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拓展绿色贸易释放创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1-02 06:04
绿色贸易定义与内涵 - 绿色贸易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国际贸易全流程的综合性贸易模式,涵盖绿色产品、技术、服务及规则 [2] - 绿色贸易包含三方面内容:贸易对象绿色化(如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贸易流程绿色化(供应链各环节低碳转型)、环境与社会成本纳入核算 [3] - 发展绿色贸易是应对国际经贸规则调整、落实"双碳"目标、破解传统贸易瓶颈的重要举措 [4] 绿色贸易发展成效与数据 - 2024年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 [5] - 2024年"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规模较2020年增长2.6倍 [9] - 2024年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出口额突破400亿元,江苏锡山两轮电动车出口额6亿美元,同比增长40.9% [9] 企业绿色转型实践 - 外贸企业绿色转型向传统制造业延伸,如七彩狐泳装集团利用废旧渔网开发环保泳装,产品畅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 山东圣和薄膜新材料公司研发的双向拉伸生物可降解膜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 行业龙头企业探索产业链协同出海模式,如云南麦苗云车公司向斐济出口新能源汽车并配套建设光储充一体化设施 [11] 绿色标准体系建设 -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15] - 国家能源局出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我国绿证得到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无条件认可 [16] - 2024年我国首次以生态环境部公告形式发布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填补国内空白 [17] 国际合作与全球贡献 - 过去10年间,我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 [6] - 我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完成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等标志性项目 [6][7] - 我国风电、光伏技术和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7]
碳月报:全国碳市场价格承压震荡运行-20251101
建信期货· 2025-11-01 22: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0月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59.30元/吨,最低价50.34元/吨,收盘价格51.96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0.37%,当前碳价低迷部分源于结转规则下盈余企业的集中抛售,预计11月抛压消退后价格可能企稳 [8] - 2025年11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买入价格预期为47.59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55.42元/吨,中间价为51.51元/吨;12月买入价格预期为55.63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65.35元/吨,中间价为60.50元/吨;11月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买入价格预期为59.67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68.17元/吨,中间价为63.92元/吨 [9] 各目录总结 全国碳市场概况 - 10月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59.30元/吨,最低价50.34元/吨,收盘价格51.96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0.37% [8] - 10月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0525810吨,成交额487117084.12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30936720吨,成交额1496842246.87元;单向竞价成交量100000吨,成交额4475000.00元;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41562530吨,总成交额1988434330.99元 [8] - 2025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39661332吨,成交额8785796587.81元 [8] - 从今年6月开始,全国碳配额价格持续下行,目前综合行情已跌至50元/吨附近,较2024年的高点下滑超50% [8] - 2025年12月31日前,盈余企业可将60%的盈余配额结转至2025年度,但需在2026年6月10日前完成申请,未按时结转的配额将失效,当前碳价低迷部分源于结转规则下盈余企业的集中抛售,预计11月抛压消退后价格可能企稳 [8] 行情要闻 -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10] - 10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72557亿千瓦时;第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9万亿千瓦时,一方面是由于7月份多轮高温过程拉动全社会最大负荷屡创新高,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保持回暖态势,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 [10] - 10月24日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五五”时期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具体开展多方面工作,包括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等,力争到2030年大宗固废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加快构建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力争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 [10] -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的主要排放行业;实施配额总量控制和有偿分配,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稳妥推进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逐步收紧配额,加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加快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努力提高全国碳市场活力,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10] 数据汇总 - 报告提供了欧盟碳价格、发电新增设备同比增速、发电量同比增速、水电发电量、光伏新增装机量、煤炭重点电厂日耗量等数据图表,数据来源为Wind和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12][15][19]
新疆油田迎来勘探开发70周年 累计生产原油4.7亿吨
经济日报· 2025-11-01 21:18
同时,新疆油田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施节能减排、CCUS、新能源替代等多项措施,2021年 建成国内最大的CCUS项目—准噶尔盆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谋划CCUS/CCS千万吨 工程,累计注碳量突破100万吨。 责编:张振、姚凯红 如今,科技创新成为新疆油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新疆油田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设立重大科技专 项,在深地探测、提高采收率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特别是玛湖砾岩油田开发技术、超稠油SAGD开发 技术、页岩油体积压裂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累计生产原油4.7亿吨、天然气1121亿立方米,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在迎来 勘探开发70周年之际,交出了一份厚重成绩单。 70年来,新疆油田发展步履坚实。2002年发现的陆梁油田,成为新世纪我国陆上石油勘探的第一个 重大发现,同年新疆油田生产原油突破1000万吨,成为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2008年发现准噶尔盆 地第一个千亿立方米储量的大气田—克拉美丽气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进一步加"油"提"气";2017 年,在准噶尔盆地西部发现世界最大的致密砾岩油田—10亿吨级玛湖油田,勘探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 步奖一等奖;2012年 ...
习近平在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53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行业 -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快速发展 为人类社会开辟新前景 [3] - 激活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 推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3] - 深化技术开源开放合作 创建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3] - 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通过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等合作 提供人工智能公共产品 [3] - 共同提升民众人工智能素养 弥合亚太地区数字和智能鸿沟 [3] - 推动落实人工智能助力卫生健康等倡议 [5] 绿色能源与低碳产业 - 坚持绿色低碳 打造亚太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4] - 促进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 [4]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4]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产业蓬勃发展 [4] - 中国将全面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4] - 中方捐资设立亚太经合组织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子基金 落实清洁能源、绿色转型相关倡议 [4] 社会发展相关产业 - 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亚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 - 深化中小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粮食安全、能源转型、卫生健康等合作 [4] - 中国将加快完善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5] - 推动落实提升女性数字素养等倡议 [5]
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出台
搜狐财经· 2025-11-01 10:27
李成钢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中国的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 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为全球应对气候 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产业绿色化、产品低碳化是绿色贸易的基础和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介绍, 近年来累计创建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 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产品设计、制造、使 用、回收、循环利用等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升级,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 高到40%。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拓展绿色贸易,目的是促进贸易 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更好服务全球气候治理。"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 表示,实施意见作为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精准聚焦我国绿色贸易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制 定了针对性举措—— 在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方面,提出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推动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 降低外贸产品碳 ...
