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搜索文档
网红餐厅“祖师爷”,靠预制菜拿下38亿
新消费智库· 2025-06-06 19:54
公司发展历程 - 绿茶餐厅起源于2004年杭州西湖边的青年旅社内部餐厅,因旁边茶园得名"绿茶"[19][20] - 2008年正式转型为绿茶餐厅品牌[22] - 2010年进军北京市场并迅速获得成功,成为排队现象级餐厅[28] - 2024年成功上市,此前曾4次冲击IPO失败[4][6] 商业模式与经营策略 - 采用"快时尚餐厅"模式,频繁更新菜品,2022-2024年分别推出172/168/203个新菜品[39][40] - 开创"高装修+低单价"反差模式,单店装修成本达500万元,但人均消费仅50-60元[23][24] - 主打融合菜系,涵盖杭帮菜、湘菜、川菜、粤菜及西餐等八大菜系[30][31][33] - 通过高翻台率盈利,满座后翻台才开始赚钱[37] 市场表现与扩张 - 2022-2024年分别新开47/89/120家门店,2024年达到三天开一店的速度[8] - 2023年在中式餐厅品牌中排名第三/第四位,年收入超38亿元[34] - 日均客流量从2018年809人降至2024年477人,华东区域翻台率低至2.82次[58] 供应链与标准化 - 与超过190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厂合作实现菜品标准化[44] - 前五大供应商均为食材批发/处理商[44] - 采用预制菜模式,如招牌菜绿茶烤鸡使用预制酱包腌制[42] - 因未明确告知顾客使用预制菜被315曝光,证监会对预制菜占比提出问询[48][50] 品牌挑战与创新尝试 - 面临山寨问题,2016年广州6家门店中5家为山寨店[15][16] - 推出汉服拍照、主题餐厅(桃花船宴/书院/竹林等)等创新体验[61][62] - 性价比优势减弱,菜品价格高于同行(粉丝裹虾39元/牛肉诱惑58元/芝士虾68元)[67] - 新品开发效果有限,203个新菜品中仍以面包诱惑、烤鸡等经典菜为主[70] 行业竞争环境 - 餐饮行业快速洗牌,倒闭/破产/转型现象普遍[7] - 同行采取降价策略:海底捞66元单人套餐、必胜客全线降价、怂火锅菜品起售价低于10元[66] - 消费者对预制菜接受度降低,知情权问题引发争议[47][55]
兵装重组概念上涨8.24%,5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17:05
兵装重组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5日收盘,兵装重组概念板块上涨8.2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 [1] - 板块内7股上涨,建设工业、东安动力、湖南天雁涨停,华强科技、中光学、长城军工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3.32%、5.88%、5.19%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兵装重组概念涨幅8.24%,居首,其次是共封装光学(CPO)涨3.62%,足球概念涨3.38% [2] - 乳业、动物疫苗、中韩自贸区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18%、2.12%、2.08% [2] 资金流向分析 - 兵装重组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60亿元 [2] - 5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建设工业、东安动力、湖南天雁、华强科技、长城军工分别净流入2.76亿元、1.64亿元、5779.40万元、3286.50万元、2154.92万元 [2] - 建设工业、东安动力、华强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37.98%、26.96%、12.20% [3] 个股资金流入数据 - 建设工业今日涨10.01%,换手率8.25%,主力资金净流入2.76亿元 [3] - 东安动力今日涨9.97%,换手率9.77%,主力资金净流入1.64亿元 [3] - 湖南天雁今日涨9.94%,换手率13.66%,主力资金净流入5779.40万元 [3]
从破局者到领导者!温氏盐焗鸡斩获“连续四年全国销售规模第一”权威认证
前瞻网· 2025-06-04 19:10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全国领先的市场研究与认证机构,27年来深耕6600+细分市场,是国内唯一自主研发产 业大数据并获得"双软"认证产业咨询机构,能为企业市场地位证明提供专业背书。本次认证涉及的大量翔实 数据,均基于前瞻产业研究院自研行业数据库,企业相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访谈,以及企业年报、权威机构 数据、行业研究专题报告等公开资料,确保结论的客观性与公信力。 2025年4月,经过前瞻产业研究院专业认证,温氏佳味盐焗鸡连续四年全国销售规模第一(2021-2024年), 稳居盐焗鸡市场TOP1位置(不含休闲品)。本次认证标志着温氏在盐焗鸡品类领导者地位,代表着市场的 高度认可,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公信力的选择参考。 一、盐焗鸡市场增长迅猛,温氏一骑绝尘 盐焗鸡起源于广东,是广东传统三大名菜之一,至今有千年历史。盐焗鸡主要选用客家山区土鸡为原料,经 10几道工序精制而成,有"鲜润、咸香、醇厚"的特点,是客家传统饮食文化品牌、世界客属华侨"寻根问 祖"的标志。因此盐焗鸡主要流行于广东惠州、深圳、河源、梅州等集中地,并在我国香港地区以及广东籍 华侨集中的海外地区都颇受喜爱。 近年来,为大力发展盐焗鸡产业,广东省加快了盐 ...
