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结构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能源科技技术服务公司转让项目 51%股权转让51BJ-1006
搜狐财经· 2025-10-14 09:57
项目概况 - 上海能源科技技术服务公司51%股权转让 转让底价为792.9174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为1000万元人民币 [3] - 公司是国内大型能源集团成员单位 在区域能源市场具备一定行业认可度 [3] 业务范围 - 经营范围涵盖能源科技领域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 [3] - 业务包括电器设备安装、维修、批发、零售 自有设备租赁 企业登记代理 [3] - 公司拥有燃气经营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3] 投资优势:股东与资源 - 作为国内大型能源集团成员企业 可深度共享股东方全产业链资源与全国性品牌影响力 [4] - 股东在天然气勘探开发、能源管网建设、区域能源市场运营等领域有数十年经验 [4] - 股东能为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稳定供应链保障与多元化市场渠道支持 [4] 投资优势:区位与市场 - 公司位于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市 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雄厚、能源消费需求旺盛 [5] - 上海推进双碳目标 加快天然气替代传统能源 为燃气销售与能源科技业务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5] - 长三角密集的制造业企业与商业综合体对电器设备租赁、能源技术咨询需求迫切 [5] 投资优势:政策与环境 - 国家大力支持能源结构转型与清洁能源发展 上海作为能源改革试点城市出台多项鼓励政策 [6] - 公司业务方向与国家及地方政策高度契合 可享受税收优惠、补贴支持、市场准入便利等红利 [6] - 长三角一体化加快 区域能源市场协同发展趋势明显 公司有望拓展跨区域业务实现规模化发展 [6]
节后第一天 大涨!
中国电力报· 2025-10-10 13:14
板块市场表现 - 国庆假期后A股电力设备、电工电网板块集体走强,上海电气、融发核电、特变电工等公司涨停 [1] - 港股电力设备板块在假期期间已有所表现 [1] 行业需求驱动因素 - 全球进入电力设备需求上行周期,驱动因素包括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需求持续增长 [1] -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并网项目积累推动电网配套投资有序增长 [1] - AI技术发展驱动数据中心对能源使用质量要求提升,带动配用电领域投资需求加码 [1] - 中信建投证券研判2025年全球电网投资或将超过4000亿美元,高景气延续 [2] - AI将强势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配套电气设备需求显著增加 [2] 政策支持 - 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国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 [1] - 政策目标包括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1] 海外市场机遇 - 海外"电力荒"和电网升级形势紧迫,为中国电力设备企业出海带来机遇 [1] - 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8月我国电力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25.23%,1至8月累计增长34.60% [1] - 中国企业有望不断斩获百亿级大额订单 [2]
粤桂两地落子,核电驱动华南绿色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6:09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粤桂两地核电项目是清洁能源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的体现,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与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1] - 广东廉江核电项目是国家电投布局粤西的能源产业基地,对优化全省能源生产和供应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 - 广西白龙核电项目是广西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能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整条产业链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有强劲拉动作用 [6][7] 广东廉江核电项目详情 - 项目规划建设6台CAP系列三代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850万千瓦,总投资约1300亿元 [2] - 一期工程建设2台CAP1000机组,计划于2028年建成投运,年发电量约20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400万户居民年用电量 [2] - 项目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提升环境友好性,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约700亿千瓦时,可满足粤西地区全社会用电需求 [1][3] - 项目建成后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200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14.8万公顷,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000万吨 [1][3] 广西白龙核电项目详情 - 