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长江为证、结发首城,这样的婚礼你喜欢吗? “工科生”宜宾 想要更浪漫
四川日报· 2025-05-30 10:44
宜宾婚恋产业发展战略 - 宜宾市通过打造婚恋主题街区、举办集体婚礼活动及发布11条"宜宾浪漫之旅"线路,塑造"长江婚礼目的地"城市名片 [2][4] - 翠屏区婚恋主题街区已招引近百户商家,其中超半数与婚恋产业相关,预计7月正式开街 [2][4] - 南溪区、兴文县等地同步依托文旅资源开发婚恋打卡地,如长江第一湾婚姻登记处周边超50%商家提供婚礼服务 [4][6] 产业布局与市场基础 - 宜宾人口净流入优势显著,产业工人和大学毕业生群体增长为婚恋产业提供客群基础 [5] - 奥斯汀花园餐厅旺季日均接待上千食客,其中33%为婚宴客群,反映婚恋消费需求旺盛 [4] - 翠屏区商务局筛选资质优良企业入驻,建立动态评价机制优化产业生态 [7] 商业模式创新 - 行业从传统"婚前产业"向婚后母婴、医疗等一站式服务延伸,契合消费者简办婚礼、重视婚后生活的趋势 [7] - 政府采取"市场主导+精准扶持"策略,主动邀约优质商户并整合分散景点资源实现串"珠"成"链" [6][7] - 婚恋主题带动文旅消费,合江门广场等地美食美酒吸引外地宾客,集体婚礼活动促进跨区域客流 [4][6] 城市转型与品牌升级 - 宜宾以婚恋产业为切入点,平衡"中国酒都""动力电池之都"的工业形象,拓展文旅消费场景 [2][8] - "长江婚礼目的地"定位差异化,结合蜀南竹海、李庄古镇等景区资源强化文旅竞争力 [4][9] - 需解决服务理念升级、消费场景多元化等挑战,以巩固婚恋主题的城市名片效应 [9]
小龙虾为啥便宜了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4
初夏时节,小龙虾进入销售旺季。有消息称,今年小龙虾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具体情况如何, 记者在小龙虾主产地湖北进行了采访。 近日,记者在武汉盒马超市常青花园店看到,单只6钱至8钱重的鲜活小龙虾的售价为每斤26.9元。"今 年小龙虾价格较往年有明显下降。"武汉市将军路菜市场大虾经营户黄丽芬粗略计算了一下,4月初小龙 虾刚上市时,最小的虾每斤也卖到了23元,而现在每斤只卖10元,降幅超过50%。 康峻预计,短期(5月至6月)来看,小龙虾价格或继续下探。因为湖北潜江、荆州等小龙虾主产区将迎 来清水虾批量上市,叠加山东、安徽产区供应,市场"价格战"将更激烈。中期(7月至8月),高温天气 导致成虾供应量减少,价格可能反弹。长期来看,行业将加速洗牌,"精品虾"与"通货虾"价差或将进一 步拉大。 小龙虾在湖北已发展成超千亿元的大产业。2023年,湖北出台"虾十条",明确"潜江龙虾"为湖北唯一小 龙虾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协同发展,2024年湖北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106万亩,产量143.7万吨,综合产 值1841亿元,潜江小龙虾加工交易总量突破8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为拓展市场,湖北连续多年开展潜江龙虾"走出去" ...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3
产业与人才融合 - 南昌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吸引人才,形成产业引才模式 [1] - 贵阳打造"筑才"品牌,以政策聚集人才,同时发展大数据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长沙推进"五区融合"创新生态圈,通过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1] - 产业是人才集聚的重要载体,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各地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1] 人才政策与实施 - 南昌累计兑现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超40亿元,通过"人才10条"和新"人才10条"政策吸引人才 [2] - 政策制定需体现诚意并回应人才需求,释放留才用才的暖意 [2] - 政策落地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逐步释放红利 [2] 城市环境与人才发展 - 建设让人才创新创业且安居乐业的环境,包括优化评价机制和鼓励创新氛围 [2] -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品质,解决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民生问题 [2]
从上海机床厂,看我国磨床产业发展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磨床行业 - 公司:上海机床厂、上海电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上海机床厂 - **技术实力**:作为国内磨床行业龙头,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术积累,是工具磨床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和磨床分会理事长单位,负责行业标准制修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产品规格超 600 种,涵盖多领域;在超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大型船用曲轴磨床、纳米级精度超精密机床等高端设备有显著优势,还开发了 CNC 剪薄机和划片机等精密设备 [1][2]。 - **研发成果**:国家 04 重大专项期间(2009 - 2018)承担多个项目,开发数控轧辊磨床、高速高效数控外圆磨床等,提升研发能力;为通用机械生产线提供曲轴磨床稳定运行 3 - 4 年,成功开发 P1 级(已提升至 P0 级)内螺纹和外螺纹成套装备 [1][4][5]。 - **产品种类**:拥有九大类磨床产品,包括外圆、内圆、复合、轧滚、曲轴和螺纹等,在深孔内圆磨床保持技术优势,提供大规格复合膜解决方案 [1][6]。 - **技术升级与创新**:每年稳定推出新产品,如 2025 年展出的复合磨床和深孔内圆磨核心部件;研发人员占比高,研发投入可观,根据不同时期和产品特征匹配用户需求持续创新;与西门子深度合作,自开发兼容多品牌数控系统的虚拟平台和仿真平台 [2][7][9]。 - **市场需求影响**:下游市场需求变化促使公司不断创新与优化产品,船用柴油发动机曲轴需求增加使相关产品产业化效果显著,光学玻璃平面加工领域超精密水平设备受关注 [4]。 