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内卷

搜索文档
产业跃迁时刻,车企切莫让“内卷”影响发展好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01:59
胡延平(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针对行业"内卷 式"竞争,协会倡议,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以外,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不进行诱导消费 者的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和消费者根本利益。 中国汽车业目前同时呈现两种状态,一方面是战略机遇期来临,产业面临大发展;另一方面价格战、口 水战等内卷争议不断,企业行为影响产业市场走向,业态能否良性可持续发展引起各方关注。 首先,需看清汽车行业正面临的"四重跃迁"。能源跃迁、智能跃迁、全球跃迁、全链跃迁,是中国汽车 产业发展好局的四个表征。这四重跃迁不完全同步,不同周期有前后交叉,但四个跃迁的叠加共振态势 比较明显,每一重跃迁都正在产生深远影响。产业各方悉心协力把握四重跃迁背后的历史机遇,是中国 汽车产业的最大公约数。 当前,面向新能源的跃迁已经越过临界点。2024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一千万辆。新能源已经 成为中国汽车名片。接下来通过继续夯实基础,巩固和扩大市场渗透率,新能源成为主流势在必然,中 国汽车品牌换道超车在望,但固态电池方面暂时还有待观察。 面向智能的跃迁进入攻坚期。L2级 ...
为了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宁愿挨骂,魏建军的警告引发全行业共鸣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21:4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存在过度追求市值和股价、偷工减料、牺牲质量安全的低价竞争现象,威胁行业健康发展和产业安全 [1] - 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破坏商业规则,导致供应商生存艰难、市场秩序紊乱,阻碍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 [1] - 新能源领域普遍亏损,"卖一辆亏一辆",资本套现离场后产业只剩空壳,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产业风险高企 [2][3] - 2024年新能源新车降价幅度达9.2%,燃油车降价幅度达6.8%,总体乘用车市场降价幅度达8.3% [2]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较2023年下跌0.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6%的水平 [2] - 2024年1-11月新车市场价格战导致零售累计损失1776亿元 [2] 企业行为与影响 - 部分主机厂在价格战压力下偷工减料,威胁汽车安全、寿命及可靠性,产品价格从22-23万元降至12-13万元 [3] - 整车企业无底线压榨供应商,2022年国内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达156天,部分超过200天,远高于德系和日系车企的60天内 [6] - 行业出现销售"0公里二手车"的乱象,存在里程篡改、车况隐瞒等隐患 [7][8] - 长城汽车2024年营业收入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母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3%;扣非归母净利润97.35亿元,同比增长101.4% [5] 国际对比与全球化 - 丰田汽车2024财年全球营业额48.04万亿日元(约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净利润4.765万亿日元(约2376亿元人民币),超过中国前十名车企利润总和 [5] - 电动车在海外市场并非万能,无法完全替代其他能源形式,汽车强国需为全球市场提供多元出行解决方案 [5] 政策与行业自律 - 国家层面强调"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整治突破市场竞争边界和底线的行为 [11]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版发布,明确大型企业需在交付后60日内付款,禁止以第三方付款为前提的条款,新增"监督管理"专章,加强融资支持 [11] - 中汽协正在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汽车行业竞争调研,将持续开展行业自律和规范工作 [12][13] 企业领导观点 - 魏建军倡导长期主义发展理念,坚持走正确道路,认为行业需要盈利造血才能持续发展 [1][2] - 魏建军建议新能源补贴应服务于行业健康发展,该退出时就退出,国家政策应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核心 [3] - 魏建军强调商业规则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财务造假者、产品造假者、不诚信的企业不应在行业中生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