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银行:坚守“不以风险换发展”,以精细化管理应对低利率环境
全景网· 2025-09-01 08:39
行业环境分析 - 国家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服务制造业和科技型企业 导致优质实体企业竞争加剧[1] - 人民银行通过贷款定价治理机制为贷款端定价提供最低保护 同时有序引导存款端定价下降 保护银行净息差水平[1] 公司经营策略 - 实体贷款盈利核心逻辑是降低资金成本 策略重点包括做结算和做活期业务[1] - 风险控制是实体贷款盈利的另一个基本逻辑 公司长期坚持不以风险换发展原则[1] 风险管理体系 - 根据经营机构所在区域产业集群特色开展产业链和行业研究 分析风险特征并形成目标客户名单和风控标准[1] - 建立专营团队和数据赋能机制 通过大额预警客户总行直达排查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控制不良率在可接受水平[1]
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12:06
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财务公司于2014年5月5日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股东发起设立 为非银行金融机构 注册地位于宜宾市翠屏区岷江西路150号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投资、非独资) 法定代表人为代宁 [2][3] - 财务公司所属行业为货币金融服务 持有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197H251150001)和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15000988632927) 经营范围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服务 [4] 财务公司治理结构 - 财务公司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治理架构 董事会下设战略与预算委员会、风控合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 各委员会职责分工明确 [4][5][6][7][8][9][10][11][12][13] - 股东会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等重大事项 董事会负责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决策 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 [5][6][7][8]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 财务公司设立风控合规部作为日常风险管理平台 独立于业务部门 负责风险监测和合规管理 业务部门承担一线风险管理职责 包括风险识别、记录和报告 [14][15][16][17] - 财务公司制定了资金调拨、信贷业务、投资业务及审计稽核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操作规程 包括《资金管理办法》《信贷业务管理办法》《投资业务审查委员会议事规则》《稽核工作管理办法》等 [19][20][21][22][23][24][25][26][27][28] - 财务公司信息系统以科蓝软件公司开发的核心业务系统为主 包含信贷业务系统、投融资业务系统及反洗钱系统等 已制定多项信息科技管理制度 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 [29][30] 财务公司经营与风险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财务公司资产总额为665,834.855万元 其中存放中央银行款项314,990.19万元 存放同业款项792,695.63万元 贷款和贴现资产3,277,240.08万元 吸收存款5,956,208.64万元 [32] - 2025年1-6月 财务公司营业净收入21,543.82万元 拨备前利润17,235.81万元 营业利润17,591.98万元 [32] - 财务公司各项监管指标均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要求 未发现违反规定情形 [33][34][39] 宜宾纸业与财务公司业务往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宜宾纸业及其下属子公司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为6,156.02万元 贷款余额为111,739.00万元 无贴现及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34][35][36][37] - 宜宾纸业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对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关联董事李剑伟、杨铭、严杰回避表决 [45]
避险“大军”扩容: 衍生品工具助力上市公司稳定经营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06:26
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参与规模 - 2025年前7个月138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 同比增长15.7% [1][2] - 提及汇率、利率、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的公司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3%、16%、13% [2] - 80%的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提及汇率波动风险 利率风险关注度增速高于其他风险类型 [2] 行业分布与实施特点 - 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套期保值主力 覆盖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3] - 铜、铝、钢材、碳酸锂、白银期货为常用套期品种 碳酸锂期货提及公司显著增加 [2] - 2024年新上市商品期货品种被纳入套保范围 例如上半年6家公司对瓶片期货进行套期 [2] 企业实践与财务表现 - 金龙鱼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合计盈利58亿元 浙商中拓基差收益3.82亿元 [4] - 道道全实现损益约1.9亿元 南钢股份现货与衍生品相抵后盈利1483.33万元 [4] - 物产中大商品及外汇套保收益20.62亿元 厦门象屿相关收益6.14亿元 [4] 制度规范与信息披露 - 2023年沪深交易所修订指引 要求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损益合并披露 2024年起实施 [5] - 信息披露提升业务透明度 减少信息不对称 增强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估能力 [5] - 企业需建立完善内控制度 防止套期保值变为投机行为 [6] 实施策略与专业要求 - 企业需遵循"先内后外、先虚后实、循序渐进"原则 从顶层设计到团队搭建系统推进 [6][7] - 建议从核心风险或优势品种入手开展小规模试点 验证流程并磨合团队 [7] - 需引入外部专业机构辅导 借鉴行业标杆经验以提高效率 [7]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5:39
