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
搜索文档
李宁们双十一猛打折去库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12:31
双十一折扣策略 - 耐克以“岂只5折”为核心口号,运动鞋低至200多元,形成全渠道优惠矩阵 [1] - 阿迪达斯在天猫推出“爆款5折起”并可叠加满1500减150元消费券 [2] - 安踏在天猫推出“折上再6折起”,李宁在天猫、京东推出“折上再6折起”,京东会员有满600减212券,抖音主打“限时折扣3折起” [2] - 李宁整体折扣力度可能最大 [3] 旗舰产品平台折扣对比 - Nike Vaporfly 4在淘宝和抖音平台到手价1409元(折扣率约8.3折),在京东平台到手价1369元(折扣率或低至8折) [7] - Adidas Adios Pro 4在淘宝平台折扣率约9.1折,京东平台约9.3折,抖音平台维持1699元原价无优惠 [7] - 安踏C202 6Pro在京东平台到手价1359元(折扣率8.5折),淘宝平台1429元(折扣率8.9折),抖音平台1519元(折扣率9折) [8] - 李宁飞电5 Elite在淘宝平台折扣率约6.9折,抖音平台折扣率约9.2折 [8] - 国产品牌整体让利更多,李宁飞电5 Elite折扣率低至6.9折,安踏C202 6Pro折扣率8.5折,耐克Vaporfly 4折扣率8折,阿迪达斯Adios Pro 4最高仅优惠150元 [8][9] 运动品牌近期业绩表现 - 李宁三季度零售流水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线下渠道录得高单位数下降,电商渠道录得高单位数增长 [11] - 耐克最新财季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10%至15.12亿美元(约107.75亿元人民币) [11] - 安踏品牌第三季度零售金额同比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FILA品牌同比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 [11] - 阿迪达斯第三季度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10%至9.47亿欧元(约78.40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营收27.74亿欧元(约22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 [11] - 耐克最新财季大中华区收入与阿迪达斯差额为29.35亿元 [12] - 2024年耐克市占率16.2%保持第一,安踏市占率10.5%排名第二,李宁市占率9.4%排名第三,阿迪达斯市占率从2021年15%跌至2024年8.7% [12] 折扣加大与业绩冲击 - 李宁在流水存在压力时会选择加大折扣以保持库存健康可控 [13] - 上半年安踏毛利率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至63.4%,营收同比增长14.3%至385.4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9%至70.31亿元 [14] - 上半年李宁营收同比增长3.3%至14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0%至17.4亿元 [14] - 耐克大中华区数字渠道属促销密集型市场,消费者购物周期延长,折扣力度加深 [14] - 国产品牌在研发上与国际品牌差距缩小,加剧了双十一价格战 [14]
李宁们双十一猛打折去库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12:14
双十一折扣策略 - 耐克主打"岂只5折"口号,运动鞋低至200多元,形成全渠道优惠矩阵[1] - 阿迪达斯聚焦爆款单品,在天猫推出"爆款5折起"并可叠加满1500减150元消费券[1] - 安踏以天猫"折上再6折起"力度参与竞争,李宁在天猫、京东推出"折上再6折起",京东会员还有满600减212券,抖音主打"限时折扣3折起"[1] - 从品牌整体折扣力度看,李宁折扣力度可能最大[1] 旗舰产品折扣对比 - 耐克Vaporfly4淘宝平台叠加优惠后到手价1409元,累计优惠290元,折扣率约8.3折[3];京东平台到手价1369元,折扣率或低至8折[4];抖音平台直降290元,到手价1409元,折扣率8.3折[4] - 阿迪达斯Adios Pro4官网发售价1699元,淘宝折扣率约9.1折,京东约9.3折,抖音无优惠维持原价[4] - 