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验式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孤独经济,将成为未来5年最大的风口
创业家· 2025-05-05 15:32
消费趋势 - 孤独经济将成为中国未来5年最大的经济风口 [3] - AI应用已围绕孤独需求开发产品,如AI陪聊、AI宠物等 [4] - 单身经济(第四消费时代)表现为一人吃饭、旅行、单身公寓、宠物经济等 [6][7] 消费理念转变 - 新时代消费理念从追求奢侈品转向注重内心满足感、平和心态及人际纽带 [9] - 日本LV热潮消退案例显示泛滥品失去价值,中国消费市场出现类似变化 [10] - 中国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与理性消费,同时提升对精神需求(如旅游、文化娱乐)的关注 [11] 第五消费时代预测 - 单身经济将深化为孤独经济,中国单身率增加、老龄化加剧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12] - 日本一人经济商品在中国处于早期蓬勃发展阶段 [12] 行业机会与案例 - 日本模式(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孕育出优衣库、711、DHC、GROOVE X等领军企业 [13] - 中国消费市场未来20年业态创新机会可能借鉴日本经验 [14]
义乌市麦昔日用品武汉分公司重磅出击!推动Z世代的消费新风潮!
搜狐财经· 2025-05-03 10:33
行业情况 - Z世代是消费市场生力军,以独特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引领新消费潮流,其消费情报获取新路径为社交媒体“种草”,圈层消费作用愈发关键 [1] - Z世代追求产品功能与美观,更注重消费体验与互动,希望通过消费获愉悦体验并与品牌建立情感连接,促使品牌注重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的互动性与沉浸感 [3] - VR与AR技术应用、沉浸式品牌活动等为Z世代提供体验与互动机会,增强品牌吸引力和忠诚度 [4] - Z世代出生于1995至2009年间,是互联网原住民,依赖互联网构筑生活圈,围绕爱好交流,实现自我表达与个性彰显 [5] 公司情况 - 义乌市麦昔日用品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以独到洞察力和创新服务模式,构建专为Z世代的消费服务平台,为品牌年轻化转型提供新范例 [1] - 公司是Z世代消费领域新星,引领消费潮流,每次点击和消费都有意义 [4] - 公司持续迭代升级,将为年轻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与便捷,稳固Z世代首选平台地位 [5]
宠物行业周观点:宠物食品企业业绩高增,自主品牌优势凸显-20250430
甬兴证券· 2025-04-30 15: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宠物食品企业业绩高增,国产替代趋势利好自主品牌表现亮眼的国货龙头,宠物食品是宠物行业最大细分市场,是饲养宠物刚性需求,贯穿宠物整个生命周期,当前国货龙头品牌保持超额成长,外资品牌增长式微,关税不确定强加速国产替代趋势,或将释放中高端市场空间,自有品牌较强企业有望受益[1] - 体验式消费涌现,宠物新零售热度增长,随着育儿式养宠趋势凸显,宠物食品逐渐走向精细化、人性化,养宠人群愈加关注消费体验,具有“产品 + 服务”模式的企业有望迎来增长[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宠物食品企业业绩情况 - 乖宝宠物持续深化自主品牌战略布局,主力品牌麦富迪蝉联 5 年天猫综合排名第一,24 年双 11 全网销售额同比增长 150%,高端品牌弗列加特 24 年双 11 斩获天猫猫粮品类销售冠军,全网销售额同比增长 190%;24 年营收 52.45 亿元,同比 +21.22%,归母净利润 6.25 亿元,同比 +45.68%,自有品牌业务收入 35.45 亿元,同比增长 29.14%;25 年 Q1 营收 14.80 亿元,同比 +34.82%,归母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 +37.68% [1] - 中宠股份打造三大核心自主品牌矩阵,在多维度稳健发展;24 年营收 44.65 亿元,同比 +19.15%,归母净利润 3.94 亿元,同比 +68.89%;25 年 Q1 营收 11.01 亿元,同比 +25.41%,归母净利润 0.91 亿元,同比 +62.13% [1] - 佩蒂股份经营持续向好,24 年营收 16.59 亿元,同比 +17.56%,归母净利润达 1.82 亿元,同比大幅 +1742.81%,创历史新高,宠物零食为收入贡献助力,畜皮咬胶和植物咬胶合计营收达 11.13 