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关税战欧盟败阵加速脱美布局 黄金料维持震荡
金投网· 2025-07-28 14:16
国际黄金行情 - 国际黄金短线交投于3343 79美元附近 截至发稿暂报3338 33美元 盎司 涨幅0 03% 最高3343 79美元 最低3322 09美元 呈现震荡走势 [1] - 日线级别维持宽幅区间震荡 上行趋势线被破坏 短周期均线勾头向下发散 显示短期走弱迹象 K线承压短周期均线 [6] - 小时级别出现技术背离 低位震荡后形态逐步修复 K线站上短周期均线 短期或存在反弹空间 关注3350美元压力位 [6] - 4小时级别在前期压力带附近逐步企稳 日内可能维持震荡走势 [6] 美欧贸易协议 - 特朗普政府重启"美国优先"政策 对欧盟实施15%基准关税 低于威胁的30%但远高于欧盟"零关税"预期 显示欧盟在谈判中处于劣势 [3] - 欧盟原计划凭借经济实力抗衡美国 但谈判数周无进展 最终接受与美日协议相同的15%税率 欧洲领导人对此结果感到失望但无奈 [3] - 协议促使欧盟重新评估贸易战略 德国外贸协会呼吁减少对美国依赖 推动经济改革和贸易多元化 可能加速与亚洲 非洲新兴市场合作 [4] 欧盟应对措施 - 部分成员国探索"反胁迫措施"针对美国服务贸易优势 但缺乏共识和替代方案导致实施困难 例如限制美国数字服务可能引发消费者不满并损害欧盟数字经济 [4]
美国芯片关税,两周内公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8 09:32
贸易政策与半导体关税 - 特朗普政府将在两周内公布针对半导体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结果,并暗示即将提高关税 [3] - 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达成新框架贸易协定,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15%全面关税,汽车行业单独面临25%关税 [5][6] - 半导体和药品进口调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进行,可能为征收新关税奠定基础 [7][8] - 特朗普政府已对铜和木材进口展开232调查,此前完成的调查成为对钢铁、铝和汽车行业征收25%关税的基础 [8][9] - 美国从4月5日起对进口产品征收10%关税,但药品和半导体暂免,将面临单独关税 [10] - 特朗普表示将在下周宣布半导体进口关税税率,部分公司可能获得灵活性 [11] 半导体供应链与产业政策 - 美国严重依赖从台湾进口芯片,拜登政府通过《芯片法案》拨款数十亿美元吸引芯片制造商扩大在美生产 [8][12] - 特朗普表示许多公司将在美国投资半导体制造业,包括来自台湾等地的公司,以避免新关税影响 [3] 调查背景与程序 - 特朗普政府4月宣布调查过度依赖外国进口的药品和半导体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7] - 2月发布的联邦公报通知显示,政府正在对药品和半导体进口展开调查,设定21天公众意见征询期 [9] - 232条调查需在宣布后270天内完成 [9]
美元进入贬值通道,15万亿资金回流中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搜狐财经· 2025-07-27 16:23
特朗普干预美联储与货币政策转向 -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美联储总部翻修超预算"为由公开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降息 [3] - 特朗普2024年连任后持续推行"弱美元"政策包括加征关税和公开批评美联储加息 [5]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2025年突破36万亿美元占GDP比例超120% [9] - 2025年7月美元指数跌至97.20较年初贬值近11%摩根士丹利等投行认为美元进入结构性贬值通道 [11] 15万亿资金回流中国 - 2025年上半年境外资金通过股票债券等渠道净流入中国市场达1.2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8.5万亿元 [13] - 包含其他形式投资总规模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 [12][13] - 中国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高技术产业如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新能源投资增长迅猛 [15] - 境外机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规模超6400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半年升值1.9% [17] 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中国选择 - 2025年7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至7.1385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 [19] - 人民币在跨境收支中比重达53%首次超过美元 [20] - 中国与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建立货币互换机制增强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性 [21] - 中国外汇储备2025年上半年达33174亿美元较2024年末增加1151亿美元 [22]
关税战尘埃落定,中国税率意外成全球最低,美国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07-27 16:04
全球关税格局 - 中国进口关税税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 平均仅为3 1% 远低于美国的19 3% 也低于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国 与欧盟相比仅有微小差距 [1]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多轮关税导致其国内经济压力加剧 消费者采购成本和企业原材料成本显著上升 形成"伤敌一千 自损八百"局面 [1] 供应链调整策略 - 中国制造商通过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 马来西亚 墨西哥等国家 有效规避美国高额关税 同时开拓新市场通道 [3] - 供应链转移展现中国制造业高度灵活性 强化了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地位 [3][8] 欧洲对华贸易策略 - 欧洲采取务实态度 德国汽车工业 空客订单及法意奢侈品品牌仍深度依赖中国市场 [6] - 欧洲通过建立备用供应商和战略储备实现"去风险化" 而非切断与中国供应链联系 尤其在关键原材料和高端工业零部件领域存在持续依赖性 [6] 全球贸易格局演变 - 中国供应链在关税战中展现超强韧性 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未受实质性削弱 [8] - 美国关税政策未能改变全球制造流向 全球化趋势下中国进口税率最低的结果形成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反讽 [8]
欧盟930亿欧元关税反击美国,中欧合作新空间能否打开?