安踏C202 6Pro官网发售价1699元,京东到手价1359元(优惠240元,折扣率8.5折),淘宝到手价1429元(优惠170元,折扣率8.9折),抖音到手价1519元(优惠180元,折扣率9折)[4] - 李宁飞电5 Elite官网发售价1299元,淘宝平台折扣率约6.9折,抖音折扣率约9.2折[5] - 国产品牌整体让利更多,李宁飞电5 Elite折扣率低至6.9折,安踏C202 6Pro折扣率8.5折,耐克Vaporfly4折扣率8折,阿迪达斯Adios Pro4最高仅优惠150元[5] 行业增长压力 - 李宁三季度零售流水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线下渠道下降高单位数,电商渠道录得高单位数增长[7] - 耐克最新财季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10%至15.12亿美元(约107.75亿元人民币)[7] - 安踏品牌三季度零售金额同比低单位数正增长,FILA品牌同比低单位数正增长[7] -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至9.47亿欧元(约78.40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营收27.74亿欧元(约22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 - 阿迪达斯市占率从2021年15%跌至2024年8.7%,耐克从18.1%跌至16.2%保持第一,安踏从9.8%增至10.5%排名第二,李宁从9.3%增至9.4%排名第三[8] 折扣对业绩影响 - 李宁在流水存在压力时选择加大折扣保持库存健康可控[8] - 安踏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至63.4%,营收同比增长14.3%至385.4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9%至70.31亿元[9] - 李宁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3%至14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0%至17.4亿元[9] - 耐克大中华区数字渠道属促销密集型市场,消费者购物周期延长,折扣力度加深[9] - 国产品牌在产品上与耐克已无差距,加剧双十一价格战[9]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价格战后Q3遇冷:白电三巨头业绩继续分化
华夏时报· 2025-11-01 05:37
白电三巨头前三季度业绩分化 - 美的集团前三季度营收约3631亿元,同比增长13.82%,归母净利润约379亿元,同比增长近20% [2] - 海尔智家前三季度营收接近美的集团的2/3,同比增长近10%,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14.68% [2] - 格力电器前三季度营收约1372亿元,同比下降6.5%,归母净利润约215亿元,同比下降2.27%,但其归母净利率约15.7%为三巨头中最高 [3] 第三季度业绩分化加剧 - 美的集团Q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约10%和9%,增速较上半年分别减少约5.6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3] - 海尔智家Q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也较上半年分别减少0.71个百分点和约3个百分点 [3] - 格力电器Q3营收约399亿元,同比下降约15%,归母净利润70.5亿元,同比下降近10%,而上半年其营收仅下降约2.5%,净利润增长2% [4] 第三季度白电市场环境 - Q3大白电市场分化严重,空调品类整体销额同比增长约3%,但冰洗品类表现疲软,9月洗衣机销额下滑约16%,冰箱销额下滑约30% [4] - Q3白电市场表现与去年9月实行国补政策后的高基数有关 [4] - Q3空调内销市场销量保持5.5%的增长,但增速相较前期下滑 [4] 空调市场竞争格局 - 格力电器空调业务占其总收入近八成,其消费电器板块收入同比下降超5% [5] - 今年空调市场低价竞争蚕食中高端市场份额,Q2国内家用空调线上市场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 [5] - 为应对竞争,主要品牌纷纷降价,第43周格力、美的、海尔空调线下均价分别为4740元、4138元、3668元,同比分别下降7%、11%和近10% [6] 海外市场表现与压力 - 格力电器外销业务占其总收入近17%,而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的海外收入分别超过其总收入的四成和一半 [6] - Q3白电市场出口普遍下滑,空调出口销量下滑12.9%,海外部分区域处于高库存状态,进入去库存周期 [7] 第四季度市场展望 - 今年Q4白电市场面临去年同期国补政策高基数的挑战,且前三季度的价格战进一步透支消费需求 [8] - Q4是空调品类淡季,品牌厂商盈利压力不小,双十一大促的效果存在疑问 [8]
