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酒煤电烟增长提速,贵州一季度工业增长跃居全国前三
第一财经· 2025-04-23 19:51
工业增加值增长 - 一季度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 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 比上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 [1] - 增速位居全国第三 仅次于西藏17.9%和甘肃11% [1] 传统支柱产业表现 - 酒煤电烟四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合计增长7.7% 比上年全年加快1.8个百分点 [2] - 四大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1.2% 比上年全年提高2.5个百分点 [2] - 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4.2% 比上年全年加快5.4个百分点 [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6% 比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 [2]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6.6% 比上年全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 - 烟草制品业增长5.1% 比上年全年加快3.1个百分点 [2] 新兴产业发展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3% 汽车产量5.33万辆 同比增长4.68倍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4.58万辆 增长93.7倍 [2] -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3% [2] - 电池制造增加值增长97.8% [2] -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189.8%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4% [3] - 计算机制造业增长57.4% [3] -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增长46.8% [3] 工业经济地位 - 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和质效提升 对全省经济稳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3] - 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成效明显 [3]
10年少了1100万人,东北三省怎么了?
虎嗅APP· 2025-04-22 18:31
东北人口变化趋势 - 东北三省常住人口10年累计减少1107万人,14年减少1456万人,总人口回落至上世纪80年代水平[4][5][6][10] - 黑龙江人口减少最为显著,14年减少804万(降幅21%),吉林减少429万(15%),辽宁减少223万(5%)[13][14][15] - 人口流失规模相当于1.4个海南省或1.5个沈阳市,超过武汉、郑州等城市体量[9][17] 人口流失驱动因素 - 黑龙江面临自然负增长与净流出双重压力:出生率仅2 92‰(全国最低),老龄化加速导致2023年自然人口负增长超20万[18] - 强省会效应缺失:哈尔滨为全国唯一人口下降的省会,沈阳/大连/长春是东北仅有的3个正增长城市[22][23][24] - 产业结构制约:支柱产业(石化/能源/装备)吸引力不足,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体量有限[26][27][28] 经济与人口突围挑战 - 大连/沈阳GDP突破9000亿,有望1-3年内跻身万亿俱乐部,但千万人口目标更难实现[35][36] - 沈阳/长春常住人口超900万,但年均增量仅数万人,突破千万需10年以上[40][44] - 东北缺乏强中心城市参与全国竞争,需培育新兴产业留住年轻人口[31][45]
估值周观察(4月第2期):先抑后扬,以我为主
国信证券· 2025-04-12 20:57
核心观点 - 近一周海外市场指数涨跌互现,美股宽基超跌反弹、估值扩张,欧洲、亚太区主要市场指数整体收跌、估值小幅收缩;A股核心宽基估值整体收缩,中盘成长估值收缩较明显;一级行业估值多数收缩;低协方差稳定红利行业估值性价比占优;新兴产业相关方向中,估值多数收缩 [2] 全球估值跟踪对比 - 近一周海外市场指数涨跌互现,美股宽基超跌反弹,欧洲、亚太主要宽基指数整体收跌;美股估值小幅扩张,欧洲、亚太估值小幅收缩;纳斯达克指数、纳斯达克100、道琼斯工业指数估值扩张幅度较大,PE分别较2025年4月4日扩张2.57x、2.28x、1.95x;除道琼斯工业指数、香港地区主要指数估值分位数较高外,其他地区主要指数多位于20%以下;恒科PE、PB、PS分位数分化较大,当前PE位于近一年5%分位数以下 [9] - 从PE来看,本周多数市场指数PE收缩,标普500 PE回升至2010年以来75%分位数以上;印度SNSEX 30指数PE收缩至25%分位数水平附近,当前PE为20.95x [13] - 从PB来看,标普500指数、印度SENSEX30指数高于2010年以来75%分位数;恒生指数PB本周进一步收缩,当前PB为1.00x,低于2010年以来25%分位数;沪深300指数PB当前静态PB为1.29,仍位于2010年以来25%分位数以下 [14] - PS方面,标普500指数当前PS达到2.5倍以上,高于2010年来75%分位数水平;恒生指数当前PS逐渐收缩至2010年以来25%分位数以下 [17] A股宽基估值跟踪 - 近一周A股核心宽基估值继续收缩,规模上国证2000、中证1000的PE、PB、PS和PCF收缩幅度相对较大,PE收缩幅度分别达2.69x、2.03x;风格上国证成长、小盘指数、中盘成长估值收缩较大,PE收缩幅度分别为0.71x、1.07x、1.17x [23] - 截至4月11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近一年整体估值水平较上周有所收缩,PE、PB、PS多数位于40%-55%分位数,PCF位于近三年80%-85%分位数;大盘成长中短期分位数水平占优,三年分位数视角PB、PCF分位数水平整体低于PE、PS,大盘成长估值分位数水平依然占优;五年分位数视角,小盘成长估值分位数水平较高,均在70%以上 [24] - 从PE来看,近一周国内指数PE整体收缩,均位于2010以来75%分位数水平以下;中证500、小盘指数、国证价值PE位于均值水平以下,当前分别为27.48x、28.41x、8.68x [25] - 从绝对值来看,成长风格整体PB高于价值风格,大盘成长、国证成长PB较高,截至4月11日,PB分别为2.63x、2.55x;从分位数看,除国证成长外,多数指数的PB位于25%分位数水平以下,长期视角下A股在PB角度仍具备一定的估值性价比 [32] - 小盘指数、国证成长、中证500、万得全A的PS均位于2010年来中枢水平以下;绝对值来看,成长风格PS高于价值;分位数视角下,中盘成长当前PS分别位于近一年分位数1.65%、近三年分位数0.55%、近五年分位数3.47%,具有一定向上空间 [33] - 国内指数近一周PCF整体收缩,小盘成长收缩幅度最大,当前PCF为20.43x;趋势上看,除中证500、小盘指数外,其余指数静态PCF位于2010年以来25%分位数以上 [39] A股行业&赛道估值跟踪 - 本周一级行业股价多数下跌,中游材料&制造、TMT行业下跌幅度较大,电力设备行业跌幅最大,周跌8.09%;一级行业估值多数收缩,除综合外,计算机估值收缩幅度最大(-4.78x),商贸零售、农林牧渔行业PE有所扩张,幅度分别为0.76x、0.73x [41] - 综合看PE、PB、PS、PCF分位数,下游必选消费板块估值一年分位水平整体优于可选板块,农业本周上涨后,三年分位数四项均值提升至22.61%,五年分位数四项均值提升至18.26%;上游资源PB三年和五年分位数水平均低于PE;整体来看,下游可选消费相关行业估值分位数有所扩张,多数处于历史高位,以公用事业为代表的低协方差稳定红利行业估值性价比占优,滚动1年、3年、5年PCF均位于30%分位数以下 [43] - PE方面,长期分位数排名前5的行业分别为房地产、计算机、商贸零售、钢铁、建筑材料,商贸零售排名上升;PB方面,长期分位数排名前5的行业分别为汽车、通信、电子、机械设备、国防军工,国防军工排名有所上升 [48] - PS方面,排名前5的行业分别为国防军工、通信、基础化工、银行、汽车,国防军工排名上升;PCF方面,排名前5的行业分别为建筑装饰、基础化工、国防军工、钢铁、银行,国防军工排名上升 [51] - 新兴产业各板块股价整体收跌,新能源板块跌幅相对较大,光伏跌幅达8.87%;新兴产业估值多数收缩,光伏本周估值回调幅度较大,PE收缩幅度达5.55x;集成电路估值扩张,本周PE扩张1.12x;热门概念中,农业主题指数PE扩张幅度较大,达7.58x [52] A股估值性价比 - 报告展示了全A、沪深300近10年PB - ROE轨迹 [55] - 报告展示了一级行业PEG情况汇总,PE取静态TTM,基于一致预测净利润测算两年复合CAGR,数据截至2025.4.11 [60] - 报告展示了二级行业PEG情况汇总,PE取静态TTM,基于一致预测净利润测算两年复合CAGR,数据截至2025.4.11 [63]
中国铁建(601186):2024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承压,未完合同额保障营收规模
华创证券· 2025-03-31 19: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下调),目标价 10.0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营收下降主因工程承包、房地产业务下降,期间费用率提升;未完成合同额为营收 720%,绿色环保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24%;毛利率微降,有息负债规模提升影响净利润;预测 2025 - 2027 年 EPS 至 1.67、1.70、1.73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5x/5x/5x,给予 2025 年 6xPE,对应目标价 10 元/股,给予“推荐”评级 [2][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671.71 亿元、10853.10 亿元、11038.47 亿元、11239.7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2%、1.7%、1.7%、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2.15 亿元、226.13 亿元、230.97 亿元、234.8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9%、1.8%、2.1%、1.7%;每股盈利分别为 1.64 元、1.67 元、1.70 元、1.73 元;市盈率均为 5 倍;市净率均为 0.3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357954.15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150324.55 万股,总市值 1110.81 亿元,流通市值 940.97 亿元,资产负债率 77.31%,每股净资产 19.45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10.26/6.83 元 [6] 营收及归母净利承压 - 2024 年实现营收 10671.72 亿元,同比下降 6.22%;归母净利润为 222.15 亿元,同比下降 14.87%,营收下降主因工程承包、房地产业务下降,期间费用率提升 0.4 个百分点至 5.9%,主因财务费用率提升 0.33 个百分点;整体业务承压,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资物流及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分部间抵消前)9312、180、234、719、869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5.68%、3.89%、2.52%、13.67%、9.39% [9] 未完成合同额为营收 720%,绿色环保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24% - 2024 年新签合同总额 3.04 万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 101.20%,同比下降 