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项目调整

搜索文档
永安行: 永安行:关于调整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00:4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8,864,800张 每张面值100元 募集资金总额88,648.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1,647.89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共享助力车智能系统设计及投放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2,250.16万元 使用进度达70.22% [2] 项目延期原因 - 共享出行行业受宏观经济及区域政策影响导致业务收入规模下降 [2] - 车辆投放受下游市场需求制约 公司基于风险管控放缓部分城市投放计划 [2] - 研发、硬件采购、跨区域投放及系统迭代等因素导致项目实施周期延长 [2] - 截至2022年11月(募集资金到账后2年)项目投资进度远低于预期 [2] 项目调整方案 - 将共享助力车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2年11月延长至2027年12月 [1][2] - 项目实施主体、方式、投资总额及资金用途均未发生变更 [1][4] 未来实施计划 - 2025年至2027年将在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城市新增或扩大共享助力自行车项目 [2] - 实施进度受客户需求、市场竞争及市场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2] 公司治理程序 - 调整方案已经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1][4] - 监事会认为调整符合公司长期发展规划 不属于实质性变更 [4] - 保荐机构确认程序合规 对调整事项无异议 [5]
亨迪药业: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15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400,732,340.85元 于2021年12月16日划至公司指定账户[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7,370.42万元 本年度使用4,679.94万元 均投入募集资金项目[1] - 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93,546.10万元 其中扣除手续费后利息收入净额10,843.29万元[1] - 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90,000.00万元 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3,546.10万元[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并于2020年7月25日经第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 - 公司分别于2022年12月12日和2024年1月3日增加募集资金专户 并签订三方及四方监管协议[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35,460,989.78元 分别存放于汉口银行和湖北银行[1] - 公司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投资大额存单等产品金额合计900,000,000.00元[2] - 2025年4月23日公司审议通过继续使用不超过9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2] 本年度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总额140,073.23万元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4,679.94万元[2]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87,875.21万元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57,370.42万元[2] - 累计投入进度62.74% 不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之情况[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 - 年产700吨原料药项目投入进度81.71% 预计2024年10月达到可使用状态[2] - 年产12吨抗肿瘤原料药项目投入进度43.65% 预计2024年10月达到可使用状态[2] - 布洛芬原料药重排水解酸化岗位安全环保升级技改项目投入进度50.04% 预计2025年12月达到可使用状态[2] - 高端医药制剂国际化项目投入进度45.26% 预计2026年12月达到可使用状态[2] 募集资金变更情况 - 公司变更年产1,200吨原料药项目为年产700吨原料药项目 并将剩余资金11,000.00万元投入高端医药制剂国际化项目[3] - 使用超募资金15,042.55万元和募集资金存款利息4,500.00万元投资高端医药制剂国际化项目[3] - 终止年产5,000吨布洛芬原料药项目 将部分资金用于武汉亨迪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研发项目和布洛芬原料药重排水解酸化岗位安全环保升级技改项目[3] - 剩余募集资金30,092.66万元继续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3] - 2022年使用超募资金6,0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 项目延期原因 - 年产700吨原料药项目和年产12吨抗肿瘤原料药项目因车间调试、验收、安全核查、试生产等后续工作尚未完成 延期至2024年12月[3] - 高端医药制剂国际化项目因审批时间较长及市场需求变化 延期至2026年12月[3] - 布洛芬原料药项目因国际市场供需饱和、价格处于低位而终止[3]
光格科技: 光格科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15
募集资金概况 - 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650万股 发行价格为每股53.09元 募集资金总额为87598.5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8816.83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8781.67万元[5] - 募集资金已于2023年7月19日全部到位 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 公司已对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存储并签署三方监管协议[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已投入募集资金51714.01万元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28444.46万元 其中包含未到期理财产品17000万元[8] 募投项目调整方案 -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升级研发及量产项目总投资金额由30908.93万元调整为33650.12万元 增加工程建设费用5756.38万元 同时减少预备费853.01万元和铺底流动资金1622.1万元[8] - 资产数字化运维平台研发项目总投资金额由8000.28万元调整为9221.58万元 使用超募资金追加投资1067.18万元 增加工程建设费用1067.18万元同时减少预备费233.02万元[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金额由12090.8万元调整为14195.84万元 使用超募资金追加投资2105.04万元 增加工程建设费用2457.2万元同时减少预备费352.16万元[9] 资金使用计划 - 调整后三个募投项目总投资额由60000万元增至66067.53万元 全部使用募集资金及超募资金投入[9] - 调整原因包括项目实际执行与早期规划存在时间间隔 以及单位建设改造成本高于早期预算[10] - 公司使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项目利息结余收入及部分超募资金进行追加投资[10] 股东大会安排 - 会议时间为2025年8月8日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5]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9:15-11:30和13:00-15:00 互联网投票时间为9:15-15:00[5] - 会议议程包括审议议案、股东发言提问、投票表决及结果宣布等13项程序[5]