“血战”双十一:李宁们加速去库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20
双十一促销策略与折扣力度 - 耐克以“岂只5折”为核心口号,运动鞋低至200多元,形成全渠道优惠矩阵 [1] - 阿迪达斯采取“爆款5折起”策略并可叠加满1500减150元消费券 [1] - 安踏推出“折上再6折起”,李宁在天猫、京东推出“折上再6折起”,京东会员有满600减212券,抖音主打“限时折扣3折起” [1] - 从品牌整体折扣力度看,李宁折扣力度可能最大 [2] - 以旗舰产品为例,耐克Vaporfly4在京东平台折扣率或低至8折(到手价1369元),淘宝和抖音为8.3折(到手价1409元) [3] - 阿迪达斯Adios Pro4在淘宝平台折扣率约9.1折,京东约9.3折,抖音平台维持1699元原价无优惠 [3] - 安踏C202 6Pro在京东平台折扣率8.5折(到手价1359元),淘宝8.9折(到手价1429元),抖音9折(到手价1519元) [4] - 李宁飞电5 Elite在淘宝平台折扣率约6.9折,抖音平台约9.2折,其热门鞋款优惠260元,折扣率低至6.9折 [4] - 国产品牌整体让利更多,李宁、安踏折扣力度大于耐克(8折),阿迪达斯最高仅优惠150元且部分平台无折扣 [4][5] - 新兴品牌如Lululemon、HOKA、昂跑的折扣力度相对更低 [6] 行业增长压力与销售表现 - 头部运动巨头增长变难,销售收缩是主旋律 [7] - 李宁三季度零售流水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线下渠道录得高单位数下降,电商渠道录得高单位数增长 [7] - 耐克最新财季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10%至15.12亿美元(约107.75亿元人民币) [7] - 安踏品牌第三季度零售金额同比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FILA品牌同比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 [8] - 阿迪达斯第三季度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10%至9.47亿欧元(约78.40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至27.74亿欧元(约229.66亿元人民币) [8] - 阿迪达斯与耐克最新财季收入差额为29.35亿元,阿迪达斯在华市占率从2021年15%跌至2024年8.7%,耐克从18.1%跌至16.2%保持第一,安踏从9.8%增至10.5%排名第二,李宁从9.3%增至9.4%排名第三 [8] 折扣加大背后的运营动因与财务影响 - 李宁集团联席CEO表示,当外部市场变化急剧、流水存在压力时,公司会选择加深折扣以保持库存健康可控 [9] - 频繁的折扣已对各家业绩造成冲击,上半年安踏毛利率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至63.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9%至70.31亿元 [11] - 上半年李宁营收同比增长3.3%至14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0%至17.4亿元 [11] - 耐克集团高管解释大中华区销售下滑因客流量下滑及数字渠道为促销密集型市场,折扣力度加深 [11] - 国产品牌强势崛起,头部国产品牌研发高管认为与耐克在产品上已无差距,区别在营销,这加剧了价格战 [12] - 运动巨头们的价格战或许早已超越双十一周期 [13]
“血战”双十一:李宁们加速去库存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19
