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ST大立:与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7:28
2025年1至6月份,*ST大立的营业收入构成为:计算机和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99.45%,其他 业务占比0.55%。 每经AI快讯,*ST大立(SZ 002214,收盘价:15.16元)10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与苏州 挚途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通过战略合作,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提升运营效 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打造行业标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双方强强联合,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新感知方案,加强资本合作,探索自动驾驶新应用场景。本次签 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为框架性协议,不涉及关联交易,亦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本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事项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记者 曾健辉) 截至发稿,*ST大立市值为91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独家丨民营船王入主杉杉集团横生枝节 重整联合体浮现神秘组局人 ...
特斯拉Q3净利润降37%,发生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24 14:06
近日,特斯拉公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净利润为 13.7 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 21.73 亿美元,大幅下降 37% 。这一数据 的公布,让众多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出乎意料,毕竟特斯拉在过去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如今净利却大跌,不 禁让人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的挑战 电动汽车市场不再是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局面,众多竞争对手的崛起,给特斯拉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车企凭借丰富的产品线,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对手。2025 年1月,比亚迪汽车零售销量高达20.02万辆,市场份额达到 26.9%。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也不容小觑。蔚来以高端服务和智能科技为卖点,打造了独特的用户社区,增强了用户粘性;小鹏在智能驾驶辅助 系统方面投入大量研发,其XPILOT系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吸引了追求科技感的消费者;理想凭借增程式电动技术,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在 SUV市场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 在全球市场,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大众的 ID 系列车型,依托其庞大的全球生产网络和研发资源,在 ...
九识智能预计年底启动海外千辆级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4:12
融资与商业进展 - 公司完成由蚂蚁集团领投、蓝湖资本、BV百度风投等新老股东跟投的1亿美元B4轮融资,B轮累计融资额达4亿美元 [1] - 融资将用于加大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品迭代、供应链自主可控、全球市场拓展及客户服务体系提升 [1] - 在中国邮政7000台无人车租赁采购项目中,公司成为8个包件中4个的主选供应商,将获得整个标包50%以上的订单 [1] - 公司通过“交钥匙售车+运维”模式已实现全生命周期正毛利,单台无人车月均使用成本下探至约3000元 [3] - 公司产品已落地覆盖全球超300个城市和地区,累计送单量超10亿件,自动驾驶累计运营里程超5000万公里 [4]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专注于To B的城市物流配送市场,市场占有率超70%,城配自动驾驶整车销售市占率达76%,其中RoboVan(≥5立方米)市场占有率达88% [2][4] - 2023年发布行业首款容积达5立方米的大中型无人驾驶货车量产车型Z5,实现了商业闭环,并围绕城市物流场景扩展出“Z”、“E”、“L”三个系列的多款量产车型 [2] - 5立方米车型因可采购标准汽车供应链零件而降低成本,并提升客户运载效率,后续针对不同场景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 [2][3] - 公司帮助客户降低50%-70%的运营成本,并将配送效率提升40% [3] - 2025年以来,快递行业客户占比从原来的八九成降至50%以下,公司通过开放接口帮助合作方在巡检、清扫、安防等更多场景进行二次开发 [4][5] 技术研发与迭代 - 公司全栈自研技术构建品牌护城河,车辆配备算力超过500Tops的车规级双Orin Drive计算平台 [3] - 基于自研ZOE 2.0架构优化传感器集成和扩展,提升数据传输密度和处理效率,通过OCC融合检测等技术将车辆端推理延迟压缩至50毫秒内,功耗降低至150瓦 [3] - 9月底发布L4+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多模态传感器时序+空间融合,360度全方位感知覆盖,显著降低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提升复杂场景适应能力 [4] - L4+技术标志着自动驾驶从区域限定示范迈入全域可行的规模化商用阶段 [4] 全球化布局 - 2025年是公司出海和全球化的重要一年,以“技术本地化+标准共建”为策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产品落地 [5] - 公司与新加坡最大连锁超市FairPrice Group签署协议,获得无人货运商业运营牌照,成为当地首个可在公路上行驶的无人驾驶车辆,计划部署近百台无人车 [5] - 公司与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签署合作协议,并与阿联酋7X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5] - 公司预计在2025年底及2026年于海外进行千辆级别的产品布局,最终目标是将中国技术和产品推向世界 [5]
营收增长12%!特斯拉最新财报发布
新浪财经· 2025-10-24 01:27
