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长盛养老健康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65.91万元 净值增长率2.1%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27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265.91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437元 [4]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1%,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27亿元 [4]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3.68%,同类排名116/138 [5]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4.81%,同类排名104/138 [5]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5.43%,同类排名99/133 [5]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2.10%,同类排名25/107 [5]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2957,同类排名23/105 [11]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26.56%,同类排名101/106 [13]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1年一季度,为27.65% [13]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属于灵活配置型,长期投资医药医疗股票 [4] - 2025年二季度医药行业以创新药及产业链为主题,三生制药大额BD落地延续创新药行情 [4] - 产品主要围绕A股医药产业链布局,二季度适当分散配置 [4] - 减持部分创新药标的,增加高值耗材和中药配置 [4] - 对产业链中业绩增速快或出海预期确定的标的会在调整中继续增加配置 [4] 基金持仓情况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3.7%,同类平均为86.92% [16] - 2020年末最高仓位93.2%,2019年一季度末最低仓位42.14% [16] - 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益方生物、惠泰医疗、天士力、微电生理、信立泰、东阿阿胶、华润三九、甘李药业、江中药业、药明康德 [21]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郝征目前管理4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4] - 截至7月18日,长盛医疗量化股票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29.74% [4] - 长盛景气优选混合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低为13.82% [4]
徐翔旗下私募规模跃升3级!蒙玺、泓湖等16家私募荣升百亿!328家私募年内规模跃升!
私募排排网· 2025-07-19 18:04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整体横盘震荡,上证指数微涨2.76%,银行和微盘股表现强势,其他板块一般 [2] - 美股呈现V型走势,纳指和标普500涨幅均超5% [2] - 港股表现突出,恒生指数上半年涨幅接近20% [2] 私募行业规模变化 - 截至2024年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000家,基金87833只,规模5.21万亿元 [2] - 2025年6月末管理人减少239家至7761家,基金减少4477只至83356只,规模增加3500亿元至5.56万亿元 [2] 私募规模跃升情况 - 328家私募管理规模实现跨等级增长,其中主观私募161家,量化私募91家,"主观+量化"类68家 [3] - 按策略划分:股票策略203家,多资产策略48家,期货及衍生品策略33家,债券策略15家 [4] - 按地域划分:上海127家,北京50家,深圳41家,杭州26家,广州18家 [4] 新晋百亿私募 - 16家私募新晋或重回百亿阵营,量化私募占9家,主观私募6家,"主观+量化"1家 [4] - 复胜资产、蒙玺投资、顽岩资产、聚宽投资旗下产品上半年收益表现突出 [4] - 泓湖私募、微观博易规模从20-50亿跃升至100亿以上 [4] 规模跃升两级的私募 - 25家私募实现规模跃升2个台阶及以上,股票策略占16家 [9] - 路远私募、晨耀私募、泽元投资收益表现居前 [9] - 坤灵私募实现3级跃升(0-5亿至20-50亿) [13] 业绩领先私募 - 上半年收益前5:同犇投资、路远私募、晨耀私募、一久私募基金、优波资本 [15] - 近一年收益前5:一久私募基金、同犇投资、优波资本、神农投资、巴克夏投资 [20] - 近三年收益前5:孚盈投资、汇瑾资产、壹点纳锦资管、观理基金、一久私募基金 [26] 持续领先私募 - 6家私募同时位列上半年、近一年、近三年20强:橡木资产、一久私募基金、壹点纳锦资管、优波资本、裕恒资本、广州守正用奇 [29]
“公奔私”浪潮又要来?来哪里?高毅、睿郡、睿璞成聚集地!陆航、梁文涛、凌鹏等业绩领先!
