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协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第33届广州博览会: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03
展会概况 - 第33届广博会于8月22日至24日在广交会展馆A、B区举办 展览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 规模同比增长超50% [1][3] - 展会以"双向赋能促循环 新质发明创未来"为主题 聚焦城市发展战略和新兴产业孵化 [1][2] 发展阶段 - 1.0阶段(1993-2002年)立足流花展馆 展示城市建设和经贸往来 奠定综合性展会基础 [2] - 2.0阶段(2003-2013年)迁址新展馆 创新"综合展+专业展"模式 开启专业展孵化之路 [2] - 3.0阶段(2014-2023年)专业展成果显著 广州游乐设备展和渔业博览会跻身世界一流 广州老博会获UFI认证并连续举办9届 [2] - 市场化改革阶段(2024年起)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5年实现市财政零投入 加速向市场化转型 [2] 展区设置 - 设置新质生产力 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 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 品质生活4个主题展区 [3] - 涵盖创新发明 城市更新 汽车后市场 消费帮扶 包装 养老健康等专业领域 [3][4] 国际化与创新 - 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300多位嘉宾参与 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 [3] - 首次与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 金砖国家技能技术大赛同期举办 [3] - 设立机器人表演专区展示130多款机器人 情绪情感引擎机器人和外骨骼智能穿戴产品首次亮相 [4] 区域协同与产业互联 - 国内城市展集中推介各地名优特产和文旅资源 推动跨区域产业互联 [4] - 百千万工程展区吸引超1000家对口协作地区和企业参展 [4] - 签署"百园千企"经济协作战略框架协议 通过技术共享和产能协同深化区域合作 [5] 技术展示与产业应用 - 广州新质生产力展区展示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 [4] - 医博会专区集中展示基因编辑 细胞治疗 3D打印等生物制药前沿技术 [4] - 消费帮扶专展联动电商平台 线上线下助力特色产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4] 平台价值 - 构建"双向赋能"合作生态 通过展示展销和新品推介匹配各方需求 [5] - 举办新质生产力新企新品推介会等活动 为深化合作提供高质量平台 [5] - 包装展搭建大食饮产业一站式商贸平台 [4]
城市24小时 | 造价约3亿元/公里,这条高铁有多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0:01
沪杭高铁项目获批 - 新建沪杭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线路长度223.8公里 总投资670.97亿元 平均每公里造价约3亿元 [1][2] - 项目设计时速350公里 西起杭州西站 东达上海东站 利用沪苏通铁路二期至四团站 经嘉兴南站衔接通甬高铁 经桐乡站衔接杭州机场高铁 [2] - 沪杭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组成部分 被列为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涉铁项目 [2] 长三角高铁网络现状 - 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已拥有29条高铁 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舟山外所有地级城市 [2] - 沪杭间现有沪昆高铁沪杭段和沪苏湖两条高铁通道 沪昆高铁沪杭段常"一票难求" 沪苏湖高铁需绕行湖州对客流缓解有限 [2][3] - 南京与上海间已有多条高铁直通 沪宁高铁车次远多于沪杭 杭州在与上海的高铁连接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南京 [2][3] 项目战略意义与影响 - 项目将更短距离直接连通沪杭两大长三角超大城市 加强核心城市快速直连 [3] - 上海东站与浦东机场将共同组成东方枢纽 集航空、国铁、市域铁路、轨道交通于一体 杭州市民可坐高铁直达浦东机场 [6] - 嘉兴等上海杭州两大都市圈之间的城市将受益 杭州规划预控上海方向超高速铁路建设空间 未来杭沪列车运行时间或缩短至15分钟 [6] 其他区域政策动态 - 浙江公布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目标2027年数字贸易规模居全国前列 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7] - 河南印发未来产业行动计划 目标202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以上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27% [8] - 安徽推出通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支持建设科研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基地 