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
搜索文档
原油上涨,黄金大涨,股市竟跟风狂欢,A股机会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5 01:14
昨晚的市场 国际原油直接跳空高开2.40%,盘中一度涨幅超过6%,最终收涨5.37%站上61美元/桶。 黄金也不甘示弱,从4100美元关口反弹,收盘上涨1.78% 至4137美元/盎司。 欧美股市的反弹很有看头。 纳斯达克高开高走,光纤板块涨超7%,炼油概念和WSB热门概念涨超5%。 特斯拉玩了一把惊险的,从大跌4.5%拉到收盘涨2.28%,原因是营收创新高但利 润下滑。 英伟达涨1.04%,苹果、谷歌微涨,微软平盘。 欧洲那边,英国富时指数四连涨创了新高,德国DAX和法国CAC都涨0.23%。 欧美股市全线飘红,纳斯达克涨0.89%,道琼斯低开高走涨0.31%。 这种同步上涨的场面,简直像约好了一样。 原油这次暴涨可不是偶然。 它已经连续上涨三个交易日,前一天涨了3.74%,昨晚又猛拉5.37%。 油价从57美元的低点爬出来,只用了几天时间就突破61美元。 背后原因明摆着——美国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地缘政治紧张瞬间推高了供应担忧。 投资者都清楚,这种涨势没有硬支撑是起不来的。 | く 源 | 欧美指数 () | | | | --- | --- | --- | --- | | 名称 | 最新 | 涨 ...
近3000股上涨,商业航天股批量涨停,有新股半日涨近4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2:00
A股市场表现 - 10月24日早盘A股市场震荡拉升,量能明显放大,沪指突破前期高点3936.58点,一度涨至3946.16点,再创年内新高,午盘沪指涨0.42%,深成指涨1.3%,创业板指涨2.09%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24万亿元 [1] - 盘面上存储芯片概念涨幅居前,商业航天板块强势爆发,算力硬件概念股震荡拉升,煤炭板块集体大跌 [1] 商业航天行业 - 商业航天概念掀涨停潮,通易航天涨超22%,航天智装20cm涨停,中国卫星、上海沪工、航天科技、航天长峰等10余只概念股涨停 [1][2] - 商业航天企业IPO进程明显提速,江苏天兵航天科技完成IPO辅导备案,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微纳星空、国星宇航等先后启动上市辅导,星河动力、星际荣耀等也在筹备上市 [2] - 国内民营火箭有望随近期多项任务实现0-1突破,补充国内火箭发射资源,解决成本高、频率低问题,加速低轨卫星组网进程,工信部确认卫星物联网进入商用试验期 [2] 存储芯片行业 - 存储芯片概念表现活跃,普冉股份、航天智装20cm涨停 [1][3] - 存储器周期继续上行,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厂商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资本开支 [3] - AI及存储器国产替代需求有望推动国内存储器厂商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3] 新股表现 - 24日上市新股N超颖一度涨超484%,触发临停,午盘涨幅收窄至395.61%,公司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机构市场观点 - 中银证券指出政策底与经济底共振正在形成,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或将支撑A股运行中枢上移,以科技自立、绿色转型、内需升级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或将成为未来五年的政策脉络和资金主线 [4] - 银河证券认为国家“稳增长、稳股市”政策目标将持续,流动性适度宽松、资本市场环境优化、投资者信心重塑共同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 [4] - 截至10月22日,已有37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7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QFII身影,QFII在三季度新进成为3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并对21只个股增持 [4]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外资巨头积极看好中国市场后市 [5] - 高盛指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投资者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6] - 摩根士丹利表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进一步增持是大势所趋 [6] - 摩根大通维持对A股市场的积极看法,中期维度上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因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 [6]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商业航天板块掀起涨停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1:1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突破前期高点3936.58点,一度涨至3946.16点,再创年内新高,截至10:23报3935.37点,涨0.33% [1] - 创业板指涨超2%,深成指涨超1% [1] - 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超2800只 [1] 存储芯片板块 - 存储芯片概念表现活跃,香农芯创涨超17%创新高,普冉股份20cm涨停,西测测试、江波龙等跟涨 [1] - 存储器周期继续上行,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厂商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资本开支 [1] - AI及存储器国产替代需求有望推动国内存储器厂商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1] 商业航天板块 - 商业航天板块走高,航天环宇、航天智装20cm涨停,达华智能、神开股份、上海港湾、中国卫星等涨停 [1] - 卫星物联网将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两大新质生产力有机串联,产业闭环逐步成型 [2] - 卫星物联网依托天基网络,可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全球范围实时追踪与数据传输,能精准补齐低空经济的通信短板 [2] - 卫星物联网已成为串联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的关键纽带,推动二者深度耦合与协同发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2] A股市场展望 - 短期来看,政策底与经济底的共振正在形成,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或将支撑A股运行中枢上移 [2] - 中期来看,有望重塑资本市场的投资主线与估值体系 [2] - 以科技自立、绿色转型、内需升级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或将成为贯穿未来五年的政策脉络和资金主线 [2] - 长期资金尤其是公募、险资与国家队资金,预计将进一步向具备战略支撑价值的产业集聚 [2]
