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服务

搜索文档
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发布!2024年中国排名第4位,与第一名分差连续四年缩小
北京商报· 2025-07-03 20:47
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 - 2024年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前三位为美国(85.60分)、英国(49.73分)、日本(49.09分),中国以45.25分位列第四,较上年上升1位 [1][2] - 中国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分差连续四年持续缩小 [1] - 德国(44.86分)、加拿大(44.33分)、法国(44.19分)分列第五至七位 [2] - 韩国(43.20分)、澳大利亚(42.86分)、荷兰(40.21分)进入前十名 [2]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表现 -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全球排名第三,连续两年保持该水平 [4] - 2024年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评分显著提高,产业发展潜力指数从2023年35.12分跃升至57.25分,排名从第12升至第4 [4] - AI人才指数排名从2023年第8升至2024年第4,金融科技信贷水平从第16升至第4 [4] 数字金融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数字金融市场规模突破4.5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3.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市场之一 [4] - 数字金融发展为全球金融竞争力提升注入新动能,中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数字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 [4]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 国际层面:金融科技企业加速向东南亚等地区输出经验技术 [5] - 国内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客服、智能投资、风控等领域深化应用,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5] - 发展建议包括:鼓励技术创新应用、健全数据安全体系、坚持客户中心理念、加强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5]
内蒙古进一步激活金融创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6-30 10:14
记者从自治区财政厅获悉,近年来,自治区以"区块链+可信数据"为依托,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试 点建设,进一步激活了金融创新引擎。 支持构建数字金融新格局。在《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政策指引下,自治区财政支持内蒙古区域性 股权市场经营主体抢抓发展机遇,建立"财政统筹+专业运营"工作机制,将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 纳入自治区金融科技发展整体布局,以有效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金 融服务体系。 支持构筑金融安全新防线。自治区财政厅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指导并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借助区块 链分布式账本及其不可篡改特性搭建数字金融监管平台,为金融监管装上"智慧大脑",以保障金融市场 稳定有序运行;推动实现质押信息实时同步上链,构建国家级监管链与地区业务链的双链联动模式,以 有效保障质权人合法权益、推动股权登记标准化。截至今年4月末,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区域性股权市 场累计完成264笔股权质押登记,涉及融资规模超53亿元,为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保障。 支持培育企业高效上市。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作为自治区企业上市"天骏计划"的实施单位,自治区财政 支持其广泛引入多方数据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数据库,探索 ...
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引领 潍坊银行绘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画卷
齐鲁晚报· 2025-06-25 21:13
作为地方国有商业金融机构,潍坊银行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 位,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与企业发展同向同行,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银行",近年来在中国特 色金融文化的引领下,对原有企业文化实施迭代升级,通过深挖"惟信惟行"品牌内涵,探索出了一条具 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近日,2025"好品金融"典型案例和产品公布,潍坊银行入围"好品金融——金 融文化品牌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名单。 深挖"惟信惟行"品牌内涵 在"惟信惟行"文化品牌引领下,潍坊银行坚守初心,以文化赋能实践,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路径,将金 融"五篇大文章"政策落实要求纳入《潍坊银行2024-2026年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持续发力,为实体 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金融方面,不仅出台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还设置科技支行、打造专营团队,制定尽职免责管理办 法,并重塑专属审批流程,提升服务科技企业的效率与能力;绿色金融领域,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完善一系列制度,聚焦六大支持领域,搭建 "绿色通道",推动绿色贷款加速投放,还联合 ...
