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造假
icon
搜索文档
恒大前行政总裁夏海钧,被曝藏身美国加州而非加拿大!他妻子在美持有资产达1.7亿元,其12岁儿子就读于加州一所私立学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9:34
公司动态 - 中国恒大将于8月25日被取消香港上市地位 [1] - 公司清盘人向许家印、丁玉梅、夏海钧等7名被告追讨约60亿美元(430亿元人民币)的股息及酬金 [2] - 清盘人申请禁制令限制3名主要被告处置全球600亿港元(550亿元人民币)资产 [2] - 许家印于2023年9月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 [9] - 夏海钧被深交所和中国证监会通报无法取得联系 [9][10] 财务与法律争议 - 清盘人指控被告在2017-2020年财务批准中违反责任 [2] - 恒大地产被证实2019-2020年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和利润 [2] - 夏海钧妻子在美国持有三处房产、四辆汽车及信托资产 总价值2400万美元(1.7亿元人民币) [11][12] - 清盘人指控夏海钧为实际资产控制人 其妻仅为代理人 [12][13] - 香港法院批准将夏海钧妻子追加为被告 [18] 高管资产披露问题 - 夏海钧被法院认定极度不愿披露海外资产 [11] - 其妻名下加州房产62 Como由夏海钧2011年全额出资120万美元购入 后转移至妻子名下 [14] - 家族另持有加州尔湾58 Boulder View及新港15 Rim Ridge两处不动产 [16] - 夏海钧常居美国加州 与12岁儿子同住并参与当地活动 [13] - 其公开提供的加拿大地址与实际美国住址不符 [13]
泽达易盛财务造假案未了 东兴证券天健等发起追偿诉讼
中国经济网· 2025-08-15 13:52
涉诉案件概况 - 格尔软件涉及三起追偿权纠纷案件,案件编号分别为(2025)沪74民初3158号、3159号、3160号,原告分别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东兴证券、康达律所 [1] - 案件源于泽达易盛欺诈发行案,中介机构在向投资者赔付及缴纳款项合计4.93亿元后发起追偿诉讼 [1] - 三起案件合计被诉金额:案件一12,345.51万元(本金11,755.76万元+利息589.74万元),案件二21,533.20万元,案件三3,348.55万元 [3] 案件背景 - 原告方均为泽达易盛IPO中介机构,包括东兴证券(保荐机构)、天健会计(审计机构)、康达律所(法律顾问) [1] - 泽达易盛因2023年4月被证监会认定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2023年7月7日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1][4] - 该案被证监会列为2024年投资者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之首,涉及科创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3] 公司交易情况 - 格尔软件2018年、2020年与泽达易盛有两批次采购销售业务,后自查认定交易不具备商业实质 [2] - 相关交易对2018-2021年财务报表影响较小无需追溯调整,但2023年5月公司因此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2] 诉讼进展 - 被告包含格尔软件(被告十八)在内的37家公司及2名自然人 [2] - 截至公告日案件尚未开庭,无法判断对公司当期或未来利润的影响 [3]
田野股份自曝财务造假背后:新式茶饮红利消退业绩“断崖” 私募基金陷关联交易接盘疑云
新浪证券· 2025-08-15 10:45
财务造假与审计问题 - 公司2024年通过向贸易客户销售榴莲肉、果汁等商品未能按合同收到货款 同时通过合同加价方式向供应商采购水果原料虚增采购金额 并通过供应商支付佣金、供应链利息及前期欠款等支出 [1] - 公司与部分在建工程供应商存在提前支付款项、供应商规模小或成立时间短且提供大额工程服务等可疑情形 下属子公司被安排代公司采购水果原材料走账 [1] - 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 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 北交所对公司董事长和财务负责人给予纪律处分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业绩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利润总额由3407.73万元下调至1420.52万元 降幅58.3% 归母净利润由2858.51万元降至965.46万元 降幅66.2% 收入小幅提升7.3%但归母净利润下跌71.5% 创2012年以来最低点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微增0.7%至8905.70万元 归母净利润453.67万元较2024年同期近乎腰斩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432.65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3214.57万元 [4] - 综合毛利率从2021年29.2%走低至2024年20.5%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22.3% 较2024年同期下降2.2% 较2022年一季度最高点27.6%显著下滑 [5] 产品结构与客户依赖 - 原料果汁是核心业务 2023-2024年该细分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74.3%、90.9% [4] - 芒果汁平均单价从1.02万元/吨降至0.88万元/吨 单位成本上升2.0% 毛利率减少超14个百分点 销量同比下降22.1%导致收入锐减32.5% [4] - 橙汁销量暴涨16倍但平均单价下降18.6% 单位成本仅减少不足10% 毛利率由24.5%降至16.9% [5] - 2021年前五大客户中奈雪的茶、茶百道、一点点和沪上阿姨四家新式茶饮公司采购额合计2.60亿元 占主要客户采购总额82.9% 为总营收贡献56.6% [2] 行业环境与客户风险 - 新式茶饮客户陷入存量竞争、自建供应链以缩减成本 奈雪的茶上市五年累亏18.41亿元 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亏损9.17亿元 市值较巅峰时期蒸发超90% [3] - 茶百道和沪上阿姨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 年内股价累计跌去11.5%、9.8% 一点点近三年门店净减少超450家 [3] - 2023-2024年以新式茶饮品牌为主的前五大客户整体采购额同比分别减少4.7%、25.7% 是公司业绩持续疲软的主要原因 [3] 投资项目与治理问题 - 公司与方富创投于2023年5月合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嘉兴方富宏熙 最终规模1.04亿元 公司认缴2600万元持股25% 方富创投认缴7800万元持股75% [6] - 基金主要运作方式是与政府引导基金、其他有限合伙人合作设立子基金 投向公司产业链相关项目 已知潜在投资标的包括多家关联公司 [6] - 2024年公司对嘉兴方富宏熙累计投资2600万元 但大股东方富创投出资并未实缴到账 基金未进行直接项目投资 而是参投两只方富创投管理的基金 [7] - 海南自贸港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投产日期从2025年10月31日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 同时项目更名为海南田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食品工厂建设项目 [8] - 2025年4月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将注销全资孙公司湖北宜昌田野创新食品有限公司 [8] - 嘉兴方富宏熙基金宣称2024年以1000万元收购恩凯赛药股权 但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恩凯赛药聚焦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 [8] - 公司已向方富创投发函督促其于2025年8月31日前履行出资义务 逾期仍未履行则退出对基金的投资 [9]
60家上市公司集体暴雷!证监会连坐罚单首现,造假供应商被罚700万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03
恒信东方财务与股价表现 - 8月13日股价低开17% 午盘跌幅扩大至18.7% 单日市值蒸发7.86亿元 换手率激增至15.8%创上市14年最高纪录[1] - 前五大卖出席位合计抛售1.2亿元 占全天成交额41% 显示恐慌性抛售[1] - 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2020-2024年)累计亏损额达20.74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5% 亏损扩大11%[1] - "数字沉浸式应用项目"募资投入后两次延期 实际资金投入进度不足40% 未计提减值准备[1] - 2022年年报会计差错追溯调整 营收从4.92亿元调减至3.10亿元 缩水幅度37%[1] 监管处罚案例 - ST高鸿虚构198亿元营收 欺诈发行募资12.5亿元 被证监会处以1.6亿元罚款 董事长及第三方实控人遭10年市场禁入 深交所启动强制退市程序[3] - 白云山5名高管因虚增药品采购价套取资金、品牌授权腐败被立案调查 涉及"王老吉"品牌利益输送问题[3] - 豪尔赛前董事长通过关联企业支付1800万元"项目协调费"换取市政照明工程订单 因单位行贿罪被公诉[3] - ST苏吴公司2020-2023年连续四年虚增营收19.8亿元 董事长被立案 股价年内跌幅达74%[6] - 立方数科因2024年业绩预告重大偏差及AI概念炒作被查处[6] 市场监管动态 - 2025年1-7月55家上市公司因信披违规被立案 9家公司及58名高管合计被罚1.106亿元 违规类型含业绩预告变脸、关联交易隐匿、重大诉讼隐瞒[6] - 8月初超过60家上市公司被立案 董事长及实控人密集落网[6] - 8月8日际华集团因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 股价由连续涨停转为跌停[5] - 中金所等五大期货交易所于8月8日联合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 加强市场监管[7] 投资者索赔机制 - 依据《证券法》第85条划定两段索赔区间: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10月24日期间买入且期末持股 或上市后至2025年8月13日买入且当日持股[9] - 超过2000名恒信东方股民通过"投资快报"平台提交交易记录寻求赔偿[9]
