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民爆光电(30136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10月27日)
2025-10-27 17:26
财务业绩与区域增长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区域:亚洲(外销)同比增长11.88%,国内增长17.94%,非洲增长14.76%,大洋洲增长3.02% [1] - 特种照明业务增速最快,同比增长50%,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72%提升至7.10% [2] - 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4] - 直接和间接出口至美国市场的产品占总收入比例约为7% [5] 业务板块与发展战略 - 公司发展战略为“做大商业照明、做强工业照明及做专特种照明” [7] - 特种照明包括植物照明、应急照明、医美照明、防爆照明四个板块 [3] - 未来2-3年每个特种照明板块目标收入为1-1.5亿元人民币以上 [3] - 未来可能通过内部孵化或外延并购布局功能型健康照明、航空照明、海洋照明等细分领域 [3] 产能布局与供应链 - 越南工厂计划于2026年8月投入使用,满产能产值达5亿元人民币 [3] - 越南产能布局主要应对北美市场拓展需求和潜在欧洲市场贸易保护问题 [3] - 公司通过供应链外延拓展能力,从制造商转变为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 [6] 研发与市场拓展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快产品迭代更新 [7] - 重点拓展欧洲、大洋洲、亚太及中东等主要市场,同时挖掘新兴国家市场需求 [6][7] - 通过加强内部供应链管理控制成本 [6][7] 投资者回报与公司治理 - 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要求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可分配利润的50% [7] - 2023年度现金分红2.49亿元,股利支付率108.22%;2024年度现金分红1.96亿元,股利支付率84.80% [8] - 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483,309股,占总股本1.4171%,成交总金额49,495,173.73元 [8] - 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将择时推出 [8]
外交首秀也是“首考”!高市早苗28日见特朗普,她将如何接招?
第一财经· 2025-10-26 14:19
本周,高市早苗将面临外交领域"三连考"。 高市早苗上周正式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后,转身就投入了外交领域的"连轴转"。 在备受关注的经济领域,双方将讨论日美关税谈判中达成协议的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的落实细节。9月 底,日本财务省表示,将与一家国有开发银行合作设立新的投资机制,以支持该协议。根据此前美日就 该协议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该计划侧重于在芯片、金属、制药、能源和造船等领域进行的投资,并且这 些投资应在2029年1月前完成。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24日的施政演说中,高市表示,没有政治的稳定,就无法推进有力的经济政策,也 无法推进有力的外交与安全保障政策。为了恢复民众对政治的信任,将推进政治改革。在外交方面,高 市称,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基石。 上海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陈友骏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高市此前并没有太多的外交领域经 验,而上任后立马面对外界领域的"三连考",无疑是对高市政权的一次重要测试,"尤其在与特朗普的会 面中,面对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领导人,高市的应对稍有闪失,就将对未来的日美关系造成重大 影响。" 28日见特朗普 在本周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日美领导人之间的互动无疑是最大 ...
从中国回去之后,加拿大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减免对华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26 12:21
中加贸易关系动态 - 加拿大外长阿南德结束上任后首次对华访问,双方同意重新校准关系并重启各层级沟通机制,标志着加拿大对华政策从冻结转向重启[1][3] - 作为对加拿大高关税的回应,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征收75.8%保证金,并对猪肉、海鲜等产品加税[3] - 加拿大政府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对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3] 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 - 受贸易摩擦影响,加拿大今年上半年制造业产值下降超过8%,农业出口减少近三分之一[5] -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油菜籽出口国,超过一半销往中国,中国市场的关闭对加拿大西部省份农户造成重大冲击[3][5] - 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年贸易额超过1180亿加元,在能源、农产品、矿产、清洁技术等领域合作基础深厚[5] 政策调整的驱动因素 - 美国贸易政策转向保护主义并对加拿大钢铁、木材、乳制品设限,使加拿大作为中等经济体难以承受两端挤压,促使其调整对华政策[5] - 加拿大国内通胀居高不下,能源及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卡尼政府面临巨大政治压力与民调下滑[5] - 加拿大公众对华态度转变,支持对华电动车征税的比例从超过六成跌至不到一半,为政策调整提供社会基础[5] 行业与公司层面的机遇 -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省长曾公开要求政府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以换取中方解除对油菜籽和猪肉的反制措施,表明地方产业压力巨大[3] - 双方同意加强在经贸、能源、农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为相关行业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空间[3] - 加拿大产业界日益认识到与中国合作是必要选择,而非风险,合作空间成为观察加拿大外交策略的重要切口[8]
美国关税战彻底输了?中国外贸亮出底牌,真正的杀招并非稀土!