搜狐财经· 2025-07-27 15:53
欧盟对美报复性关税措施 - 欧盟批准针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清单 金额高达930亿欧元 涵盖波音飞机 汽车 波本威士忌及大豆等关键领域 [1] - 关税重点打击美国高端制造业和农业 波本威士忌作为特朗普支持者象征被针对性制裁 [1] - 德国大众和法国航空制造业因美国钢铝关税遭受重创 成为欧盟反击的导火索 [1] 中欧关系动态 - 冯德莱恩访华期间提出中欧贸易关系达"明显拐点" 强调需重新平衡双边关系 [3] - 中欧在第25届峰会上就气候变化 能源转型及绿色技术达成重要共识 但经济分歧仍存 [3] - 中国明确反对欧盟"产能过剩"指控 指其本质为保护主义 警告勿实施技术领域"双重标准" [5] 产业影响分析 - 欧盟关税精准打击美国汽车 航空及农产品三大核心产业 波音飞机被列入清单首当其冲 [1] - 美国钢铝关税已波及欧盟机械 农产品等多个行业 德国汽车产业链稳定性受冲击 [1] - 中欧在绿色技术领域合作潜力显现 但产业补贴争议可能阻碍合作进程 [3][5]
特朗普该哭还是该笑?全球超150个国家,只有5个与美达成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7-27 11:59
特朗普上任后不久,便开始对美国的贸易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2025年4月2日,他直接宣布对全球 征收关税,基本税率定为10%,而对于一些特定国家,则额外加征关税,汽车类产品的关税则设定为 25%。这一举动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股市一度因市场的不安而大幅下跌。为了给各国更多的谈判时间, 特朗普在4月9日宣布暂停这一计划90天。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判,到了7月23日,全球仅有五个国 家达成了协议:英国、中国、越南、印尼和菲律宾。其他国家要么拖延,要么坚决反抗。虽然日本曾传 出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动向,但最终并未签署协议。对于全球超过150个国家来说,这五个协议的比例 几乎微不足道。特朗普原本的打算是通过关税收割全球财富,同时刺激美国制造业的回流,但现实效果 远未达到预期。 特朗普的贸易策略非常直接。他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过大,必须通过关税施加压力,迫使其他国家作出 让步。在他看来,美国过去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吃亏,其他国家设置了高关税,而美国则保持低税率,结 果导致美国的工厂外流,工作机会大量流失。自从2025年他上任后,特朗普便开始调整美国的贸易政 策,他任命了贾米森·格里尔担任贸易代表,以及霍华德·卢特尼克担任商务部 ...