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的 67.03%,24 年自主品牌业务收入规模增长 33%,其中爵宴品牌增长 52% [1] 宠物新零售情况 - 重庆首家宠物鲜食餐厅“宠小鲜”入驻两江新区,食材选用当日人类可食用肉类蔬菜,工艺锁鲜、提鲜、增鲜,打造媲美人类食品标准的宠物餐食,符合 AAFCO 标准,除定制鲜食外,还结合社交等元素推出多元化消费体验 [2] - 宠胖胖开设重庆首店,经营面积达 2300 平方米,是重庆最大的室内宠物综合业态之一,“新零售 + 新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人宠互动乐园 [2] 投资建议 - 关注渠道端布局突出的全品类宠物产品供应商天元宠物;布局宠物智能化及人宠互动领域的依依股份、源飞宠物;与星宠王国签署合作协议,内外销共振向上的中宠股份;构建犬猫数字生命库,自有品牌表现亮眼的宠物食品龙头乖宝宠物;宠物食品自主品牌高增,24 年业绩扭亏的佩蒂股份 [3] - 关注推出宠物移动看护摄像机的萤石网络、推出宠物智能检测等产品“皮克方”的贝仕达克 [3] - 关注专注于兽药领域,完善宠物大健康布局的瑞普生物 [3] - 关注通过子公司千宠家涉足宠物赛道的大千生态 [3] - 关注布局宠物保健品需求增长的百合股份 [3] - 关注提出打造陪伴机器宠物的科大讯飞;发行 AI 情感陪伴机器人的汤姆猫 [3] - 关注跨界布局宠物赛道的小米集团、海尔智家、伊利股份、贝因美、联合利华、阿里巴巴、名创优品 [3]
BERNSTEIN: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动态:在脆弱复苏中平衡刺激支持与关税压力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消费行业(涵盖食品饮料、酒店休闲、旅游、服装运动、奢侈品、化妆品、家电、汽车等细分行业) - **公司**:茅台、五粮液、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路易威登、爱马仕、盟可睐、普拉达、耐克、阿迪达斯、露露乐蒙、安踏、李宁、比亚迪、吉利、小鹏、小米、理想、蔚来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 - **核心观点**:中国消费者信心呈脆弱复苏态势,各行业表现分化,复苏态势脆弱且易逆转 - **论据**: - 2025年Q1中国GDP同比增长5.4%,与2024年Q4表现一致;流动性指标改善,货币供应量M1增长1.6%,M2增长7.0%;3月社会融资总额增长8.4%;信贷冲动虽为负但逐季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同步,农村地区略好于城市 [36] -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自1月起逐步改善,但预计4月因关税宣布而减速;消费者信心仍处于低迷水平,家庭消费行为谨慎 [36] - 3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5.9%,旅游数据显示旅客持续增长,但CPI平均为 -0.1%,表明定价能力减弱和消费犹豫;房地产市场价格仍在下降但有企稳迹象 [42] 各行业表现 - **中国高端饮料**: - **核心观点**:餐饮应用使用加速,高端啤酒需求向好,茅台等高端品牌价格稳定 - **论据**:餐厅应用使用同比增长26%,表明餐饮需求改善;春节旅行同比增长9%,清明假期旅行同比增长6%,消费者在体验消费上支出增加;茅台批发价稳定在约2100元,其他超高端品牌价格也保持良好 [4] - **中国酒店与休闲**: - **核心观点**:中国酒店RevPAR增长滞后,但预计2025年下半年改善 - **论据**:2024年和2025年初中国酒店RevPAR持续下降,2024年Q4降幅收窄至个位数;预计2025年中国酒店RevPAR增长1 - 3%,仍低于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5%的增长预测 [87] - **中国旅游**: - **核心观点**:旅游行业表现坚韧,国内旅游增长稳定,出境游增长有韧性,但酒店和航空存在通缩压力 - **论据**:2025年Q1国内旅游旅客稳定增长约7%;酒店行业增长约10%,但平均每日房价(ADR)下降;机票价格同比下降约5%;出境游航空客运量增长约30%,中国游客前往泰国的人数同比下降25%,前往日本和新加坡的人数在1 - 2月分别增长95%和20% [96] - **中国服装与运动服饰**: - **核心观点**:线上销售强劲,线下销售持续下滑,各品牌表现分化 - **论据**:2025年Q1零售销售同比增长3.6%,与2024年基本持平;线下销售持续下降,如香港百货公司2月销售额大幅下降,运动服饰线下销售3月恶化;线上运动服饰销售在Q1增长14%,抖音成为最大平台,占线上运动服饰销售的51%;耐克受乔丹系列清仓影响,阿迪达斯市场份额回升,露露乐蒙和On Running增长强劲 [124][125][126] - **中国奢侈品**: - **核心观点**:中国奢侈品消费呈现复杂态势,消费向海外转移,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 **论据**:2025年Q1中国奢侈品消费同比增长,但消费继续向海外转移,尤其是日本和欧洲;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更倾向于“投资级”品牌或热门创新品牌;中国对奢侈品手表的需求降至疫情前水平以下,预计低迷需求将持续 [157][158][159] - **中国化妆品**: - **核心观点**:Q1美妆电商表现良好,但复苏可持续性存疑 - **论据**:Q1美妆电商跟踪公司的商品交易总额增长12.7%,市场份额平均增加51个基点;但宏观经济指标疲软和关税战争升级使Q2前景不明,Q1强劲数据可能是异常现象而非持续反弹的开始 [10] - **中国家电**: - **核心观点**:Q1表现稳健,但关税可能影响出口 - **论据**:Q1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16%,主要受出口拉动,出口增长24%;预计Q2行业出货量将适度放缓,关税可能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国内市场受国家补贴支持,预计将保持强劲势头 [11][12] - **中国汽车**: - **核心观点**:Q1汽车销售好于预期,但宏观经济和消费者信心仍面临挑战 - **论据**:2025年Q1中国乘用车零售量为510万辆,同比增长3.1%;电动汽车(BEV & PHEV)销量同比增长34.7%,达到230万辆,渗透率为46.1%;豪华品牌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3.5%,大众市场销量同比增长6.8%;预计2025年行业批发量增长1%,达到约2750万辆,出口将继续成为增长动力 [7][27] 投资建议 - **中国高端饮料**:对百威亚太、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H股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对青岛啤酒A股给予“与大盘持平”评级;对茅台和五粮液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5] - **中国消费**:对Amer Sports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6] - **全球服装与运动服饰**:预计耐克仍将是市场领导者,但2025年市场份额将下降,2026年恢复增长;阿迪达斯市场份额将继续回升;露露乐蒙和On Running将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短期更看好On Running [19] - **全球酒店与休闲**:预计2025年中国酒店RevPAR增长将改善,但仍低于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洲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恢复增长可能是2025年的关键利好因素 [20] - **中国旅游**:看好携程(Trip.com),预计其将受益于中国旅游的长期增长趋势和数字渗透率的提高,估值具有吸引力 [23] - **全球奢侈品**:对于悲观者,爱马仕是首选股票;对于乐观者,路易威登的困境正在得到解决,预期已经较低 [25] - **欧洲食品和个人护理产品(有重要中国高端市场敞口)**:对欧莱雅给予“与大盘持平”评级,目标价为380欧元;对拜尔斯道夫给予“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155欧元;对联合利华给予“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52英镑 [26] - **中国汽车**:对比亚迪、小米和理想汽车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对小鹏和蔚来给予“与大盘持平”评级;对吉利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对长城、广汽和上汽给予“与大盘持平”评级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消费市场各行业在Q1表现出明显的渠道分化,线上平台蓬勃发展,而实体零售持续低迷,如服装运动服饰行业线上销售增长,线下销售下滑 [32][124][125][126] - 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虽有企稳迹象,但仍对家庭财富和消费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抑制了消费者的重大购买决策 [40] - 新引入的美国进口关税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全球货币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增加了全球衰退的可能性,对中国消费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较大 [6][24][160]
