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机协作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 | 大模型系列(3):主动投研LLM应用手册
中金点睛· 2025-05-16 07:32
核心观点 - 大语言模型(LLM)在主动投资领域具有变革性潜力,能够解决信息过载问题,提升投研效率和深度 [1][8] - LLM在信息获取与处理、深度分析与挖掘、策略生成与验证三个核心环节展现出强大应用价值 [3][4][5] - 人机协作是LLM在主动投资领域最现实且最具价值的应用模式,需要投研人员掌握Prompt Engineering等新技能 [9][10] 信息获取与处理 - LLM能够自动化市场信息跟踪,实时抓取多源数据并生成结构化摘要,提升信息处理效率 [3][13] - 在分析师报告聚合与对比方面,LLM可自动解析不同格式研报,提取关键信息并识别市场共识与分歧点 [3][29][30] - 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电话会纪要,LLM能快速处理会议内容,提取财务更新、战略重点等关键信息 [3][31][32] 深度分析与挖掘 - LLM能够量化文本情绪,识别细微情感变化,并绘制情绪变化曲线,为投资决策提供独特视角 [4][38] - 在组合分析与风险识别方面,LLM可提供基于实时事件和非结构化信息的风险分析,增强风险管理前瞻性 [4][39] - LLM能够分析组合持仓相关的重大新闻、行业动态等文本信息,为传统量化归因模型提供补充解释 [4] 策略生成与验证 - LLM在基本面因子挖掘方面具有思路广度、逻辑自洽和高度可定制化三大优势 [5][45] - LLM能显著降低策略回测门槛,将自然语言描述的投资策略自动转化为可执行代码 [5][46] - 通过自然语言到代码的转换,LLM加速了投资方法的验证与优化过程 [5] 应用前景 - LLM适合执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初步分析,而人类在目标设定、逻辑构建等方面具有优势 [6] - 构建高效的人机协作模式是LLM大规模成功应用的前提 [6] - 投研人员需要发展Prompt Engineering等新能力来充分利用LLM的潜力 [9][10]
毫米级手术革命:自适应机器人如何成为医生的“隐形助手”?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4 11:47
医疗机器人行业现状 - 医疗机器人从实验室概念加速走向临床一线,成为医护人员不可或缺的智能伙伴,在许多医疗场景中发挥作用[1] - 现有技术虽突破传统医疗物理边界,但机器人从辅助工具迈向自主执行仍面临多重挑战,主流产品处于辅助向自动化过渡阶段[1] 当前医疗机器人的局限性 - **现实定位精度和作业灵活性不足**:定位精准性和作业稳定性易受患者情况和外部环境影响,可能造成重大隐患[4][5] - **操作复杂**:医护人员需花费较长时间培训学习机器人的操作和应急处理,增加时间成本和心理压力[6] - **综合成本高**:例如进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售价约2500万,设备通用性不足导致医疗机构自动化改革成本难降低[7] - **安全性顾虑**:机器人替代医生操作可能增加患者紧张感,确保人机协作安全性是重要挑战[8] 技术突破方向 - **安全性能**:双通道冗余架构搭配力矩控制框架满足国际安全标准(CE、ET、IEC 60601),保障接触环境中的作业和人员安全[10] - **实时力反馈与精细力控**:通过力/力矩传感技术、力控算法等模拟人类手感,复现复杂操作手法(如超声检查中动态调整接触力度)[14] - **易用性设计**:柔顺拖拽功能允许医务人员直接轻力拖拽机器人末端,降低学习门槛[16] - **多样化功能开发**:提供开发工具包Flexiv RDK支持个性化医疗应用构建[16] 自适应机器人医疗应用案例 - **超声诊疗**:实时贴合人体轮廓并复现医生手法,确保最佳压力,辅助完成诊察[20] - **按摩理疗**:模拟专业医师手法进行中医推拿、疼痛管理等[22] - **手术场景**:支持脑卒中、骨科等手术,部分进入临床阶段,验证技术可靠性[24] - **Rizon Med专用机型**:高刚性设计(10,000N/m)、电磁抱闸配置,提升安全性和通用性[26] 行业前景 - 203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或突破400亿美元,中国本土化创新有望占据30%份额[30] - 技术发展目标为拓展医疗可能性,通过机器人提升医生决策与创新能力,实现人机协同效率优势[24][30]
王兴兴:AI时代,机器人的机遇与挑战
机器人圈· 2025-05-08 18:00
王兴兴, 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CTO AI,开启机器人新时代的钥匙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个领域,而机器人领域无疑是其中备受瞩目 的焦点。我坚信,AI与机器人的融合,是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里最具价值的发展方向,如今这一领域不过是初 起的火苗,未来必将越烧越旺 。 AI还需具备情境理解能力。就拿做饭来说,机器人不仅要识别食材,还得理解食谱和烹饪技巧,并能根据实际情 况调整烹饪方法。面对不同新鲜程度的食材和用户的口味偏好,机器人要能灵活调整烹饪时间和火候,这对AI的 情境理解和决策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此外,机器人还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自主学习和适应。以洗衣为例,机器人要根 据衣物的材质、颜色和污渍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程序。这种灵活性要求机器人具备强大的机器学习能力,能够从 不断的试错和反馈中优化自身行为。 人机协作也是未来机器人的重要发展方向。机器人需要理解人类的指令、情感和需求,并能与人进行有效协作。 在厨房中,机器人可以主动为人类提供帮助;洗衣时,能根据用户反馈调整洗涤方式。这种人机协作模式不仅能 提升家务效率,还能增强家庭成员之 ...
