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驱动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迎风搏浪 勇毅前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8 06:13
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2024年超过134万亿元,年均增长5.5% [2] - 2020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明显高于3.7%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年均30%左右 [2] -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4] 国际贸易与投资合作 - 中国进出口较"十三五"期间大幅增长,是助推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 [3]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跨国投资共赢,例如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互联互通项目重塑亚欧经济地理格局,显著降低全球物流与交易成本 [3] - Kilimall企业已发展成为东非头部电商平台,在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家建立了大型海外仓,通过推广直播带货、提升物流效率激发当地经济活力 [2]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6] -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10位 [6] - 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6] - 中国高铁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8] 跨国企业研发与战略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中国充满创新活力的汽车生态体系已成为其全球研发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 -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提到宝马计划于2028年推出氢燃料电池车型,并期待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乘用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6] - 众多跨国企业在中国实现跨越式成长,也将发展成果和红利带向世界 [6] 经济治理与战略规划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治理方式,过去70多年中国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今年还将制定第15个五年规划 [8] - 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五年规划确保政策的前瞻性与连贯性,是实现长期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8] - 俄罗斯经济学家尼基塔·斯捷潘诺夫认为中国的五年规划为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有效参考,具有极强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9]
特稿|迎风搏浪 勇毅前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前行的“中国引擎”
新华社· 2025-10-17 22:51
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 过去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2024年超过134万亿元,年均增长5.5% [2] - 2020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明显高于3.7%的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年均30%左右 [2] -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4] 国际贸易与投资合作 - 中国进出口较"十三五"期间大幅增长,是助推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 [3]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跨国投资共赢,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互联互通项目重塑亚欧经济地理格局 [3] -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4]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6] -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10位 [6] - 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6] 数字经济与新兴业态 - 中国数字经济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如Kilimall电商平台通过推广直播带货、提升物流效率激发东非经济活力 [2] - 中国将数字化工具普惠化,通过跨境电商、数字支付、物流平台等拉近中小企业与全球市场的距离 [7] - 中国不断降低新技术"进入门槛",持续改善光伏、储能、电动车等技术的性价比,让"绿色升级"成为现实 [7] 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 - 中国参建的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项目、科威特阿祖尔炼油厂、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等重大工程在世界各地投入运营 [3] - 中国高铁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8] - 通过完备的工业体系和高效供应链,有力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平稳运行 [3] 跨国企业参与与中国市场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称中国是其最重要的创新基地之一,中国研发团队在全球研发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5] - 宝马集团计划于2028年推出氢燃料电池车型,并期待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乘用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6] - 众多跨国企业在中国实现跨越式成长,并将发展成果和红利带向世界 [6]
特稿丨迎风搏浪 勇毅前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前行的“中国引擎”
新华社· 2025-10-17 22:27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题:迎风搏浪 勇毅前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前行的"中国引擎" 新华社记者邓茜 闫洁 陈斯达 金秋时节,"十四五"收官在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克服重重风 浪、勇毅前行,不仅迎来新的丰收时节,更给世界各国带来新的机遇与期待。 这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多重挑战困扰世界的5年,也是中国经济展现巨大韧性、推动各国共同发 展的5年。多国人士表示,中国以显著高于全球整体水平的增速,继续担当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为其 他国家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并以治理智慧与经验启迪世界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迎风前行 担当全球增长动力引擎 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仓库里,工作人员忙碌地理货、扫码、打包。作为第一家进入非洲 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中国公司,这家名为Kilimall的企业已发展成为东非头部电商平台,在肯尼亚、乌 干达、坦桑尼亚等国家建立了大型海外仓,通过推广直播带货、提升物流效率,激发当地经济的活力与 潜力。 这是中国数字经济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5年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与投资、实体经济、新 兴产业等方面拓展互利合作,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动能、驱动增长。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 ...
宝立食品: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以需求为导向,持续延伸能力边界
证券日报· 2025-10-16 21:40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宝立食品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意输出为本 源、研发赋能为核心、生产销售为价值体现"作为核心发展模式,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以需 求为导向,持续延伸能力边界,深耕主业,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公司营收和盈利能力的提 升。 ...