私募排排网· 2025-07-19 16:39
公募基金经理流动趋势 - 截至7月16日,今年已发生超2700条基金经理变更事项,其中194位卸任,307位新聘 [2] - 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如鲍无可、周海栋等选择清仓式卸任,曹名长、于洋等知名公募基金经理离任引发市场关注 [2] - 投奔私募成为公募基金经理重要去向之一,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达863位,管理320只产品 [2] 公奔私基金经理分布 - 555位任职于0-5亿规模私募,36位任职于百亿私募 [2] - 高毅资产拥有6位公奔私基金经理最多,包括邱国鹭、邓晓峰等知名人士 [2] - 睿郡资产、勤辰资产、睿璞投资分别拥有5位、3位、3位公奔私基金经理 [4] 公奔私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上半年有34位公奔私基金经理符合排名规则,平均收益为***%,前十门槛为***% [5] - 上半年收益前三为复胜资产陆航、香橙资本何潇、紫阁投资徐爽 [5] - 近1年收益前三为紫阁投资徐爽、复胜资产陆航、津育投资张文龙 [8] - 近3年收益前三为深圳善择私募杨萍、睦沣投资李振岳、荒原投资凌鹏 [11] 头部公奔私基金经理详情 - 复胜资产陆航管理5只产品规模11.64亿,上半年收益***%,专注新消费赛道 [6] - 香橙资本何潇管理3只产品规模14.45亿,上半年收益***%,稳健2号B类表现突出 [7] - 紫阁投资徐爽管理3只产品规模5.06亿,近1年收益***%,重仓创新药板块 [9] - 泓湖私募梁文涛管理7只产品规模45.58亿,近1年收益***%,宏观策略表现优异 [11] - 荒原投资凌鹏管理3只产品规模9980.9万,近3年收益***%,策略引发业内关注 [12] - 睿璞投资蔡海洪管理3只产品规模5.84亿,近3年收益***%,团队含3位公奔私基金经理 [13]
创新药行情还没结束!华福证券陈铁林:国内将催生数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药企
券商中国· 2025-07-19 15:48
中国创新药行业现状与前景 产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创新药行业经过10多年政策和资本支持已进入收获期,成为全球第二创新药来源国,研发排名靠前,在全球新靶点、新赛道表现突出[1][3][7] - 2024年创新药行情由产业周期(研发突破)和BD交易(跨国药企采购)驱动,港股18A因流动性改善估值修复,行业收入端连续多季度表现最佳[2][3][4] - 中国在全球进度前二的研发管线占比约30%,2024-2025年BD交易金额和数量居全球首位,更多为License-out模式[7] 竞争优势与短板 - **人才优势**:生物制药人才储备充足,生物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全球领先,支撑CXO/CDMO领域研发外包需求[8] - **临床优势**:庞大人口基数与三级医院资源使临床试验成本仅为美国1/5-1/10[9] - **工程创新**:双抗、ADC等领域通过组合式创新远超其他国家[10] - **市场短板**:国内医保定价限制商业化空间,同款药品中美价差达10-20倍,倒逼企业出海[10] - **源头创新**:基础科研弱于美国,但在双抗、ADC、基因治疗等领域已跻身第一梯队[11][12] 企业战略转变 - 研发方向从扎堆PD-1转向追求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差异化产品[5] - Biotech企业更开放BD合作,授权海外权益而非盲目自建销售团队[6] - 美国MNC因2026-2027年专利到期急需补充管线,中国高性价比创新药成首选[6] 未来3-5年展望 - 2024-2025年预计持续出现大额BD交易,后续可能引发跨国收并购[13] - 中国Biopharma企业将从授权出海转向自主海外商业化,可能收购国际渠道平台[13] - 5-10年内将涌现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国MNC,二级市场市值占比显著提升[13] 投资逻辑与策略 - **产业指标**:PD-1/VEGF、IL-2、新一代ADC等潜力领域仍有未兑现BD机会[17] - **业绩验证**:半年报/年报中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最高,BD首付款将增厚利润[18] - **估值空间**:龙头公司DCF模型显示估值未达泡沫化水平,股价距2019-2021高点仍有差距[19][20] - **配置建议**:普通投资者可布局ETF或主题基金,专业投资者需跟踪研发进度、BD潜力及销售放量[14][15]
踢出港股通后找到估值增长方向,选择美妆的开拓药业-B(09939)股价拉升超150%
智通财经网· 2025-07-19 11:50
股价表现 - 开拓药业-B(09939)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达156.70% [1] - 公司股价在2月、3月、5月和7月分别上涨24.72%、17.12%、20.00%和66.23% [1] - 7月股价连续大涨,66.23%的涨幅引起市场关注 [1] - 去年3月被踢出港股通后股价区间累跌34.35%,超过同期被剔除股票平均24%的跌幅 [4] 港股通影响 - 被踢出港股通后港股通持股比例从35%降至24.16% [4] - 剔除首日股价跌幅12.21%,成交量萎缩89% [4] - 7月股价上涨期间港股通持股比例出现快速下降 [8] - 当前港股通持股比例仍超过20%,显示部分投资者仍在博弈长期价值 [11] 产品进展 - KX-826治疗雄激素脱发三期临床未达统计学显著性 [11] - KX-826与米诺地尔联合治疗显示显著优于单药疗效,TAHC增加30.54根/cm2 [16] - 联合用药组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非预期不良事件 [16] - KT-939获得国际命名批准并启动全球销售业务 [16] 市场前景 - 全球脱发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82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60.2亿美元 [12] - 中国脱发人数超2.5亿,30岁以下人群占比84% [12] - 中国毛发健康产业预计年增长260%,2031年脱发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155亿元 [12] - 公司PB估值3.62倍,低于美妆行业7.73倍水平 [17]