“全链条追责”形成闭环!泽达易盛案三中介赔付5亿后起诉39名被告追偿3.7亿
中国经营报· 2025-08-14 17:35
核心事件概述 - 格尔软件等39名被告被三家中介机构起诉追偿3.72亿元 涉及泽达易盛欺诈发行案中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行为 [1][3] - 三家中介机构(天健所、东兴证券、康达律所)因泽达易盛案已向投资者赔付及向证监会缴纳款项合计4.93亿元 [1][6] - 证监会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 2025年6月对越博动力造假案两名配合方分别处以200万元和30万元罚款 [2][5] 财务造假细节 - 泽达易盛2016-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2亿元 虚增利润1.87亿元 2020-2021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23亿元 虚增利润1.1亿元 [4][5] - 格尔软件2018-2020年虚增归母净利润274.78万元、250.67万元、77.38万元 2021年虚减190.37万元 2018年和2020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119.81万元和216.98万元 [4] - 2019-2023年涉及第三方配合造假的上市公司达53家 共541家第三方参与 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超10家配合方 [5] 追责机制演进 - 中介机构追偿金额分布:天健所索赔1.23亿元(含投资者赔偿2774.63万元及证监会款项8981.13万元) 东兴证券索赔2.15亿元 康达律所索赔0.33亿元 [3] - 监管形成"全链条追责"闭环:泽达易盛案7195名投资者获2.8亿元全额赔偿 中介机构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 [6] - 法律依据为《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规定》第22条 明知造假提供实质性协助的第三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0] 行业影响分析 - 第三方配合造假成为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新特点 形成利益链和"生态圈" 2019-2023年涉及53家上市公司 [2][5] - 追责范围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延伸至整个造假生态链 通过高额索赔提高造假协作成本 [6][7] - 推动中介机构从"形式审阅"转向"实质风控" 为注册制深化构建责任闭环的法治保障 [7]
配合造假的第三方,正浮出水面
金融时报· 2025-08-14 09:46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近期通报越博动力和*ST高鸿财务造假案件 强调第三方配合造假成为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新特点 监管部门将严厉打击第三方配合造假行为 [1] - 2024年以来 因财务造假被处罚或拟处罚的上市公司中 8家涉及第三方公司配合虚构业务 包括ST诺泰 *ST苏吴 ST朗源 *ST广道 *ST恒久 *ST锦港 ST智云 ST中青宝等 [1] 第三方配合造假特征 - 2019年至2023年期间 涉及客户 供应商 隐性关联方 金融机构等三方配合造假的上市公司共计53家 第三方配合造假主体多达541家 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约有10家第三方配合造假 [2] - 第三方配合造假呈现高度隐蔽性 复杂运作模式及系统性协同特征 通过无商业实质的空转业务进行造假 专网通讯案迄今未全部结案 *ST高鸿调查时间长达一年 [2] - 第三方参与者包括中介机构 资金通道 上下游客户 供应商及金融机构 与上市公司构成隐性关联利益链条 通过多个节点串联进行走单 空转等虚假交易 [3] 监管制度完善 - 2023年7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 明确第三方配合造假的法律责任 强调行刑衔接和民事救济 [5] - 中国证监会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 对财务造假和第三方配合造假实施一体打击 [5] - 2025年3月1日实施的《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第十四条规定共同违法行为处罚认定方式 为追究第三方行政违法责任提供制度依据 [5] 法律责任认定 - 第三方配合造假将面临民事 行政 刑事三类处罚 民事追责依据包括民法典第1168条共同侵权行为和第1169条帮助侵权行为规定 [6] - 刑事责任方面 配合造假行为人可能构成证券法第181条和第197条虚假陈述行为中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或构成欺诈发行证券罪 违规披露罪等共犯 [6] - 2024年8月最高检文件明确 通过虚假交易合同 资金空转等手段配合财务造假的行为 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成立共犯的从重处罚 [7] 监管技术提升 - 监管部门建议通过大数据分析 对上市公司财报数据中与主业不相关 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等异常情况保持持续关注 [9] - 推进全链条追责机制构建 围绕资金流 票据流 物流 信息流四流合一重构证据链条 加强税务 海关 银行 公安与证监之间的跨部门协作 [9]