双十一折扣策略对比 - 耐克以“岂只5折”为核心口号,运动鞋低至200多元,形成全渠道优惠矩阵 [1] - 阿迪达斯策略集中于爆款单品,推出“爆款5折起”并可叠加满1500减150元消费券 [1] - 安踏推出“折上再6折起”的优惠力度 [1] - 李宁在天猫、京东推出“折上再6折起”,京东会员有满600减212的满减券,抖音主打“限时折扣3折起”,整体折扣力度可能最大 [1][4] 旗舰产品平台折扣详情 - 耐克Vaporfly 4在淘宝和抖音平台叠加优惠后到手价1409元(折扣率约8.3折),京东平台到手价1369元(折扣率或低至8折) [3] - 阿迪达斯Adios Pro 4在淘宝平台折扣率约9.1折,京东平台约9.3折,抖音平台维持1699元原价无优惠 [3] - 安踏C202 6Pro在京东平台到手价1359元(折扣率8.5折),淘宝平台1429元(折扣率8.9折),抖音平台1519元(折扣率9折) [4] - 李宁飞电5 Elite在淘宝平台折扣率约6.9折,抖音平台折扣率约9.2折,其热门鞋款优惠260元,折扣率低至6.9折 [4] 品牌折扣力度与市场份额 - 国产品牌整体让利更多,李宁折扣力度最大(飞电5 Elite折扣率6.9折),其次是安踏(C202 6Pro折扣率8.5折) [4][5] - 新兴品牌Lululemon、HOKA、昂跑的折扣力度相对较低 [6] - 欧睿数据显示,耐克2024年在华市占率为16.2%保持第一,安踏市占率从9.8%增至10.5%排名第二,李宁市占率从9.3%增至9.4%排名第三,阿迪达斯市占率从15%跌至8.7% [9] 公司近期运营状况 - 李宁三季度零售流水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线下渠道录得高单位数下降,电商渠道录得高单位数增长 [7] - 耐克最新财季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10%至15.12亿美元(约107.75亿元人民币) [7] - 安踏品牌2025年第三季度零售金额同比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FILA品牌同比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 [7] - 阿迪达斯第三季度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10%至9.47亿欧元(约78.40亿元人民币),但第三季度营收增速不如前三季度 [9] 折扣加深的原因与影响 - 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表示,当外部市场变化急剧,流水存在压力时,公司会选择加深折扣以保持库存健康可控 [10] - 频繁折扣已对业绩造成冲击,安踏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至63.4%,李宁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0%至17.4亿元 [12] - 耐克集团高管指出,大中华区数字渠道属促销密集型市场,消费者购物周期延长,折扣力度加深导致销售率下降 [12] - 国产品牌在研发上与耐克差距缩小,加剧了双十一的价格战,运动巨头的价格战可能已超越双十一周期 [13][14]
影石董事长朋友圈“阴阳”大疆“垄断”,消费电子暗战变明战
凤凰网财经· 2025-10-31 17:50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作者丨DW 01 暗指大疆"垄断",影石的商战"阳谋" 与90后企业家刘靖康高调的营销风格——向员工撒现金、赠送黄金乃至现金激励减肥,形成鲜明对 比,80后的大疆创新董事长汪滔则始终低调。对于刘靖康在公开场合的多次"喊话",大疆方面几乎 从不回应。 有观点认为,"垄断"是一个具有强烈产业和法律色彩的词汇,一旦企业被贴上此类标签,便可能面 临巨大的监管与舆论压力。在公开场合用该词形容竞争对手,极易引发法律、商业及舆论层面的误 读风险。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大疆虽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据高达七八成的份额,但其优势主要源 于长期的技术投入、产品创新与强大的全球供应链能力。截至目前,大疆并未被认定存在排除竞 争、操纵价格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也无任何相关的反垄断处罚记录。 一场由朋友圈评论点燃的商战,正在深圳的两位科技巨头间上演。 10月29日,影石创新董事长刘靖康在朋友圈先是盛赞大疆董事长汪滔"牛逼",随即话锋一转,称 其为"消费电子领域唯一能垄断的王者",并暗示其背后另有手段。 这番"阴阳式"喊话迅速发酵,而其背后,是残酷的市场现实:就在他发表评论的前两天,久谦咨询 的报告 ...