速递|首届机器人马拉松变"翻车大会",21台人形机器人仅4台完赛,包揽前三名的背后赢家竟是这家公司?​
Z Finance· 2025-04-22 02:22
图片来源: 松延动力 上周六,北京亦庄科技园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马拉松——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 赛。这场由中国顶尖机器人研发机构参与的赛事,在展现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同时,也因机器人选手 们"状况百出"的表演而充满趣味性。 比赛现场,21台形态各异的人形机器人同场竞技。起跑阶段就出现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场景:一台机器 人在发令枪响后应声倒地;另一台则在行进中突然"身首异处",头部组件滚落赛道;更有甚者,一台 机器人在中途突然解体,零件散落一地。最终,仅有4台机器人在规定的4小时内完成了21公里的赛 程。 来自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夺冠,虽然比人类马拉松冠军慢了整整 一小时,但其表现已属惊艳。该公司首席技术官唐健表示:"这次比赛是对机器人极限性能的全面检 验,结果完全符合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比赛采用了独特的"人机协同"模式。" 天工"在比赛中由人类教练佩戴信号装置领跑, 通过动作模仿完成比赛。其他机器人则采用了操作员遥控或牵引绳辅助等不同方式。现场观众热情高 涨,不少家庭专程带孩子前来观赛,在人类选手与机器人选手之间拍照留念。 参赛机器人造型各异:有酷似动漫高达的 ...
世界首次“人机共跑”半马赛事在京完赛
新华社· 2025-04-19 23:57
文章核心观点 举办“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赛事旨在测试人形机器人极限性能,推动产业发展、赋能生产生活,展示科技成果并引发人机协作思考 [2] 赛事结果 - “天工队”以2小时40分42秒成绩获冠军,“松延动力小顽童队”和“行者二号队”分获亚军、季军 [1] - 两名埃塞俄比亚选手分别以1小时2分36秒和1小时11分7秒获男子组和女子组冠军 [1] 赛事情况 - 人形机器人与人类同时起跑共跑21.0975公里,赛道中间作物理划分 [1] - 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6支成功完赛,后续将根据大众评选得出最佳人气、步态、形态创新奖 [1] 赛事规则 - 主办方借鉴赛车比赛形式创新设计赛制规则,起跑时机器人按Z型布阵排成两列,同一列前后垂直间距3米,依次发枪起跑,出发间隔1分钟,原则上不超过2分钟 [1] - 每支赛队最多安排3名保障人员进入赛道,赛道设补给站,允许换电池或机器人,换电时间计入总成绩,更换机器人会被罚时 [1]
未来五年全球将增7800万岗位,科技技能需求飙升 | 首席人才官
红杉汇· 2025-03-31 22:40
全球劳动力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AI的影响力最为关键。 近期,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了《2025年就业前景报告》,这份报告汇集了全球1000多家企业的观点,共 同探讨了AI技术变革、人口结构变化、绿色转型等宏观环境下就业和技能需求的改变,以及企业在未来五年可 以采取的劳动力转型策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工作图景。 本文将综合分析这份报告以及相关研究,探讨AI如何重塑未来的工作环境,并为企业和HR管理者提供应对策 略。 1 科技对未来就业的影响最大 在《2025年就业前景报告》中提到, 科技将成为塑造劳动力市场最具颠覆性的力量,超过所有其他宏观就 业创造和替代趋势 。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受以下因素推动,全球就业前景预计到2030年将净增加7800万个工作岗位: • 新兴行业和科技领域将新增1.7亿个工作岗位。 不仅如此,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编程技能以及对自动化技术的适应能力正变得愈 发关键。各行各业若想保持竞争力,就需积极招募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人才,以更好地实现人与先进系统 的无缝协作。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2025就业前景报告》 • 现有9200万个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