校企共研创新领域 小赢科技联合国内高等院校深探数字金融
新京报· 2025-06-25 14:30
数字金融实验室成立 - 小赢科技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联合共建"数字金融实验室",聚焦数字金融领域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 [1][2] - 实验室旨在突破技术壁垒,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实战经验,推动产教融合与数智化发展 [2] -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强调实验室将依托高校学科优势与企业实践,打造湾区影响力的产学研平台 [2] 小赢科技的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定位为中国领先的金融科技集团,以"科技传递金融温度"为理念,重点服务小微企业群体 [3][5] - 总裁李侃表示数字金融实验室是公司践行深圳精神(开放、包容、汇聚、拼搏)的新起点,旨在构建可持续金融生态 [3] - 通过"人机协同"风控模式(AI效率+人工纠偏)平衡风险与温度,解决小微企业碎片化数据融资难题 [5] 数字金融行业趋势 - 圆桌论坛共识显示数字金融从"工具创新"转向"价值重构",重塑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如偏远地区农民、街边小店) [4] - 行业通过技术破壁与普惠共生推动生态突围,例如支付方式变革与信用积累模式创新 [4] -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邱志刚指出实验室将聚焦"理论到场景最后一公里",激活大湾区"科技-外贸-金融"协同优势 [6] 产学研合作规划 - 三方计划在人工智能应用、金融风险建模、数字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课题+实践合作,吸纳高校学者与企业技术骨干组成跨界团队 [7] - 实验室定位为"学术前沿连接器"与"产业动能激活器",推动最新金融数学与AI成果落地 [6][7]
中国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全球化转型,阿里腾讯引领技术输出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50
中国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全球化转型 - 中国数字经济平台企业正从传统商品出口向技术标准输出转型,标志着国际竞争力提升[1] - 阿里、腾讯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重要参与者[1] - 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核心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考验[3] 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挑战 - 跨境监管差异显著,各国实施差异化金融牌照体系增加合规成本[4] - 数据本地化与隐私保护要求提升,反洗钱压力持续加大[4] - 本地化运营成为关键,需建设本地团队并适应文化商业习惯[4] - 技术平台本地化适配复杂,需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4] 金融科技出海的发展趋势 -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从跟随式探索转向引领式输出[5] - 电子商务平台表现突出,数字金融服务扩展至本地市场[5] - 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客户画像精度并降低运营成本[5] - 出海模式呈现双市场特征:新兴市场规模化填补空白,成熟市场聚焦风控技术[5] 技术支撑与区域战略 - 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金融科技出海提供技术保障[6] - 需与科技公司合作布局海外智算中心[6] - 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因政治经济稳定及数字化转型需求成为优先突破口[6]
浦发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9 20:34
公司经营成果 - 2024年度集团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 [3] - 集团资产规模达9.46万亿元,同比增长5.05%,不良贷款率1.36%,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6.96%,同比上升13.45个百分点 [3] - 公司位列《银行家》全球千强第19位、《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第159位、《财富》500强第292位 [3] 董事会工作 - 2024年董事会召开股东会1次,审议通过议案105项,审阅专项报告26项,独立董事专门会议7次 [6] - 董事会推动"数智化"战略体系,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 [7]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2025年绿色金融发展规划》,MSCI ESG评级保持为A [11] 监事会工作 - 2024年监事会召开会议14次,审议议案99份,审阅报告17份,重点监督战略规划落实、资本管理、风险管理等事项 [14] - 监事会开展董监高履职评价和企业监督评价,形成《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评价报告》 [14] 财务预算与决算 - 2024年母公司净利润432.86亿元,同比增长23.31%,不良贷款余额708.16亿元,不良率1.35% [18] - 2025年母公司计划资本性投入预算总额48.5亿元,其中IT建设投入30.5亿元,固定资产投入6.1亿元 [20] - 2025年公司捐赠预算4,00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青少年健康教育、应急救灾等领域 [20]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度拟分配现金股利83亿元,每股派送现金股利4.1元(含税),结余未分配利润用于补充资本 [21]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 2024年度高管税前薪酬情况:党委书记兼董事长85.68万元,党委副书记兼行长88.40万元,副行长88.40万元 [24] - 2023年度经考核后高管薪酬情况:党委书记兼董事长14.77万元,党委副书记兼行长65.75万元 [26] 公司章程修订 - 修订内容包括法定代表人定义、股东权利、股东会职权、担保事项审批等条款,删除监事会相关条款 [29][30][31] - 新增控股股东义务规定,明确不得占用公司资金、不得违规干预公司经营等要求 [47][48] 关联交易与审计 - 拟续聘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743万元,与2024年持平 [23] - 审议通过《关于与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的议案》 [1][4]
金融监管总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27条”!