全国首张传统中医诊疗服务海外投资保单落地
金融时报· 2025-07-19 11:49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为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投资建设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项目出具全国首张传统中医诊疗服务海外投资保单 [1] - 该项目是中哈两国传统医学合作的首个示范项目,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化的生动实践 [1] -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系全国首批、陕西省唯一的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在哈萨克斯坦设立的传统医学中心以针灸、推拿、拔罐等特色疗法为核心,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累计接诊患者超3.8万人次 [1] 项目运营与保障 - 中国信保为项目提供长达10年的政治风险保障,覆盖战争、征收、汇兑限制等不可抗力风险,确保项目稳健运营 [1] - 该保单化解了民营机构"走出去"的后顾之忧,助力中医药服务在海外实现可持续发展 [1] - 项目实施将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中医药服务经营体系,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产业国际化 [1]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中国信保表示此次承保是落实"在中亚设立更多传统医学中心"的具体行动,彰显对民营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支持 [2] - 未来中国信保将继续发挥风险保障优势,为更多中国企业"出海"保驾护航,推动中医药惠及世界 [2]
创新药牛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雪球· 2025-07-19 11:39
创新药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 创新药行业正处于牛市初期,行情从港股扩散至A股,预计将持续3-5年[3][11][18] - 行业驱动因素包括BD热潮、政策改善、基本面修复、流动性提升、机构增配和技术升级[4][6][7][8][9] - 国内药企市值与国际巨头差距显著,老龄化趋势将创造巨大市场空间[14] 行业驱动因素 BD(业务拓展)热潮 - 年初以来多起大额BD交易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首付款金额显著[4] - 国际合作验证产品质量,为海外临床和全球化市场拓展提供支持[5][6] - 2023年BD总额已超2022年全年总和,显示技术实力提升[9][15] 政策环境改善 - 集采政策优化叠加创新药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6] - 政策虽不直接提升短期业绩,但助力行业长期发展[6] 基本面修复 - 多家药企从研发投入期转向盈利阶段,例如荣昌生物一季报后市场预期改善[6] - 此前行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高、产出低、亏损严重的问题[6] 流动性与资金面 - 交易量从百万级显著放大,估值体系重构[7] - 药企通过配售补充研发资金,市场认可其长期价值[7] - 机构配置触底反弹,仓位提升推动股价[9] 技术实力 - 国内多款产品具备与国际大厂竞争能力,技术投入和人才储备见效[9] 投资方向 - 具备BD预期或已达成BD的企业(如三生、荣昌),业绩确定性高[17] - 拥有重磅在研药物或处于临床阶段的企业[18] 行业前景 - 类比新能源、半导体行业,创新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医药战不能输")[12][13] - 中国老龄化加速将催生全球最大医药消费市场之一[14] - 行业牛市可能贯穿至2025年,成为跨周期投资品种[18]
海外股市又在新高,这些权益类QDII基金赢麻了!上半年20强均跑赢全球主要股指!
私募排排网· 2025-07-19 11:35
全球股指表现 - 2025年7月15日,纳斯达克、标普500、加拿大S&P/TSX、富时新加坡海峡时报、英国富时100等多个海外股指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上半年,韩国综合指数、俄罗斯RTS、西班牙IBEX35、德国DAX等股指涨幅超20% [4] - 近三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德国DAX、纳斯达克、标普500等股指涨幅超60% [4] - 德国DAX指数近一年涨幅31.12%,近三年涨幅87.03%,2025年7月10日创历史新高 [5] - 纳斯达克指数近三年涨幅84.70%,2025年7月14日创历史新高 [5] QDII基金概况 - QDII基金主要投向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部分布局越南、印度等新兴市场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权益类QDII基金共525只,占QDII基金总数77.43%,总规模约6828亿元 [8] - 权益类QDII基金2025年上半年收益均值13.46%,中位数9.72%;近三年收益均值36.21%,中位数24.85% [9][10] 2025上半年QDII基金20强 - 上榜门槛接近32%,前10强均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10] - 冠军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A上半年收益86.48%,规模2.65亿元,重仓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港股创新药公司 [11][12][15] - 亚军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QDII)A收益53.47%,规模9.11亿元 [12] 近一年QDII基金20强 - 上榜门槛超46%,港股医药主题基金占比过半 [17] - 冠军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A近一年收益92.59% [18][19] - 季军南方中国新兴经济9个月持有期混合(QDII)A收益76.05%,重仓腾讯控股、泡泡玛特等港股互联网及新消费公司 [18][22] 近三年QDII基金20强 - 上榜门槛超67%,美股科技主题基金占比近半 [24] - 冠军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指数(QDII-LOF)A收益121.45%,规模19.30亿元 [25][26] - 季军建信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A人民币收益104.59%,重仓苹果、微软等纳斯达克科技巨头 [25][28]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十一批国采目录产品梳理2025/07/19
行情回顾 - 中信医药指数本周上涨3.91%,跑赢沪深300指数2.82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位 [5] - 涨幅前十个股:博瑞医药(+42.35%)、力生制药(+41.68%)、南新制药(+34.95%)、奥赛康(+32.77%)、一品红(+32.13%)等,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减肥药概念、创新药进展及产品获批 [4][5][55] - 跌幅前十个股:*ST苏吴(-22.31%)、ST未名(-16.82%)、浩欧博(-16.76%)等,主要受退市风险、半年报预亏及短期回调影响 [4][5][55] 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创新药 - 行业正从数量逻辑(me-too速度)向质量逻辑(BIC/FIC管线及BD金额)转型,2025年重点关注差异化管线和国际化能力 [9] - 国内创新药BD合作活跃,如辉瑞与三生制药就SGJ-707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交易,BMS与BioNTech就BNT327合作支付15亿美元首付款 [38] 医疗器械 - 影像设备招投标量显著回暖,24Q4起采购意向环比增长47.82%,25年业绩有望体现 [9][39] - 化学发光国产替代加速,安徽等省际联盟集采中国产企业报量份额提升明显,海外市场逐步从装机转向试剂放量 [9][37] - 骨科集采后渠道出清完成,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矩阵多元化和出海寻求增长,神经外科领域集采后进口替代加速 [9][36] 中药 - 基药目录预期将推动独家品种放量,国企改革聚焦ROE提升,重点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等标的 [10][45] - OTC板块受益老龄化+医保免疫属性,医保目录解限品种如康缘药业具备弹性 [10] CXO与生命科学服务 - 海外投融资回暖传导至订单端,25年CXO行业有望重回高增长,生命科学服务公司进入投入回报期 [9][44] - 行业并购整合加速,国内企业通过并购扩品对标国际巨头发展路径 [44] 第十一批国采影响分析 - 本次集采纳入55个品种,院内市场规模合计327.72亿元,达格列净以53.71亿元销售额居首 [16][17] - 集采规则优化:明确排除年采购额<1亿元、专利侵权高风险等六类产品,缓解华东医药等企业存量品种冲击 [15][24] - 光脚企业机会:鲁抗医药(达格列净)、科伦药业(奥拉帕利)等有望通过集采实现快速放量 [20][21] - 争议品种明确:依托咪酯中长链因采购额不足未纳入,恩华药业估值压制因素解除 [26][30] 行业动态与产品进展 - 恒瑞医药GLP-1/GIP双抗HRS9531减肥适应症III期达优效终点,拟递交NDA [52] - 百济神州/安进CD3/DLL3双抗塔拉妥单抗在华报产,靶向85%-96%小细胞肺癌表达的DLL3蛋白 [53] - 禾元生物全球首个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获批,采用水稻胚乳表达体系降低成本及免疫原性 [54]
罗氏公司发布小核酸药物治疗天使综合征的的临床结果,登上Nature Medicine
生物世界· 2025-07-19 11:06
天使综合征疾病概述 - 天使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发育障碍疾病,约20000名新生儿中有一名患病,患病儿童有严重的智力障碍、癫痫发作、行走和睡眠障碍,以及缄默症[2] - 该疾病由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印迹基因UBE3A的突变或缺失导致,其遗传学原理比一般单基因遗传病更复杂,只有来自母亲的UBE3A基因拷贝表达[2] Rugonersen药物研发进展 - 罗氏公司研发的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Rugonersen(RO7248824)通过靶向抑制UBE3A-ATS,解除其对来自父亲的UBE3A基因的沉默作用,从而恢复表达[6] - 1期临床试验(TANGELO研究)在61名1-12岁天使综合征儿童患者中评估了Rugonersen的安全性和耐受性[6] - 临床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Rugonersen显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并观察到临床症状改善的迹象[3][8] 临床试验结果 - 对探索性终点的分析表明,Rugonersen可导致天使综合征相关脑电图异常出现剂量依赖性的部分正常化[8] - 药物显示出核心症状临床改善的信号,超出了自然病史数据的预期[8] - 初步临床结果支持Rugonersen在天使综合征治疗中的进一步开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