公司治理与会议决议 - 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 全体14名董事出席 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中期利润分配等五项议案 [3][4][5][7][9][11] - 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于同日召开 全体7名监事出席 审核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 [22][24][27][29] - 董事会及监事会决议表决结果均为全票同意 无反对或弃权票 [4][6][8][10][12][23][25][28][30]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 按总股本3,686,361,034股计算 派发现金总额184,318,051.70元 [1][34] - 现金分红比例占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29.69% 符合股东大会授权不超过30%的要求 [34][36] - 分配方案基于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2,656,464,647.70元 且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34][35][37]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11日14:00-15: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5][19] - 投资者可于2025年9月4日至9月10日通过线上渠道预提交问题 董事长、总裁及财务总监等高管将参与交流 [15][17][18] - 说明会重点针对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互动 [16] 财务与合规状况 - 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但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确认内容真实准确 [1][3][22] - 报告期末公司存在存续债券 具体偿债能力指标未披露但章节适用 [2] - 董事会同步审议通过中期合规报告、风险管理报告及全面风险管理纲要修订案 [7][9][11]
华银电力: 关于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风险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1
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财务公司于2005年5月10日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金65亿元人民币(含750万美元) 由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 [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921956572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025H211000001 法定代表人曹军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大街1号 [1] - 经营范围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服务 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1] 内部控制环境 - 财务公司设立11个部门 其中业务部门4个 职能部门7个 前中后台部门岗位人员均实现有效分离 [1] - 建立由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运行机制 机构职责及岗位设置体现相互牵制审慎独立原则 [1] - 制订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 覆盖结算业务信贷业务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 [2] 风险识别与评估 - 建立科学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覆盖各业务活动及主要风险 并定期进行评估完善 [3] - 业务部门为第一道防线 法务风控部为第二道防线 纪委办公室(审计部)为第三道防线 [3] - 加强内控及风险管理流程 提高法律合规风险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控力度 [3] 重要控制活动 - 成员单位存款业务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保障资金安全 [3] - 贷款业务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制度和审贷分离程序 [3][4] - 票据业务审查贸易背景审慎管理保证金管理等 确保信用风险管理点面结合 [4] - 投资业务逐日监控 以固定收益为主 设立严格交易对手准入标准 [5] - 核心业务系统实现贷审会全流程管理 投资系统实现投资交易全流程管理 风险监测系统按日监测监管指标 [5] 经营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财务公司资产总额462.54亿元 所有者权益87.56亿元 吸收存款370.65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98亿元(集团格式利润表口径) [6] 管理情况 - 严格按照金融法规条例及公司章程规范经营 加强风险管控和制度建设 优化业务流程 [6] - 强化流动性管控 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6] - 未发生违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情形 存放资金无安全隐患 [6] 监管指标 - 各项监控监测指标符合监管机构要求 全年未发生重大经济事故及风险合规事件 [6] 存贷款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符合协议规定(存款日均余额不超过20亿元 贷款余额不超过22亿元) [7] - 存款安全性和流动性良好 获得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金融服务和信贷资金支持 [7] - 未发生财务公司因现金及信贷头寸不足而延期支付的情况 [7] 风险评估意见 - 财务公司经营业绩良好且稳步发展 建立较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可较好控制风险 [7] - 未发现风险管理及会计报表编制存在重大缺陷 未发现经营存在重大风险问题 [7] - 关联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不存在重大风险问题 [7]
