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搜索文档
专访 | 以“生活者”之名,解码花王138年的创新密码
FBeauty未来迹· 2025-11-12 20:44
核心经营理念 - 公司提出"生活者"理念取代"消费者"概念 将人视为完整鲜活且处于具体生活情境中的个体[2][3] - 经营关注点从产品使用扩展至产品如何融入并服务日常生活 理解肌肤修复渴望 家庭清洁高效期待 美丽兼顾安全需求等真实生活褶皱[3] - 公司要求团队从单向信息传递转向双向情感共鸣与价值共创 体现138年企业哲学的根本[8] 进博会展示战略 - 作为进博会八届全勤生 公司以"同美共生 质造未来"为主题 首设VIC技术与品质展区并落地ESG实践 呈现全球创新与本土落地深度融合[5] - VIC展区通过历史沉淀 安心安全品质体系 消费者共创开发逻辑及多触点战略四大板块 全景呈现138年来对清洁 美丽 健康的创新成果[6] - 展区采用实物与数据展示品质体系 并通过消费者共创案例直观呈现从用户痛点转化为创新成果的以需定研核心逻辑[6] - 设置公众号问卷反馈环节 将消费者使用感受纳入需求数据库以助力产品优化[6] 研发与创新体系 - 公司形成总部创新加本地深耕协同模式 日本总部专注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开发 中国研发中心深度扎根市场精准捕捉多元需求[8] - 中国研发中心作为重要海外基地 快速灵活应用总部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落地 让技术创新精准贴合中国市场[9] - 公司以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式创新为双轮驱动 深化与中国本土学术机构 科研单位及产业伙伴合作 构建产学研医创新生态[10] 财务表现与增长势头 - 化妆品事业前三季度实现销售额1812亿日元约84.1亿元人民币 实际同比增长4.9% 营业利润30亿日元约1.4亿元人民币[10] - 第三季度化妆品业务实际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10.6% 显示加速复苏态势[10] 本土化战略实施 - 芙丽芳丝全球总部2024年落户上海 决策权前置让中国定制从包装适配升级为中国需求定义全球研发的战略跃迁[12] - 净润精华卸妆油新品实现秒速浮妆净卸与微米乳化体系双突破 从市场调研到生产落地全部在中国高效完成 体现地产地销共创模式[12] - 净澈控油洗面霜作为研发团队迁至上海后首款中国定制作品 上市半年售出50万支 618期间拉新2.5万人 新客占比高达78%[14] - 芙丽芳丝开发速度较以往提高三成 中国市场上新速度比日本市场快逾一倍[14] - 珂润将日本专研神经酰胺护理技术与红荒肌痛点结合 进阶版面霜以7天快速修红 28天修护屏障为核心卖点 通过本土化生产实现供应链高效响应[16] - 珂润修红精华2025年较去年同期获得近2倍销售增长[16] - 碧柔新品水膜鎏光防晒液搭载独家御光磁吸水微囊技术 实现防晒 提亮 妆前三合一 并计划2026年升级追加防水防汗属性[18] - 本土化战略推进体现从销售优质产品向为生活困扰提供解决方案转变 长远布局致力于在中国为世界 将中国制造产品辐射亚太乃至全球[20] ESG实践与可持续沟通 - 公司首次将ESG主题发布会搬进进博会 分享同美共生实践成果 表明创新不仅是技术革新 更是企业与社会价值 环境友好的和谐共生[22] - 将可持续刻入产品研发 生产与供应链全周期 芙丽芳丝洗面霜实现96%原料生物可降解并采用甘蔗残渣软管 上海工厂依托120多个能源监测点实现精细化管理[24] - 公司连续11年位列IPE绿色供应链日化行业第一 连续8年入选CDP供应管理领头企业 供应链减排获国际认可[24] - 推广善用可用 创造可能ESG宣传活动 2023年引入中国后深耕本土进行现地化推广 今年发起环保主题UGC作品征集 以小红书为核心传播阵地号召用户分享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碳实践[24]
从项目渗透到可持续多维“蝶变”,中百物流手中的AI“人设”并非颠覆性——而是平衡点
财经网· 2025-11-12 20:30
快速消化高集中度仓储作业、在传统链路中分支出一条破解"最后一公里"的"捷径"、由人到货回流成货 到人……被进一步开垦的广阔前景,皆是AI撬动物流行业革新的痕迹。 "中国智慧物流市场已进入高速增长期。"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市场分 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人民币,2025-2030年 CAGR预计保持在15%以上。 物流行业头部企业对AI的布局亦呈现一片火热。再细分覆盖场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智慧物流分 会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AI应用研究报告》指出,根据对110余家的样本企业调研发 现,被调研企业均在推动AI技术应用,应用深度与广度参差不齐,整体AI应用渗透率超过37%,其中运 输场景应用渗透率最高,为78%;安全合规、智能仓储分列第二、第三位,渗透率分别系52.73%和 47.27%。 迈过自动化进阶为智能化、智慧化,从而让物理世界+数字世界融合的智慧仓储标杆活跃于版图之上的 中百物流,便对AI魅力深有感知:从中央仓、二期仓逐步覆盖求管理效益、从经营运转质量延伸可持 续赋能,公司并不认同"AI颠覆传统物流模式"的观 ...