四川上市公司首份2025年三季报出炉!多家预增,这只川股净利润更是大增近800%→
搜狐财经· 2025-10-16 13:41
秦川物联三季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下跌16.2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89.91万元,同比下跌66.72% [1] - 净利润同比减少2797.35万元,主要因上半年境内燃气表业务销量及销售单价下滑,导致营业收入下降和产品毛利率下滑 [1] - 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同比上涨,净利润同比减亏,经营情况较上半年有所好转 [1] - 公司专注于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盛和资源三季报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亿元到8.2亿元,同比增加696.82%到782.96% [2] - 预计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7亿元到8.07亿元,同比增加769.06%到864.76% [2] - 业绩预增因稀土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整体向好、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公司优化产品生产及市场营销,加强成本管控 [2] - 公司以稀土业务为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公司出资约9.165亿元收购澳大利亚匹克公司100%股权,获得坦桑尼亚的Ngualla稀土矿项目 [3] 雅化集团三季报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106.97%至132.84% [4] - 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4亿元至2.2亿元,环比增长245.58%至320.62%,同比增长251.37%至327.66% [4] - 业绩预增因优质头部客户订单稳定,锂盐产品第三季度销量大幅增长,公司加强各环节管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 - 公司现有锂产业和民爆两大主业,雅化锂业是全球锂盐产品主要供应商 [4] 西昌电力三季报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240万元,较上年同期495万元增长约150.51% [4] - 业绩变动因供电环节售电量同比增长9.93%,营业收入增长6.53%,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3.28%,外购电均价同比下降2.63% [5] - 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发电、供电、电力工程设计安装,发电包括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 [5] 圣诺生物三季报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4亿元至1.40亿元,同比增加100.53%至145.10% [5] - 预计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3亿元至1.39亿元,同比增加111.26%至158.21% [5] - 业绩预增因投建产能不断落地,多肽原料药业务订单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5] -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并提供多肽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 [6] 行业整体观察 - 三季报是观察企业全年业绩的重要线索,映照出上市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 [7] - 上市公司表现为观察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区域样本 [7]
鹤壁:科创潮头扬帆进
河南日报· 2025-10-16 13:34
鹤壁市科创新城全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淇河实验室正式挂牌,省科学院鹤壁分院、省社科 院鹤壁分院稳健运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目前,鹤壁市已搭建河南省密码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0 余家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岛在全省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创新极核效应凸显,吸引众多科创资源汇聚。 如今,鹤壁科创新城已培育60余家科创企业。京东(鹤壁)数字经济产业园获评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科 技企业孵化器,为科创企业成长提供了优质的孵化环境与资源支持。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 然选择。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已成为赋能区域创新的关键支撑。各地通过打造 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载体,构建"平台+人才"协同机制,强化政策激励与服务保障,有效激发人 才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近年来,鹤壁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始终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构建以淇河 实验室为源头创新、中试城为转化基地、科创新城为产业载体的"一室两城"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关键核 心技术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书写城市转型与产业 ...
外交部: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6:20
中国机器人量产化、应用场景多元化的背后,是蓬勃的创新动力和不断优化的产业发展环境,这不仅推 动了本土企业快速成长,也带动了国际供应链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超过 50万家,代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先水平的"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40%以上,居世界第一,为中国经济 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全球市场, 与世界共享中国科技发展成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孝幸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发展,跃升为全球制造业自动化的重要引擎。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 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机器人正在汽车、电子、金属机械、家庭服 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
外交部: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全球市场
新京报· 2025-10-14 16:1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全球市场, 与世界共享中国科技发展成果。 (总台央视记者 申杨) 中国机器人量产化、应用场景多元化的背后,是蓬勃的创新动力和不断优化的产业发展环境,这不仅推 动了本土企业快速成长,也带动了国际供应链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超过50万家,代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先水平的"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 40%以上,居世界第一,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央视新闻消息,10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 藤孝幸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跃升为全球制造业自动化的重 要引擎。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表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 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机器人正在汽车、电子、金属机械、家庭 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 ...
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 外交部:将与世界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5:45
编辑:王永乐 林剑: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 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机器人正在汽车、电子、金属机械、家庭服 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 中国机器人量产化、应用场景多元化的背后,是蓬勃的创新动力和不断优化的产业发展环境,这不仅推 动了本土企业快速成长,也带动了国际供应链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超过 50万家,代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先水平的"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40%以上,居世界第一,为中国经济 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全球市场, 与世界共享中国科技发展成果。(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 外交部:将与世界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邢翀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孝幸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发 ...
理响中国|这就是“神秘的东方力量”
新华网· 2025-10-14 13:35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中国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就,研发投入和产出均实现大幅增长,并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1][3][5] - 以杭州、合肥为代表的城市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形成独特的“合肥模式”等发展路径,成为中国经济愿景的典范 [1][2] - 中国科技从“卡脖子”到“掰手腕”的转变,得益于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创新生态三大制度优势 [6][9][11] 研发投入与全球排名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 [3]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3] - 根据《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提升至全球第十位,比2013年上升了25位 [3] 关键领域科技成就 - 集齐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 [5] - 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云天,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携月壤而归 [1][5] - 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增加约1900亿块 [9]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9]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 [1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到10.4% [11] - 累计在研创新药达到4000余款,约占全球30% [11]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总和 [11] 城市创新案例与模式 - 杭州“六小龙”通过一系列充满未来感的创新产品在国内外火爆“出圈” [1] - 合肥走出科技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为“合肥模式” [2] - 合肥滨湖科学城产出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等重大成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