苏宁环球: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1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34亿元,同比下降28.6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45.51% [2] - 基本每股收益0.0452元/股,同比下降45.54%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58.36万元,同比下降127.65% [2] - 总资产138.0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9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4.2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17% [3] - 资产负债率29.74%,扣除合同负债后为27.43% [12] 房地产业务进展 - 聚焦长三角区域开发高端改善型住宅产品 [5] - 南京荣锦瑞府二期提前近两个月完成高品质交付 [6] - 南京滨江璟园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已开工5万平方米 [6] - 通过新媒体营销及阶梯式优惠政策实现快速去化 [6] - 南京、无锡、芜湖商业项目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00.47% [7] - 采用BIM技术使建安成本降低2%-3%,工期压缩10%-15% [7] 医美业务发展 - 医美机构覆盖南京、上海、无锡等六座重点城市 [8] - 总上门服务78,273人次,同比增长11.4% [7] - 消费人次39,862人,同比增长18.1% [7] - 新增新客15,521人,新客预收金额同比增长50.4% [7] - 无锡苏亚医美获美团医美三项年度奖项 [8] - 无锡第二家医美机构于2025年8月开始试营业 [8] 公司治理与运营 - 精简优化审批流程90余项,平均审批周期缩短2-3个工作日 [9] - 实行节点目标责任制优化资源调配效率 [6] - 核心管理团队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和战略执行力 [11] - 拥有优质土地储备且多位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 [11] 股东结构 - 苏宁环球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46%为第一大股东 [3] - 张桂平与张康黎为父子关系,合计持股约32.37% [3][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71,745户 [3] - 前10名股东中存在通过信用账户持股情况 [5] 利润分配预案 - 拟以3,034,636,38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
中材节能: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办理存贷款业务的持续风险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16
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财务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23日 经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 - 注册资本47.21亿元人民币 其中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6.79亿元占比77.93%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42亿元占比22.07% [1] -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2号楼9层 法定代表人陶铮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174H211000001 [1] 经营范围 - 业务范围涵盖吸收成员单位存款 办理成员单位贷款及票据贴现 资金结算与收付 委托贷款及债券承销 [2] - 可开展非融资性保函 财务顾问 信用鉴证 咨询代理 同业拆借 票据承兑及固定收益类有价证券投资业务 [2] 内部控制体系 - 建立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包括授权管理办法及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 [2][3] - 按照三会分设原则设立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 [4] -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批准风险管理框架 跟踪风险指标执行情况 监督信用市场操作风险 [4] -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内部审计制度实施 审议内控制度及财务决算方案 任免审计部门负责人 [5] 部门职能分工 - 信贷部负责制定信贷业务计划 信用等级评定 办理授信贷款票据保函业务 [6] - 金融发展部负责流动性管理 价格管理 同业业务 投资管理及跨境资金池业务 [7] - 结算部负责建立资金结算体系 管理成员单位账户 计划财务部负责税务管理及财务预算决算 [7] - 风险部负责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合规法务管理 稽核审计部负责业务经营审计监督 [7][8] 业务风险控制 - 建立结算业务内控制度 包括账户管理 结算业务管理 存款业务管理办法 [10] - 实施审贷分离分级审批机制 信贷部出具调查报告 风险部审查 信贷评审委员会审核 [13][14][15] - 贷后检查包括客户信息收集 风险预警 质量分类检查 并落实信贷管理措施 [16] - 网上金融服务系统具备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流程 可自动识别结算信贷业务风险点 [17][18] 经营与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财务公司资产总额329.84亿元 负债总额276.33亿元 所有者权益53.51亿元 [19] - 吸收存款余额274.08亿元 发放贷款及垫款229.47亿元 [19] - 中材节能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未披露 贷款余额2.99亿元 承兑汇票余额382.44万元 [23] 监管合规状况 - 财务公司各项监管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 未发现违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情形 [21][23] - 风险管理体系健全执行有效 资金流转风险控制良好 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 [18][20]
中远海特: 关于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7
财务公司基本概况 - 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2009年12月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初始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 [1] - 2016年完成股权收购及工商变更登记,2018年合并原中远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增至28亿元人民币(含2500万美元) [1][3] - 2022年完成股权调整及增资,股东数量由15家减至8家,注册资本增至195亿元人民币(含2500万美元) [3] -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为L0107H231000001,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江大道5299号8层 [3] 内部控制体系 - 公司治理结构为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两会一层”模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6] - 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风险与合规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 [6] - 设立十四个职能部门,包括法务合规部负责风险控制机制协调监督,监督审计部负责稽核检查 [6] - 2025年根据监管批复撤销监事会,不再设独立董事和职工董事,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治理制度 [5] 风险管理策略 - 风险管理战略强调业务发展与资本约束协调,年度目标建立在风险可承受范围内,避免片面追求高速发展 [8] - 实施不低于2.5%的动态拨备管理,参照《巴塞尔协议Ⅲ》最低资本要求 [8] - 每年开展风险管理与合规自评估,整体风险水平低且趋势稳定,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强 [9] 信贷业务风险控制 - 信贷对象仅限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实行统一授信管理 [9] - 建立审贷分离机制,公司金融部负责贷前调查,法务合规部负责风险审查,监督审计部负责事后稽核 [10] - 通过授信审批机制防止单一客户风险集中,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确保贷款质量真实性 [10] 投资业务风险控制 - 有价证券投资范围仅限于固定收益类,实行前中后台职责分离,系统交易直连防止越权交易 [11][12] - 制定《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风险管理框架、交易对手准入标准和投后管理机制 [12] - 投资交易部执行交易,计划财务部负责资金头寸及核算,法务合规部动态监控监管指标 [13] 流动性及外汇风险管理 - 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2023年完成新核心系统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块,实现T+1指标监测预警 [16] - 外汇交易实行前中后台职责分离,国际业务部执行交易,法务合规部监控风险敞口与止损限额 [19] - 衍生产品业务仅限代客远期结售汇及人民币外汇掉期,设立衍生产品业务审核委员会审定风险指标 [20] 经营与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1,978.50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1,733.30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245.20亿元人民币 [25] - 营业总收入26.39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8.2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18亿元人民币 [25] - 资本充足率24.12%,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均为0.00%,流动性比例58.45% [26] 监管合规与评级 -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0月评定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 [26] - 所有监管指标均符合要求,包括贷款拨备率2.50%、集团外负债总额/资本净额0.00%等 [26] - 成立以来未发生挤提存款、到期债务不能支付、大额贷款逾期等重大风险事件 [27] 关联业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下属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27.25亿元人民币(含美元2.90亿元),贷款余额15.37亿元人民币 [27] - 存款比例45%,贷款比例10%,存贷款业务未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定价符合监管要求 [27][28] - 通过定期取得监管报告及财务报表,建立存款风险信息报告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 [27]
中国太保: 中国太保: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节录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Pacific Anxi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法定代表人为宋建国 注册资本为10.8亿元人民币 开业时间为2004年9月 经营区域为上海 浙江 江苏地区 [1] - 经营范围包括农业保险 财产损失保险 责任保险 法定责任保险 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 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其他涉及农村 农民的财产保险业务 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和保险兼业代理业务 [1]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为67.78% 其余股东均为国有股背景 包括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7.15% 上海市闵行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股3.89%等 各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3][4][5] 股权结构 - 报告期内股权结构无变动 注册资本保持10.8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家股 国有法人股 社会法人股 外资股及其他股份均为0 合计108,000万元人民币 [2] - 前十大股东均为国有股性质 包括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3,205.68万股(67.78%) 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7,718.03万股(7.15%) 上海市闵行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股4,201.72万股(3.89%)等 所有股东持股均无质押或冻结情况 [4][5] 管理层构成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 包括宋建国(董事长) 郑凯 毛晓军 邢质斌 沈春 张峭 其中周桦和沈春 张峭为独立董事 [1][6][7][8] - 监事会由6名监事组成 包括陈元良(监事会主席) 张雯 张荣耀 袁长明 张向东 郭宗杰 [8][9][10][11] - 高级管理人员共7位 包括总经理郑凯 首席信息官李淑会 总经理助理黄晓峰 合规负责人兼首席风险官吴刚 总经理助理胡德雄 审计责任人吴开兵 总精算师杨国桃 [11][12][13][14] 主要经营指标 - 本季度保险业务收入88,997万元人民币 本年度累计保险业务收入139,339万元人民币 本季度净利润6,031万元人民币 本年度累计净利润9,885万元人民币 [18] - 总资产616,064万元人民币 净资产300,891万元人民币 保险合同负债205,697万元人民币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净资产收益率2.0% 总资产收益率1.0% [18] - 投资收益率1.3% 综合投资收益率1.2% 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3.81% 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3.67% [18][19][20] 偿付能力状况 - 