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试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光谷6家中试平台入选国家重点培育名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9:04
中试平台入选情况 - 工信部公示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包含242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试平台,涵盖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六大领域 [3] - 光谷6家中试平台入选,占全省总数超六成,涵盖药品、工业母机、集成电路、共性需求多个领域,包括人福医药创新药中试平台、鼎康生物重组蛋白药物中试平台、华中数控全国产化芯片和操作系统高档数控系统中试平台、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华星光电柔性及印刷OLED显示中试平台、国创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试平台 [1] 中试平台功能与成果 - 中试是将试制阶段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核心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 - 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配备500余台先进工艺及检测设备,覆盖光电、下一代通信、电力电子等领域,已吸引5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多项重大科技成果投入量产 [3] -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的中试平台总投资约5亿元,拥有298台套设备,服务近200家客户,合同金额超5亿元,重点面向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行业 [5] - 鼎康生物重组蛋白药物中试平台已为40余客户的50多个产品提供生产服务,样品在全球30多个地区开展临床试验,并成功实现1个新药项目产业化 [5] 中试平台经济价值 - 科技成果经过中试后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则仅为30%,中试平台数量直接反映地方产业转化能力和整体能级 [5] - 光谷现有市级备案中试平台61家,占全市近三成,主要分布在"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领域,依托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串联产业链上下游 [8]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 无人机系统试验测试中试平台落地西安
中国民航网· 2025-05-14 09:04
中试平台建设进展 - 全国首批242家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重点培育名单 覆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 [1] - 陕西省8家平台入围 其中西安占6席 体现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实力 [1] -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无人机系统试验测试中试平台成为装备制造领域创新亮点 [1] 中试平台功能与政策支持 - 中试平台承担实验室产品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使命 通过测试验证降低产业化风险 [1] - 工信部计划到2027年培育省部级中试平台 并认定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平台 [1] - 陕西省科技厅提出到2026年底培育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2] 无人机产业机遇 - 无人机系统试验测试中试平台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优化技术缺陷并缩短研发周期 [2] - 平台建设将吸引上下游企业及科研机构集聚 形成无人机产业集群效应 [2] - 无人机技术在测绘 物流 安防 农业等领域应用扩大 市场对性能稳定性要求提升 [2] 战略意义 - 中试平台建设有助于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2] - 推动陕西及全国无人机产业链协同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 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2]
南京5个平台入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南京日报· 2025-05-12 09:20
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 工信部公示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 全省共21个平台入围[1] - 南京市5个中试平台成功入围 约占全省总数四分之一[1] - 入围平台包括南京玻纤院先进无机纤维及复合材料平台 金斯瑞生命科学制剂平台 蓬勃生物一站式生物药平台 海纳医药高端化学制剂平台和中国联通物联网终端中试平台[1] 南京玻纤院中试平台 - 平台重点围绕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以高性能纤维研制生产和复合材料扩大应用为发展主线[1] - 提供技术研发转化 性能工艺改进 工艺放大熟化等专业化服务[1] - 建立跨区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服务能力 推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具备国际竞争力[1] 金斯瑞生命科学制剂中试平台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线上方案定制与设计[2] - 实现从基因 多肽 蛋白 抗体等定制化生命科学试剂到定型化实验仪器的开发与生产[2] - 满足生物技术公司 制药企业和学术客户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大幅度提升客户科研效率[2] 蓬勃生物一站式生物药中试平台 - 致力于为抗体蛋白药物及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 疫苗等提供从靶点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端到端CDMO服务[2] - 中试生产中心包含Bio-R&D中心和Bio-MFG中心 总产能2800L 年产能104批次[2] - Bio-MFG中心零发现项通过欧盟QP审计并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2] 海纳医药高端化学制剂中试平台 - 配备高素质专业研发团队和高端精密检测设备 现有2处研发中心 下设8个研究所[3] - 研发实验室面积超11000平方米 研发人员330人 其中博士8人 硕士160人[3] - 拥有溶出仪 液相色谱仪等关键研发设备360余台(套)和研发管理软件[3] 中国联通物联网终端中试平台 - 面向5G+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需求 搭建物联网智能终端生产工艺中试验证平台[3] - 建立从试产 小批量生产到批量生产的工艺贯通性 成熟性 稳定性验证能力[3] - 已获得国家CNAS实验室认证 服务生态伙伴超50家 服务次数100多次 助力打造超100款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3] 政府支持措施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加强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的全链条跟踪服务[3] - 推动提升技术熟化 中试验证 成果推广能力 充分发挥中试平台作用[3] - 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