按研发投入30%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9] - 海南自贸港启动跨境资产管理试点 面向全球境外机构和合格个人投资者 投资产品涵盖R1-R4风险等级资管产品 [10] 全国用电量数据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创历史首次月度破万亿千瓦时纪录 [11]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8% 河南、陕西、山东等省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11] - 新能源发电占比显著提升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接近总量四分之一 [11] 两院院士增选情况 - 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 中国工程院660人 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名 [12] - 清华大学以58名候选人居首 北京大学55名 浙江大学39名 上海交通大学31名 [13][15] - 候选人数量前十高校还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13][15]
忠利集团2025亚洲盛典落幕,中意人寿精英团队闪耀国际舞台
齐鲁晚报· 2025-08-21 12:18
公司活动与参与情况 - 中意人寿外方股东忠利集团在越南岘港举办亚洲区2025年度荣耀盛典 表彰保险行业杰出人才 覆盖中国 印度 印尼 泰国 越南 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等市场[1] - 中意人寿总经理刘炳发及总经理助理陈刚带队参加 共计71人出席活动 86人次营销员获奖[3] - 活动首次设立人类安全网捐赠嘉年华环节 通过公益义卖为越南欠发达地区儿童及家庭筹款 作为2025 THSN全球公益挑战组成部分[11] 股东战略与区域发展 - 忠利集团首席市场官强调亚洲是集团重要增长引擎 代理人团队是实现成为客户终身伙伴愿景的核心力量[7] - 忠利亚洲区CEO指出通过创新项目如创赢荟持续赋能代理人 基于ROAR Club成功经验提供工具与支持[9] - 中意人寿将深度践行股东Lifetime Partner 27战略规划 整合资源深耕本土市场 优化代理人生态[11] 股东背景与业务规模 - 意大利忠利集团是全球领先保险与资产管理集团 1831年成立 业务覆盖超50个国家[12] - 2024年总保费收入952亿欧元 资产管理规模8.63万亿欧元 拥有约8.7万名员工 服务7100万客户[12] - 集团战略核心为成为客户终身伙伴 通过创新解决方案 客户体验及数字化分销能力践行使命[12]
忠利集团亚洲区2025年度荣耀盛典璀璨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53
公司活动与参与情况 - 中意人寿外方股东忠利集团在越南岘港举办亚洲区2025年度荣耀盛典 表彰保险行业杰出人才 覆盖中国 印度 印尼 泰国 越南 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等市场[1] - 中意人寿总经理刘炳发 总经理助理陈刚及辽宁省分公司总监马迎辉带领71人团队参与 共有86人次营销员获奖[3] - 活动首次设立"人类安全网"捐赠嘉年华环节 通过义卖为越南欠发达地区儿童及家庭筹款 作为2025全球公益挑战组成部分[11] 集团战略与区域发展 - 忠利集团首席市场官Isabelle Conner明确亚洲是集团重要增长引擎 代理人团队是实现"成为客户终身伙伴"愿景的核心力量[7] - 忠利亚洲区CEO Rob Leonardi强调通过创新项目如创赢荟持续赋能代理人 基于ROAR Club成功经验提供工具与支持[9] - 中意人寿将深度践行股东"Lifetime Partner 27"战略 整合资源深耕本土市场 优化代理人生态[11] 集团业务规模与定位 - 忠利集团是全球领先保险与资产管理集团 2024年总保费收入952亿欧元 资产管理规模8.63万亿欧元[12] - 业务覆盖超50个国家 拥有8.7万名员工 服务7100万客户 在欧洲领先并持续拓展亚洲及拉美市场[12] - 战略核心通过创新解决方案 卓越客户体验及数字化分销能力践行"成为客户终身伙伴"承诺[12]
一批重点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央广网· 2025-08-20 08:49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建设进展 - 河北段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全部结束 工程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1] - 线路长约30公里 设5站6区间 通车后廊坊北三县至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勤时间最快缩短至9分钟 [1] - 施工环境复杂且环保要求高 采用灌注桩监测装置和旋挖扩底钻具改良等技术克服挑战 [1]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 - 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 总投资281亿元 [1] - 直流线路全长1616公里 途经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6省区市 [1] - 投运后宁夏外送总规模达2000万千瓦 大幅提升新能源跨区消纳能力 [2] 渝昆高铁工程建设进展 - 重点控制性工程炳辉隧道贯通 为全线首座超20公里特长隧道 [2] - 采用"2横洞+2斜井+1平导"施工方案和"注浆+管棚支护+智能排水"立体防线降低施工风险 [2] - 云南境内隧道贯通率达85% 桥隧施工完成超95% 全线长约700公里 [2]