本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12.73%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81.31% 较上季度分别下降25.5个百分点和25.0个百分点 [29][30] - 实际资本30.99亿元人民币 较上季度减少1.18亿元人民币 主要因本季度宣告分红 最低资本9.91亿元人民币 较上季度增加0.40亿元人民币 [30] 流动性风险指标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449万元人民币 较上季度末6,879万元人民币增加4,570万元人民币 [30] - 基本情景下流动性覆盖率LCR1未来3个月为105.4% 未来12个月为110.8% 必测压力情景下LCR2未来3个月为148.4% 未来12个月为123.3% [16][31] - 本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为361.2% 上季度为28.1% 本年度累计净现金流3,583万元人民币 [16] 风险管理能力 - 公司属II类保险公司 最近一次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现场评估绝对分为76.69分 最终得分为75.47分 [21] - 在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中均被评定为AA类 [24][31] - 报告期内持续加强风险管理举措 包括完成重大产品专项评估 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 梳理信用风险清单 修订反洗钱制度体系等 [22][23] 风险自评估情况 - 公司面临的主要战略风险包括上海地区业务集中度较高 以及与太保财险在不同地区农险错位经营发展策略可能带来的风险 [26] - 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农险应收财政清算的滞后和农险大灾风险 公司通过优化财政补贴拨付流程 做好理赔预案和资产负债管理等措施应对 [28] - 操作风险方面修订了《特殊案件管理办法》《重大案件管理办法》等制度 声誉风险方面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 [25][27]
中国太保: 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节录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China Pacific Life Insurance Co Ltd 法定代表人为李劲松 注册资本为86.282亿元人民币 开业时间为2001年11月 [1] - 经营范围涵盖人民币及外币人身保险业务 包括人寿保险 健康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等 同时办理再保险业务 法定人身保险业务 与国内外保险机构建立代理关系 以及资金运用业务和国际保险活动 [1] - 经营区域覆盖全国35个省级行政区 包括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等直辖市 以及黑龙江 吉林 辽宁等省份 并在大连 青岛 宁波 厦门 深圳五个计划单列市设有分支机构 [1] 股权结构 -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98.292%股权 为控股股东 申能集团持股0.546%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持股0.544% 上海海烟投资管理持股0.373% 云南合和集团持股0.245% [2]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除太保集团外 其他4名股东同时为太保集团股东 股东间无其他关联关系 [2] 治理结构 - 第八届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 包括马欣 苏少军 李劲松 赵永刚 袁烨 其中赵永刚任董事长 李劲松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3][4][5][7] - 第八届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 包括张卫东 张磊 周莉莉 张卫东任监事会主席 [5][6][7] - 高级管理人员共15名 包括总经理李劲松 副总经理魏琳 叶蓬 姜亦峰 代传江 陶蕾等 陶蕾兼任董事会秘书 [7][8][9][10][11][12] - 2025年6月董事谢维青不再任职 喻凌燕任总经理助理兼总精算师 陈英杰任临时首席合规官兼首席风险官 周建刚任总经理助理 [13][14] 子公司与投资 - 全资控股长江养老保险 持股62.16% 控股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 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 太保养老产业发展成都 太保养老杭州等多家养老产业公司 [15][16][17] - 持股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香港100% 2025年二季度实现规模保费21.08亿港元 净利润0.46亿港元 偿付能力充足率157% [18][19] - 参股上海杉泰健康科技13.21% 中保融信私募基金10.14% 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20% [18] 偿付能力指标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6% 较上季度下降4个百分点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5% 较上季度下降6个百分点 [21] - 实际资本366.386亿元 其中核心一级资本190.523亿元 核心二级资本41.916亿元 附属一级资本133.799亿元 附属二级资本0.148亿元 [21] - 最低资本170.640亿元 其中可资本化风险最低资本173.005亿元 控制风险最低资本扣减2.365亿元 [21] 流动性风险指标 - 基本情景下未来三个月流动性覆盖率118% 未来十二个月105% 压力情景下未来三个月流动性覆盖率994% 未来十二个月316% [2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03.358亿元 综合退保率0.80% 本年累计净现金流174.707亿元 [21] 经营业绩 - 保险业务收入677.936亿元 净利润132.523亿元 总资产26,542.269亿元 净资产1,546.843亿元 [22] - 净资产收益率9.04% 总资产收益率0.51% 投资收益率1.01% 综合投资收益率1.92% [22] - 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3.06% 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4.06% [23] 风险管理 - 公司属于I类保险公司 2024年签单保费2,611亿元 总资产24,819亿元 [23] - 2024年4季度及2025年1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A [24] - 操作风险管控通过矩阵式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声誉风险未发生重大事件 战略风险聚焦长航转型 流动性风险覆盖率达标 [25][26][27][28][29][30] 偿付能力变动分析 - 核心资本减少2.282亿元 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 利润分配和保险合同负债变动影响 附属资本增加11.088亿元 [31] - 最低资本增加 主要因寿险保险风险增加12.625亿元 市场风险最低资本增加48.001亿元 其中境外权益类资产价格风险增加83.353亿元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