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
搜索文档
城乡提质“焕新”呈现年轻态 民生幸福“加码”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央视网· 2025-10-03 16:30
城市人口与结构变化 - 贵阳在“十四五”期间连续4年人口净增量达10万人,增长态势全国领先 [9] - 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年轻力量正在重塑城市 [9] 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改造 - “十四五”期间贵阳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244条,大幅提升居民幸福感 [14] - 背街小巷改造注重基础设施升级与文化营造,例如采用艺术涂鸦保留传统风貌并创造新生活场景 [11] - 城市改造工程使城市面貌经历深度蜕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认识并留在贵阳 [1] 商业业态与消费场景演变 - 全市拥有3000多家小型咖啡店,“咖啡之城”成为贵阳新名片,部分店铺日销量达三四百杯 [5] - 老街巷在改造后萌发出新业态与新场景,精品咖啡店等商业形态密集出现 [3][14] - 对青云路等美食据点进行统一整改,小吃摊“退街入室”并引入文创商店、书店,形成市民游客共享的新消费空间 [23] 生活圈与公共空间建设 - “十四五”期间共实施140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民可在短时间内触达生活必需场景 [19][21] - 全市公园数量突破1000个,已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宜居环境 [21] - 通过重塑社区空间布局,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公园自然景观成为日常生活环节 [17]
港股异动 | 内房股继续走低 新城发展(01030)跌超5%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跌超4%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4:02
内房股市场表现 - 新城发展股价下跌5.04%至2.45港元 [1]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股价下跌4.15%至2.31港元 [1] - 融创中国股价下跌1.82%至1.62港元 [1] 百强房企销售数据 - 1-9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6065.9亿元,同比下降12.2%,降幅较1-8月收窄1.1个百分点 [1] - 9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11.9% [1] 房地产市场状况 - 除核心城市市场有所修复外,多数城市楼市表现相对平淡 [1] - 市场仍面临一定调整压力 [1] - 区域分化和城市分化进一步加深 [1] 政策影响与展望 - 核心城市继续优化需求端政策 [1] - 部分高能级核心城市有望获益于城市更新,实现城市结构优化转型和内涵式发展 [1] - 行业有望逐步实现"止跌企稳" [1]
社科院倪鹏飞:警惕城市规模“越大越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13:07
城镇化发展阶段与城市体系演化 - 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7%,城镇开发边界内70%以上是存量空间,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1] - 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区域已进入“聚中有散”阶段,城市体系向都市圈、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方向演化[2] - 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后发区域仍处在“集中集聚”阶段,部分城市收缩、部分城市壮大是必然趋势[2] - 都市圈群终将成为中国城镇化的真正主体形态[2][4] 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机遇 -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超50%标志着城市群时代开启,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聚中有散”的城市群时代已成为必然[5] - 《意见》为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带来战略布局、制度创新、政策红利和市场预期等重要机遇[5] - 需通过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制度创新,驱动资源向城市圈群“大聚小散”“高聚低散”[6] - 构建“圈群主体、多态嵌套”的城市体系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可释放“1+1大于2”的规模经济红利[6] 超大特大城市功能优化与协调发展 - 超大特大城市做强做精核心功能,需将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要素集中到最核心的功能上[7] - 实现“减量”与“增质”平衡需处理好基与核、高与低和聚与散三对关系,关键是以市场化方式促进都市圈化[7] - 通过超大特大城市都市圈化,将非核心功能疏解至当日通勤范围内的周边空间,实现中心与周边共赢[7] - 需警惕主张城市越大越好的倾向,任何城市规模都有合理区间,超过区间必然导致规模不经济[10] 房地产市场新阶段与“好房子”供给 - 中国城镇户籍居民的住房问题已基本解决,城镇住房发展正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的“好房子”阶段[2][15] - “好房子”需求较大但供给相对不足,需从存量更新和新房建造两方面发力,并面向居民的普遍需求[2][15] - “好房子”供给应“量需而供”,精准匹配总量规模、户型结构、功能品质、空间区位等供给条件,摒弃高速发展时期的“三高”模式[15] - 需加快探索低杠杆、低负债、低周转、现房销售的房地产新开发、销售、融资模式[15] 房地产市场企稳与结构调整 - 当前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基础仍有待夯实,调整是不同于以往的深度调整[2][21] - 宏观经济持续好转是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将带动收入和就业增长,推动预期由弱变强[22] - 需为购房者减负,如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并加力存量商品房收储转保障房[22][23]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意见》将加速房地产市场供求和结构调整,高质量住房比例将逐步提高[2][24] 城市更新与保障房建设 -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需专项规划统筹指导这一多主体、多客体的系统工程[18] - 推进城市更新需破解钱从哪里来、力从哪里聚、利在哪里分三大核心问题,需进行融资机制创新[18][19] - 在保障房与商品房“双轨制”下,可推动两者“混居”并提升保障房建设标准,避免保障房被贴上“低端”标签[17] - 通过货币化安置、房票安置等方式进行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可减少存量供给并刺激新需求[24]