镇江经开区赴合阳县开展对口协作 合力打造东西部区域共赢发展新样板
镇江日报· 2025-08-20 07:34
合作背景与目标 - 镇江经开区与陕西合阳县推进东西部协作 落实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政策 [1] - 双方旨在结合产业技术人才优势与生态环境特色资源 推动优质项目落户并创造就业机会 [1] - 通过人才交流平台促进观念技术互通 在经济建设产业培育民生服务领域深化合作 [1] 协作成果与数据 - 累计互访130余次 党政干部挂职交流26人次 干部互访超900人次 [2] - 帮助合阳销售农产品达4亿元 落地招商引资项目7个 总投资超15亿元 [2] - 2023年合阳围绕"一区一地一县"建设目标 深化"三个年"活动 经济韧性与活力持续提升 [2] 协议签署与机制建设 - 双方签订对口镇村携手奔小康项目协议 苏陕共建产业园合作协议 [2] - 签署苏陕产业合作项目协议 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帮扶协议 [2] - 落实党政互访与联席会议机制 推动板块部门企业常态化协作 [1][2]
超过200亿元!从科技成果拍卖看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22:01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 - 第七届拍卖会现场成交额达6.89亿元,其中"耳鼻喉科护耳保健等系列复方精油"项目从880万元起拍,经历六轮竞拍后以1000万元成交 [1] - 采用"1+365"成交模式,第七届总成交额达202亿元,同比增长66.7%,吸引上百座县域经济体、千余项科技成果参与 [2] - 杭州丽香橼芳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竞得精油项目,公司深耕行业20多年,看好精油行业10%-15%的复合增长率 [1] 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 - 推出首批42位科创经理人,作为链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纽带 [2][3] - 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联合体",整合10家单位资源构建全链条转化体系 [3] - 构建包含G60重大科创平台联盟、11家概念验证中心、18家中试基地、31家转化示范基地的全链条体系 [4] 重点项目与技术创新 - "mRNA药物-PCSK9 RNA碱基编辑一针降脂"项目已申请专利,正在推进成果转化与临床前验证,具备产业化潜力 [2] - 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自主研发,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降血脂效果 [2] 区域协同发展 - G60科创走廊深化"G60科创云"平台功能,实现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和科技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 [4] - 九城市共2966家企业领取科技创新券5.81亿元,参与机构5484家,涉及仪器69079台套 [4] - 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壁垒、资源共享提升创新效率、产业协同放大规模效应 [5]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模式为区域协同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3:20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模式 制度创新 - 首创"央地联动、省市支持、区域协同"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办公室实现九城市干部跨区域合署办公 [2] - 设立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中心,打破行政层级和地域限制 [2] - 通过"G60科创云"平台实现科学仪器共享和创新券通兑,建立100亿元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2] 经济赋能 - 聚焦大飞机、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形成"研发在上海、制造在周边"协同模式 [3] - 九城市集聚1262个重点实验室、3.6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占全国1/5 [3] 社会贡献 - 建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联盟,累计吸引30余名外籍人才落户 [3] - 通过"1+365"科技成果拍卖机制年均交易额超300亿元,构建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3] 战略意义 - 九城市GDP占全国1/15,进出口额占全国1/8,推动长三角从"分散协同"转向"制度型开放" [4] 产业升级 - 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建立"供应链地图"和风险预警机制 [5] - 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字赋能计划"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链改造 [5] 全球治理 - "多核驱动、廊道链接"模式被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借鉴 [6] - 通过G60科创峰会主导制定人工智能伦理、绿色制造等领域"软规则" [6] 未来发展 - 推动G60科创走廊向"全球科创网络重要节点"升级,助力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型为"全球创新高地" [7]