白龙核电一期工程1、2号机组采用CAP1000第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是技术国产化、批量化、标准化建设的示范 [7] - 项目力争1号核岛年内实现FCD目标,计划于2030年建成投运 [7] - 国家电投与防城港市签订合作协议,涉及绿色生态核电、群众安置等六大板块,已推动落地投资规模约20亿元的民生工程项目包 [7][8] 社会经济效益与社区融合 - 核电项目建设拉动当地产业升级与居民增收,村民租地价格从每亩两三百元涨至一千多元,房屋年租金从2万元涨至10万元 [8] - 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建设科普展厅等方式化解“邻避”顾虑,防城港市科技馆核电科普展厅已累计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 [8][9] - 项目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在专场招聘会上提供400余个岗位,帮助脱贫户家庭人员成功应聘 [10] - 按国家级标准建设的移民安置区将于2025年底竣工交付,成为周边群众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家园 [10] 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 - 廉江核电是国内首个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的项目,排放水温接近自然海水,不影响生产环境和养殖业 [1][3] - 项目同步开展全方位生态监测,涵盖海洋水质、红树林生态及儒艮栖息地等多个维度,监测数据实时共享 [4]
年耗1660亿度电!中国狂建电站,只为不被卡脖子,比芯片更致命
搜狐财经· 2025-09-30 16:45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和终极筹码是电力供应,而非仅仅是芯片技术 [2] - 中国AI产业的未来取决于能否解决电力系统在结构、需求和时空上的核心矛盾 [4] - 赢得AI时代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能否提供足够廉价、稳定且清洁的电力 [31] 中国电力供给结构 - 2024年中国风电与光伏合计装机容量达14.82亿千瓦,首次超越火电的14.5亿千瓦 [7] - 2024年第一季度新并网光伏发电量达5971万千瓦,相当于建设超过200座百万千瓦级大型电站 [7]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拥有58台在运核电机组,另有27台在建,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并于今年4月新批准10台机组 [9] - 尽管绿色装机容量领先,但2024年煤炭发电量仍超过一半,达5.5万亿度,而风电、光伏和核电发电量合计占比不足四分之一 [11] - 煤电作为电网安全稳定的“压舱石”无法轻易退出,形成绿色能源高速发展与黑色能源占据发电主力的结构性矛盾 [13] 电力需求增长预测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为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约2% [15] - 预测到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可能飙升至1.0054万亿度,国际能源署保守估算也在4000到5000亿度之间,相当于上海、深圳、广州三座一线城市全年用电量总和 [15] - 除AI外,电炉改造、绿氢制造、电动汽车充电等新兴产业电气化将同步引爆全社会用电需求 [17]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刚性增长6%,部分城市已出现电力紧张现实 [17] 电力时空错配挑战 - 中国面临能源资源西富东贫与用电负荷东多西少的空间错配,依赖特高压输电和储能技术解决 [21] - 西北地区风电利用率已超96%,外送能力成为关键瓶颈,特高压建设需巨大时间和资金投入 [23] - 风电和光伏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其发电曲线与用电高峰曲线难以匹配,给电网调度带来巨大压力 [24] - 2030年碳达峰目标要求新增用电需求必须由清洁能源满足,倒逼解决新能源不稳定性问题 [26] 政策引导与外部压力 - 北京对数据中心能效设立硬性标准,要求老旧设施改造,上海试点“零碳数据中心”以提升绿电消纳比例 [19] - 欧盟计划征收碳税,美日贸易协定加入绿色条款,外部环境倒逼中国加速能源结构转型 [29] - 当前光伏风电铺开、核电批量建设、特高压加速落地等电力基建是为未来AI及产业发展提供稳定能源支撑的战略举措 [32]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8月外送电量再创新高 绿电占比持续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0:42
在绿电输送方面,国网新疆电力深度挖掘"时空互补"潜力,将新疆白天充沛的光伏出力与内地日间工业 及民生用电高峰精准匹配,让绿色电能跨越千里点亮万家灯火。目前,新疆电力外送范围已从最初的7 个省区市扩展至22个。今年1—8月,新疆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分别达23.4亿千瓦时、1200.3万张,同比 分别增长99%、738.8%,绿电消纳市场化机制不断完善。 作为我国重要的"三基地一通道",新疆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为电量外送提供坚实支撑。截至8月底, 新疆电网总装机容量达2.2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1.29亿千瓦,占比约58%,风光资源优势持续释 放。新能源已成为外送电量增长的核心动力,8月外送新能源电量50.83亿千瓦时,占外送总量的 31.69%,同比增幅达37.5%。1-8月,新疆累计外送新能源电量309.82亿千瓦时,在947.89亿千瓦时总外 送电量中占比32.69%,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93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30万吨,绿色发展底色愈发鲜 明。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坚强电网的支撑与市场机制的创新驱动。9月8日,随着750千伏库车—阿拉尔 —巴楚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阿拉尔环网"合龙",新疆电网已初步 ...