绿茶,初代网红有了「老人味」
36氪· 2025-06-04 17:00
公司上市表现 - 经历4次折戟后于港股上市,发行价7.19港元,募资净额7.46亿港元,但首日暴跌5.56%,市值蒸发超5亿港元[4] - 中签股民每手400股亏损360港元,上市后股价持续下跌,截至5月26日累计跌幅超16%[4][43] - 上市前进行3.5亿元分红,大部分资金流向创始人夫妇[44]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客单价逐年下降:62.9元→61.8元→56.2元[19] - 2024年同店销售额整体下滑10.3%,单店平均销售额从1151.9万元降至1033万元[20] - 外卖业务2024年营收7.2亿元,占总收入18.8%,但毛利率低于堂食[29][30] - 餐厅经营收入占比从2021年86.9%降至2024年81.8%,外卖业务占比从13.1%升至17.8%[28] 扩张战略与成本控制 - 2024年新开120家店,计划2025-2027年再开563家,主攻二三线及以下城市[4][25][26] - 单店投资成本从320-370万压缩至最低240万[27] - 中央厨房预制菜比例提升,但口感争议大[34][35] 品牌与产品问题 - 翻台率从巅峰期6-8次降至2024年3次,华东地区仅2.82次,跌破行业盈亏线[17][18] - 核心产品"面包诱惑"缺乏迭代,新品市场接受度低[15][16] - 人均消费50-80元的性价比模式面临挑战,消费者品牌认知固化[8][13] 行业环境 - 2024年餐饮行业人均消费降至42.1元,同比下滑1.2个百分点[39] - 2024年1-8月餐饮企业注册量同比减少44.4万家,行业竞争加剧[40] - 高端餐饮向下兼容,加剧中端市场竞争压力[41]
凭预制菜狂卖38亿,上市首日股价暴跌12%,绿茶餐厅能续命成功吗?
