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双循环
搜索文档
通用股份控制权成功转让 苏豪控股成为控股股东
中证网· 2025-06-17 22:14
股权变更与战略合作 - 红豆集团以协议转让方式向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转让38942523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50%)[1] - 股份转让完成后,苏豪控股成为控股股东,江苏省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1] - 此次合作将为公司提供国资支持,推动国际化战略及智能制造、绿色化转型[1]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围绕"5X战略计划",在中国、泰国、柬埔寨建立生产基地,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加速海外办事处和分公司建设,增强国际客户营销服务[1] - 未来10年目标:实现国内外5大生产基地、5大研发中心、500家战略渠道商、5000家核心门店及5000万条以上产能规模[1] 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 - 成功打造半钢胎"黑灯车间"和全钢胎"5G碳云智能工厂",推动智能化生产[1] - 持续提升"人效、品效、能效"[1] - 未来将以"新制造"推动智能化转型,以"新动能"引领产品创新[2] 市场拓展与业态升级 - 借助苏豪控股的国际贸易网络和经验,拓展国际市场[1] - 抓住"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1] - 以"新业态"拓展全球市场,推动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2]
三达膜: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快讯· 2025-06-16 17:09
公司战略举措 - 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 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1] - 推进海外战略布局并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 [1] - 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1]
广博股份(002103) - 002103广博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6
2025-06-16 17:0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103,证券简称广博股份 [1] - 投资者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6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一季度经营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 4.84 亿元,同比上升 10.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991.03 万元,同比上升 31.24% [2] 第二季度订货会情况 - 公司第二季度订货会顺利结束,“咒术回战”等多个 IP 有新品推出 [3] 创意产品品类拓展 - 2024 年开发二次元周边,推出徽章等流行产品 [3] - 2025 年拓宽 IP 衍生品产品线,拓展至水杯、毛绒等生活潮玩周边 [3] 渠道策略 - 公司业务布局和渠道策略结合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综合确定 [4] 美国关税影响及应对措施 - 2024 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 28.07%,境内收入占比 71.93%,未来推进创意产品业务,提高国内供应占比 [5] - 公司拥有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三个海外生产基地,越南、柬埔寨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4.51 亿元,占文教办公用品业务境外收入的 63.97% [5] - 参加国际展会找新客户,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 [5] 并购计划 - 公司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产业链上下游机会,审慎研究合作或机会,如有相关事项将及时披露 [7]
以侨为桥 共促外贸(微言)
人民日报· 2025-06-15 05:42
在福建泉州,"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吸引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侨商,汇集108个重大项目; 在江苏苏州,侨界外贸新动能培育活动聚合近200家外向型侨资企业、跨境电商等,通过资源匹配,对 接助力企业出海……前不久,中国侨联启动"侨助千企万品出海"行动,发挥海外侨团侨社侨商桥梁作 用,致力于打造侨界服务企业出海、推动"一带一路"经贸交流合作的平台与体系,重点支持国内企业和 优质产品挺进全球。 回顾过去,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事业同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分不开。特别是近年来,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科教领域的最前沿,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行列里,在 对外开放的火热实践中,到处都活跃着侨胞的身影。发挥独特优势、紧跟时代步伐,相信广大侨胞必将 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作用、展现更大作 为。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广大海外侨胞具有资金、技术、渠道、人才、信息、管理以及融通内外、熟悉国际规则等优势,依托侨 联系统力量及侨界资源网络,搭建平台,"抱团"出海,有助于推动和服务企业"走出去"。在全球经济格 局复杂多变的当下,"侨助千企万品出海" ...