公司造假?董秘敲诈?安靠智电“吹哨人”疑案始末
凤凰网财经· 2025-08-14 00:16
案件进展 - 安靠智电时任董秘黄节根因敲诈勒索罪名成立被溧阳市人民法院当庭宣判 刑期未透露但将上诉 [1] - 案件源于2022年8月黄节根质疑公司财务造假并拒绝签字 后因索要《绩效协议》股权奖励被指控敲诈勒索 [1] - 案件审理过程波折 2024年10月首次开庭 2025年1月二次开庭均未判决 8月11日终审宣判 [1] 财务造假争议 - 黄节根指控公司2021-2022年通过曹山项目虚增利润:2021半年报虚增44% 年报虚增64.5%(1.52亿元) 2022半年报虚增37% [15] - 公司解释称曹山项目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 因GIL产品为定制且客户认可工程量 但黄节根反驳设备为通用型且未满足收款权条件 [17][18] - 江苏证监局2024年11月认定公司收入确认政策披露不准确 但未认定财务造假 对实控人陈晓凌出具警示函 [16] 绩效协议纠纷 - 《绩效协议》约定三年市值目标(150亿/185亿/210亿)及净利润同比增20% 未达标需补偿21.06万股(时值800万元) [7] - 关键争议在于黄节根单方面添加"季度净利润增20%"条款 公司称未提示修改 [8] - 谈判中黄节根提出三阶段诉求:赔偿券商损失(被否认)、签署市值翻倍奖励协议(1-2亿元)、最终要求兑现绩效股票 [9] 公司经营影响 - 安靠智电股价较2021年高点下跌60% 公募基金持仓从15.3%骤降至2.1% [24] - 公司2021年业绩高增(半年报营收+139% 净利+83%)但后续季度利润连续下滑(Q2 -12.7% Q3 -44.3% Q4 -86.22%) [22] - 核心业务为电缆连接件/GIL系统 实控人为陈氏三兄弟 2017年2月深交所上市 [12] 法律争议焦点 - 律师观点认为黄节根行为属劳动纠纷 无非法占有故意 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20] - 公司指控证据包括黄节根手写便条提及"中报签字可谈"等 黄解释为谈判记录 [18][19] - 黄节根2024年7月行政诉讼证监会期间失联 系A股首例董秘起诉监管部门不查处造假案件 [2][3]
富二代辞职接班潮:沈家雯接任力源科技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8-13 21:50
富二代接班现象 - 部分富二代通过高考进入名校后选择在外部机构就业并晋升至中层 但因家庭企业突发状况被迫回归接班 [2] - 富二代职业路径多样化 包括进入自家公司历练 带资进入投行或创办投资公司 以及在券商 基金等金融机构发展 [2] - 接班原因包括家族企业实控人涉及法律问题或单纯安排继承 例如力源科技和丰元股份的案例 [2][5][12] 力源科技案例 - 董事长沈万中因涉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被取保候审并辞职 其女沈家雯被提名为董事 [3][5] - 公司财务造假涉及2021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04亿元(占24.71%)和利润总额2700余万元(占68.23%) 半年度和三季度报告也存在虚增 [5] - 沈家雯持有公司0.94%股份 沈万中持有32.10%股份 沈家雯拥有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双学士学位 曾任汇添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 [4][6][9] 财务造假处罚情况 - 2025年7月有6家上市公司高管受到刑事处罚 力源科技沈万中被判14个月 因造假仅持续一年 [10] - 其他公司包括金通灵(欺诈发行和违规披露) ST起步(欺诈发行和违规披露) ST TH(操纵证券市场) 瑞斯康达(违规披露)和锦州港(违规披露) [10] - 金通灵连续造假6年 锦州港连续7年财务造假 瑞斯康达涉及900亿元隋田力专网通信大案 影响15家上市公司 [11] 丰元股份案例 - 赵晓萌于2023年9月当选董事长 为实控人赵光辉之女 此前在中泰证券担任战略客户部和质控部高级经理 [12][14] - 公司从草酸生产起家 年产量达6万吨 产品拓展至医药 稀土和电子级专用草酸 2016年上市后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15][16] - 2021年和2022年完成两轮定向增发融资超13亿元 投资者包括华夏基金 招商证券 瑞银集团等 目前正极材料产能14万吨 磷酸铁锂产能12.5万吨 预计年底扩大至30万吨 [17][18] 春立医疗案例 - 史文玲于2022年接任董事长 为实控人史春宝 岳术俊之女 此前在字节跳动用户增长部门工作 [18] - 公司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首家"A+H"上市公司 但受集采影响髋关节和膝关节终端价格平均降幅分别达80%和84% [21] - 公司转型发展种植牙等口腔医疗产品和手术机器人 两款手术导航系统于2023年5月获批 股价自年初上涨一倍 [22][23] 行业动态与监管 - 证监会联合公安部 财政部等部委于2024年6月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 强化打击财务造假 [9] - A股上市公司中有12位90后女董事长 最年轻的为27岁的史文玲 [23] - 医疗器械板块因脑机接口概念受市场热炒 手术机器人成为关注焦点 [23]