磨床行业 - **竞争格局**:竞争格局分散且整合速度慢,原因是应用工艺要求高,细分领域专业性强;研发制造门槛高,细分领域拓展依赖企业自身工艺沉淀及与用户粘性 [8]。 - **加工工艺转化**:加工工艺发展需结合历史和发展眼光,与数控系统厂家合作,深入了解下游产业需求,加强上游零部件及研发层面协作 [8]。 数控系统 - **功能要求**:需在驱动和控制层面实现多种功能,支持复杂工艺解决方案,整合机床企业、用户端相关方面为一个系统,面向自动化或整线的系统解决方案可能需第三方专业配合 [9]。 上海电气 - **产业重视与方案提供**:重视行星滚柱丝杠产业,致力于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数控机床能达高精度水平,未来聚焦效率与自动化水平提升 [11]。 - **功能部件与碳纤维应用**:拥有完备制造与供应链体系,核心功能部件自研自制;聚焦碳纤维内源模组应用,探索其在关键零部件上的轻量化及性能提升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海机床厂在内螺纹磨削设备品类有长期研发投入,该品类市场需求量不大,但国内能响应特定规格需求的基本只有上海机床厂,且内螺纹磨削比外圆磨削精度和专业性要求更高 [6]。 - 上海机床厂不会对某一款机床设立单独产线,而是利用核心制造能力及供应链进行打包生产,根据订单数量响应产能 [11]。
厦门:支持科技成果(产品或服务)在涉海领域的应用 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快讯· 2025-05-29 14:04
厦门市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会同市财政局起草政策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1]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海洋保健食品、海洋功能化妆品、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观测监测设备、通信导航设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防污防腐涂料等 [1] - 政策鼓励扩大海洋应用场景,支持科技成果在涉海或非涉海领域的应用 [1] - 支持方式包括自主申报或揭榜挂帅的产业化示范 [1] - 补助标准为不超过项目实际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单个项目补助上限1000万元 [1]
厦门:聚焦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等领域建设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
快讯· 2025-05-29 14:02
厦门市海洋新兴产业支持政策 -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会同市财政局起草《厦门市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聚焦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海洋装备高性能制造、海洋立体观测等领域建设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1] - 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不超过项目实际设备投入的5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 [1] - 对国家、省、市海洋领域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后,经年度绩效评估优秀的按考核年度技术服务收入实际发生额的15%给予绩效奖励,单个平台最高奖励150万元 [1] - 对绩效评估良好的平台按考核年度技术服务收入实际发生额的10%给予绩效奖励,单个平台最高奖励100万元 [1] 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向 - 平台建设围绕技术创新、概念验证、产品研发、中试放大、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试验推广等环节 [1] - 重点聚焦领域包括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海洋装备高性能制造、海洋立体观测 [1]
联农带农,共享产业发展收益(经济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16
联农带农机制 - 云南省弥渡县新街镇大荒地村合作社采用利润分成模式,农户与龙头企业、村集体共享销售利润,户均年分红超过20万元 [1] - 合作社由村两委引导农户出资成立,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社员按出资比例管理土地,纯利润扣除成本后由社员与企业分红 [1] - 云南多地采用类似机制,如普洱市孟连县牛油果产业农户分三成利润,蒙自市蓝莓产业农户可获六成收益 [1] 产业选择与市场运作 - 产业方向选择需结合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如企业在西双版纳和丽江分别布局以实现蓝莓全年供应 [2] - 合作社组织和龙头企业介入能提升种植技术("种好")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卖好"),解决小农户技术不足问题 [2] -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需兼顾企业利润、农户收益和村集体经济,企业通过管理技术和销售获取合理利润 [2] 基层执行与机制创新 - 党员干部需协调农户参与意愿,部分农户因风险偏好更倾向固定地租而非土地入股 [2] - 相同土地和人员在不同机制下产出差异显著,如大荒地村模式使特色产业对乡村振兴贡献提升 [2]
宿迁举办第七届运河电商大会
新华日报· 2025-05-29 05:45
运河电商大会成果 - 第七届运河电商大会以"聚势共赢数启未来"为主题,现场签约128个项目,包括工业项目41个、人才科技项目37个、现代服务业项目33个、现代农业项目17个 [1] - 宿迁市委书记强调连续7年举办该活动,展示城市发展诚意,邀请各界合作共赢 [1] 宿迁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 宿迁形成"电商+产业带"模式,包括花卉苗木、板材家居等核心产业带,食品、美妆等新兴产业带,木制品、纺织服装等跨境产业带 [2] - 花木电商销售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家具行业网络零售额占江苏七分之一 [2] - 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均每秒发出35件快递 [2] - 全市每9人中有1人从事电商相关工作,近3万家电商企业集聚 [2] 电商产业基础设施 - 宿迁电商产业园是全省唯一以"互联网+商务服务"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2] - 形成"1+7+36"电商产业发展格局(1个国家级、7个省级、36个市级特色电商示范基地) [2] - 新获批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立江苏电商产业仲裁中心和京东科技数字金融中心、数字人研发中心 [2]