NMG Provides a Quarterly Update on the Advancement of its Phase-2 North American Graphite Production
Businesswire· 2025-11-12 20:30
NMG Provides a Quarterly Update on the Advancement of its Phase-2 North American Graphite Production Share The Honourable Tim Hodgson, Canada's Minister of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 and Eric Desaulniers, NMG's Founder, President, and CEO, executed binding supply and marketing term sheets establishing a multiyear framework for an aggregate of 30,000 tpa of graphite concentrate from the Phase-2 Matawinie Mine, including a 15,000 tpa take-or-pay commitment by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with the balance to b ...
——A股央企ESG评价体系白皮书系列报告之十二:煤炭央企ESG评价结果分析:治理深化与赋能可持续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2 1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整体投资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对5家煤炭行业央企的ESG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认为多数企业ESG整体得分表现良好,行业整体ESG管理已达到一定水平,但在第三方鉴定、部分环境数据披露、ESG绩效与考核挂钩及分红机制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3][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1 整体表现良好, 第三方鉴定工作仍需完善 - 参与测评的5家煤炭央企中,ESG评分在70分以上的企业占据大多数,其中3家达到80-89分、1家达到90分以上 [3][8] - 所有5家企业均发布了独立的ESG专项报告并详细说明了编制依据,展现了良好的信息披露基础 [3][10][11] - 仅有2家企业的ESG报告经由第三方机构(毕马威华振会计事务所、德勤)鉴证,第三方鉴定工作仍需完善 [3][14] 2 环境管理趋于完善,绿色转型稳步推进 - 环境维度评估显示,有4家企业在环境指标上得分超过20分,表明行业对环境保护管理较为重视 [3][15] - 『防治污染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和『减排措施』两项指标的披露率达到100%,所有企业均展示了系统的管理举措 [3][15][27][30] - 在数据细节披露上存在短板:『能源消耗信息』有1家企业未完全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及污染物信息』的完整披露率仅为40%(2家企业) [3][17][22][26] - 『煤炭绿色开采与生态修复』作为行业转型关键,已有4家企业进行完整披露,体现了绿色转型的积极探索,例如新集能源2024年投入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费用达7.31亿元 [3][30] 3 社会责任履行积极,能源保供彰显担当 - 社会指标评价显示,5家企业均披露了乡村振兴的具体项目与投入金额,例如上海能源全年采购特色农产品318万元,文旅帮扶66.15万元,教育帮扶投入56万元 [3][39] - 所有企业均描述了社会公益行动,但仅有3家披露了具体的捐赠金额,例如中煤能源2024年向社会捐赠资金(含物资折款)632万元 [3][42] - 新增的『能源保供』行业特色指标,所有企业均提及相关努力并披露了煤炭产销量,其中4家企业披露了保供案例 [3][52] -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职工权益保护』方面,5家企业均披露了相关制度或沟通方案,但仅有3家企业披露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和离职率 [3][47][49] 4 治理体系较为健全 - 治理维度上,样本企业党建业务披露率为100%,展现出中国特色的治理优势 [3][57] - 绝大多数企业设立了ESG领导机构及董事会下的各专业委员会,治理基础设施较为健全,例如中国神华建立了包含董事会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工作办公室的多层级ESG治理架构 [3][60][62] - 将ESG绩效与管理层或所属单位考核明确挂钩的企业仅有1家(中国神华,其ESG相关指标分值约占考核基本分的34.7%) [3][60] - 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各家对于投资者关系的重视程度提高,多家组织投资者沟通活动,但设立投资者关系责任部门的企业仅有1家 [67] - 各家均披露了2024年的分红情况,但承诺最低分红比例高于40%的仅一家,煤炭央企的整体分红仍有提升空间 [3][76]
