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威胁大幅加征中国关税 美国股市应声暴跌
智通财经· 2025-10-10 23:37
事件概述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实施大规模关税上调,以回应中国计划对稀土出口实施新的管制措施 [1] - 若中国推进稀土出口限制,美国将采取史上最严厉的经济反制措施 [1] 市场反应 - 美国股市应声下跌,纳指跌超2%,标普500指数跌1.6%,道指跌超1% [1]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温令市场对两国关系改善的预期迅速降温 [1] 行业影响 - 稀土是电动车、电池、半导体等关键产业的重要原料,是中美科技与产业博弈的核心领域之一 [1] - 若双方在稀土领域出现实质性摩擦,全球高科技制造业将面临连锁反应 [1] - 中美贸易争端再度升级可能进一步冲击全球供应链,并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1]
油脂油料周报:印尼生柴消息利好,油脂偏强震荡-20251010
国信期货· 2025-10-10 17: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CBOT大豆震荡收涨,国内豆粕高开低走,市场弱势震荡延续;美豆油先扬后抑,马棕油走势略强,国内油脂节后跳涨,市场涨势减缓,高位震荡加剧 [6][59] - 下周蛋白粕短期弱势震荡,油脂市场涨势或减缓,在新题材出现前高位震荡反复 [1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蛋白粕市场分析 本周行情回顾 - CBOT大豆震荡收涨,周初走高,周四高位回落;节后国内豆粕高开低走,市场弱势震荡延续 [6] 美国市场 - 美豆出口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2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768,117吨,符合预期;本作物年度迄今,累计为3,030,898吨,低于上一年度同期 [15] 北美市场 - 北美天气 - 降雨对干旱缓解作用有限,冬小麦种植总体正常推进,部分地区有阵雨、山洪、冰雹等情况,部分地区气温异常 [19] 北美市场 - 南美天气 - 未提及具体内容 国内外油籽市场 - S&P Global下调美国大豆单产和产量预估;USDA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旧作大豆库存低于预期,消费量增加;巴西大豆播种率高于去年同期;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出口量和期末库存有相应预估;特朗普政府将公布救助美国农民计划;中美贸易紧张,月底将讨论大豆问题;赤道太平洋出现拉尼娜条件;中国农业部维持大豆进口预期不变 [29][30][31][32][33] 大豆 - 港口库存及压榨利润 - 本周国内现货榨利和盘面榨利均回落,11月船期美湾和巴西进口大豆成本有差异,巴西升贴水略有回落 [37][39] 大豆 - 进口成本及内外价差 - 未提及新内容 豆粕 - 大豆开工率和豆粕库存 - 截至第40周末,国内主要大豆油厂开机率下降但仍处高位,全国油厂大豆压榨总量减少;截至第39周末,国内豆粕库存量和合同量均减少 [43] 豆粕、菜粕 - 周度表观消费量 - 当周(39周)豆粕表观消费量为184.49万吨,低于上周同期 [46] 豆粕 - 基差分析 - 未提及具体分析内容 菜粕 - 菜籽开工率及压榨量 - 截至第40周末,国内主要油厂进口油菜籽开机率下降且处于低水平,全国油厂进口油菜籽压榨总量减少;截至第39周末,国内进口压榨菜粕库存量持平,合同量增加 [52] 菜粕 - 基差分析 - 未提及具体分析内容 油脂市场分析 本周行情回顾 - 美豆油先扬后抑,马棕油走势略强,国内油脂节后跳涨,市场涨势减缓,高位震荡加剧 [59] 国际油脂信息 - MPOB月报前瞻显示马来西亚9月棕榈油库存、产量、出口量有相应变化;多家机构对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出口量预估有差异;2025/26年度棕榈油初步预测数据显示印尼和马来西亚产量下降,全球进口量增长;印尼敲定10月毛棕榈油参考价和出口税;印尼计划2026年强制推行B50生物柴油;印度9月棕榈油进口量下降,豆油和葵花籽油进口量增加;美国7月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豆油增加;巴西生物柴油需求预计增长;MPOB公布马棕油供需报告,9月库存增加 [62][63][64][65][66] 东南亚天气过去与未来天气预估 - 拉加萨和布阿洛伊台风影响菲律宾、越南和老挝,泰国等国有季风降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有零星阵雨,平均气温接近正常 [68] 三大植物油期货、现货价格走势 - 未提及具体走势分析内容 油脂内外价差分析 - 未提及具体分析内容 国内油脂库存 - 截至2025年第39周末,国内三大食用油库存总量下降,其中豆油、食用棕油、菜油库存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78] 油脂基差分析 - 未提及具体分析内容 油脂间期货价差关系 - 