特朗普不留情面,印度被逼到墙角,莫迪灵机一动,想起中俄印联合
搜狐财经· 2025-07-27 07:43
美印贸易摩擦 - 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印度是全球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将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1] - 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额为1290亿美元,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达457亿美元 [3] - 印度对美国摩托车征收的关税高达100%,而美国对印度同类产品的关税仅为2.4% [3]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预计将使印度每年损失约70亿美元,主要冲击钢铁、铝、汽车等出口行业 [3] 印度的反制措施 - 印度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采取反制措施,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3] - 印度放宽中企赴印投资限制,允许中企持有印度公司至多24%的股份且无需政府审批 [4] - 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被视为缓和中印关系的重要信号 [4] 印度的东方转向策略 - 印度经济增长放缓,外资撤离严重,莫迪政府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 [6] - 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138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7% [6] - 印度允许中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智慧城市和工业园区的开发 [6] - 印度推动与中国在数字经济、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6] 印度与其他东方国家的合作 - 印度宣布加强印度-东盟全面伙伴关系的十点计划,涵盖经贸、数字科技、防务等领域 [7] - 印度与马来西亚签署协议,升级双边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7] 印度的国内挑战 - 印度农民强烈反对开放农产品市场,担心外国农产品涌入冲击本土农业 [6] - 2025年全印度农民协会发起全国抗议,反对印美贸易协议中的农业条款 [6] - 印度与中国在边境问题上的分歧可能影响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6]
美国关税战压顶,欧盟扛不住,冯德莱恩访华前先去日本,事情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7-26 18:05
美欧贸易冲突 - 美国对欧盟加征多轮关税:10%基础关税覆盖大部分商品 25%针对汽车及零部件 50%针对钢铁铝制品 [3] - 7月威胁升级:拟对欧盟农产品征收17%关税 重点针对法国葡萄酒荷兰花卉等优势产品 [3] - 8月1日起计划实施30%全面关税 涉及欧盟对美出口5300亿欧元商品的70% [4] 欧盟经济冲击 - 德国汽车制造业受重创:高关税削弱价格优势 预计在美销量将显著下滑 [4] - 出口厂商利润空间被压缩 产品价格抬升导致竞争力下降 [4] - 美欧盟友关系出现裂痕 经济利益冲突凸显 [4] 欧盟寻求战略合作 - 冯德莱恩访日推动"竞争力联盟":联合开发稀土资源 目标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6] - 拟整合日本技术与欧盟资金资源 建立独立供应链 [6] 中欧关系动态 - 经贸合作基础深厚:互为重要贸易伙伴 建交50年成果丰硕 [6] - 欧盟近期对华政策矛盾:跟随美国炒作"产能过剩" 推行"去风险"战略限制中国企业 [6] - 中国回应保持克制:抗议欧盟对俄制裁波及中企 强调稀土政策符合国际惯例 [7] 中欧合作前景 - 合作领域广阔:气候变化多边贸易体系等全球治理议题 [6] - 中国推动对话合作 期待欧盟采取务实平等态度 [7] - 合作潜力取决于欧盟是否停止摇摆政策 停止损害中国利益 [9] 全球经济影响 - 美国关税战冲击全球经济秩序 欧盟需展现担当 [9] - 中欧协作可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推动公平贸易体系 [9]
反转!德国撕下温和面具,从谈判到“宣战”,川普肠子快悔青了
搜狐财经· 2025-07-26 11:01
美国不断加征关税,尤其是对德国支柱产业——汽车和钢铁行业的高额关税,彻底打破了德国对未来谈判的最后一丝希望。特别是汽车产业的严重受损, 意味着德国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萎缩。面对这一形势,德国逐渐意识到,继续以温和立场应对不仅无法化解当前的困境,反而会让美国在后续的谈 判中占据更多优势。于是,德国决定采取强硬态度,并准备通过反制来捍卫自身的利益。 这一立场的转变,还反映了欧盟内部权力格局的微妙变化。长期以来,欧盟在对美贸易政策上存在两派:一派以法国为首的"强硬派",主张采取对等反制 措施,而德国则是代表"温和派"的主力,倾向通过谈判化解争端。然而,随着德国态度的改变,欧盟的整体姿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新态势可能会 对未来的美欧贸易谈判产生深远影响。 川普终于被激怒了,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德国竟然发火了! 美国总统川普决定对德国汽车征收25%的关税,而此前这一数字仅仅为2.5%。德国和美国就此问题进行了长期谈判,希望能够减少关税,但川普坚持不给 予任何让步,一再要求对欧洲增加关税,特别是对德国的汽车和钢铁产品实施严苛的高关税。面对美方的强硬态度,德国方面已不再愿意继续对话。川普 可能也意识到,这种态度带来 ...
加拿大讨好特朗普对华加税,中方订单给澳洲
搜狐财经· 2025-07-26 08:26
加拿大钢铁行业 - 加拿大政府对含中国冶炼成分钢材加征25%惩罚性关税 [1] - 加拿大钢铁行业产量暴跌30% [3] - 政策豁免与美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 仅对中国实施严格配额限制 超配额部分加征50%关税 [3] 中澳农产品贸易 - 中粮集团向澳大利亚采购37亿美元农产品 包括15万吨油菜籽 10万吨谷物 5万吨坚果 [4] - 澳大利亚280万瓶葡萄酒重新获得中国市场准入 [6] - 澳大利亚牛肉登陆中国电商平台首页 [6] 加拿大油菜籽产业 - 中国原为加拿大油菜籽最大买家 年进口量400万吨 支撑25万农民生计 [6] - 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量骤降至0.03% 国内价格暴跌12% [6] - 七家加拿大榨油厂因订单取消被迫关闭 [6] 贸易政策影响对比 - 加拿大港口积压1800个集装箱 商会报告显示损失90亿加元生意 [8] - 澳大利亚货轮持续向中国运送农产品 带动当地农业收入增长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