搜狐财经· 2025-10-25 19:56
贸易总量与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3.6万亿元,并实现正增长[3] - 中国外贸通过主动调整策略应对美国高额关税,展现出韧性[5] 出口市场格局转变 - 对美出口份额从2018年高峰大幅下降至10.4%,近乎减半[3] - 2025年4月后对美出口增速连续六个月为负,9月份降幅尤为显著[5] - 东盟和欧盟成为外贸压舱石,前三季度对其出口表现良好,合计占出口总额两成多[7] -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占比超过三成,成为新增长动力[7] - 2025年前七个月,中国是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较去年增加14个[11] 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 纺织服装、箱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为战略性收缩[14] - 高端制造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包括通用机械设备、集成电路、汽车、船舶等[16] - 锂电池前八个月出口增长可观,新能源汽车在欧洲、东南亚市场份额均超过两成[16][18] - “新三样”产品成为出口主力军,占比突破两成半[19] - 外贸增长模式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依靠技术和品牌优势[19][21] 供应链安全与多元化 - 2025年1-9月美国粮食运输船来华次数减少一半以上,由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替代[21] - 2025年5月后中国基本停止采购美国大豆,订单转向南美[23] - 在能源、矿产等战略资源领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降低单一来源风险[25] - 与中亚国家油气合作、优化与澳洲矿产贸易,以构建更稳固供应链网络[25] 战略布局与全球影响 - 中国外贸通过市场多元化、产业升级和供应链重构实现系统性应对[27] - 全球贸易格局呈现去中心化、区域化趋势,中国以开放合作姿态融入世界[29][30][32]
打不过中国还打不过你?为维护霸权不崩塌,美国决定先收割印度
搜狐财经· 2025-10-24 21:55
美国关税政策与战略意图 - 特朗普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经济紧急状态,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征收10%基础关税 [3] - 在基础关税上,美国单独对印度额外加征26%关税,使总税率飙升至36%,后续更因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和军贸合作将税率推至50%高位 [3] - 美国采取行动的核心原因在于自身经济困境,包括衰退迹象、高企的债务风险及居高不下的贸易赤字,意图将印度作为“软柿子”来转嫁压力 [5] 对印度经济的直接影响 - 印度的出口支柱产业如纺织品、药品、宝石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成本飙升而订单流失,导致工厂裁员 [7] - 外资持续撤离,印度经济增长率在2025年放缓至7.4%,创下近年新低 [7] - 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卢比汇率暴跌至86.63兑1美元,印度央行限制空头头寸的政策未能有效阻止货币贬值 [9] 印度政府的应对与妥协 - 莫迪政府试图妥协,签署“使命500”计划,承诺到2030年将美印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并将美国摩托车和威士忌的关税从50%降至25% [11] - 美国的关税压力持续,印度于9月开放半导体市场,美国企业蜂拥而入,导致印度在高科技领域的独立性丧失 [11] 印度的外交与军事反击 - 印度在外交上展现强硬态度,莫迪连续四次拒接特朗普电话,引发民众反美浪潮及对美国产品的抵制 [13] - 在军事领域,印度派遣65名精锐士兵参加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西方-2025”军演,涉及非战略核武器使用规划,并加速与俄罗斯联合研发核潜艇和五代机 [16] - 印度暂停部分对美军购计划,其从俄罗斯采购的先进武器已占军购总额的60% [16] 国际社会的连锁反应 - 欧盟于2025年4月15日对美国威士忌和摩托车加征25%关税,加拿大也针对美国钢材和乳制品加征关税 [18] - 美国在腹背受敌下于4月10日签署90天豁免令,但对中国态度依然强硬 [18] - 印度趁机拓展多边合作,重启与中俄的三边对话,并通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加强与中国的互联互通 [18] 行业影响与结构性问题 - 印度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不稳、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在关税压力下暴露无遗 [22] - 美国企业通过高关税逼迫印度开放市场,在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深度扎根,华尔街通过做空操作从印度掠夺财富 [20]
特朗普:终止与加拿大所有贸易谈判
搜狐财经· 2025-10-24 16:08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3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罗纳德·里根基金会刚刚宣 布,加拿大欺诈性地使用了一则虚假广告,表示该基金会对关税发表了负面言论。该广告价值7.5万美 元。加拿大这样做是为了干扰美国最高法院和其他法院的裁决。 卡尼表示,其政府的首份预算将兼顾"财政紧缩"与"大规模投资",努力保护加拿大经济免受"美国新一 轮保护主义所引发危机"的影响。 随着美国关税重创加拿大钢铁、铝和汽车行业,卡尼承诺将在未来十年把加拿大对非美国市场的出口翻 一番,并说正与印度和中国重新接触。 特朗普称,关税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至关重要。鉴于加方行为,美国特此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 谈判。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左)与特朗普。图源:视觉中国 10月7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卡尼会晤时曾表示,他将加拿大视为经济竞争对手。特朗普还再度提及将加 拿大并入美国,报道称双方未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 10月22日,卡尼说,加拿大政府即将推出的预算会减少在经济与安全领域对美国的依赖。"加美两国长 达数十年日益紧密的经济关系进程已终结。""我们昔日基于与美国的密切关系而获得的许多优势,如今 反而成了我们的软肋。" ...