增进民生福祉 筑牢幸福之基
辽宁日报· 2025-10-03 09:20
乡村发展与振兴 -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实现显著增收,村民王宝维家通过水果销售和农家乐实现收入十多万元和近10万元 [2] - 祝家沟村实施引水上山工程,新建11个蓄水"天池"覆盖全村35万株果树,并建立8座恒温库和1座冷库以解决灌溉和储存问题 [2] - 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水淹区改造成五彩稻田,每日接待游客超600人,带动村民水果和土特产销售,使每户村民月收入增加2000元 [3] - 村集体收入已达40余万元,预计随着水稻和新建的5栋蓝莓大棚丰收,有望达到百万元,并计划修建道路、美化环境和建设黏豆包加工厂以解决就业 [3] 社区服务与民生保障 - 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东华园社区作为采煤沉陷避险搬迁安置小区,通过建设"连心桥"、增加公交线路至11条、配套幼儿园和小学等措施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 [6] - 社区设立长者食堂提供实惠餐饮服务,并建有党群服务中心,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群体 [6] - 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将废弃锅炉房改建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儿童活动空间和健康驿站,提供AI脏腑辨证仪等健康服务,并定期举行健康义诊活动 [7] 智慧医疗与便捷生活 - 沈阳市沈河区滨河街道多福社区引进"智慧医疗"系统,为居民免费安装随身健康监控设备,可精准监测健康异常并发出预警,居民还可持专属问诊卡在线咨询全国权威医生 [8] - 社区定期举办月嫂、美容美发、面点等就业培训,并通过直播带岗推荐工作,居民王静通过面点培训成功找到社区食堂面点师的工作 [8] - 东华园社区每栋楼设有党员家庭代办站,拥有80余名代办员,服务涵盖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各方面,可为居民提供送药上门等便捷服务 [9][10] - 社区居民自发成立十余个文体团队,如大合唱、秧歌、健身操等,丰富日常生活 [10]
焦点访谈丨城市更新 生活焕新——奔向更美好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2 16:07
城市更新核心理念转变 - 城市更新模式从过去“推土机式”的大拆大建转变为注重“精装修”的精细化管理,强调下“绣花功夫”[5] - 当前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理念已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文件,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工程[7] - 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重构,更注重社区关系、经济活力和文化记忆的重新编织[5] 城市更新政策与规模 - 国家层面持续发布政策指导,如2023年7月住建部通知及2025年5月中办国办意见,强调因地制宜、不搞“形象工程”[12] - 2019年至2024年全国累计改造28万个老旧小区,惠及1.2亿居民,并改造了36万公里老化管线[18] - 2025年1月至8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17万个,全年计划为2.5万个[18] 具体案例与模式创新 - 北京雨儿胡同通过微改造解决了积水等难题,引入市政排水系统,同时保留了胡同传统风貌[4][15] - 成都白墙公园项目通过前期调研,针对周边缺乏生活配套的问题,营造了15分钟可达的生活场景,融合了商业与运动健身功能[21][22][24] - 山东威海至海港湾项目将废弃老船厂改造为文、商、旅、体融合的新地标,日均客流达几万人次,成为城市新名片[28][30] 经济动能与产业转型 - 通过对老旧厂区等功能转换和业态升级,可以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费新空间,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2] - 2025年6月发布的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中,20个入围城市将获得超200亿元的财政补助[34]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超过6800万套,帮助1.7亿多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住房梦[7]
林武在济南调研节日保供安全稳定等工作并看望慰问坚守岗位人员
大众日报· 2025-10-02 09:19
消费零售行业 - 济南华联超市舜耕店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并确保物价稳定 [1] - 强化消防安全以营造良好购物环境 [1] - 优化服务供给以更好惠民生、促消费、增活力 [2] 交通运输行业 - 经十路历山路路口针对假期出行特点和流量变化加强调度并做好预案 [1] - 强化路网动态监测和巡逻管控以保障交通运输平安畅通 [1] - 多渠道发布交通提示信息以引导游客合理规划行程 [2] 文化旅游行业 - 上新街片区依托万字会旧址设立山东古建筑博物馆并于国庆假期免费预约开放 [1] - 保护古建筑并打造多元业态和消费场景以让城市更宜居 [1] - 加强创新谋划推出特色文旅产品和服务以持续擦亮"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 [2] 公共安全与管理 - 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管理 [2] -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火灾等各类事故发生 [2] - 科学控制景区客流量并维护好现场秩序 [2]
