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
搜索文档
刚刚直线涨停!重磅利好来袭!A股量子科技概念股集体走强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1:38
市场表现 - 10月29日A股量子科技概念股集体走强,量子科技板块指数报3221.87点,上涨2.75% [2][5] - 神州信息、天融信直线涨停,科大国创股价42.81元上涨15.39%,国盾量子股价514.02元上涨11.74%,富士达股价32.54元上涨10.94% [2][4][5] - 西部超导股价87.07元上涨9.15%,格尔软件股价23.92元上涨7.70%,志特新材股价12.84元上涨6.47%,ST路通股价12.33元上涨6.66% [4][5] 行业催化剂:技术进展 - 英伟达推出NVQLink互联系统,可将量子处理器与AI超级计算机相连接,旨在将量子计算机从几百量子比特扩展到几万甚至几十万量子比特 [2][5][6] - 英伟达已与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9家科研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支持NVQLink技术 [2][6] - 谷歌在Willow芯片上实现可验证的量子优势算法“量子回声”,其运行速度比世界上最好的超级计算机快1.3万倍 [6] 行业催化剂:政策支持 - 10月28日发布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明确指出,推动量子科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7] - 规划建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7]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中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97.58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估为37.45% [7] -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测量的商业化均有所加速,产业处于技术突破、应用探索、产业培养同步推进的关键期 [2][8] 技术应用与产业生态 - 量子科技三大主要应用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 [8] - 量子计算机未来将与经典计算机构建新超算集群,专注于量子模拟、组合优化、赋能人工智能及算法定义优势四大核心领域 [9] - 中国在QKD量子安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国内发展呈现“硬件多点开花、软件工具补齐、产业协同发力”的态势 [8] - 量子与AI产业的协同创新为量子计算注入新动力,并为AI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8]
国盾量子股价涨5.66%,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4.18万股浮盈赚取369.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01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5 66% 收报486 03元/股 成交额8 19亿元 换手率2 12% 总市值499 94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4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21 05%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量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并为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行业提供量子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相关技术服务35 68% 量子通信产品34 31% 量子精密测量产品13 03% 量子计算产品12 42% 其他(补充)4 56% [1] 基金持仓情况 - 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588800)三季度减持公司股份8 8万股 期末持有14 1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 73% 为公司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在10月29日因公司股价上涨浮盈约369 18万元 连续4天上涨期间累计浮盈1134 64万元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最新规模28 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52 88% 同类排名561/4216 [2]
杨再高: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7 15:36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2] - 中国创新指数在2025年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是十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 - 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五链”深度融合以优化创新链 [3] - 需统筹推进原始创新、工程创新和应用创新,补强原始创新短板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3]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重点领域 -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实载体,“十四五”期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4]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提升 [4] - “十五五”时期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发展壮大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将超前布局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4] 体制机制改革与发展环境优化 - 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和发展环境 [5] - 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5] - 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5] - 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拓展国际循环 [5]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 - 需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6] - 创新型城市、产业基础优势区域及中西部地区应错位发展,走出适合自身的路径 [6] - 将释放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培育创新型链主企业、骨干企业等,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 [6] - 支持健全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投资 [6]