券商中国· 2025-06-18 20:40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部署27条具体举措 [1] - 方案涵盖金融机构集聚、五篇大文章、制度型开放、监管水平提升、政策配套五大方向 [1][2] - 鼓励上海在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开展创新试点,支持全国性银行在沪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1] 金融机构集聚与功能优化 - 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支持商业银行总行通过专设机构或授权方式加大在沪投入 [2] - 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推动重点对外开放项目优先落地上海 [2] - 优化在沪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引导机构强化协同合作 [2] 五篇大文章与实体经济服务 - 提升科技金融工作质效,鼓励碳金融业务发展以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2] - 重点发展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2] - 支持上海参与国际碳金融定价权竞争,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7] 制度型开放与跨境金融创新 - 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水平 [2] - 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和航运保险发展,研究探索离岸金融创新 [2] - 探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跨境银团贷款等非居民贷款业务 [5] 监管创新与风险防控 - 推动在沪金融机构提高前瞻性风险管理能力,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3] - 对金融创新试点探索尽职免责机制,强化央地协同建立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3] - 支持上海金融监管局通过监管互动机制开展限定范围的金融创新试点 [4] 政策配套与人才建设 - 深化金融法治建设,完善上海金融营商环境 [3] - 支持设立金融监管总局数据分中心,打造新型资产管理服务平台 [3] - 加强金融人才引进与培养 [3] 金融与科技联动发展 - 支持上海探索适合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推进国际金融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建设 [6]
活动报名|“新产业 新技术 新模式 新动能——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会议即将开幕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6 19:1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正经历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当前数字 经济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数智金融的发展,在 实现普惠金融、提升资金流动效率、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正发挥着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受邀在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 览会上举办主旨会议,会议的主题为 "新产业 新技术 新模式 新动能——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 展"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金交会 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具体承办。 报名参会 会议时间 6月27日(星期五) 09:30-16:30 会议地点 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二层4.2馆 论坛实行"预先实名登记"和"一人一码"原则,主办方于 6月26日(周四)12:00之前 ,审核报名信 息,审核通过后将发送确认短信, 请凭确认短信中的链接点击获取入场二维码 "一人一码"有序 入场。 请携带身份证原件备查,门票二维码严禁转让或 ...
20条举措!深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
证券时报· 2025-06-04 12:39
深圳多措并举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近日,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深圳市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 案》(简称《实施方案》),聚焦推动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创新发展、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创新提升、培育 壮大出海市场主体以及促进资源要素跨境流动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加快提升深圳服务贸易、数 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为深圳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重要支 撑。 《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至50%以 上。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至55%以上。 促进贸易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实施方案》从促进数据要素畅通跨境、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转移、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 畅通人才跨境流动渠道等4个方面着手,促进贸易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实施方案》提出,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 商店,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 巩固提升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整体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扶持优质软件企业完善开发 ...
券商“五篇大文章”新考纲:科技金融占50分成“主科” 债券融资成加分关键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15:5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北京报道 在分类评价、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外,券商又将迎来一个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核心的新评价维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券商处了解到,为促进行业功能发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 协")正在研究制定《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价办 法》),并于日前向券商下发相关通知,要求于6月8日前完成全部报送。 根据《评价办法》,打分构成为基础分100分、附加项5分。其中,基础分由90分的定量评价指标与10分 的定性评价指标组成。 细看科技金融评分指标,三个细节值得关注。 ① 就统计口径而言,对于多家券商联合完成某个项目的,并购重组业务最为宽松,股权类业务次之, 债券类业务最紧。 定量评价指标对应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部 分。其中,科技金融部分占比最重,分数高达50分,其余四部分各10分。 "要想取得好名次,关键要在科技金融上下功夫。加大科技金融布局力度,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重 点。"某券商资深人士表示。 定性评价指标则分为:机制建设、业务资源持续投入,二者各占5分。 附加项考核券商"发挥投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