当城市绿能项目上链:RWA正改写全球融资游戏规则
搜狐财经· 2025-11-12 18:59
真实世界资产(RWA)行业趋势 - 行业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资产如房地产和艺术品进行代币化,实现碎片化低门槛交易,例如将名画拆分成数万份代币或使商业地产投资门槛降至千元级别 [1][4] - 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正协同构建新生态,例如DeFi协议Maple Finance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降低60%,MakerDAO将美债收益注入去中心化生态 [5] - 行业面临跨境确权需监管协作以及非标资产定价缺乏标准等挑战,但香港的实践展示了通过成熟基础设施将现实资产精准映射至链上的可行路径 [7] 香港数码绿色债券发行详情 - 香港特区政府发行多币种数码绿色债券总金额约100亿港元等值,覆盖港元、人民币、美元、欧元四种货币,并获得惠誉AA-、穆迪Aa3、标普AA+的发行评级 [3][4] - 此次发行获得总认购额超1300亿港元,超额认购超过13倍,并以数字原生形式在汇丰Orion平台直接发行,交收周期为T+1,交收时间缩短超50% [3][4] - 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符合香港特区政府《绿色债券框架》的绿色基建项目,并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颁发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认证计划”发行前阶段认证 [4] 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 - 本次发行首次引入欧元债券,并创新应用港元/人民币代币化央行货币结算,跳过传统托管环节,是金管局CMU系统与分布式账本技术无缝对接的实践 [3][4][5] - 汇丰作为技术支撑方提供Orion平台,推动代币化法币结算落地,平台直接参与者包括中国银行(香港)、交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4][5] - 债券收益权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分配,ESG数据实时上链披露,旨在解决传统资产流动性差、透明度不足的痛点 [4]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 此次主权级金融实践被视为RWA在主流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证明了真实资产上链可实现效率显著提升与生态融合 [4][7] - 技术变革推动金融从“少数人游戏”变为“全民参与”,实现全球资产7×24小时流通的愿景,使房产、艺术品等“沉睡资产”实现分钟级交易 [4][7] - 香港的债券发行是RWA发展的一个起点,为全球金融民主化按下加速键,展示了碎片化交易降低投资门槛至千元级别的潜力 [1][7]
公牛集团:公司ESG评级从B级提升至A级
中证网· 2025-11-12 18:48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罗京)近日,公牛集团(603195)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相关负责人表 示,今年以来,公司在推进绿色制造、推出绿色产品、提升员工福祉、打造和谐社区等方面开展更多实 践,在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明晟)最新ESG评级中,实现了由B级到A级的提升。 数据显示,公牛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98亿元,归母净利润29.7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同比增长20.12%。公司表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提升明显,主要得益于存货周转加快、费用 支出优化及预收账款增加,反映出公司经营活动的良性健康发展态势。 据介绍,今年以来,公牛集团深度洞察消费者需求,推出"隐形轨道插座""蝶翼Ⅲ超薄开关""小晴空落 地护眼灯旗舰款""超级小沐智能开关""天际系列充电桩"等一批兼具优良工业设计、丰富功能配置、时 尚外观美感的新品,不仅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更推动品牌向高端化、时尚化、科技化方向升级。同时, 公司深耕零售,积极推进渠道变革,持续提升装饰渠道旗舰店、装企、新能源渠道网点覆盖率,不断强 化服务能力体系建设。 分红方面,数据显示,公牛集团上市5年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127.72亿元,是IPO ...