本周油脂总体走势菜油>棕榈油>豆油,豆棕价差略有回落 [94] 油脂油料品种间套利关系 - 本周豆类油粕比明显回升,菜籽类主力合约油粕比小幅回升,豆菜粕主力合约价差窄幅波动 [99] 蛋白粕月间差套利关系 - 本周豆粕1 - 5继续小幅回落 [103] 油脂月间差套利关系 - 本周豆油1 - 5价差小幅回升,棕榈油1 - 5价差略有回落,菜油1 - 5间价差略有回落 [105] 后市展望 后市市场展望 - 季节性分析 - 未提及具体分析结论 下周市场展望 - 技术层面:豆粕短线、中线、长期指标偏空;菜粕短线指标偏空,中线、长期指标缠绕;豆油短线指标偏多,中线、长期指标缠绕;棕榈油短线、中线、长期指标偏多;菜油短线、中线、长期指标偏多 [119] - 基本面:蛋白粕国际市场美豆收割有压力,南美远期旱情或来袭,国内油厂开机率高,豆粕去库慢,短期弱势震荡;油脂国际市场美豆油涨势受原油抑制,马棕油近弱远强,国内油脂受政策影响高位震荡,涨势或减缓 [120]
调查:近半数在华美企受访时希望特朗普政府取消对华关税
环球时报· 2025-09-11 06:45
关税政策态度 - 近半数受访美国企业(48%)敦促全面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1] - 调查覆盖254家企业 时间跨度为5月19日至6月20日[1] 关税影响评估 - 近三分之二受访企业预计关税紧张局势将对在华收入产生负面影响[1] - 化工 物流和工业制造领域企业对此担忧最为突出[1] - 贸易关系波动为各行业外国企业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影响范围超出直接出口美国市场的公司[1] 投资转移趋势 - 仅18%受访企业选择将投资转移至美国[1] - 超半数企业(51%)将东南亚作为投资转移首选目的地[1] - 特朗普政府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目标难以达成[1] 商业环境变化 - 受访企业注意到中国政府在改善监管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1] - 这些积极进展被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所掩盖[1] - 商会呼吁建立稳定透明的跨境贸易和投资框架[1]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达成復牌指引及恢復买卖
2025-08-11 22:00
业绩总结 - 2024年十五个月集团收入约2.086亿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约25.7%[17] - 2024年十五个月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溢利410万港元,2022财年亏损5330万港元[17] - 扣除一次性收益后,2024年十五个月集团亏损约6600万港元[17] - 2025财年收入约1.649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5710万港元[18] - 撇除一次性收益,集团净亏损由2024年十五个月约6600万港元减至2025财年约5710万港元[18] - 整体毛利率由2024年十五个月约9.8%降至2025财年约8.1%[18] - 2025财年每月平均销售及营销开支和管理开支分别减少约42.2%和约4.7%[1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2.176亿港元,总负债约1.396亿港元[18][1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7970万港元[20] 时间节点 - 2024年7月2日公司股份暂停买卖,以待刊发2024年十五个月业绩[5] - 2024年9月3日前公司向核数师提供持续经营业务相关审核确认及新业务文件资料等[8] - 2025年6月成功完成新业务销售,相关证明文件获核数师接纳[10] - 2025年6月18日刊发所有尚未刊发之财务业绩[10] - 2025年6月30日刊发2025财年全年业绩,且不受审核修订意见影响[10] - 2025年3月及4月才收到出售附属公司的审核确认[11] - 2024年11月地方税务机关对贸易附属公司实施临时限制,2025年3月解除[11] - 2024年4 - 5月引入并强化新内部监控政策[35] - 2024年6月起实施新交易审批政策[39] - 方案预计2024年9月底前由财务部完成并传阅[43] - 公司股份自2024年7月2日上午9时起按要求暂停在联交所买卖[47] - 公司申请股份自2025年8月12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47] 新策略 - 2024年引入并强化新内部监控政策,包括交易审批政策和尽职调查协议[35] - 2024年6月起实施新交易审批政策,强化附属公司报告架构,要求合规培训[39] - 建立定期每月向董事会报告机制[43] - 实施每半年一次的内部审核周期,加强内部审核职能[41] - 未来两至三年内完成全面评估所有业务流程,减轻风险[45] - 招聘内部审核专业人员,监督内部审核执行及协调合作[45] - 公司有计划地清算所有存货,暂停新业务,电子业务不受影响[44] - 公司将在年度企业管治报告中加强内部监控框架披露[44] 其他 - 2023年8月至10月期间公司订立8份与新业务相关的合约[11] - 公司认为已达成所有复牌指引,并申请股份恢复买卖[6] - 执行董事为范小令先生,非执行董事为王漓峰先生(主席),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甄嘉胜医生(首席独立董事)、张德安先生、卢彩霞女士及杨琛女士[49] - 公告将自刊发日期起最少连续七天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49] - 公告中英文版本如有歧义,以英文版本为准[49]