焦点访谈|以人为本 精雕细琢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央视网· 2025-10-01 22:00
城市更新战略理念转变 - 城市更新从大规模“推土机式”的增量扩张,转向“精雕细琢”的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强调“微改造”和“以人为本”[5][7][9] - 新理念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文件,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工程[5] - 核心目标是解决“城市病”,提升城市系统性、宜居性、包容性,避免“千城一面”,注重社区关系、经济活力和文化记忆的重新编织[5][7] 城市更新具体实践与案例 - 广州永庆坊从破败老街变为文旅新地标,北京雨儿胡同从大杂院变为现代居所,重庆戴家巷变为文旅融合的“城市会客厅”[3] - 北京白塔寺胡同通过微改造,解决积水问题,引入市政排水系统,同时保留青砖灰瓦的传统风貌[11] - 成都白墙公园通过精准调研周边需求,将闲置地块打造为包含咖啡、茶饮、运动健身的15分钟生活圈场景[15][17] - 山东威海至海港湾将废弃老船厂改造为集文、商、旅、体育于一体的综合空间,日均客流达几万人次[19][21] 城市更新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19至2024年全国改造28万个老旧小区,惠及1.2亿人,改造提升36万公里老化管线,增加387万个停车位,建设7.8万个养老托育设施[13] - 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1-8月已开工2.17万个[13] - 2025年6月发布的《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公示》中,20个城市入围,中央财政将补助超200亿元支持城市更新[23] 城市更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老旧厂区改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济南“579百工集”和石家庄棉一、棉二厂区改造后成为文旅消费和艺术展演新空间[21] - 通过功能转换、业态升级和场景营造,城市更新成为提升城市活力、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21] - 更新项目注重保留城市老底子和烟火气,在增加新元素和新气象的同时,维系原有社区关系[23]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聚变”,北京城市更新驶入“深水区”
贝壳财经· 2025-10-01 20:47
北京城市更新投资规模与模式 - 五年累计评选334个市级示范项目,总投资额达5500亿元 [1][3] - 第四届评选活动申报项目总投资额约769亿元,其中市场主体投资约443亿元,占比近58% [1][7] - 朝阳门南北小街通过“众筹”模式实现非政府投资110万元,撬动52家商户和沿线单位自主出资 [7] 城市更新发展阶段与理念转变 - 城市更新从单点突破的实践探索期,迈入系统构建“北京模式”的深化阶段 [2][3] - 发展模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更新理念从“单体更新”迈向“片区统筹” [3][4] - 推动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从“短期效果”到“可持续运营”的新路径 [3][4] 片区统筹与系统更新实践案例 - 朝阳区酒仙桥将台片区项目以坝河为脉络,串联产业社区、慢生活街区与全龄友好空间,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品质四维提升 [4] - 朝阳区三里屯街区通过编制控规确立“一横两纵、双核驱动、多点连片”空间结构,推动单点更新向片区综合更新转变 [4] - 三里屯路慢行系统改造、通盈中心首层活化等方式,以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精准匹配多元需求 [4] 城市更新的多元价值体现 - 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优化,更呈现文化延续、民生改善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多元价值 [2] - 昌平清华大学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项目通过“拆改留补”盘活三大老厂,实现工业遗存复兴与科技创新融合 [5] - 工业遗存更新需兼顾文化传承与绿色低碳,保留老厂房可大幅减少碳排放 [6] 项目实施支撑与成效 - 做好项目库、多渠道资金、示范试点、审批服务、政策激励“五大支撑” [7] - 中关村大融城项目通过政企协作成功转型,租金与客流均出现大幅提升 [8] - 酒仙桥慢生活街区更新带来产业提质和消费升级,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治理的多维价值重构 [8]
北京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再添新地标,华北最大电竞馆正式迎客
新京报· 2025-10-01 18:22
项目概况与定位 - 北京亮马河文化经济带新增文旅地标微博IN跨次元引力场于10月1日正式开业 [1] - 项目为朝阳区首个奥运遗产城市更新项目由2008年北京奥运沙滩排球馆改造升级而来 [1] - 项目将与其他设施共同构成集文化娱乐体育艺术潮流数字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2] 设施与业态亮点 - 外立面拥有超600平方米的LED巨幕提供极具未来感的视觉体验 [1] - 核心亮点钻石中心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电竞馆可容纳约1500名观众 [1] - 钻石中心是北京王者荣耀战队主场未来将承办KPL等顶级赛事 [1] - 项目内二次元商店开业商户推出约9.5折优惠 [1] - 微博IN首店占比超过30%面积占比超过50% [2] 活动与特色 - 假日期间将举办国际爵士艺术生活节原神周年庆快闪等丰富活动 [2] - 奥运沙滩排球馆的沙子被转移至阿派朗创造力星球亲子乐园再利用 [1]
申行漫记|上海老城厢为何能持续“逆生长”?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16:49
城市更新模式 - 上海通过将百年传统住宅建筑石库门改造为商业综合体鸿寿坊,实现建筑形式与功能承载的在地化演变并融入社区[1] - 昔日纺织厂被改造为M50创意园,为各国当代艺术家提供创作空间,以多样艺术形式再现工业文明[1] - 拥有70多年历史的曹杨新村通过精细规划更新实现社区逆龄生长[1] 城市发展理念 - 上海在城市发展中注重文化留存与精神传承,通过建筑分级保护制度保留城市记忆[1] - 城市更新采用绣花般精细的方式,使城市有机体在底蕴叠存的同时愈加年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