国盾量子成交额创2020年7月16日以来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1:33
成交表现 - 国盾量子成交额达28.91亿元 创2020年7月16日以来新高 [2] - 最新股价上涨8.03% 换手率为7.85% [2] - 上一交易日全天成交额为27.64亿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5月27日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286.1001万人民币 [2]
研判2025!中国量子芯片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及市场规模分析:国家战略赋能,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7 09:17
行业概述 - 量子芯片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设计的集成电路,通过操控量子比特实现计算,与经典芯片依赖二进制不同,量子比特可处于叠加态和纠缠态,支持并行计算,在密码学、材料模拟等领域展现指数级加速潜力[2] - 量子芯片主要类型包括超导量子芯片、离子阱量子芯片、光量子芯片、半导体量子芯片等[2]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85-2012年为探索期,2003年中国首个量子计算研究小组成立,开启核心技术研究[4];2013-2019年为技术突破期,本源量子建成国内首条自主知识产权量子芯片生产线[4];2020年至今为规模化应用期,2024年中国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上线运行,搭载72比特"悟空芯"量子芯片,算力首次出口海外[4]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超导材料(铝、铌)、离子阱材料(钙、镱)、光子晶体等量子材料,以及稀释制冷机、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等量子设备和量子芯片设计软件[6] - 产业链中游为量子芯片研发生产环节[6]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模拟等领域[6]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量子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96亿元,同比增长39.25%[1][8] - 2024年,全球量子计算行业规模预计为54亿美元,同比增长14.89%,量子芯片是推动整个行业增长的关键因素[8] 技术挑战 - 量子退相干问题需极低温(-273℃)、超高真空等苛刻条件维持量子态,对材料纯度和设备提出高要求,目前材料国产化率不足[8] - 量子门操作错误率较高,需提升微纳加工设备精度并降低核心设备成本[8] - 量子纠错需消耗大量物理比特冗余,需将量子比特相干时间从微秒级延长至秒级以上[8]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本源量子成立于2017年,2024年推出第三代72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搭载自主"悟空芯",国产化率超80%,量子云服务覆盖全球133国超1500万人次,拥有1686项专利,全球量子计算专利数第一,国内首条量子芯片产线良率超90%[10] - 国盾量子成立于2009年,量子通信专用芯片实现量产,2024年QKD光子探测器出货12万片,全球市占率91%,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1亿元,同比增长74.54%,研发投入为0.55亿元,同比增长33.77%[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路线将呈现"百花齐放"趋势,包括原子与离子阱路线、硅基半导体量子点路线等,推动行业创新和发展[11] - 量子芯片实用性将显著提升,在金融、物流、材料科学等领域应用率先落地,例如路径规划效率提升30倍,电池材料研发周期缩短60%[13] - 上游材料与设备国产化率将持续提升,关键设备将实现90%以上自主可控,中游芯片制造良率将突破95%,下游应用场景将拓展至量子AI、量子加密货币等领域[14]
蓄力新高15:十五五后市场有哪些机会
财通证券· 2025-10-26 19:56
核心观点 - 配置策略为“以内为主”,成长优先,新经济关注自主可控和情绪消费,传统经济关注反内卷和大金融;边际缓和信号出现后,可转向外需相关的三季报景气细分领域[4] - 十五五规划出台后市场短期(1个月)整体趋势向上,小盘/成长风格有超额收益;中期(3个月)大盘风格更稳健;长期看排位靠前任务对应的产业将受益[5] - 市场短期情绪已回落至阶段低位(成交额60日分位数10%),长期情绪仍有提升空间(自由流通换手率3.6%,历史强势行情在4%以上)[5] - TMT拥挤度分位数从96%回落至30%左右并开始回升,红利拥挤度分位数上行至90%左右,关注TMT板块反转机会[6] - 关注十五五相关新兴产业中热度抬升的领域,如量子通信(拥挤度分位数90%)、云计算(79%)、商业航天(78%)、深海科技(65%)[6] 十五五规划市场影响分析 - 规划出台后1个月市场整体向上,可能因政策方向明确便于启动行情,但部分受原有趋势影响[12] - 风格上,短期(1个月)小盘/成长有超额收益,可能受益于交易产业后续政策;中期(3个月)大盘更稳健,或受日历效应影响[13] - 长期来看,排位靠前任务对应的产业长期受益,本轮更新的前沿科技预计持续受益于政策新增和技术进步催化[14] - 靠前任务从经济和产业层面会坚定推进,但行情验证需结合股市情况;容易支持/有业绩的产业兑现较快,新兴产业兑现可能较慢[14] - 本轮科技浪潮和已有业绩的TMT(如算力)预计产业和行情先领跑,后续板块看产业兑现程度接力[16] 市场情绪与拥挤度 - 短期市场成交额60日分位数回落至10%低位,对应阶段缩量修正可能即将结束[17] - 长期历史强势行情自由流通换手率往往在4%以上(如2005/2009/2014/2020年),本轮回落至3.6%,离触顶尚有距离[17] - TMT拥挤度分位数由9月末96%回落至最低30%左右并已开始回升,红利拥挤度分位数目前上行至90%左右,拥挤度极端值后哑铃两端或出现反转[18] - 十五五相关新兴产业中,量子通信、云计算、商业航天、深海科技等热度从中低位抬升,当前拥挤度分位数分别为90%、79%、78%、65%[18] 配置方向 - 优先“以内为主”:新经济方面关注自主可控(AI软件、AI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航发等)、情绪消费(港股互联网、茶饮餐饮、金饰等);传统经济方面关注反内卷(硅料、煤炭、钢铁、铜冶炼等)、大金融(保险、券商、银行)[11] - 更多边际缓和信号出现后,可转向外需相关的三季报景气细分,主要为北美算力、创新药等[11] - 国内重要会议指引主要任务从安全与发展均衡转向发展为主,产业更注重新质生产力,能落地的更优先(智能化、AI+、产业升级、航天+交通等)[10] - 对外方面任务位置大幅提前,态度积极,注重双向投资合作和外循环扩围;消费领域关注新业态消费、民生消费和全国大市场解决堵点[10]
通信行业双周报(2025、10、10-2025、10、23):主要基础电信运营商前三季度业绩披露-20251024