搜狐财经· 2025-06-03 22:20
公司上市表现 - 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但上市首日股价暴跌超12% [1] - 主要私募股东Panasoma出售5050.92万股股份,占股本总额7.5%,套现约3.49亿港元 [1] - 公司年销售额达38亿元,但需五次递交申请才成功上市 [1] 经营状况 - 2024年同店销售额整体下滑10.3%,增长完全依赖新开门店 [3] - 整体翻台率从2023年的3.3次降至2024年的3次 [6] - 人均消费从2023年的61.8元降至2024年的56.2元,但客流量反而减少 [6] - 单日翻台率4次是保本线,最高曾达7次,但目前仅3次 [7] 品牌与产品问题 - 品牌老化严重,无新爆款、无差异化心智、无流行元素 [5] - 社交媒体平台不再关注,既无高级感又缺乏辨识度 [5] - 招牌菜"绿茶烤鸡"翻台率曾达单日14次,至今仍是中国餐饮业标杆 [3] - 消费者吐槽"分量缩水"和"预制菜"问题,性价比下降 [9] 食品安全与供应链 - 2022年南京门店被曝后厨蟑螂横行,2023年杭州门店因使用过期酱料遭处罚 [9] - 合作的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高达205家,无自有产业和中央工厂 [9] - 上市募集资金的26.3%将用于建设自营中央食材加工设施 [9] 扩张策略 - 2021年起加速扩张导致品控失控 [9] - 未来三年计划再开超500家门店 [11] - 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门店越开越多但单店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11]
郑州预制菜展驱动-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突破八千亿
搜狐财经· 2025-06-02 15:47
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良之隆·2025中国豫菜食材电商节(郑州食材展)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中国食材供应链领域的标杆展会,本届 展会由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武汉良之隆食材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聚焦肉类、水产、预制菜等全产业链,预计吸引2000余家品牌展商和8万专业观 众,成为推动食材与冷链技术融合的重要平台。 展位预订:林海 159 0214 2172 冷链物流行业在2025年迎来里程碑式发展,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预制菜成为增长的核心引擎。数据显示,预制菜冷链渗透 率从2020年的35%跃升至2025年的68%,带动冷链干线运输车辆保有量突破15万辆,冷库总容量达2.4亿立方米。这一爆发式增长得益于消费升级与政策支 持的双重驱动:一方面,生鲜电商渗透率提升至34%,社区团购冷链订单量激增38%;另一方面,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速,中央财政专项债向中 西部倾斜,推动冷链基础设施补短板。 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市场高地。顺丰冷运引入AI大模型优化全链路调度,将农产品损耗率控制在行业低位;京东冷链依托电商数据闭环,实现 生鲜"产地预处理—24小时直达"的高 ...
仙坛股份(002746) - 2025年0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5 16:36
公司概况 - 仙坛股份2001年6月成立,2015年2月16日在深交所上市,形成完整产业链模式,确保生产供应、提高经营效率和食品质量安全监控 [2] 2024年经营成果 - 实现营业收入529,068.93万元,营业利润26,225.80万元,利润总额25,459.8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14.65万元 [3] - 鸡肉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度同期提升1.46%,预制菜品毛利率较上年度同期提升0.91% [3] - 预制菜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394.49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加42.02% [6]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215,134,681.75元(含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红利86,053,872.70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4.36% [10] 诸城项目情况 - 一期工程配套的屠宰加工厂、饲料厂和商品鸡养殖场已全部投入生产,二期工程屠宰加工厂已投产 [4] - 截至目前有27个商品鸡养殖场投入生产,其余12个预计今年相继建设投产 [4] - 2024年商品代肉鸡出栏量为5,472.81万羽,全部建成投产后,肉鸡宰杀量将达2.5 - 2.7亿只、肉食加工能力达70万吨 [4] 盈利能力与发展增长点 - 精耕全产业链各环节,通过优化饲料配方等举措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提升盈利能力 [5] - 重视预制菜品研发,聘请专业团队、投入专项经费,成立分公司建设网络营销平台 [5][7] 销售渠道拓展 - 向连锁餐饮、团餐、便利店及线上等多元化销售赛道转型 [7] - 借助“一带一路”政策,搭建国际营销网络,布局欧盟、日韩、中东、东南亚及非洲市场,推进产品出口资质申办 [8] 鸡肉消费市场看法 - 鸡肉是健康肉类,随着全民健身热情高涨和国民生活品质提升,未来中国食品结构中鸡肉占比将提升 [9] - 年轻一代消费习惯变化,熟食化、半成品化、多样化鸡肉产品及预制菜品将更受欢迎,白羽肉鸡预制菜品是大势所趋 [9] 商品鸡养殖模式 - 由自有养殖场和合作养殖场两类养殖基地实施,出栏商品代肉鸡供应旗下食品公司加工销售 [11] - 合作养殖场采取“十统一”管理下的“公司 + 自养场 + 农场”合作养殖模式,公司与合作养殖场签订委托饲养合同,提供物资并拥有所有权,按流程结算价格计算养殖费 [12] - 公司商品代肉鸡流程结算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合作养殖场按最高存栏量交付10 - 12元/羽养殖风险抵押金 [12]