A股央企ESG评价体系白皮书系列报告之十二:煤炭央企ESG评价结果分析:治理深化与赋能可持续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2 17: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对5家煤炭行业央企的ESG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认为多数企业ESG整体得分表现良好,行业整体ESG管理已达到一定水平,尤其在环境管理、社会责任履行和治理架构方面有扎实基础,但在第三方鉴定、部分数据透明度、ESG绩效与考核挂钩及分红机制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4][10] 整体表现 - 参与测评的5家煤炭央企中,ESG评分在70分以上的企业占据大多数,其中3家达到80-89分、1家达到90分以上 [4][10] - 所有5家企业均发布了独立的ESG专项报告并详细说明了编制依据,展现了良好的信息披露基础 [4][12][14] - 仅有2家企业的ESG报告经由第三方机构鉴证,第三方鉴定工作仍需完善 [4][17] 环境维度 - 环境指标评价显示,有4家企业在环境指标上得分超过20分,表明行业对环境保护管理较为重视 [4][19] - 『防治污染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和『减排措施』两项指标的披露率达到100%,所有企业均展示了系统的管理举措 [4][19][30][33] - 在数据细节披露上存在短板:『能源消耗信息』有1家企业未完全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及污染物信息』的完整披露率仅为40%(2家企业) [4][21][25] - 『煤炭绿色开采与生态修复』作为行业转型关键,已有4家企业进行完整披露,例如新集能源2024年投入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费用达7.31亿元 [4][33] 社会维度 - 煤炭央企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活跃,5家企业均披露了乡村振兴的具体项目与投入金额,例如上海能源全年采购特色农产品318万元,文旅及教育帮扶投入超122万元 [4][42] - 所有企业均描述了社会公益行动,但仅有3家披露了具体的捐赠金额,例如中煤能源2024年向社会捐赠资金(含物资折款)632万元 [4][46] - 新增的行业特色指标『能源保供』,所有企业均提及相关努力并披露了煤炭产销量,例如中煤能源以100%的履约率严格执行中长期合同 [4][54] 治理维度 - 样本企业展现出中国特色的治理优势,党建业务披露率为100% [4][57][59] - 绝大多数企业设立了ESG领导机构及董事会下的各专业委员会,治理基础设施较为健全,例如中国神华建立了完善的ESG治理架构 [4][57][62][64] - 将ESG绩效与管理层或所属单位考核明确挂钩的企业仅有1家,例如中国神华将ESG相关指标纳入考核,分值约占考核基本分的34.7% [4][57][62] - 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各家对于投资者关系的重视程度提高,5家企业均组织了投资者沟通活动,但仅1家设立了投资者关系责任部门 [4][57][66][69] - 各家均披露了2024年的分红情况,但承诺最低分红比例高于40%的仅一家,煤炭央企的整体分红仍有提升空间 [4][80]
ESG解读|卫宁健康董事长行贿获刑,公司陷合规与诚信双重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1-12 16:44
管理层重大变动 - 董事长周炜因单位行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卫宁中天被判处罚金80万元 周炜因此辞去董事长等所有董监高职务 [2][4] - 公司创始人之一刘宁接任董事长职务 标志着公司进入新的管理层过渡期 [2] - 周炜辞职后仍担任公司顾问并保留部分子公司执行董事职务 其与配偶合计持有公司12.78%股份 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4] 公司治理与内控风险 - 原董事长周炜的违法行为暴露公司高管监督机制全面失守 报告宣称的“健全内控、规范运作”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8] - 集团审计监察部未能识别或遏制高管及子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 内控体系对子公司的合规管控穿透性不足 