财务业绩摘要 - 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63.7亿美元[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7.7亿美元,同比下滑29%,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50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54美元[1]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8%,高于预估的17.2%[1]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9.9亿美元,远高于预估的12.5亿美元[1] - 总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51.82亿美元增长至280.95亿美元,汽车业务营收从200.16亿美元增长至212.05亿美元,同比增长6%[2] - 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营收增长44%至34.15亿美元,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增长25%至34.75亿美元[2] - 运营费用同比增长50%至34.30亿美元,运营利润同比下降40%至16.24亿美元[2] - 现金及投资总额增长24%至416.47亿美元[2] 业务运营与交付量 - 第三季度全球汽车总交付量为49.7万辆,同比增长7.4%,远高于市场预估的43.96万辆[2] - 中国市场第三季度交付16.92万辆[2] - Model 3和Model Y是销量主力,第三季度共交付48.1万辆,其他车型仅交付1.6万辆[3][6] - 总产量为44.75万辆,其中Model 3/Y产量为43.58万辆[3] 市场动态与战略举措 - 欧洲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但美国市场因联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前的消费者抢购抵消了部分影响[4] - 8月19日在中国市场推出Model Y L,售价33.9万元,为三排六座车型,配备82千瓦时电池,CLTC续航751公里[7] - 10月初在美国市场推出Model 3 Standard和Model Y Standard入门车型,起售价分别为36990美元和39990美元,旨在应对补贴取消的影响[7] - 第三季度关税影响超过4亿美元[9] - 公司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增长20%至30%,增长动力来自价格更实惠的新车型和自动驾驶技术进展[9] 股价与市值 -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报收438.970美元,下跌0.82%,总市值为1.46万亿美元[4]
马斯克被对手批太固执:激光雷达越来越便宜还不用
凤凰网· 2025-10-23 08:32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3日,据《商业内幕》报道,特斯拉竞争对手的一位高管不明白,埃隆·马 斯克(Elon Musk)为何对激光雷达如此反感。 "在汽车上安装这玩意儿简直蠢透了。不仅昂贵而且多余,"马斯克在2019年表示,"只要突破视觉识别 技术,激光雷达就毫无价值。你等于在车上装了堆昂贵却无用的硬件。" "我认为,他们对不同的传感器模式有一种非常僵化的观点,仅仅从工程学的角度是无法解释的。"菲尔 宾在一场聚焦自动驾驶AI发展的活动中对《商业内幕》表示。 菲尔宾称赞了特斯拉对机器学习的重视,并肯定了该公司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整体而言,他认为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利弊参半"。 今年早些时候,马斯克再次重申了他根深蒂固的质疑立场。"人类驾驶时又不需要从眼睛里发射激 光,"马斯克今年3月在X上发文时,并附上了他在2019年发表的相关言论的视频链接,"只要体验过特 斯拉仅靠摄像头和AI实现的自动驾驶,你就会明白。" 截至发稿,特斯拉尚未就此置评。(作者/箫雨) 电动汽车公司Rivian自动驾驶业务主管詹姆斯·菲尔宾(James Philbin)表示,特斯拉在激光雷达上的"僵化 观点",与自动驾驶汽车的 ...
利润大幅下滑超三成,特斯拉盘后下挫超3%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08:15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至281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63.7亿美元,终结了连续两个季度的下滑趋势 [2] - 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7%至13.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1.7亿美元 [3] - 汽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至2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0亿美元 [2] - 能源生产与储能业务营收同比激增44%,达到34.2亿美元 [5] 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达497,099辆,创下历史新高,季度汽车总产量为447,450辆 [3]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量约为120万辆,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6% [3] - 公司股价在2025年全年涨幅接近9%,但仍落后于主要股指及多数大型科技股同行 [5] 利润率与成本 - 净利润下滑源于电动汽车售价降低以及运营支出同比增长50% [3] - 汽车业务监管积分收入同比下降44%至4.1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39亿美元 [3] - 推出低成本车型以刺激销量,但分析师警告此举将挤压利润率,每辆车数千美元的成本削减可能无法完全抵消降价影响 [4] 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于2026年启动Cybercab自动驾驶出租车、重型电动半挂卡车Semi及新一代储能产品Megapack 3的量产工作 [5] - 公司正对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第一代生产线进行建设 [5] - 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推出自动驾驶服务,标志着关键战略转向,投资者期待其从纯汽车销售模式转型为聚焦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 [6] 市场环境与挑战 - 第三季度末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政策取消前消费者集中购车导致部分销量提前兑现 [3] - 华尔街预计2025年特斯拉汽车交付量将下降8.5%,影响因素包括税收抵免政策到期、依赖旧款车型以及竞争加剧 [5] - 公司未对年底前电动汽车及能源产品的交付量作出具体承诺,称全球贸易及财政政策变化的影响难以量化评估 [5]
利润大幅下滑超三成,特斯拉盘后下挫超3%
