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八条

搜索文档
定了!6月举行,将发布若干重大金融政策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14:15
2025陆家嘴论坛概况 - 2025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4] - 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与上海市市长共同担任轮值主席 [4] - 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是我国最权威的金融论坛之一,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常借此平台发布重大政策 [5] 重大政策发布 -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将在论坛期间发布若干重大金融政策,发挥论坛在金融改革开放中的风向标作用 [3][4] - 未来将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推进三方面工作:发挥金融"试验田"作用、拓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成果、统筹开放与安全 [4] 高层参与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将出席开幕式并作主题演讲 [6][7]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也将发表主题演讲 [6][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人民银行与上海市政府已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等政策,包括支持债券市场"科技板"、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试点等 [7] - 上海金融监管局通过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吸引外资机构集聚、引导创新发展等措施展示金融业开放成果 [9][10]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取得五方面进展:优化政策体系、实现产业链闭环运营、完善交易规则、平台扩量提质、加快数字化转型 [10] 科创板发展成效 - "科创板八条"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超80%公司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近200家公司回购增持金额达180亿元,370余家公司分红390亿元 [12] - 证监会将持续强化投资者保护,对违法违规退市企业立体化追责,建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12] 资本市场支持举措 - 资本市场将从五方面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化科创板改革、培育一流投行、打造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对外开放、强化法治科技保障 [13] - 证监会将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委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 [13]
2025陆家嘴论坛,日期定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3:01
2025陆家嘴论坛概况 - 论坛将于2025年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1] - 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上海市市长龚正担任共同轮值主席 [1] 论坛参与嘉宾与议程 - 70余名中外嘉宾将出席并发表演讲,包括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匈牙利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香港财政司等机构负责人 [2] - 设置8场全体大会,议题涵盖全球货币政策协调、资本市场发展、沪港金融合作、人工智能与金融创新等 [2] - 安排3场专场活动,聚焦再保险市场建设、金融法治国际实践、科创金融支持硬科技企业等议题 [3] 上海金融开放成果 - 上海拥有1782家持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占比约1/3 [3] - "沪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深化,110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债券近4.5万亿元 [6] - 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30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7% [6] - 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累计注册机构99家,登记业务保费超1200亿元 [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 - 重点建设现代金融"四个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4] - 中国人民银行正加快推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储备 [5] - 上海将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扩大制度型开放,在浦东引领区、自贸试验区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机制 [3] 科创板改革进展 - "科创板八条"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新受理9家企业IPO,14家企业上市,覆盖半导体、新材料等行业 [8] - 科创债发行"绿色通道"成效初显,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新增重大资产重组项目20单(2025年) [8] - 科创板指数增至29条,新增48只ETF募集资金338亿元 [9] - 近200家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金额180亿元),370余家公司分红390亿元(2024年) [9] 资本市场政策落地 - 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在上海落实,包括优化主板上市生态、发展科创债与绿色债市场 [10] - "并购六条"发布后,10余家上海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 [10]
上海:370余家公司2024年合计分红近390亿元
快讯· 2025-05-30 11:09
科创板公司动态 - 近200家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金额近180亿元 [1] - 370余家公司推出2024年分红方案 合计分红近390亿元 [1] 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 - 对违法违规退市的科创板企业和实控人进行立体化追责 [1] - 与司法机关建立纠纷多元化解等保障机制 [1] - 与仲裁机构协作开展证券仲裁试点 [1] 政策推进方向 - 持续抓好"科创板八条"落实落地 [1] - 进一步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1] -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
重组新规明确预期 并购市场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2:56
核心观点 - "重组六条"的出台将给并购市场注入确定性预期,释放市场活力,引导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稳致远 [1] - "重组六条"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法治化提高、市场化增强、常态化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专业化与复杂性增强、并购整合效果成为关键指标 [1][5][6][7][8][9][10][11][12][13] - 上市公司应对策略包括:将并购重组纳入发展战略、建立专业团队、加强合规管理、重视并购整合 [14][15][16][17] 政策演变与市场影响 - 2014年国务院发布优化企业兼并重组意见后,2015年并购重组交易出现"井喷式"增长,被称为"并购元年" [2] - 2015年后监管加强规范,包括修改借壳上市规定、设定IPO被否企业重组上市条件等,使市场进入规范发展期 [2] - 2018年10月起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小额快速"审核、提高配套资金比例、试点定向可转债等,为并购重组"松绑" [3] - 2024年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相继发布,推动并购重组交易单数和金额大幅上升 [3] - "重组六条"是"并购六条"内容的法治化体现,包括建立分期支付机制、提高监管包容度、新设简易审核程序等六方面修改 [1] 六大发展趋势 法治化程度提高 - 监管政策将转化为具体法律规范,提高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5] - "并购六条"中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审核效率等政策将转化为具体规范 [5] 市场化程度增强 - 从行政主导的"拉郎配"式并购转向市场主体依据规则发起的市场化并购 [6] -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证券市场改革推动市场化程度提升 [6] 常态化发展 - 政策允许符合商业逻辑的跨界并购,建立储架发行与分期支付制度 [7] - 科技进步促使公司持续进行资产重组以保持竞争力 [7] - 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活跃,并购重组将成为日常营运常态 [8] 国际化水平提升 - 初期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引入境外投资者、发行B股、现金收购境外资产 [9] - 2024年《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允许外国投资者成为战略投资者,丰富国际支付工具 [10] - A+H股模式为"出海"战略提供支持,提升国际化水平 [10] 专业化与复杂性增强 - 并购重组涉及控制权变动、资产重组、股份回购、分立等复杂业务 [11] - 需要专业知识储备和周密方案设计,案例显示专业化不足易导致失败 [11] - 交易执行中需多方协调,利益诉求隐晦性增加博弈复杂性 [12] 并购整合效果成为关键 - 程序完成是基础标准,但长期看整合效果才是成败关键 [13] - 收购后整合困难,管理失控或人事纷争易导致业绩下滑 [14] - 需从规划阶段就考虑整合方案及成本 [17] 上市公司应对策略 纳入发展战略 - 并购重组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常态化手段 [14] - 需将其融入整体发展战略而非仅视为金融工具 [14] 建立专业团队 - 可组建专业团队或与并购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 [15] - 通过委派高管与专业机构对接管理合作过程 [15] 加强合规管理 - 需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合规培训,防范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16] - 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导致并购重组进程受阻 [16] 重视并购整合 - 需在规划阶段就将整合方案及成本纳入考量 [17] - 整合不力易导致业绩下滑或引发纠纷 [17]
“科创板八条”成效初显:ETF数量翻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4-16 10:13
科创板市场发展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市场呈现积极变化 科创板指数和ETF产品加速丰富 配套机制不断完善 有力引导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 [1] - 上交所上市的科创板ETF数量已达71只 总体规模近2500亿元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新增42只科创板ETF上市 相比发布前数量实现翻倍 [1] - 布局科创板ETF的基金公司数量大幅增长至26家 较"科创板八条"发布前增加12家 [1]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 "科创板八条"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丰富资本市场产品供给 吸引更多资金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 [1] - 科创板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 未来随着相关配套机制持续优化 科创板有望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