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9] - 董事会和监事会在周炜2023年被立案调查及2024年全年均未对其履职能力提出质疑 治理机制对核心管理层的约束失效 [10] 股权结构与家族控制 - 董事会提名周炜之子周成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此举旨在保持家族对公司的参与 但可能强化家族控制 [4][11] - 周成此前曾有违规减持被监管警示的记录 其提名与报告中“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表述不符 未对高管诚信进行实质性审查 [11] 信息披露问题 - 2024年ESG报告完全未提及原董事长周炜被司法调查的重大事件 隐瞒管理层合规风险 与报告承诺的信息披露“完整性、及时性”严重不符 [12] - 公司公告称周炜辞职原因为“个人原因” 而未直接关联其司法判决 对于重大治理危机缺乏披露和反思 属于选择性披露 [14] 市场与财务影响 - 董事长获刑事件导致公司股价在11月6日暴跌超10% 市值从202亿元缩水至182亿元 反映市场对治理风险和业绩不确定性的担忧 [7] - 公司正处于向“AI+医疗”转型关键阶段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2.27% 毛利率下滑12.61个百分点至29.07% 净亏损2.41亿元 [16] - 尽管涉案子公司净利润占比仅7.97% 罚金占净利润0.9% 直接财务影响有限 但案件可能引发客户对合规性的质疑 在医疗反腐背景下未来招投标或面临更严格审查 [16]
三峡新能源杨庆华:ESG是企业价值重塑的通用钥匙,将软成本转化为硬资产
新浪证券· 2025-11-12 16:23
文章核心观点 - ESG体系制度的完善使企业迎来“价值重塑”的重要机遇 通过统一的披露标准和信息体系建设 企业的可持续价值得以更清晰、规范地呈现 [1] - ESG管理的提升能帮助公司吸引长期资本、获得更合理估值 并将“软性成本”转化为“硬性资产” 成为市值管理和价值创造的关键抓手 [3] ESG发展机遇 - 过去ESG信息分散、口径不一 公司虽做出大量努力 但难以被市场准确识别 [1] - 如今统一披露标准和信息体系建设使公司可持续价值更清晰、规范地呈现 [1] ESG实践挑战 - 当前ESG实践面临两大挑战 一是如何将非财务要素转化为可量化的财务指标 二是如何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等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 [3] - 应对挑战需构建更复杂的模型体系 并融合情景分析与前瞻性预测 [3] 新能源企业ESG发展 - 新能源企业在展示自身ESG特质方面仍有深化空间 [3] - 公司将持续完善专业人才体系 在风险评估、量化分析和价值挖掘等方面推进ESG管理落地 助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宋红雨:ESG数据统一性显著提升,有助于评价体系完善
新浪证券· 2025-11-12 16:15
文章核心观点 - 随着ESG信息披露规则的落地,披露数据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显著提升,为指数编制及ESG评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1] - ESG评价正成为推动资本流向可持续优质企业的重要工具,未来将有更多优秀企业成为ESG主题指数的成分股 [3] - 当前ESG生态体系仍需完善,评级反馈机制尚未形成有效闭环,未来指数公司和评级机构将持续完善评价体系与优化指标 [3] ESG信息披露与监管 - 财政部和证监会相关ESG信息披露规则逐步落地 [1] - 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与ESG实践上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3] - 披露数据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显著提升 [1] ESG评价体系与指数编制 - ESG评价是指数编制的重要依据 [3] - 披露数据的提升为指数编制及ESG评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1] - 指数公司将持续完善评价体系,推出更多ESG相关指数 [3] 资本引导与生态体系建设 - ESG评价正成为推动资本流向可持续优质企业的重要工具 [3] - 未来将有更多优秀企业成为ESG及相关主题指数的成分股 [3] - 评级机构需结合监管新规与企业创新实践,不断优化指标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