影石董事长朋友圈「阴阳」大疆「垄断」,消费电子暗战变明战
凤凰网财经· 2025-10-31 10:08
一场由朋友圈评论点燃的商战,正在深圳的两位科技巨头间上演。 10月29日,影石创新董事长刘靖康在朋友圈先是盛赞大疆董事长汪滔"牛逼",随即话锋一转,称其为"消费电子领域唯一能垄断的王者",并暗示其背后另有 手段。 这番"阴阳式"喊话迅速发酵,而其背后,是残酷的市场现实:就在他发表评论的前两天,久谦咨询的报告显示,2025年三季度大疆在全景相机市场推出首款 产品不到三个月,便拿下全球43%的市场份额 ,直取影石腹地。 这场商战的背后,是两位科技富豪的正面交锋。根据2025年胡润百富榜,34岁的刘靖康与其妻子潘瑶以385亿元财富首次上榜,而45岁的汪滔财富已突破千 亿大关。从全景相机到无人机,从价格战到舆论战,昔日的"井水不犯河水"已演变为一场全方位的"战争"。 01 暗指大疆"垄断",影石的商战"阳谋" 与90后企业家刘靖康高调的营销风格——向员工撒现金、赠送黄金乃至现金激励减肥,形成鲜明对比,80后的大疆创新董事长汪滔则始终低调。对于刘靖康 在公开场合的多次"喊话",大疆方面几乎从不回应。 有观点认为,"垄断"是一个具有强烈产业和法律色彩的词汇,一旦企业被贴上此类标签,便可能面临巨大的监管与舆论压力。在公开场 ...
新势力车企死亡报告
36氪· 2025-10-30 16:07
哪吒汽车的高光时刻与战略 - 2022年凭借哪吒U和哪吒V两款车型,以15.2万辆的年销量成为新势力销冠 [1] - 核心策略为“低价高配”,通过大空间进行错位竞争,哪吒V以7-9万元价格提供小型SUV空间,碾压同价位微型车 [3][4][10] - 哪吒U在11-16万主流价位主打超大后排空间,放弃部分科技感配置,精准满足家庭唯一用车对空间的刚性需求 [11][12] 威马汽车的早期优势与定位 - 创始人沈晖拥有辉煌职业履历,曾主导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第一人” [13][14] - 公司走自建工厂路径,早期获得腾讯、百度、红杉及地方政府投资,代表传统造车势力转型 [15][16] - 首款车型EX5定价11-21万元,2019年以1.68万辆销量成为新势力亚军,定位经济适用 [14][69][71] 高合汽车的顶级配置与高端路线 - 创始人丁磊是汽车行业元老,曾担任上汽通用总经理和浦东新区副区长 [17][18] - 首款车型HiPhi X定价57-80万元,配置豪华,包括NT展翼门、可编程大灯(成本超10万元)及英国调校音响 [19] - 2020年及2021年销量均超4200台,在高端市场获得认可,被视为挑战BBA潜力的品牌 [20] 高合的战略失误与失败原因 - 盲目照搬特斯拉由上至下战略,连续推出HiPhi X和HiPhi Z两款高价重叠车型,后者上市四个月仅售约1000台 [27][28][32] - 2022-2023年专注打磨HiPhi Z时,理想、蔚来等对手加速军备竞赛,公司错失竞争窗口 [34][35] - 2023年推出30万元级HiPhi Y求生,但市场已成红海,月交付仅千余台,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停产 [37][38] 哪吒的战略错误与市场误判 - 2023年行业价格战爆发,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幅降价,哪吒“低价高配”核心优势被侵蚀,销量同比出现负30%以上下滑 [42][44][46] - 错误实施品牌升级,推出20-30万元轿车哪吒S,年销量仅20278台,未获市场认可 [47] - 进一步投入10多亿资源开发小众双门跑车哪吒GT,月销量仅百台,打乱产品节奏并延误主力SUV哪吒L上市 [50][51][54] 威马的平庸之困与慢性死亡 - 品牌缺乏鲜明标签,车型EX5性能平平、设计主流,在10-20万元价格带上下不靠,未能吸引早期电动车核心用户 [61][74][75] -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如自燃、漏风、掉电等,摧毁其“靠谱”形象,2020年发生11起自燃事故并召回1282辆车 [79][80] - 智能化采用多家供应商方案(科大讯飞、华为、小米),缺乏自研能力,电池采购分散导致品控失控 [85] 新势力生存关键:融资与上市 - 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均在早期成功上市,获得二级市场融资能力,为后续竞争提供资金保障 [92] - 威马虽累计融资350亿元,但因自建工厂花费巨大,上市进程屡次受挫(科创板、港股、借壳均失败),最终最早暴雷 [93][94] - 高合总融资仅50亿元,2022年港股上市失败,沙特资金未到位;哪吒股权分散混乱,多次冲击上市未果,错过融资窗口 [95][101][103]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1029
第一创业· 2025-10-29 13:11