东莞证券· 2025-10-24 16:41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且为维持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 [4] - AI、量子通信、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4] - 蜂窝物联网模组从库存调整中复苏回暖,基站、光缆线路、数据中心等通信设施建设有望持续推进 [4] - 建议关注“技术商用+政策催化+业绩确定性”三大主线下的企业机遇 [4] - 主要基础电信运营商前三季度整体净利润维持较好增长趋势,数字化和创新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4][41] 通信行业行情回顾 - 申万通信板块近2周(10/10-10/23)累计下跌1.88%,跑赢沪深300指数0.31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18位 [4][11] - 申万通信板块今年累计上涨60.32%,跑赢沪深300指数43.26个百分点 [4][11] - 通信行业三级子板块近2周表现:SW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0.70%)> SW通信工程及服务(-3.34%)> SW其他通信设备(-5.73%)> SW通信终端及配件(-5.94%)> SW通信应用增值服务(-9.49%)> SW通信线缆及配套(-9.74%)[4][15] 产业新闻 - 国际电联确认202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等系列会议将在中国上海举办 [16][17] - 算力互联互通标准符合性验证工作启动 [18] - Omdia预测到2030年,全球5G固定无线接入(5G FWA)用户将从2024年的7100万增至1.5亿,占全球FWA总连接数的88% [19] - IDC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AI IaaS整体市场规模达1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4%,其中GenAI IaaS市场同比增长219.3% [20] - IDC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中国厂商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占全球26.6%份额 [21] - Omdia研究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vivo以1180万台出货量重回市场第一 [22][23] 公司公告 - 移远通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8.77亿元,同比增长34.9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05.65% [24] - 中国联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营业收入微增1.0%至2930亿元人民币,“联通云”收入达到529亿元 [25]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 [26] -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43亿元,同比增长0.6%,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IDC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9.1%),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27] 行业数据更新 - 2025年8月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约18.19亿户,同比上升2.67%,环比上升0.22% [28] - 2025年8月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约6.89亿户,同比上升4.97%,环比上升0.45% [30] - 2025年第二季度光缆线路长度约7377万公里,同比增长9.91%,环比下降1.03% [31] - 2025年8月光缆产量为2044.00万芯千米,同比下降10.70%,环比下降2.13% [35] - 2025年8月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39.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6.3% [37]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标的: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电信(601728.SH)、烽火通信(600498.SH)、长飞光纤(601869.SH)、威胜信息(688100.SH)等 [41] - 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移动客户达10.05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达5.99亿户,移动ARPU为49.5元 [42] - 中国电信承诺自2024年起,三年内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5%以上 [42] - 烽火通信是国内唯一集光通信领域三大战略技术于一体的科研与产业实体 [43][44] - 长飞光纤是全球领先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以及数据通信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企业 [44] - 威胜信息是能源物联网行业领先企业,产品线覆盖应用层、网络层及感知层 [44]
量子通信取得新突破,通信ETF(515880)涨超2%,光模块占比近5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6:33
往后看,在流动性驱动的市场环境下,光模块或迎结构性机会。光模块占比近50%的通信ETF(515880)涨超2%,或可逢低分批布局。 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距离创全球最高纪录 消息面,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团队近日在光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超过80公里的经典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现网实验,传输速率 超过10Tb/s。这一成果已获得国际期刊《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正式收录,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国际认可。此外,近期清 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支持任意两比特量子门直接编程的指令集架构AshN,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物理》。 消息面,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团队近日在光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超过80公里的经典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现网实验,传输速率 超过10Tb/s。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 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 ...