新政实施首日,建行江苏省分行率先落地省内首批绿色外债试点业务
搜狐财经· 2025-11-01 10:27
本次试点政策落地是建设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绿色金融的创新实践。下 一步,建行江苏省分行将继续深耕"五篇大文章",持续优化本外币一体化对客综合服务,不断提升跨境 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全力支持更多优质实体企业发展,为江苏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 力。 11月1日,绿色外债试点相关政策在江苏地区正式实施,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的全力支持与指 导下,建行江苏省分行于试点首日成功为盐城某企业办理了绿色外债签约登记业务,成为江苏地区首批 落地绿色外债试点业务银行。 绿色外债试点政策是国家外汇管理局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拓宽企业绿色用途融资渠道 而推出的重要举措。试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专项用于绿色或低碳 转型项目,其核心优势在于允许这类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从而扩大其跨境 融资规模上限。 自外汇局江苏省分局发布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政策以来,建行江苏省分行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 部署,制定配套内控制度并加强内部培训,同时主动面向企业进行宣传推介,精准对接融资需求。盐城 某粮油企业一直致力于推进粮食加工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项 ...
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11-01 06:32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商务部印发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旨在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全球气候治理 [1] - 政策精准聚焦绿色贸易发展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举措,涵盖提升企业能力、拓展产品技术进出口、营造国际环境及建立支撑保障体系 [1] 企业能力提升与产业基础 - 提出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推动绿色设计和生产,降低外贸产品碳排放量,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创建451家绿色设计企业,推广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 [2] - 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 [2] 绿色产品与技术贸易拓展 - 提出发展绿氢等可持续燃料贸易,研究完善再生资源进口标准及管理措施,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绿色低碳发展 [1] - 中国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2] 国际规则与标准对接 - 提出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公平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绿色议题谈判 [1]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国际标准转化时间缩短近6个月,在碳排放等领域已转化采用相关国际标准410项 [3] - 截至9月底,我国国际标准转化率整体已达到86%,完成2025年工作目标 [3] 金融与支撑保障体系 - 提出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加快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健全完善碳定价机制 [1] - 人民银行等出台《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首次把绿色贸易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 [3] - 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政策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绿色贸易需求的金融产品 [3]
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新华社· 2025-10-31 22:58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促进贸易优化升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多部门详解关于拓展绿色 贸易的实施意见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在10月3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 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我们将持续推进自贸谈判,大力推动双向市场开放、削减非关税壁垒、提升规则承诺水平,推动 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为企业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李成钢说。 他提到,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快与主要贸易伙 伴实现标准互认。推动中国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 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司长国焕新说,下一步,将围绕各行业绿色发展的需求,选定优先领域和重点 区域,有序扩展认证范围,推动认证从产品向产业链、供应链拓展;联合相关部门修订发布《绿色产品 认证与标识管理办法》,建立严格透明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措施;坚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遵循国际规 则,积极推动绿色产品认证的国际互认。 绿色贸易的基础是绿色的产品和产业。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外贸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 ...
外交部:预祝贝伦气候峰会取得圆满成功,为世界留下“巴西印记”
新华社· 2025-10-31 18:04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赵瀚泽、袁睿)应巴西总统卢拉邀请,丁薛祥副总理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 表于11月6日出席贝伦气候峰会。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3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预祝本次会议取 得圆满成功,为世界留下"巴西印记",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里程碑。 郭嘉昆说,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和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提交年,全球气候治理迎来关键节 点。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主持的两场气候峰会上发表重 要致辞,并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彰显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引领作用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方愿以中国成就、中国方案,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强劲信心和动力,并希望与各方一道,高举多 边主义旗帜,加强团结协作,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郭嘉昆说。 ...
地热+工业!万江宝马华能联手掀起零碳园区供热新革命
中国能源网· 2025-10-31 17:13
10月31日,华晨宝马动力总成工厂地热能供热项目在沈阳正式落成投运。这一里程碑式工程,不仅标志着沈阳工业供热领域实现从传统化石能源依赖向清洁 低碳驱动的根本性转变,更为北方工业城市探索低碳转型路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范本。 政企聚首 共绘绿色合作蓝图 投运仪式现场庄重热烈,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等政府领导出席仪式,与宝马集团人力资源和员工关系董事霍思玫女士(Ilka Horstmeier),中国华能集 团东北分公司总经理杜东明,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等企业代表及媒体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兼具产业引领性与生态示范性的重要时 刻。仪式由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不动产管理部副总裁齐奏(Erik Zizow)主持,随着各方共同按下启动键,沈阳工业清洁能源供热的全新篇章正式开启。 仪式致辞环节,与会嘉宾结合国际合作格局、产业升级需求及技术创新方向,系统阐释项目的战略价值与实践意义。吕志成在致辞中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 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然方向,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汽车产业的绿色升级正是其中关键。他指出,此次投运的 项目,是华晨宝马与中国华能集团、万江新能源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