核心观点 - 10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预计220万辆,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2.6% [3] - 10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预计132万辆,渗透率有望达60%,创历史新高 [3] - 新能源车结构性扩张,燃油车同比降幅显著高于总量降幅 [3] - 9月新能源车均价15.8万元,同比下降8%,价格战对行业盈利质量改善构成负面影响 [3] 先进制造组:汽车行业 - 10月新能源车渗透率抬升,反映出燃油车市场收缩加剧 [3] - 行业面临价格压力,景气度回升存在较大阻力 [3] 先进制造组:尚太科技 - 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1.18亿元,同比上升38.73% [4]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上升4.87% [4] - 公司处于量强于价的态势,依靠一体化与规模化对冲成本波动 [4] - 展望第四季度,发货量预计达10万吨,快充产品占比40%,储能产品约20% [4] - 山西四期和马来西亚产能预计明年三季度投产 [4] - 产品价格方面,9月开始恢复涨价,小客户涨价幅度约10%,均价约3万元 [4] - 公司发展硅碳负极产品,拥有年产500吨的基地,石墨产品向快充、长循环、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 [4] 消费组:众兴菌业 - 前三季度营收14.75亿元,同比增长4.16%;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130.51% [7] - 第三季度营收5.68亿元,同比增长13.10%;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28.70% [7] - 业绩增长得益于双孢菇价格稳中有升、金针菇成本下降及价格回暖、投资收益增加和财务费用降低 [7] - 食用菌行业景气度修复,金针菇行业龙头产能收缩改善供需格局 [7] - 公司正推进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相关营业收入484.51万元 [7] 消费组:中顺洁柔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78亿元,同比增长8.78%;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均实现超三倍增长 [8] - 第三季度营收21.49亿元,同比增长11.09%;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335.38% [8] - 公司经营触底回升,第二、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59.92%和335.38% [8] - 业绩改善受益于纸浆等原材料成本红利及内部降本增效措施 [8] - 公司未来重点发展高端非传统干巾和个人护理用品,并拓展家清、母婴等多元化业务 [8]
电商生态需要更强的“质量信号”
经济观察网· 2025-10-28 17:12
刘诚/文 2025年"双11"如期而至,虽少了前些年的喧嚣与高调,却早已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繁荣之下亦有隐忧。超低价格、直播带货、极速退换货等商业模式,一度被视为创新与效率的象征。但产业越是快速迭代发展,我们越要不断审视电商平 台的重要依托——线上产品质量的优与劣。 值得关注的产品质量 在当今的线上市场,"价格战"几乎成为常态。表面上看,消费者似乎正从"价格战"中获益,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商品,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隐忧。 一方面,过度的价格竞争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得真正注重质量的厂商被迫退出市场。例如,十年前已被淘汰的涤纶纤维袜子,如今又重新成为线上的 主流产品,购物软件里随处可见"4.99元十双包邮"的袜子。流量争夺压缩了供应链的利润空间,代工厂商很容易在不断降成本的方向上陷入低质的困境。 此外,直播间里主播卖力推销的29.9元、39.9元的毛衣,包括此前一度成为热销现象的"0元购"……这些极端低价背后绝非品质的保障,而是材料、工艺和信 誉的缩水。 "价格战"除了会挤压正规企业的生存空间,还会滋生"三无产品"。所谓"三无产品",即没有生产日期、没有质量合格证、没有生产厂家的产品。它们来路不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