科创板利好频传:业绩研发双高增 市场信心持续提振
证券日报网· 2025-10-12 21:51
科创板整体活力与市场信心 - 2025年9月以来,科创板7家企业披露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2.25亿元 [1] - 2家企业披露增持方案,拟增持金额上限合计超1.66亿元 [1] - 2025年以来已有72家企业披露76份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超66亿元 [5] - 2025年以来已有26家企业披露29份增持方案,累计上限合计近20亿元 [6] 企业经营与财务表现 - 芯原微电子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创公司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19.74%,同比增长78.77% [1]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589家公司合计实现收入7014亿元,同比增长5% [2] - 54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99亿元,同比增长8%,合计净亏损15亿元,同比缩亏70% [2] 产业布局与集群优势 - 集成电路领域120家企业实现全链条覆盖,占A股同行业公司数量超六成 [2] - 生物医药领域113家企业攻坚疑难病症治疗,板块成为美股、港股之外全球主要生物医药上市地 [2] - 高端装备领域超百家企业提供核心设备 [2] 研发投入与创新实力 - 2025年上半年板块整体研发投入超841亿元,是净利润的2.8倍,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2.61% [4] - 板块拥有24万研发人员、13万项发明专利,138家次企业获国家级科技奖项 [4] - 六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成公司产品实现行业首创 [4] 具体企业研发进展 - 帝奥微电子自主研发的eUSBrepeater产品突破信号完整性、低功耗等关键技术难题 [3] - 国芯科技新一代汽车电子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CBC2100B"测试成功 [3] - 中微半导体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覆盖等离子体刻蚀、原子层沉积等关键工艺 [3] - 鼎阳科技发布带宽最高达16GHz、12-bit垂直分辨率的SDS8000A系列数字示波器 [3] - 阳光诺和、百克生物、百利天恒等公司多个在研创新药及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 [3] 重点公司回购与增持案例 - 灿瑞科技、广大特材、澜起科技、之江生物等企业年内已先后两次披露回购方案 [5] - 广大特材与澜起科技两次回购方案的金额上限均达4亿元,且2025年第一期回购均已顺利落地,广大特材首期实际实施金额近4亿元 [6] - 深科达年内已三次披露公司高管增持计划,累计上限达1700万元 [6]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维科技术:高安全聚阴离子钠电池上取得重大技术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22:37
公司技术与产能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企业之一,率先建成国内首条GW级钠电池量产线,年产规模为2GWh [1] - 公司在高安全聚阴离子钠电池上取得多项重大技术创新,包括耐高温技术、低温充电技术、高倍率宽温域技术和超安全技术 [1] - 聚阴离子钠电池可实现循环寿命超过8000次,在-40℃严寒环境下容量保持率高达90% [1] 产品性能与技术优势 - 耐高温技术显著提升电池在60℃高温环境下的循环寿命与容量保持率 [1] - 低温充电技术确保电池在-20℃环境中实现稳定充放电 [1] - 高倍率宽温域技术使电池能适应-40℃至80℃极端温度,且支持10C快充快放 [1] - 超安全技术已成功研发出针刺无烟型电芯 [1] 市场应用与项目验证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广发100MW/200MWh储能电站、内蒙古呼和浩特可镇2.5MW/10MWh储能电站、华润电力深汕公司30MW辅助调频储能、连云港市能源集团1MW/2MWh独立共享储能等多个标志性示范项目 [1] - 产品已在数据中心备用电源、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商用车起驻电源等多个细分应用市场布局 [1] - 多个项目应用验证了公司技术的可靠性与大规模交付能力 [1]
中美脱钩,还回得去么?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10-08 15:34
中美脱钩的演变与现状 - 中美脱钩已从智库概念转变为现实 体现在企业搬迁、供应链转移、资本流动和留学生流向等多个方面[2] - 美国对华政策完成从“接触”到“防范”的转型 两党在对华态度上异常团结[2] 贸易层面的脱钩表现 - 美国对华平均关税在2025年后提升至20%以上 部分行业接近30% 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3] - 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墨西哥和马来西亚 以应对高关税 美国通胀未因此失控[3] - 2024年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 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5.4%[5] - 越南制造业外资流入同比增长35% 成为新的世界工厂[5] 资本与技术层面的脱钩 - 美国风险投资几乎全部撤离中国 红杉、IDG等美元基金影响式微[3] - 美国对境外投资的审查范围扩大 涵盖芯片、AI、量子计算和新能源等行业[3] - 中美双方均追求“安全的全球化” 将敏感技术留在国内 低附加值产业外包[3] 心理与战略层面的转变 - 美国学界、企业界和媒体界形成“新时代共识” 认为对华依赖过高 必须分散风险[4] - 华为事件促使中国推动“科技自立”运动 自给自足方向已成定局[5] - 脱钩是“渐行渐远”而非“完全分手” 例如iPhone组装从主要在中国转为中国与印度同时进行[5] 对全球经济与投资格局的影响 - “再全球化”打破高效全球分工 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和通胀压力更顽固[5] - 全球投资主线从“找增长”转向“找安全” 资金倾向于政治风险低的地区如印度、印尼和中东[6] - 资本市场进入“区域化时代” 世界从“全球一体化”走向“区域多极化”[6][7] 脱钩带来的经济代价与调整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为232亿美元 是2003年以来同期第二低水平[6] - 美国失去物美价廉的制造伙伴 面临更高成本和更慢的通胀回落[6] - 中国被迫加速经济“内循环” 培育本土科技并扩大对东盟、中东和非洲的贸易[6] 长期趋势与投资者策略 - 中美脱钩是长期结构性转变 而非短期风波[7] - 投资者需审时度势 