7.80%;分业务来看,工程承包、绿色环保、规划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资物流、产业金融、新兴产业新签合同额分别为 23286、3168、205、423、977、1975、91、245 亿元,同比分别 -10.36%、+23.79%、-31%、+1.27%、-21.02%、-8.75%、-16.12%、+36.47%;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未完合同额合计 7.68 万亿元,约为营收的 720%,其中境内、境外业务未完合同额分别为 6.22、1.46 万亿元,分别占未完合同总额的 80.95%、19.05% [9] 毛利率微降,有息负债规模提升影响净利润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 10.27%,同比下降 0.12 个百分点,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资物流及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8.75%、41.96%、22.35%、10.92%、9.17%,同比分别 -0.12、-1.31、+0.52、-1.29、+1.23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提升 0.4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 -0.01、+0.03、+0.06、+0.33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提升较多主因有息负债规模增加 [9] 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 至 1.67、1.70、1.73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5x/5x/5x,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法及历史估值,给予 2025 年 6xPE,对应目标价 10 元/股,给予“推荐”评级 [9]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 2024 - 2027 年货币资金分别为 1857.03 亿元、2259.32 亿元、2850.97 亿元、3342.47 亿元等,还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 [10]
《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发布
科技日报· 2025-03-31 09:10
原标题:《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发布 30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以下简称《蓝 皮书》)发布。《蓝皮书》系统呈现北京地区海归人才流动趋势和创新效能图谱。 据《蓝皮书》估算,截至2024年,北京归国留学人员数量为122.85万人。从调研数据看,北京归国留学 人员在海外所获学位以硕士及博士为主,硕士、博士及副博士共占76%。北京归国留学人员60%以上留 学美国和英国,科学技术、经济和教育是其从业的主要行业领域。其中,科学技术领域的留学人员最 多,占比达20.8%。 北京归国留学人员对就业及创新创业积极影响突出。《蓝皮书》显示,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北京归国留 学人员中,78%为在北京就业状态,14.2%为在北京创新创业状态,2.6%处于新就业形态(灵活就 业)。处于就业状态的北京归国留学人员中,有60%属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 网联汽车、未来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或新兴产业领域;处于创新创业状态的北京归国留学人员中,80%以 上属于新质生产力或新兴产业领域,其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作出贡 献。 另外,2024年,北京11 ...
习近平: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28 18:41
3月2 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进入世界市场、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一条就是积极利用外 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了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助推了中 国改革开放。 习近平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 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 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 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 习近平强调,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对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路线图和 时间表。中国将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开放;保障在华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国 民待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为其来华贸易投资尽可能提供便利,依法 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良 好外部环境。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 3月2 3日至2 4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作为每年全国两会后首个 举办的"国家 ...