西测测试: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西安西测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内部结构及实施地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3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1,100,000股 每股面值1元 发行价格43.23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911,553,000元 扣除承销保荐费及其他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808,817,684.26元 [1]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于2022年7月21日出具验资报告确认资金到位情况 [1] - 公司开设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实行专户存储 全部募集资金已按规定存放于专户 [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历程 - 2022年8月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3] - 2022年8月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控股子公司增资实施成都检测基地购置设备扩建项目 [3] - 2023年7月将成都检测基地项目实施地点由成都高新区百川路9号调整至新航路18号 项目延期至2024年3月31日 [3] - 2023年8月使用部分超募资金12,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4] - 2023年10月使用自筹资金对部分募投项目追加投资 [5] - 2023年12月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实施新增募投项目 [5] - 2024年8月调整成都检测基地和武汉检测基地项目的投资额度及内部结构 成都项目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 [5] - 2024年8月使用剩余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6] - 2024年12月调整西安总部检测基地项目内部结构及实施地点 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6] - 2025年4月将成都检测基地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7]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68,446.43万元 投资进度84.63% [7] - 西安总部检测基地建设项目、成都检测基地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均计划于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7] 行业背景与业务调整 - 2023年中国检验检测机构共计53,834家 同比增长2% 全行业营业收入约4,700亿元 同比增长9% [7] - 军用装备检测领域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民用飞机领域因C919国产大飞机交付量增加带动检测需求 [8] - 电子元器件检测筛选业务中的二筛业务受军工行情调整及国产化替代影响整体下滑 但失效分析业务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8] 本次项目调整具体内容 - 调整西安总部检测基地建设项目内部结构:减少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及无形资产购置 增加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设备投入 总投资额33,561.11万元保持不变 [9][10] - 调整部分设备实施地点:将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从西安市毕原三路2655号调整至西太路526号信息产业园一期 涉及设备金额占调整后设备投资总额的21.48% [10][11] - 失效分析业务可补齐公司检测能力短板 通过分析失效模式、机理和原因为元器件生产厂商提供工艺改进对策 [8] 调整决策与程序履行 - 调整基于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和公司长远发展需要 不涉及新增募投项目 [9] - 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认为调整符合市场环境和业务实际需求 不存在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11][12] - 保荐机构长江证券认为调整履行了规定审议程序 符合监管规则和公司章程要求 [12]
艾为电子: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艾为电子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及鉴证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9 00:50
前次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2.0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0.35亿元,资金于2021年8月10日到账[3] - 募集资金初始存放于中国银行上海市吴中路支行账户,金额为30.51亿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为9,840.52万元,包括未到期理财资金2.5亿元及存款利息收益1.15亿元[12]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1.66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71.34%,主要投向智能音频芯片、5G射频器件等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从4.08亿元调减至2.19亿元,结余资金2.02亿元转投电子工程测试中心建设项目[4] - 电子工程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完成期限从2024年8月延长至2026年3月,主要因技术复杂度高需增加测试产能建设[4] 闲置资金管理 - 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单次最高额度7.8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还余额5.71亿元[6][8] - 累计使用不超过26亿元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截至报告期末理财余额2.5亿元,主要投资于结构性存款等低风险产品[9][11] - 超募资金5.67亿元中,1亿元用于股份回购,4.72亿元投入新项目建设[14][15] 募投项目调整 - 新增12家全资子公司作为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包括上海艾为微电子、无锡艾为集成电路等[16][17] - 智能音频芯片等4个项目内部投资结构调整,但未披露具体变更比例[16] - 研发中心项目通过自有资金购置办公楼提前完成建设目标[4] 资金使用合规性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鉴证意见,认为资金使用符合证监会监管指引要求[1][2] - 完成2.71亿元预先投入资金置换,并建立募集资金与自有资金支付置换机制[5][15] - 超募资金17亿元曾用于永久补流后退回,后续规范用于股份回购及新项目投资[13][14]