在区域多极化的新格局中寻找“局部风口”[7]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江丰电子:实现超高纯铝等全系列先端靶材产业化 进入到全球领先工艺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12:15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聚焦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材料及溅射靶材领域 [1] - 公司产品包括超高纯铝、钛、钽、铜、锰、钴等全系列先端靶材 [1] - 公司产品达到全球领先工艺并大量出口,是众多国际知名晶圆制造企业的主要供应商 [1] 技术实力与产业地位 - 公司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建立起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基于国产设备的生产基地 [1] - 公司实现了全系列先端靶材的产业化,彻底改变了我国超高纯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 [1] - 公司把依赖进口的“卡脖子”短板做成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产业 [1] 研发项目与产业贡献 - 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战略发展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包括国家02重大专项、国家863重大专项、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 [1] - 公司推动了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确保了我国芯片产业对超高纯材料的需求 [1] - 公司近年积极布局半导体精密零部件领域,研发生产品类超过4万种,形成了全品类零部件覆盖 [1]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盛景微:参与研制国内首套露天矿全无线爆破系统成功应用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证券时报网· 2025-10-07 08:27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凭借在工业电子雷管核心控制组件与专用芯片领域的技术深耕,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1] - 公司依托高性能、低功耗的专用芯片优势,以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CNAS认证实验室等平台,将技术实力转化为广泛应用的产品矩阵 [1] - 公司的电子雷管核心模块已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1] 行业应用与突破 - 公司参与研制的国内首套露天矿全无线爆破系统于2025年9月成功应用 [1] - 该系统实现了从地表到炮孔的全域无线起爆,攻克了无线信号穿透复杂介质的核心技术壁垒,彻底摆脱对传统线缆的依赖,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1] - 公司的技术产品在工业安全、地质勘探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三孚新科:具备跨化学品与设备协同研发能力的表面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证券时报网· 2025-10-07 08:19
公司核心业务定位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跨化学品与设备协同研发能力的表面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1] 电子领域业务 - 在电子领域提供水平沉铜、脉冲电镀、填孔电镀、化学镍金、环保镀锡/镍等高阶PCB、半导体制程所需的化学品与配套设备 [1] - 以一站式国产化解决方案助力消费电子、高速通信、智能汽车等产业实现技术自主 [1] - PCB专用化学品及铜箔生产设备已应用于AI服务器板的生产制造 [1] - 环保镀锡/镍产品保持高速增长,服务大陆及香港多家半导体上市企业 [1] 新能源领域业务 - 创新推出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制备整体解决方案,具备高效率、高良率与低成本优势 [1] - 解决方案目前已进入多家客户测试及设备交付阶段 [1] - 在江西龙南等地推进产业化项目,为高安全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消费电池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1] 汽车与钢铁领域业务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两项技术打破外企垄断,塑胶电镀全线解决方案在乌兹别克斯坦大型汽配企业成功落地 [1] - MSA高速镀锡技术在国内大型钢厂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基础上成功出口白俄罗斯核心钢企,推动自主技术走向国际 [1] 绿色环保技术 - 拥有无氰碱铜、无氰镀银、无氰沉锌等整线无氰化电镀技术,以及无铬、三价铬电镀工艺 [2] - 工业清洗用无磷、低COD、低氨氮产品,光伏纳米自清洁技术与光学清洗/脱膜等解决方案已实现行业规模化应用,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2]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容百科技:深化研发布局 以更多突破性技术助推能源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10-06 17:58
知识产权与创新 - 过去三年公司专利申请量从602项增长到1401项,增长率达248% [1] - 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0余项增加到近800项,增长近4倍 [1] - 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累计获得6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率超过95% [1] - 全球化专利布局加速,PCT专利族突破60族,覆盖美日欧等15国,海外专利储备超145项 [1] 技术突破与产品性能 - 公司在聚阴离子材料的关键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循环寿命超过10000次 [1] - 材料在-30℃极端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放电容量,整体性能达行业先进水平 [1] - 聚阴离子材料成本较现阶段锂电可降低20%-30%,加速钠电商业化进程 [1] - 创新专利提升材料纯度与制备效率,为固态电池产业化提供关键材料保障 [1] - 通过结构设计与材料体系优化,复合正极材料专利显著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 [1] 研发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致力于引领全球新能源材料技术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