专栏作家 | 美关税大棒扰动下全球贸易形势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0-24 15:50
2025年以来,在全球经济负重前行的大背景下,美国新政府将国内就业难题、产业结构问题片面归咎于自由贸易,以"本国优先"取代全球主义,从过往全球 化的吹鼓手转变为如今逆全球化的急先锋,再次抡起了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于2月13日宣布决定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于4月2日所谓的"解放 日"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严重冲击了全球经贸秩序。美国关税大棒成了今年影响全球贸易系统的最大干扰因素。本文基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 国贸发会议(UNCTAD)两大国际权威机构10月公布的报告,观察与思考当下全球贸易形势及未来走势。 WTO:关税政策影响滞后 关税上调对全球货物贸易的直接影响滞后。关税上调对全球货物贸易有直接影响,但影响有滞后期,主要体现在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WTO报告认为, 由于目前关税上调,且贸易政策仍高度不确定,随着累积库存减少和GDP增长放缓,预计前期采购将减少。发达经济体已出现贸易和制造业产出可能疲软的 迹象,包括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以及就业和收入增长放缓。但是,2025年上半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速度超过预期,原因是美国进口在预期关税上调前激 增,以及全球尤其是在亚洲和北美的人工智能 ...
特朗普称“是中国逼我的”,美媒炸锅,美国船商已乖乖向中国交钱
搜狐财经· 2025-10-24 13:46
10月17日,特朗普在福克斯商业新闻网的直播中,被问及关于11月1日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问题。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以强硬著称的特朗普竟然表现出了 一丝犹豫,最后坦言这种关税政策是"不可持续的"。随后,他迅速转变话风,将责任归咎于他所谓的"他们逼我的"。这一自相矛盾的言论,不仅让人难以理 解,更引发了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直变化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美国国内对这种毫无一致性和透明度的政策反应强烈,各种抗议声此起彼伏,尤 其是在企业界。以美国的航运业为例,就在特朗普发表"被逼"的言论三天前,航运界就已经在面对中国的反制措施时选择了妥协。 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0月11日,特朗普宣布从下个月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此前,双方就关税问题达成的协议中,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为 30%,并预计在缓冲期结束后将涨至54%。若特朗普的提案实施,关税将飙升至154%。然而,这一政策不仅激起了美国公众和企业的强烈反应,甚至包括军 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在内的大型企业也对这一决定表示反对,因为他们深知,这种报复性质的关税政策只会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导致中国的报复 行动,特别 ...
特朗普关税轰炸,印度出口逆势开花
搜狐财经· 2025-10-24 09:50
印度政府采取的措施不仅限于市场多元化,还包括改善国内运输物流和贸易基础设施、刺激国内市场需 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一系列操作让关税冲击的负面效应被迅速吸收。印度的出口商正在学习如何 在政策压力下生存和繁荣,而这些能力将成为长期竞争优势。美国的单边保护主义制造了问题,却意外 激发了印度的应对智慧和市场弹性。 在这个过程中,印度的应对策略展现出高度韧性。对美出口下降,是挑战,也是机会。对全球市场的积 极开拓,正在逐渐减轻对美市场依赖的风险。印度的出口组合变得更均衡,也更抗冲击。特朗普的"关 税攻势",在全球贸易格局的复杂博弈中,被印度巧妙地转化为新的增长引擎。 文︱陆弃 八月底开始,美国对印度开出了50%的关税"巨炮",目标直指新德里购买俄罗斯石油。逻辑很直接:你 买了俄罗斯油,美国就要让你出口市场受挫。贸易数据像一面镜子,照出政策冲击的威力——过去四个 月,印度对美出口从88亿美元跌到55亿美元,降幅高达37.5%。数字闪烁着红色警报,让人以为印度经 济会立刻陷入寒冬。 然而,现实却不完全如特朗普预期的那般冷酷。印度经济不仅没有被打趴下,反而在风雨中悄悄开出了 新的出口花朵。出口商支持政策、市场多元化战略,以 ...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中国再成德最大贸易国
搜狐财经· 2025-10-24 07:40
中德贸易关系变化 - 2024年1月至8月德国与中国贸易额达1634亿欧元,超越与美国的贸易额1628亿欧元,中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1][2] - 德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在前8个月出现8.3%的涨幅,达到1088亿欧元,9月中国对德国出口又增长10.9%[5] - 中德经贸关系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和密切联系,尤其在汽车、机械设备、化工医药、电子电气等领域有很强互补性[5] 美国关税政策对德国出口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是导致德国对美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今年前8个月德国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7.4%至996亿欧元[1][2] - 8月份德国对美出口同比大跌23.5%,并且是连续第5个月出现环比下降,表明下降趋势正在加速[2] -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高达25%的额外关税,导致今年4月和5月期间德国汽车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3.5%[4] 德国核心出口行业表现 - 汽车、机械和化学品等传统德国出口商品对美需求有所下降[2] - 机械工程行业悲观情绪占据主导,约三分之一受访企业将当前形势评为糟糕或非常糟糕,可能延续该行业裁员趋势[4] - 医药产品、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前8个月的出口略有增长,但无法弥补核心行业的损失[4] 德国经济前景与应对 - 德国出口行业对前景的信心与8月相比明显乐观,但可持续好转的迹象尚未出现[6] - 德国经济产出持续萎缩,对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仅为0.2%,2025年预期增长1.3%主要依托内需而非海外需求[7] - 有观点呼吁欧洲需要投资韧性与多元化,而非构筑内部市场壁垒,高关税将推高产品价格并最终损害各方利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