请 [1] 战略定位与业务方向 - 设立中邮投资是公司响应国家号召 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1] - 公司将通过中邮投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 [1] - 业务旨在发挥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作用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 预期影响与目标 - 此举有利于公司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 [1] - 预计将提升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
邮储银行获准筹建中邮投资,注册资本100亿元
北京商报· 2025-10-27 18:35
公司重大事项 - 邮储银行于10月27日公告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筹建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1] - 中邮投资为邮储银行全资一级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 [1] - 筹建工作完成后,邮储银行将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1] 战略定位与业务方向 - 设立中邮投资是公司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1] - 公司将通过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 [1] - 此举旨在提升公司综合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 [1] 发展目标与预期影响 - 该举措旨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 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山东: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新华财经· 2025-10-27 17:55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贷款增长表现强劲,各项贷款增速均显著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其中养老金融贷款同比增速最高,达44.3% [1] - 山东省通过开展“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推进年”行动,推动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其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1] - 截至8月末,“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6.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前8个月新增贷款7570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78.4% [1] 贷款增速表现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3% [1]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4% [1] -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0% [1] - 养老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3% [1] -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0% [1] 政策支持与实施效果 - 山东省推动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包括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 [1] - 这些工具的落地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1] - “五篇大文章”贷款(剔除子类间重复后)余额为6.6万亿元 [1] - 前8个月“五篇大文章”贷款增加7570亿元 [1] - 新增贷款占全部贷款增量的比例为78.4% [1]
瞭望 | 北京金融街:提升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质效
新华社· 2025-10-27 17:47
北京金融街的战略定位与经济贡献 - 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其核心区面积为2.59平方公里,占北京市土地面积的0.02% [1][2] - 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占北京市比重超过70% [1][2] - 贡献了北京市三分之一以上的金融业增加值及约70%的金融业税收 [1][3] 资产管理高地建设 - 截至2024年末,西城区驻区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万亿元,占北京市总量的50%左右,占全国的12.5%左右 [4] - 构建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全领域的资产管理体系,是全国头部资管机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4] 对外开放与创新实践 - 区域内共有外资金融机构120余家,涵盖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商业银行、金融集团及支付组织的中国区总部 [3] - 创新实践成果包括高盛高华证券成为北京首批外商独资券商,以及全国首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等 [3] - 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一季度,金融街租金水平和十年历史平均吸纳率等指标均居领先地位 [3] 金融服务机制与平台 - 创新构建了北京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北京金融街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街论坛“四位一体”服务机制 [5][12] - 首创“双管家”服务模式,深化集监管支持、机构运营、环境优化等为一体的“6R”服务体系 [5] - 打造了包括金融街研究院、《金融街观察》、“金融街发布”在内的“六大平台”以强化服务支撑能力 [5] 科技金融发展 - 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四年多来已汇聚27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7] -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速约15%,高于一般贷款增速 [8] - 截至2025年9月末,北京地区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超过2100亿元,居全国前列 [8] 绿色金融进展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北京市绿色贷款余额逼近2.4万亿元 [8] - 2024年科创公司债券、绿色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分别达2155亿元和741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8] - 国家外汇管理局“科汇通”试点落地,便利国际绿色科研资金跨境使用 [8] 普惠金融成效 - 截至2025年8月末,北京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8%,创业担保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近40% [9] - 国家外汇管理局搭建的外汇衍生品银企服务平台,已服务超2300家企业累计签约业务129.4亿美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家数占比超九成 [9] 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 - 北京地区银行新发放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及养老产业贷款累计超过140亿元 [10] - 作为北京市首个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街区,截至2025年8月末,北京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近2000万个,交易笔数达5.4亿笔,金额逼近3000亿元,支持受理商户近200万家 [10] - 证监会累计将27个项目纳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多个项目源自金融街机构 [11] 未来发展规划与国际合作 - 将着力构建更具韧性和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体系,重点提升全球顶尖金融资源集聚能力 [14] - 以北京证券交易所为核心引擎,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生态圈 [14]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国际化水平创新高,海外分会场增至5个,辐射东南亚、中东、欧洲、北美等关键区域 [13][14]
科技引领转型盛京银行以科技金融深耕“五篇大文章”获“金融兴辽”科技赋能大奖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14:19
战略定位与荣誉 - 公司在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中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视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1] - 公司凭借“追新逐质,科创未来——科技金融赋能辽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实践,获评“科技金融赋能优秀案例” [1] - 此次获奖标志着公司在助力辽沈地区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方面,树立了地方金融机构的转型范本 [1] 战略规划与组织架构 - 公司将科技金融提升至全行战略高度,成立了总行科技金融部 [2] - 公司牵头制定了《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根本目标 [2] - 方案以体系化、制度化、生态化为基础,绘制了科技金融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 产品体系与服务策略 - 公司创新提出“五个聚焦”服务策略,要求分行聚焦产业赛道、区域园区、客群客户、产品应用和生态合作 [3] - 公司打造了“2+N”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包括线下产品“辽科贷”和线上产品“盛科贷”等10余款子产品 [3] - 产品体系全面支持企业在创新研发、生产经营、股权融资、上市培育等各场景的资金需求 [3] 业务成效与市场影响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科技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41亿元,较年初增长48亿元,增幅达51% [4] - 公司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近2000笔,共惠及科技型企业700余户 [4] - 公司在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的考核评价中荣获科技金融“优秀机构”殊荣 [4]
为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金融时报· 2025-10-27 08:29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北京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8%,创业担保贷款余额增长近40% [2] - 外汇衍生品银企服务平台帮助超2300家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其中九成以上是中小微企业 [2]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推动北京地区银行发放相关贷款超140亿元 [3] 绿色金融发展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北京市绿色贷款余额近2.4万亿元,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2] - 2024年北京市企业发行绿色公司债券741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2] 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 - 北京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近2000万个,交易超5.4亿笔,金额近3000亿元,近200万家商户支持受理 [3] - 数字人民币在民生消费和交通出行等领域广泛应用 [3] 科技金融创新 - 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为科技企业设计“两重”贷产品,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提供与研发周期匹配的中长期信用贷款 [4] - 截至2025年9月末北京地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2100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4] 资本市场支持创新 - 北京证券交易所4年多来培育27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86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 [5] - 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居全国第一,2024年分红超9900亿元,占全市场41% [6] - “并购六条”发布后248家上市公司开展440单并购重组 [6] 金融科技应用与监管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设置金融科技大会,讨论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AI在金融领域的安全应用等议题 [6] - 北京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设立,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安全 [6] 金融高水平开放 - 外资支付机构贝宝支付、外资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相继落户北京 [7] - 北京创设北京绿色交易所、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等平台 [7] -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帮助百余家跨国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北京市参与试点企业年均跨境资金收支规模超1400亿美元 [7] -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政策简化后25亿美元境外资本投向北京科技、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 [7] 国际金融交流合作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设立5个境外分会场,数量为历年之最,辐射东南亚、中东、欧洲、北美等地区 [8] - 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互动扩容,阿布扎比、迪拜、卡萨布兰卡、法兰克福等派代表参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