2025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国际地热论坛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30 00:38
论坛概况 - 2025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国际地热论坛学术报告会于9月28日下午在太原举行[1] - 报告会汇聚国内外地热与矿产资源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及业界同仁[1] - 论坛内容覆盖多学科、多领域,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结合产业实践[4] 地热资源研究 - 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系统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探测评价进展,清晰勾勒地热领域发展蓝图[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员代表团队汇报基于深部动力学和地层格架的沉积型热储预测,系统阐述深部地热系统预测的创新路径[3] - 中石油冀东油田专家在中场技术交流环节展示了地热技术领域的最新应用与实践[3] 矿产资源勘查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深入揭示太行山构造带关键金属的成矿奥秘及找矿方向[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深入剖析了隐伏矿勘查评价若干问题,为当前找矿难度日益增大的现实背景提供了重要思路[3] -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结合实践经验,系统介绍山西省铝土矿资源勘查与开发,在分析资源优势与十四五找矿成果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勘查开发方向建议[3] 技术创新与应用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员在报告中生动展示智能算法为传统地质学注入的新活力,介绍矿产预测人工智能模型及应用[3] - 论坛有效推动地热能与矿产资源领域的跨学科交流与协同合作[4] - 论坛为助力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专业智慧与科技力量[4]
库布齐沙漠中北部“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全面开工
新华社· 2025-09-29 21:51
项目概况 - 库布齐沙漠中北部"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于9月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全面开工建设 [1] - 项目总投资额为988亿元 [1] - 全部工程计划于2027年底前建成投运 [1] 装机容量规划 - 规划建设光伏发电装机容量800万千瓦 [1] - 规划建设风力发电装机容量400万千瓦 [1] - 配套建设支撑性煤电装机容量400万千瓦 [1] - 配套新型储能容量500万千瓦时 [1] - 此前已分两期建设了200万千瓦先导工程 [1] 电力外送与效益 - 项目将通过特高压通道实现电力外送 外送通道起点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 落点为河北省沧州市 全长699公里 [1] - 特高压通道电压为±800千伏 输送容量为800万千瓦 [1] - 基地全部投运后 每年可为华北电网输送电量约360亿千瓦时 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60% [1] - 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640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 [1] - 将促进华北地区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提高电力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能力 [1]
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
鑫椤锂电· 2025-09-27 09:08
项目概况 - 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二期项目于9月26日举行开工活动 规划年产能80GWh 将研发生产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及Pack模组等新能源产品 [1][3] - 项目总规划用地近5000亩 是集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及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 生产 制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8] 项目影响与效益 - 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 年产值将达220亿元 将有力推动宜昌市乃至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提质增效 [3] - 项目一期65GWh产能已全面释放 提供了5000个就业岗位 [4] - 公司致力于将宜昌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电池产业基地 并推动形成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 [6][8] 项目进展与战略 - 项目一期于2023年8月28日正式投产 实现了一年內完成开工 建成 投产的行业壮举 [8] - 二期项目计划紧盯年底封顶 明年"9·26"投产两大节点 [4] - 80GWh项目是公司千亿战略目标的重要布局 旨在以产业助力宜昌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6]
华为数字能源与BayWa r.e.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商报· 2025-09-26 21:12
合作签约 - 华为数字能源与BayWa r.e. Solar Trade于9月25日在东莞签署新一轮十年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合作领域包括智能光伏、构网型储能及交通电动化 [1] - 合作旨在共同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1]
奋进七十载的新疆光明征程
央视网· 2025-09-24 07:44
今天,这条"电力丝路"不仅点亮了中东部千万家庭的灯火,更为全国能源的结构转型注入新疆动力。 [ 责编:袁晴 ] 银线穿越山河,铁塔连缀起脉搏,清洁电力律动不息,这是新疆电力七十载的生动注脚。昔日的戈壁荒 漠,如今正孕育着无限"风光"。从点点微光到万家璀璨,从照亮边陲到赋能全国,新疆的风电场发出的 清洁风电,正跨越千里守护你我的清晨和夜晚。如今,新疆电力外送足迹已到达全国22个省区市,累计 外送电量突破9500亿千瓦时,这一规模,足够支撑全国14亿多人日常用电28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