中美量子科技“抢滩战”,谁能率先登陆未来?
36氪· 2025-10-24 15:26
量子科技行业概述 - 量子科技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关键方向,具有颠覆现有生活和产业模式的巨大潜力 [1] - 量子科技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和量子隧穿等量子力学现象来实现传统技术无法企及的功能 [4] - 量子叠加使量子比特能同时表示0和1,实现并行计算,极大提高计算效率;量子纠缠则使粒子间产生超时空关联,为信息安全传输提供基础 [4] 量子计算领域进展 -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和纠缠特性,在特定问题上可实现指数级加速,例如在药物研发中能精确模拟分子反应,将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几个月 [5] - 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20年成功构建76光子的"九章"原型机,在求解高斯玻色取样问题时仅用200秒,而超级计算机需6亿年 [7] - 2021年推出"祖冲之二号"处理器,最大态空间维度达10的19次方;2024年12月发布的"祖冲之三号"拥有105量子比特,性能较谷歌72比特处理器提升6个数量级 [8] - 美国科技巨头积极布局量子计算:谷歌2019年推出72超导量子比特的Bristlecone芯片;2023年实现通过增加量子比特降低错误率的量子纠错突破 [9] 量子通信领域发展 - 量子通信基于量子纠缠特性,能实现无法窃听的信息传输,任何窃听行为会破坏量子状态并被立即察觉 [5] -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领先全球:2016年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建成2000多公里长的"京沪干线"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 [7] - 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展示全球首个运营商级天地一体量子安全基础设施,构建跨域综合的量子安全防护体系 [12] 中美竞争格局 - 中美两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涉及科研投入、人才争夺、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等多个层面 [3] - 中国将量子科技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大量资金投入 [8] - 美国早在2002年就将量子信息纳入国家战略;2018年发布《国家量子倡议法案》,计划投入超过12亿美元;2023年11月更新法案支持延长至2028财年 [10] 近期行业催化事件 - 2024年11月29-30日在合肥举办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发布多项应用成果并促成产业合作,展示我国量子科技产业实力 [12] - 英伟达与谷歌量子AI团队合作,利用CUDA-Q平台和1024个GPU加速设计下一代量子计算设备 [13] - 亚马逊AWS推出Quantum Embark计划,为客户提供量子计算服务;谷歌宣布研发仅需5分钟完成传统计算机1025年任务的量子芯片 [13] 量子科技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为核心器件与材料研发,包括芯片、光源、单光子探测器等:国盾量子技术源自中科大,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交付全球最大880比特超导集群并实现首台海外整机出口 [15];华工科技是全球唯一量产量子点激光器芯片企业,单光子发射源单价达50万元/片,2024年器件出货量超50万颗,量子业务营收占比25% [16] - 产业链中游为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组网设备和网络管理软件等:国盾量子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市占率超70% [16];神州信息多次参与国家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建设,将量子通信与传统IT解决方案结合 [16] - 产业链下游应用于金融、政务、电力等领域:神州信息在金融领域创新融合量子密钥分发与区块链智能合约,将跨境交易时效从3天缩短至90秒,汇率损失减少30% [17] 未来应用前景 - 量子计算机性能将不断提升,未来可能在解决复杂科学问题、优化工业流程和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气候模拟和材料科学领域 [18] - 量子通信将逐步实现全球化布局,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为跨国企业和政府间信息传输提供安全保障 [18]
金卡智能(300349.SZ):间接持有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0.59%的股权
格隆汇APP· 2025-10-24 15:15
公司投资情况 - 金卡智能以5000万元人民币间接持有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0.59%的股权 [1] 被投公司业务 - 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是中科院体系内聚焦量子通信领域的重点企业 [1] - 公司深耕量子通信网络建设与运营 [1] - 其技术已在政务、金融等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1] 信息披露 - 金卡智能表示若有相关重大投资决策,将依法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