“政策包”给力 文化产业借力发力 广州以“文化+”战略打破边界 培育演艺新场景新消费、强化动漫影视优势
广州日报· 2025-05-29 03:01
影视产业政策与规划 - 广东发布影视产业"政策包",涵盖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开发全产业链,重点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和深化粤港澳合作 [1][2] - 广州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港、紫泥堂影视基地、1978电影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电影产业园区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2] - 广州计划实施重点电影创作选题规划,支持故事片创新,并举办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纪录片节等活动 [2] - 两部"广州出品"新片《坪石先生》(8月15日上映)和《英雄三元里》即将上映,分别聚焦教育先贤和民族历史题材 [2][3] 演艺市场发展 - "政策包"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演艺城市群,支持粤港澳三地演艺活动巡回落地,推动广州打造"国际演艺之都" [4] - 2024年广州审批营业性演出4974宗、140135场,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59场,稳居"演唱会之城"第一梯队 [4] - 广州将出台《广州市促进新型演艺空间发展暂行办法》,推动《雄狮少年》《英歌》等舞台剧走向世界,并引进国际重磅项目如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 [4] -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携中俄合作话剧《复活》及《邯郸记》亮相文博会,寻求海外演出合作 [5] 动漫影视产业 - 政策提出构建广深"双核"动漫高地,支持原创IP孵化与传统文化数字化,广州动漫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国约20%) [6] - 广州年产动画片超200部,产量和播出量全国第一,《雄狮少年》《落凡尘》等电影口碑突出,"猪猪侠""喜羊羊"IP持续活跃 [6] - 奥飞娱乐将投入《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等核心IP影视化开发,20周年大电影《异国破晓》预计今年上映 [6] - 咏声动漫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猪猪侠"系列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计划加大原创IP和国际市场拓展 [7]
产业发展所需是技能提升所重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1
产业转型升级与技能提升 - 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推动各地推出政策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强化技能提升与产业发展适配性,促进技能提升与特色优势产业融合[1] - 技能提升需重视赋能产业发展方向,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1] - 技能培训需立足地方特色优势产业资源禀赋,摒弃"大水漫灌"模式,采取"精准滴灌"方式[1] 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技能培训 - 云南省提出一产一策方式,同步实施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文旅、养老服务、绿色能源、劳动密集型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1] - 技能提升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解决技能与岗位错配问题[1] - 技能提升本质是推动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需协调短期与长期、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关系[2] 技能提升与区域发展 - 西部地区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建立家门口务工车间,需要劳动者技能提升跟进赋能[2] - 技能提升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区域竞争力塑造的关键,可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2] - 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职业技能培训,西部地区以"特"字为指引探索技能赋能产业新路径[2] 新兴产业技能培训 - 需注重新兴产业培训如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直播带货培训,以人才竞争力助推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效率和开拓市场[3] -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需因地制宜提升劳动者技能,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完善激励机制,深化产教融合[3] - 建立需求导向调整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与技能提升互促共进,共同赋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