发展航船破浪行则必至
长江日报· 2025-08-19 10:03
经济表现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592.8亿元 增速5.5% 高于全国水平0.2个百分点 规模和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 [3][15]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 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 [16]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增长13.5% 上半年召开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对接会52场 [1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同比增长20%以上 汇聚170余家代表性企业 获批32条商业试点航线 [4][17] - 北斗产业规模约339亿元 同比增长31% 集聚企业超300家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发布 [5][16] - 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同比增长约20.1% [5][16] - 构建超630家创新平台 形成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7][16] 现代化产业体系 - 实施"965"产业链链长制 形成"一链一表"任务清单 建立"链长+链主+链创"长效机制 [7] - 市级重大项目中产业项目总投资占比58.5%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较上年增长26.7个百分点 [16] -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武钢等重点企业能效改造后单位GDP能耗较2021年累计下降超10% [12] 物流枢纽建设 - 成为全国首个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省会城市 物流业增加值增长37.1% [7][9]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1.9个百分点 达12.2% [9] - 中欧班列连续两年发行超千列 辐射欧亚大陆40国120城 [9] - 阳逻港设计通过能力超280万标箱 合作覆盖国内35个港口 120余个铁路场站 [9][17] 区域协同发展 - 印发《武汉都市圈发展2025年重点工作清单》 明确103项年度任务 [10] - 武汉都市圈"一圈通办"办件量超80万件 设立6个离岸科创园 支持8个协同创新项目资金400万元 [11] - 形成"主链在武汉 配套在都市圈"的产业发展格局 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市协同 [10] 绿色低碳转型 - 氢能示范线累计加氢超120吨 车辆行驶超125万公里 减碳约1300吨 [11] - 上半年建设改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9万个 超时序进度11.2个百分点 [17] - 1-5月绿电购买量同比增长55% 绿证购买量为去年全年的2.6倍 [17] - 构建15个氢能创新平台 在3.8平方公里核心区聚集70余家机构 [12] 营商环境优化 - 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 推动市场法治开放政务产业科创等6方面111条工作任务 [7] - 加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持续优化对外贸易营商环境 [7] - 19家供应链平台运行平稳 其中长江国贸营收同比增长62.1% [17]
上海优质农产品盛夏展销平台:对接对口合作革命老区特色产品
新华财经· 2025-08-16 23:14
上海地产优质农产品盛夏展 - 活动以"申鲜颂·浦江韵"为主题,集中展示南汇8424西瓜、奉贤黄桃、庄行蜜梨等上海特色农产品,展现都市农业"高科技、高附加值、强品牌"发展成果 [1] - 革命老区特色馆打造"山海情·老区味"主题展区,展出福建三明、安徽六安百余种地理标志产品,包括永安笋干、淮土茶油、六安瓜片等特色农产品 [1] - 餐饮渠道体验馆提供名厨烹饪演示和创意菜品教学,让市民体验各地地道风味 [1] 对口革命老区产销对接 - 活动为产销双方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六安、三明两地企业通过路演推介产品,吸引沪上60余家采购商参会 [2] - 六安拥有749万亩耕地和975万亩林地,盛产110余种名特优农副产品,已形成六安瓜片、皖西白鹅等优势产业 [2] - 三明拥有16.43万公顷耕地和28万公顷竹林地,享有"中国笋都""中国名茶之乡"等国字号招牌 [2] 区域合作发展 - 自2022年建立对口合作机制以来,上海与三明、六安在农业产业、科技、产销对接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 [2] -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将深化市场渠道共享,推进品牌联合营销,构建产业、市场、发展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格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