第一财经· 2025-10-23 08:12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至28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63.7亿美元,终结了此前连续两个季度的下滑趋势 [3] - 汽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至212亿美元 [3] - 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7%至13.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1.7亿美元 [4] - 每股收益为39美分,去年同期为62美分 [4] - 汽车业务监管积分收入同比下降44%至4.1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39亿美元 [5] 运营与交付数据 - 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达497,099辆,创下历史新高 [4] - 第三季度汽车总产量为447,450辆 [4]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量约为120万辆,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6% [4] 成本与利润率压力 - 净利润下滑源于电动汽车售价降低以及运营支出同比增长50% [4] - 运营支出增加部分与人工智能及其他研发项目相关 [4] - 推出Model Y和Model 3的低成本"标准版"车型以应对税收抵免政策到期,但分析师警告此举将挤压利润率 [5] - 每辆车数千美元的成本削减可能无法完全抵消售价降低带来的影响 [5] 战略发展与未来展望 - 计划于2026年启动Cybercab自动驾驶出租车、重型电动半挂卡车Semi及新一代储能产品Megapack 3的"量产"工作 [6] - 能源生产与储能业务营收同比激增44%达34.2亿美元,是上季度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6] - 目前正对旗下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第一代生产线"进行建设 [6] - 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推出自动驾驶服务,标志着关键战略转向,从纯汽车销售模式逐步转型为聚焦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 [7] 市场环境与竞争 - 第三季度末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政策取消前消费者为享受税收优惠推动部分销量提前至本季度兑现 [4] - 华尔街预计2025年特斯拉汽车交付量将下降8.5%,影响因素包括税收抵免政策到期、依赖旧款车型以及竞争加剧 [5] - 马斯克的政治立场疏远了部分潜在消费者 [5] - 公司股价在2025年初大幅下跌后有所回升,全年涨幅接近9%,但仍落后于主要股指及多数大型科技股同行 [6]
营收反弹,利润大幅下滑超三成,特斯拉盘后下挫超3%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07:04
特斯拉于周三盘后公布业绩,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至281亿美元,终结了此前连续两个季度的 下滑趋势,市场预期263.7亿美元。汽车业务营收从去年同期的200亿美元增至212亿美元,同比增长 6%。 截至发稿时,特斯拉盘后跌3.16%。 上一财季,特斯拉汽车业务监管积分收入从去年同期的7.39亿美元降至4.17亿美元,同比降幅达44%。 在今年7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与首席财务官瓦塔内贾 (Vaibhav Taneja)就曾向股东预警,更高的关税成本及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对于年底前电动汽车及能源产品的交付量,特斯拉未作出具体承诺。"全球贸易及财政政策变化对汽车 与能源供应链、公司成本结构及耐用品相关服务需求的影响,目前难以量化评估。" 本月早些时候,为推动销量增长,特斯拉推出了Model Y和Model 3车型的低成本 "标准版"。 公司在周 三的财报中表示,推出这些新车型是为了 "在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后,让更多消费者能够负 担得起我们的产品"。 尽管特斯拉希望低价版车型能推动销量提升,但分析师警告,这一举措将挤压利润率 —— 每辆车 ...
奔驰大规模“裁员”落地
证券时报· 2025-10-22 22:38
奔驰大规模"裁员"落地。 据多家外国媒体报道,德国汽车巨头梅赛德斯-奔驰今年4月开始的"自愿离职计划"开始落实。目前已经 有数千人接受遣散方案离职。除奔驰外,多家欧洲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裁员计划。 奔驰推自愿离职计划 今年4月,根据德国《Handelsblatt》报道,梅赛德斯-奔驰启动一场代号为"自愿遣散计划"的裁员风暴。 奔驰CEO奥拉·卡列尼乌斯当时表示,通过提供丰厚的遣散费,公司期望能够鼓励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 职。他强调,对于不愿离职的员工,公司不会强迫,也不会因此解雇他们。此外,梅赛德斯-奔驰还保 留拒绝某些员工接受买断计划的权利,尤其是关键岗位上的员工,以尽可能保留顶尖人才。 该计划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员工,入门级员工获得与任期挂钩的基本遣散费,而管理职位则受益于放大薪 酬的乘数。例如,服务15年的董事可能有资格获得30万欧元,而副总裁可能达到50万欧元的上限。此 外,还采取了阶梯方案,工龄每增加一年,补偿金额将递增15%。 奔驰公司预计到2027年每年将节省约50亿欧元,这主要来自这项自愿遣散计划。这些资金将重新用于电 动汽车 (EV) 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自愿遣散计划是这一财务战略的基石,使公司能 ...
德国汽车巨头,大规模“裁员”落地!
证券时报· 2025-10-22 21:53
奔驰大规模"裁员"落地。 据多家外国媒体报道,德国汽车巨头梅赛德斯-奔驰今年4月开始的"自愿离职计划"开始落实。目前已经有数千人接受遣散方案离职。除奔驰外,多家欧洲 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裁员计划。 奔驰推自愿离职计划 今年4月,根据德国《Handelsblatt》报道,梅赛德斯-奔驰启动一场代号为"自愿遣散计划"的裁员风暴。奔驰CEO奥拉.卡列尼乌斯当时表示,通过提供丰 厚的遣散费,公司期望能够鼓励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他强调,对于不愿离职的员工,公司不会强迫,也不会因此解雇他们。此外,梅赛德斯-奔驰还保 留拒绝某些员工接受买断计划的权利,尤其是关键岗位上的员工,以尽可能保留顶尖人才。 该计划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员工,入门级员工获得与任期挂钩的基本遣散费,而管理职位则受益于放大薪酬的乘数。例如,服务15年的董事可能有资格获得 30万欧元,而副总裁可能达到50万欧元的上限。此外,还采取了阶梯方案,工龄每增加一年,补偿金额将递增15%。 相较于裁员,奔驰的自愿离职计划避免了与工会的潜在冲突,并维护了奔驰作为负责任雇主的声誉。劳工代表也承认该公司为提供慷慨的条款所做的努 力,他们将继续监测对剩余劳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