獐子岛:持续开发预制菜产品 积极推动落实新品上市计划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21:0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减少5.66% [1] - 2024年净利润为-2191.26万元,同比减少355.15% [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减少3276.09% [1]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研发费用投向水产品苗种培育、海洋环境模型构建、皱纹盘鲍种质资源保护等多个领域 [2] - 多倍体技术(如三倍体牡蛎、扇贝、鲍鱼等)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势 [2] - 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在贝类多倍体育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 三倍体牡蛎苗种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市场占有率较高 [2] 预制菜业务发展 - 公司推动食材向食品升级,研发"獐子岛味道"系列海洋预制菜产品 [3] - 预制菜业务包括海鲜预制菜、调理佐餐酱、餐饮快捷菜肴等系列 [3] - 产品适配家庭餐桌、快餐、烧烤、火锅等不同消费场景 [3] 线上销售渠道 - 线上销售平台实现"线上下单+线下体验"联动 [3] - 年内将丰富线上产品品类,增加"北纬39度"和"城市渔夫"副品牌推广 [3] - 创新与京东、天猫、抖音等平台的合作模式 [3] 资本运作与股权变更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5.2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4] - 发行对象为大连獐子岛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海发集团) [4] - 发行完成后控股股东将由盐化集团变更为海发集团,实控人仍为大连市国资委 [4] - 预计发行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增加,资产负债率降低 [4]
双汇发展(000895) - 2025年5月22日投资者调研记录
2025-05-22 18:04
业务规划 - 目前无开发宠物食品计划,将关注行业动态并做好经营决策 [4] - 本年度经营情况关注后续定期报告,坚持聚焦主业稳健经营 [4] - 积极对接多元化消费需求,丰富产品群,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5] - 坚持“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战略方针,推动企业发展 [6] 财务相关 - 坚持现金分红政策,平衡财务杠杆,保持健康资产负债状态 [4] - 充分考虑经营需要,合理融资,做好财务杠杆平衡 [6] 经营影响因素 - 市场肉类消费受季节、节日、行情等因素影响,各季度经营有差异 [6] - 生猪和猪肉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成本,密切关注行情做决策 [6] 人员角色 - 万隆先生现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6]
连亏六年的国联水产:剥离上游业务,财务、内控等多项违规
贝壳财经· 2025-05-22 16:19
公司业绩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减少26.16%,净利润亏损7.42亿元,亏损幅度扩大39.62% [2] - 公司连续六年亏损,2019-2024年五年营收净利双降,仅2022年短暂回温 [3] - 公司实施"321大单品"策略,前三大单品目标占营收30%、20%、10%以上,聚焦食品主业并剥离上游业务 [3] - 2024年公司94.80%营收来自水产食品行业,饲料营收占比降至4.35% [3] 募投项目变更 - 公司原计划投资6.02亿元建设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 [5][6] - 项目募集资金仅投入3887.69万元(不足10%)后终止,因市场需求变化及现有产能利用率不足 [7] - 终止原因包括小龙虾热度减退、价格下跌及预制菜市场繁荣度下降 [7] 财务与内控问题 - 2023年年报被查出收入核算不准确、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七项问题 [8][9] - 收入核算问题包括供港业务应采用净额法却采用总额法,部分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 [8][9] - 内控缺陷涉及采购业务原始单据缺失、存货管理无书面记录、SAP系统权限问题等 [9] - 公司对2021-2023年营业收入进行追溯调整,调减幅度分别为1.13亿元、2.65亿元、2.92亿元 [1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水产行业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贸易关税影响,消费市场景气度不佳 [2] - 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低位,终端市场销售缓慢 [2] - 小龙虾市场规模从2016年1466.10亿元增长至2020年3448.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8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