盛夏桂果抢“鲜”来!6月14日,广西三大“明星果”将组团进京
南方农村报· 2025-06-12 16:34
广西夏季水果产销对接活动 - 广西将于6月14日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办夏季水果产销对接活动,主打荔枝、芒果、龙眼三大水果 [1][2][3][4][5][6][7][8][9] - 活动由广西农业农村厅主办,旨在深化与全国采购商合作,拓展"桂字号"农产品销路 [13][14][15] - 钦州、百色、玉林、平南等核心产区的企业代表将现场推介产品,架起产销桥梁 [37][38][39][40] 广西水果产业概况 - 广西园林水果总面积超2100万亩,总产量3300万吨,占全国七分之一,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 [10][11][12] - 荔枝、芒果、龙眼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水果品种 [12] 荔枝产业 - 广西是中国第二大荔枝主产区,2025年预计种植面积238万亩,产量100万吨 [17] - 钦州灵山县为"中国荔枝之乡",拥有800年以上古荔树1500多株,百年以上超3万株 [18][19] - "灵山荔枝"、"钦北荔枝"、"浦北妃子笑荔枝"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灵山荔枝"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21] 芒果产业 - 百色市田阳区是中国首个"芒果之乡",2025年预计种植面积125万亩,产量128万吨 [23][24][25] - 主要品种包括高端品种"桂七芒"、市场热销的"台农芒"和外观出众的"贵妃芒" [26][27][28] 龙眼产业 - 广西龙眼以贵港平南县"平南石硖龙眼"为代表,具有肉厚核小、味甜清香的特点 [31][32] - 平南县石硖龙眼种植面积超20万亩,丰年产量20万吨,202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33][34]
深圳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改革发展按下“加速键”
贝壳财经· 2025-06-12 15:38
深圳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暨综合改革试点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 [1] - 新一轮改革将重点探索四方面: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牵头协调各部门和广东省、深圳市共同推动改革落地,包括加强部门协同、实施清单化管理、完善法治保障、建立评估机制等具体措施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部署 - 科技部将支持深圳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 - 深圳将聚焦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两大新兴产业,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5] - 具体措施包括攻关关键技术、实施改革举措、推出示范应用场景、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等四方面 [6]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 深圳将实施"五外联动"组合拳(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地、平台、通道和枢纽 [6] - 具体推进路径包括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促进高水平双向投资、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等四方面 [7] - 广东省将全力支持深圳在要素市场化配置、长期资本培育、数据交易规则创新、便利人员流动等方面深化改革 [3] 地方协同与实施保障 - 广东省明确将为深圳改革创造条件,支持其在教育科技人才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开放型经济体制等领域探索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部门与地方协同联动机制,通过清单化管理、法治化保障、定期评估等方式确保改革落地 [2] - 深圳作为全国开放大市和科技创新高地,将在中央顶层设计指引下谋划高质量发展"深圳方案" [5]
海南: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6-12 10:59
海南自贸港航线扩张 - 海南外贸商频繁国际商务出行 月均飞行5次 累计超30次 [1] - 洋浦港至阿布扎比直达航线使航行用时减半 单趟节省20万元 [2] - 洋浦港已开通60条内外贸航线 三大机场恢复开通近70条境外航线 [2] 航空网络建设 - 海口⇌吉隆坡航线增至每周8班 海口⇌香港航线增至每周35班 [4] - 海南首条直飞伦敦客运航线开通 单程飞行时间减少4.5小时 [4] - 海南航空已开通海口至西雅图 伦敦 莫斯科等国际航线 覆盖四大洲 [5] 区位优势分析 - 海南4小时航程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 占全球47%人口和30%GDP [6] - 8小时航程覆盖59个国家和地区 占全球67%人口和41%GDP [6] 航运政策创新 - "中国洋浦港"登记船舶达60艘 总运力583.65万载重吨 [10] - 船舶出口退税政策降低航运企业购船成本11%以上 [8] - 海南实施交通工具"零关税"政策 境内船舶可享受出口退税 [8] 农产品出口增长 - 海口火山荔枝首次批量出口加拿大 海关监管出口荔枝货值超5300万元 [12] - 前4月海南水产品出口11.2亿元 同比增长7% [13] - 对欧盟 日本 加拿大 英国出口分别增长56.2% 7.4% 75.9% 90.6% [13] 对外开放成果 - 海南经济外向度从2018年17.3%提升至2024年35% [13] - 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速36%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21.9%和20.8% [13] - 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排名全国前列 [13]
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H+A”上市通道
证券日报· 2025-06-12 01:28