解锁新场景 通州阳光新生活广场三层焕新亮相
北京商报· 2025-04-29 22:09
项目升级改造 - 北京·通州阳光新生活广场三层经历升级改造,将于"五一"期间重新亮相,引入娱乐悦己、亲子游乐、特色餐饮等多元业态 [1] - 升级后的三层引进品牌覆盖影院、KTV、电玩城、儿童乐园、亲子培训、健身悦己、地域特色美食等多样品类,品牌门店将陆续开业 [1] - 项目对玻璃外立面进行改造,通过巧改造、微更新的方式形成特色场景,推动商场向体验式、沉浸式社交空间升级 [2] 营销活动策划 - "五一"期间将举办"阳光开新嘉年华",推出五折团购券、消费满额赠同等价值券包、消费集章赠礼等惠民福利 [1] - 活动包括舞狮巡游、露天音乐趴、美食品鉴会、巨幅长卷绘画等文化体验,以及比亚迪车友会、真人版飞行棋和幸运抽奖等 [1] - 活动自5月1日持续至5月5日,部分环节延续到本月底 [1] 战略定位调整 - 自2024年起围绕"年轻亲子家庭体验生活中心"的定位调整招商策略,优化业态布局 [1] - 项目二层已引入盒马鲜生、T9 BLOCK美食街区、魏公村艺术综合体等 [1] - 目标是为周边居民构建一个家庭式能量加油场,提供更加多元化消费选择 [2] 运营理念创新 - 通过业态创新、场景重构、服务提升等新消费供给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商圈提质增效 [1] - 力争成为通州区新兴打卡地 [2]
解码2025中国消费:悦己驱动下的消费变革
安永· 2025-04-14 09: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政府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消费行业增长依赖新兴消费领域创新和崛起,悦己体验驱动的消费成趋势,新消费主义画像注入多元化、个性化和体验式元素,可通过需求端联动、供给端协同和供应链整合开启消费新时代,企业和投资者需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5][6][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 2025年中国政府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内需,除“以旧换新”政策外,消费增长依赖新兴消费领域创新崛起,消费者行为和偏好变化,旅游度假消费信心增长,体验型消费成趋势,2025年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新科技与新需求塑造消费新场景和方式 [5][6][8] 新消费主义的画像 个性化消费崛起 - 个性化与品质化消费成主流,消费者注重产品独特性、品质和个性化悦己需求 [14] - “首发经济”推动消费增长,如南京德基广场多个全球首店和首展吸引客流;悦己情绪营销带动IP经济火爆,如《黑神话:悟空》推动文化景点热度,谷子经济火热 [15] -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可持续性要求提高,企业需构建技术和价值观双重优势,各大企业借助AI技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16][17] 体验式消费升温 - 体验式消费比重上升,反映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更高追求 [18] - 高端旅游市场向“沉浸式文化体验”转变,成为千亿级市场,线下文化体验式消费带动旅游消费 [19] - 奢侈品消费场景延伸至旅行体验,商家设计“分钟级”转化路径,企业创新消费场景增强消费者与品牌互动和粘性 [20][22] 开启消费新时代的钥匙 需求端联动:场景革命激发消费势能 - 消费不再局限传统购物场所,旅行场景激发奢侈品购买欲望,如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和南京德基广场、三亚离岛免税销售情况;高端旅游体验提升品牌忠诚度,如巴黎时装周与旅游推广结合 [26][28] 供给端协同:生态闭环创造增量价值 - 奢侈品牌供应商投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行业供应商引入奢侈品服务标准,AI技术提升供应端协同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29][30] 供应链整合:敏捷响应释放协同效能 - 奢侈品牌采用垂直整合模式自建旅游服务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消费者对品牌认同感和忠诚度;跨行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体验 [32] 对企业方和投资者的启示 企业方的机遇与挑战 - 企业需关注政策动态,融入环保理念,加快技术更新换代;持续投入研发,利用AI技术辅助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方式,采用数字化、体验式和跨界合作营销;拓展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互补 [36][38] 投资者的机遇与布局 - 奢侈品行业和高端消费市场、高端旅游市场和文化娱乐产业、健康养老和户外体育产业、电商平台和数字内容产业有投资机会 [39][40] 结语 - 中国消费者更务实理性,关注产品实际价值和生活体验,企业需调整产品与营销战略,为消费者创造有价值体验,建立情感连接,实现可持续增长 [42]
日租1万!第一批SU7 Ultra车主已经赚翻了
创业邦· 2025-03-04 18:43
小米SU7 Ultra市场现象 - 小米SU7 Ultra正式售价52.99万元,较预售价直降近30万元,10分钟狂揽6900台大定订单,两小时完成全年销量目标 [2] - 二手市场出现"灰色交易",小定订单被炒至6000元,日租金突破万元,有人靠转单赚数万元 [3][4] - 订单转让溢价2000-6000元,是对产能爬坡期时间成本的货币化折算 [9][10] 供需失衡与套利逻辑 - 2024年小米SU7全年交付13.5万台,但锁单量高达24.8万台,产能缺口持续存在 [13] - SU7 Ultra上市首日大定突破1.5万台,工厂月产能仅2.2万-2.5万台,交付周期可能被拉长 [13] - 产能与热度严重不匹配造成的"时间差"成为二手生意的温床 [14] 参与者画像 - 职业黄牛批量囤积小定订单,有团队去年底囤20个订单,转手利润超10万元 [17] - 早期下订的科技发烧友将订单转让视作"知识变现"新途径 [17] - 租车需求方包括自媒体、车评人、微商网红和急于尝鲜的真实消费者 [11] 产品价值与市场定位 - SU7 Ultra搭载三电机系统(1548匹马力、1.98秒零百加速、实测最高时速359km/h) [17] - 定位"科技豪华"代名词,拥有"上赛最速量产车"、"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等头衔 [17] - 雷军"对标保时捷"宣言放大其社交属性,成为圈层身份象征 [1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二手豪车租赁市场规模达47亿元,同比激增210% [25] - 年轻群体更愿为短期体验付费,而非长期持有 [22][26] - 竞争对手包括极氪001 FR、路特斯Emeya繁花、特斯拉Model S Plaid、保时捷Taycan系列 [22] 消费行为演变 - 体验式消费崛起,"开过"比"拥有"更能满足Z世代消费快感 [28] - 购车订单变成可炒作数字资产,反映供给稀缺性、社交属性和金融杠杆的三重共振 [28] - 汽车产业或将迎来比电动化更为深刻的变革 [28]
日租1万,第一批SU7 Ultra车主已经赚翻了
36氪· 2025-03-03 17:03
小米SU7 Ultra市场表现 - 小米SU7 Ultra正式售价52.99万元,较预售价直降近30万元,10分钟狂揽6900台大定订单,两小时完成全年销量目标[4] - 2024年小米SU7全年交付13.5万台,但锁单量高达24.8万台,产能缺口持续存在[17] - SU7 Ultra上市首日大定突破1.5万台,工厂月产能仅为2.2万-2.5万台,交付周期可能继续拉长[17] 二手市场交易现象 - 小定订单被炒至6000元,日租金突破万元,有人靠转单"躺赚"数万元[5] - 二手转让订单中85%生成于预售首周,每单溢价2000-6000元[8][10] - 租车日租金集中在2000-5000元,部分标价上万元,需求方包括自媒体、车评人、微商网红和急于尝鲜的消费者[13] 供需失衡与套利逻辑 - 产能与热度严重不匹配造成的"时间差"成为二手生意的温床[18] - 职业黄牛批量囤积小定订单,有团队囤20个订单转手利润超10万元[22] - 早期下订的科技发烧友和投资型用户将订单转让视作"知识变现"或"期货"套利[24] 产品定位与竞争格局 - SU7 Ultra搭载三电机系统(1548匹马力、1.98秒零百加速、实测最高时速359km/h),定位"科技豪华"[25] - 直接竞争对手包括极氪001 FR、路特斯Emeya繁花、特斯拉Model S Plaid、保时捷Taycan系列[30] - 保时捷高调祝贺小米刷新赛道纪录,形成"既竞争又共谋"的关系[33] 消费趋势与行业影响 - 2024年中国二手豪车租赁市场规模达47亿元,同比激增210%[35] - 年轻群体更愿为短期体验付费,而非长期持有,体验式消费崛起[30] - 车企需重新思考"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边界定义[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