中证沪港深张江自主创新50指数上涨0.03%,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芯国际等
金融界· 2025-03-24 22:15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张江自主创新50指数3月24日上涨0.03%至1485.13点 成交额293.4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6.62% 近三个月上涨7.11% 年初至今上涨10.05%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从沪港深三地选取50只张江高新区上市公司证券 覆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81% 韦尔股份(11.04%)、中芯国际(9.85%)、中微公司(7.86%)、澜起科技(7.74%)、联影医疗(4.68%)、思源电气(3.93%)、商汤-W(3.38%)、药明康德(3.2%)、晶晨股份(2.61%)、恒瑞医药(2.52%) [1] 市场分布 - 按交易所划分: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84.67%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8.84%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6.48% [2] - 按行业划分:信息技术占比67.98% 医药卫生占比20.15% 工业占比6.75% 通信服务占比2.12% 原材料占比1.69% 房地产占比0.89% 可选消费占比0.42% [2] 指数维护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合资格时相应调整 [2] 跟踪产品 - 公募基金包括汇添富中证沪港深张江自主创新50ETF [3]
划重点!用诗词打开2025年“两高”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16:57
网络犯罪治理 - 最高检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458人,办理公益诉讼5061件 [5] - 最高法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万件8.2万人,同比增长26.7%,重点打击涉缅北跨境诈骗 [9] - 最高检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7.8万人,同比上升53.9% [10] 企业司法保护与市场秩序 - 司法系统帮助657家企业通过重整摆脱困境,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 [13] - 最高检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3.7万人(同比+13%),惩治民企内部腐败犯罪3298人 [14] 知识产权与新兴产业 -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6年审结技术类案件近2万件,2024年涉新兴产业案件占比达32.3%(1233件) [17] - 最高检加强AI、生物医药等领域司法保护,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1万人 [18] 金融犯罪打击 - 最高法审结金融案件266万件(同比-12.3%),严惩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2.5万件4.8万人(同比+5.3%) [21] - 最高检起诉金融诈骗等犯罪2.5万人,证券类犯罪825人,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犯罪3032人 [22] 民生领域司法保障 - 最高法审结民生案件548.3万件(同比+1.7%),发出反家暴保护令6351份(同比+11.5%) [24] - 最高检惩治食药安全犯罪1.5万人,追讨农民工欠薪15.7亿元,支持民事诉讼4.04万件 [25] 生态环境司法 - 最高法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1.9万件(同比-5.4%),判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96亿元(同比+87.5%) [30] - 最高检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3.6万人,办理公益诉讼5.7万件 [31]
重磅!郑栅洁: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证券时报· 2025-03-06 15:30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发布实施 [2] 民间资本与重大项目 - 去年向民间资本推出8000多个重大项目 [2] - 今年将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投资布局 [2] - 将在铁路、水利、核电等领域推出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 [2] 培育新动能与升级传统动能 -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2] - 近期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是做优、做强、做大创新型企业 [2] 产业结构调整 - 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的具体方案 [2] - 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 [2] - 让供给侧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2]
重磅信号!4.4万亿元要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13:57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对防范和化解楼市风险有积极意义,该政策今年有望发挥更大作用,但房地产风险化解需各项稳楼市措施整体推进 [3][4][5]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4] 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存量闲置未开工土地计容建筑面积或达12.6亿平方米,按2025年全国新开工面积测算,可供新开工周期约2.09年,各地实际闲置土地库存压力可能更大,存量土地和商品房带来的资金压力庞大 [6] - 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升温,但单独依靠市场消化库存化解风险力度不够,政府收储存量土地和商品房是解决企业债务压力的有效措施 [6] - 收储存量土地和商品房是“政府下场调节供需”的重要举措,对平衡楼市供需关系、稳定市场预期有积极效果 [7] - 去年11月土地储备专项债正式重启,年末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今年各地纷纷推进,广东发行307亿元专项债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 [7] - 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增加5000亿元,用于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的额度大概率继续提高,该政策对楼市风险兜底和化解有望产生积极效果 [7][8] 2025年部分重点工作 财政 -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10] 政府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10] 投资 - 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10] 特别国债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10] 消费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新兴生产力 -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11]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11] 教育 - 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11] 市场环境 - 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11] 开放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11] 住房 -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做好保交房工作 [11] 乡村振兴 -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1] 城镇化 - 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