政策核心内容 - 允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标志着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交易端向发行端深化拓展 [1] - 政策旨在打破区域市场分割 为红筹架构企业境内融资和中概股回归积累湾区经验 [1] - 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港股公司有机会实现H+A两地上市 解决跨境资本流动不畅和制度差异问题 [2] 市场影响 - 深港资本市场深度对接将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功能 提升人民币资产定价权和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2] - 政策加速粤港澳金融一体化 形成深交所和港交所双引擎有机结合 促进资本要素自由流动 [2] - 深交所国际化能力将提升 优质上市公司资源将丰富 [2] 企业特点与行业分布 - 粤港澳大湾区H股上市公司共1589家 占H股总数六成 总市值20.72万亿元 占H股总市值32.23% [3] - 行业集中在可选消费、工业、信息技术、房地产、金融 生物医药和半导体等高科技企业居多 [3] - 企业特点包括行业多元化、高科技新经济为主、知名头部企业多、部分高成长性企业未盈利、国际化需求强 [3] 资本市场效应 - 粤港澳大湾区H股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将丰富深市行业矩阵与企业类型 推动估值体系优化升级 [3] - 企业回归深交所引入国际资本定价逻辑 为A股市场注入新估值参照 提升市场合理性与有效性 [3] - 政策有助于卡脖子领域企业利用双融资平台拓宽渠道 为产业升级提供资本支撑 [4] 人民币国际化 - 企业赴深交所上市将加速离岸人民币回流 带动跨境资金池规模突破 [4] - 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使用占比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
“与山东合作,我们充满信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1 06:50
鲁港合作高质量发展推介会 - 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2025港澳山东周开幕式暨鲁港合作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活动涵盖经贸、文旅、科技、金融、教育、人才、医药、农业等多领域 [4] - 活动期间签约27个重点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29.8亿美元,涵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医养健康、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8] - 2025鲁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同期举办,揭牌3个重点合作平台,签约14项合作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 [8] 鲁港经贸合作数据 - 2024年山东与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885亿元,同比增长35.1%,与澳门进出口贸易额达4.5亿元 [5] - 2024年前4个月山东对香港、澳门实现进出口285.3亿元,同比增长2.2% [5] - 截至2024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山东企业达56家,总市值接近5600亿港元 [5] - 2024年山东省新设香港投资企业739家,实际使用港资85.9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72.7% [7] 产业合作方向 - 跨境电商领域合作潜力大,计划推动大湾区电商平台与山东电商平台数据互通,助力山东特色产品上架大湾区电商平台 [4] - 香港将发挥国际贸易中心和跨国供应链枢纽优势,与山东在创新科技、工业、农业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对接 [5] - 双方将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加强合作,利用香港专业服务和平台助力鲁企"走出去" [8] 文化交流活动 - "好味山东·香飘澳门"活动展示150多种"好品山东"特色美食及齐鲁文创产品,现场烹制经典鲁菜 [9] - 活动旨在宣传山东好品和鲁菜文化,促进鲁澳文化交流,推动澳门"美食之都"多元化发展 [9]
财政收支改善凸显经济韧性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7
宏观经济政策 - 政策工具组合应用既关注短期经济企稳回升又服务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破解结构性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1] - 今年以来实施"两重""两新"政策及"四稳"一揽子政策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经济信心 [1] - 1-4月财政收入增速连续回升财政支出提速且结构向民生倾斜促进"收入-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1] 行业经济表现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显示经济平稳运行 [2] - 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9%税收收入同增1.9%装备制造业税收支撑显著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税收增长33.2%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6.8% [2]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增长8.6%信息传输软件业增长12.2%科研技术服务业增长12.7%反映服务消费潜力与新动能发展势头 [2] 财政支出结构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进度为近年最快民生领域支出增长突出 [3] - 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教育等民生支出增速较快科技文旅商业服务等领域支出保持增长 [3] - 支出结构优化有助于畅通教育科技人才循环增强居民获得感并支撑消费与产业升级 [3] 政策工具部署 - 全年计划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聚焦国家战略与民生重大项目 [4] - 将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补充基建资本金发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产业政策实施 [4] - 政策组合注重短期纾困民生小微科技等领域同时破解中长期结构性矛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