泽达易盛财务造假案余波未平 引发连环索赔诉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20:26
核心事件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东兴证券、康达律所三家泽达易盛IPO中介机构向上海金融法院起诉格尔软件等37家公司及2名自然人,追偿因其财务造假导致的损失 [2][3] - 三家中介机构分别索赔本金及利息1.23亿元、2.15亿元和0.33亿元,并要求部分主体承担连带责任 [3] - 泽达易盛因虚增营业收入5.65亿元、虚增利润2.96亿元于2023年7月从科创板退市,中介机构已向投资者赔付及向证监会缴纳款项合计4.93亿元 [2][3] 格尔软件回应 - 公司声称2018年和2020年与泽达易盛的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对2018-2021年财务报表影响较小无需追溯调整 [2][4] - 历史公告显示公司2018-2020年虚增归母净利润274.78万元、250.67万元和77.38万元,2021年虚减190.37万元,2018年和2020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119.81万元和216.98万元 [5] - 公司表示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诉,并通过加强内控体系和学习法规来防范未来风险 [5][8] 法律依据 - 追偿权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第178条,需满足被追偿方存在过错且行为与损害有直接因果关系 [6] - 法院裁判考量因素包括过错程度、行为关联性和损失诱因,根据《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规定》第22条可追究配合造假的第三方责任 [6] - 仅证明"无商业实质业务"不足构成追偿依据,需进一步证明上下游方存在主观过错行为 [7] 行业影响 - 本案体现"全链条追责"机制突破,中介机构需完善底稿管理和穿透核查,独立验证交易真实性 [7] - 上市公司需建立内部追责机制规范关联交易,投资者应关注信息披露异常并及时参与集体诉讼 [7]
公司造假?董秘敲诈?安靠智电“吹哨人”疑案始末
凤凰网财经· 2025-08-13 18:19
案件核心进展 - 安靠智电时任董秘黄节根因敲诈勒索罪名成立被判刑,刑期未公开但计划上诉[1] - 案件源于2022年8月黄节根质疑公司财务造假并拒绝签字,后因索要《绩效协议》股权奖励被指控[1] - 案件历经三次开庭及补充侦查,双方对事件描述存在根本分歧[1] 财务造假争议 - 黄节根指控公司通过篡改曹山项目收入确认方法虚增利润:2021年半年报虚增44%、年报虚增64.5%、2022年半年报虚增37%[18][21] - 公司辩称曹山项目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合理,因产品具不可替代性且客户认可工程量[23] - 江苏证监局2024年11月认定公司存在收入确认政策披露不准确等问题,但未明确判定财务造假[22] 绩效协议纠纷 - 《绩效协议》约定黄节根需分三阶段完成市值目标(150亿/185亿/210亿),达标后可获210600股奖励[9] - 协议争议焦点在于黄节根私自添加"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条款,公司称未发现该修改[10] - 黄节根主张800万元股权奖励系履约义务,公司则认为属敲诈勒索[9][10] 谈判过程与指控 - 三轮谈判中黄节根先后提出:赔偿券商损失2-3亿元、转岗投资者关系管理、兑现绩效奖励[12][13] - 公司指控黄节根以签字权为筹码索要财物,证据包括其手写便条提及"合作基础谈好,中报签字好谈"[25] - 法律专家认为黄节根行为属劳动纠纷范畴,缺乏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26] 市场影响 - 安靠智电股价较2021年高点下跌60%,公募基金持仓比例从15.3%骤降至2.1%[30] - 公司2021年业绩呈现断崖式下滑:Q2-Q4利润同比降幅分别为12.7%、44.3%、86.22%[28] - 黄节根引进的投资机构因业绩变脸面临亏损,其个人职业声誉与经济状况严重受损[28][29] 公司背景与事件脉络 - 安靠智电2017年上市,主营电缆连接件/GIL系统,实控人为陈氏三兄弟[16] - 黄节根2022年3月入职,因发现财报三版利润数据异常(1.03亿→1.18亿→1.24亿)启动调查[17] - 公司总经理陈晓凌在录音中承认授意提前确认收入以"倒逼政府推进项目"[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