中美芯片战的意外赢家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9 09:14
越南半导体行业崛起背景 - 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关税政策促使客户在关税生效前下订单,导致越南芯片元件公司需求激增 [3] - 越南Fab-9公司在特朗普威胁对中国提高145%关税后,订单量当周增加20% [3] - 越南政府宣布国家半导体战略,目标到2030年建成国内制造厂、100家芯片设计公司和10家封装厂 [3] 越南半导体企业发展现状 - Fab-9公司正在扩建第二栋建筑以安装新设备并扩大生产规模 [3] - VSAP Lab公司投资7200万美元在岘港建设先进半导体封装实验室,设计年产量1000万件 [4] - 越南晶圆公司是越南半导体行业唯一晶圆供应商,声称100%产品为越南本土生产 [7][8] - HSPTek公司自2023年开始设计芯片模块,有多种扩大生产规模的选项 [8] 越南半导体产业链布局 - 越南拥有英特尔、安靠、安森美和韩亚美光等大型芯片制造商的工厂 [3] - 越南晶圆公司正在改造广治省砂加工厂以生产用于晶圆的超纯石英 [10] - FPT和CT半导体公司正在建设越南首家独资的组装、测试和封装工厂 [10] - 岘港设立首个自由贸易区,旨在吸引外资建设高科技制造和物流业 [9] 行业挑战与竞争环境 - 马来西亚拥有50年半导体历史但未建立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公司 [9] - 建设半导体制造工厂可能需要耗资超过100亿美元 [9] - 越南芯片设计公司数量从23家降至9家 [9] - 美国提议对越南转运产品征收40%关税,对非转运产品征收20%关税 [6] 行业发展趋势 - 越南政府推动从低成本组装基地向高科技制造中心转型 [5] - 海外越南工程师将专业知识带回国内,加入本土半导体企业 [4] - 国有军事科技集团Viettel参与政府主导的高科技制造计划 [5] - 行业人士将当前越南半导体发展比作五六十年前的硅谷 [11]
阿斯麦(ASML.US)突砍增长预期 地缘政治阴云引爆4月来最大单日暴跌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9:17
公司业绩与预期 - 公司撤回2026年增长预期 因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 [1]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预计74-79亿欧元 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82亿欧元 [2] - 维持全年营收增长15%的预期 [2] - 第二季度新增订单55亿欧元 超出市场预期 [6] - 2026年销售预期可能需下调7% 若与2025年持平 [5] 股价与市场反应 - 股价单日暴跌8 5%至646 30欧元 创4月7日以来最大跌幅 [1] - 过去一年股价累计下挫34% [1] - 美股盘前下挫约7% 并引发半导体设备板块集体下跌 [1] - 应用材料 泛林集团等美股同业跌幅均超2% [1] 行业与客户动态 - 客户推迟设备采购计划 等待关税和出口管制政策明朗化 [5] - 台积电 英特尔等主要客户受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影响 [5] - 英特尔计划裁员逾20% 三星电子披露自2023年以来首次利润下滑 [5] - AI客户基本面依然强劲 数千亿美元资金涌入AI数据中心建设 [6] - 东京电子预计2026年晶圆制造设备市场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5]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全球唯一能生产极紫外光刻机(EUV)的企业 [1] - EUV设备对生产尖端AI芯片至关重要 [1] - 将自明年起停止公布季度订单数据 认为该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业务动能 [6] 地缘政治与贸易影响 - 设备可能面临贸易限制 特朗普政府政策不确定性扰乱市场 [1]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迹象可能带来转机 英伟达和AMD获准恢复对华销售部分AI芯片 [8] - 中国作为第二大市场贡献上季度系统销售额的27% 但荷兰政府禁止对华出口EUV设备 [8] - 美国"232条款"半导体设备调查结果即将公布 可能加征关税 [8] - 关税政策可能通过四大路径冲击业务 公司正构建防御体系 [8]
另类投资简报 | 对冲基金减持七巨头而增持中概股,谁最受青睐?4月抄底的对冲基金如今怎样了?
彭博Bloomberg· 2025-06-23 10:58
私募股权市场回顾 - 对冲基金5月上涨2.3%,创2024年3月以来最大涨幅,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7% [5] - 股票基金涨幅最大达3.3%,宏观基金跌幅最大为1.2% [5] 对冲基金市场动态 - 对冲基金第一季度削减对"七大科技巨头"持仓,同时增持在美上市中资企业ADR [8] - 最受对冲基金青睐的中概股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和百度 [8] - 中国对冲基金4月抄底中国资产后收益上涨20%,十年累计回报率达1,485% [8] 行业交易亮点 - 太盟投资集团主导收购大连万达旗下48座购物中心 [9] - Stonepeak同意收购集装箱租赁企业Seaco [9] 监管动态 - 中国香港开始加强对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税务审查 [9]
每日投资策略:获利回吐,港股险守两万四-20250613
国都香港· 2025-06-13 10:03
报告核心观点 - 因特朗普计划设单边关税税率、中东局势紧张,美股期货急挫,港股疲弱收市挫逾300点,大市获利回吐且外围不明朗,料港股短线在两万四整固 [3] - 内地允许港上市大湾区企业回深交所上市,220间公司迎「H+A」机遇,总市值约16万亿元,证券商业绩和估值有望双升 [7] - PIMCO警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难缓解,市场波动或持续,特朗普可能继续用关税手段 [9] - 新世界债券持有人对财务披露不满,公司或寻求折价交换,多数持有人希望再融资顺利以增强流动性 [12][13] - 新城发展拟发行美元优先票据融资最多3亿美元,用于同步购买要约,若成功将是两年来首只公开发行美元债的内地民营房企 [14]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42967.62,幅度0.24;标普500指数收6045.26,幅度0.3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19662.48,幅度0.24;英国富时100指数收8884.92,幅度0.23;德国DAX指数收23771.45,幅度 -0.74;日经225指数收38173.09,幅度 -0.65;台湾加权指数收22287.82,幅度 -0.81 [2] - 上证指数收3402.66,幅度0.01;深证成指收10234.33,幅度 -0.11 [2] - 恒生指数收24035.38,幅度 -1.36;国企指数收8729.96,幅度 -1.53;红筹指数收4067.28,幅度 -0.80;恒生科技指数收5331.33,幅度 -2.20;AH股溢价指数收128.06,幅度0.16;恒生期货(06月)收24178,幅度0.54;恒生期货(07月)收24170,幅度0.50 [2] 宏观&行业动态 港股「H+A」上市政策 - 内地允许港上市大湾区企业回深交所上市,220间公司迎「H+A」机遇,含腾讯、小鹏汽车等,总市值约16万亿元,证券商业绩和估值有望双升 [7] - 分析师认为A股有望结构性扩容,低估值高股息「H+A」企业、科技赛道、政策提振的大消费板块具投资价值,深交所公司质量将提升 [8] 中美贸易局势 - PIMCO顾问警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难缓解,市场波动或持续,特朗普可能继续用关税手段,贸易休战未解决根本问题 [9][10] 上市公司要闻 新世界发展 - 新世界债券持有人对财务披露不满,公司在贷款谈判中重与银行沟通,债券持有人渴望信息做决策,公司或寻求折价交换,多数持有人希望再融资顺利增强流动性 [12][13] 新城发展 - 新城发展拟发行美元优先票据融资最多3亿美元,用于同步购买要约,若成功将是两年来首只公开发行美元债的内地民营房企 [14]
中美元首通话后,岛内先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6-07 17:57
中美经贸与台湾问题 - 中美元首通话中,中方强调美国应慎重处理台湾问题,避免"台独"分裂分子将中美拖入冲突对抗,特朗普重申奉行一个中国政策[1] - 台湾地区政治人士担忧中美通话可能进一步边缘化台湾,尤其在经贸和地缘政治领域[1][5] 美国对台关税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台湾地区征收32%的出口关税,台湾学者估计对GDP直接影响达15%-20%[3] - 国民党批评赖清德当局"依美抗中"政策导致台湾在关税谈判中缺乏筹码,高额关税是对其政策的打击[3] 台湾民众与业界反应 - 台湾民调显示66.2%受访者认为特朗普会为美国利益出卖台湾(26.4%认为"一定会",39.8%认为"可能会")[4] - 台中市副市长郑照新称台湾为降低美国关税的努力无进展,工业界"非常焦虑"[5] 两岸关系与政治立场 - 国民党指出两岸关系和缓时期台湾尚有协商话语权,但当前局势已不同[6] -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呼吁民进党停止推动"台独",否则将危害区域安全及台湾利益[11] 中美关系与战略沟通 - 学者认为中美元首通话是"关键阶段的战略沟通",为中美关系定方向(加强对话合作)和目标(元首互访)[11] - 清华大学研究员指出通话明确警示赖清德当局,若事态失控可能引发中美大规模冲突[9] 美国对台政策动向 - 东京大学研究员警告特朗普可能在达成贸易协议后再度利用台湾问题施压中国[9][10] - 中国外交部驳斥美国防长涉台言论,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反对美方借台遏制中国[12]
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没有在华美企因关税压力要将生产转移回美
快讯· 2025-06-06 11:53
美国企业在华经营情况 - 多数美国企业无撤离中国市场的计划 [1] - 没有企业计划将生产转移回美国 [1]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经营压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