艾为电子: 艾为电子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子项目调整及延期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9 00:5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4,18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76.58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201,044,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46,813.72万元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用于智能音频芯片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马达驱动芯片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电子工程测试中心建设项目、高性能模拟芯片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额246,813.72万元 [2] - 公司使用剩余超募资金47,220万元及其衍生利息、现金管理收益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计划投资总额47,747.45万元 [2] - 公司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结项后剩余募集资金18,932.47万元及其衍生利息、现金管理收益1,251.13万元合计约20,183.60万元用于电子工程测试中心建设项目,调整后该项目投资总额由73,858.20万元变更为94,041.80万元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94,033.72万元,调整后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206,546.28万元 [3][4] 部分募投项目子项目调整情况 - 公司拟将高压BCD先进工艺导入投资金额由6,500万元变更为14,000万元,基于RiscV架构的SoC平台投资金额由4,800万元变更为2,000万元,电荷泵快充和光学防抖的技术开发由8,700万元变更为4,000万元 [4] - 调整原因包括RISC V在手机端应用生态未完全成熟、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取消单芯片大功率电荷泵快充芯片研发 [4] - 高压BCD工艺主要向高压、高功率和高密度方向发展,公司计划导入90nm、55nm、40nm及更先进BCD工艺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5][6]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情况 - 公司将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5年8月调整至2026年8月 [6] - 延期原因包括宏观市场环境、行业技术发展及公司经营战略变化,公司拟加大对55nm和40nm BCD先进工艺导入的投入 [6] 专项意见说明 - 董事会、监事会及保荐人均认为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子项目调整及延期符合相关规定,履行了必要程序,无异议 [7][8][9]
奥普特: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部分募投项目终止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继续存放募集资金专户管理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2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062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61,846.38万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8,249.48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53,596.90万元 [2] - 募集资金已于2020年12月28日全部到位,并由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2] 募投项目基本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承诺投入总额为153,596.90万元,已累计投入101,216.57万元,投资进度为65.90% [3] - 募投项目包括"华东机器视觉产业园建设项目"和"华东研发及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3] 本次结项的募投项目 - "华东研发及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已结项,剩余募集资金3,211.84万元(含理财收益及存款利息)将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4][5] - 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和费用,同时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获得收益 [4] - 待支付的工程施工合同尾款等款项将通过募集资金专户继续支付,后续剩余资金也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 本次终止的募投项目 - "华东机器视觉产业园建设项目"因建筑许可获取延迟、市政配电管网不完善等原因进度延后,原定2023年7月完成调整至2025年7月 [5] - 下游产品需求品类扩展超出原项目规划范围,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提升带动硬件需求增加,3C电子、半导体及汽车领域业务拓展进一步多样化需求 [8][9] - 公司产品线已从光源、控制器等核心部件拓展至全系列自动化核心软硬件,原项目单一生产定位与多品类需求产生矛盾 [9] - 项目终止后剩余募集资金20,226.91万元(含理财收益及存款利息)将继续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 [6][10] 公司未来计划 - 公司将积极筹划新的投资项目,科学评估可行性,并同步评估现有募投项目是否存在追加投资需求 [10] - 未来使用募集资金时将履行审议及披露程序,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0] 内部审议程序 - 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独立董事发表同意意见,部分议案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1][12] - 监事会认为决策符合公司实际情况,不会对正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且程序合法合规 [12] 保荐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战略,履行了必要审批程序,符合相关规定 [12][13]
光格科技: 光格科技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18:17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7月23日以现场和通讯结合方式召开,应到监事3名,实到3名,由监事会主席田维波主持 [1] - 会议通知已于2025年7月18日发出,召集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 - 同意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80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 [1] - 该操作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规定,不影响募投项目实施且不损害股东利益 [1] 闲置自有资金现金管理 - 批准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旨在提升资金效率及整体业绩 [2] - 决策程序合法合规,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或中小股东利益 [2] 募投项目调整 - 同意调整部分募投项目的投资金额、内部结构及超募资金使用计划,相关变更不构成实质性变更 [3] - 调整事项符合监管规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不影响项目实施或股东权益 [3]
晶华微: 晶华微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22 00:27
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拟对"智慧健康医疗ASSP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工控仪表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原定2025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延期至2026年[10][11] - 延期主要由于半导体市场周期性调整、需求下滑导致行业去库存周期延长,以及公司为控制成本、降低风险而放缓进度[11][12] - "高精度PGA/ADC等模拟信号链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拟终止,该项目已投入3149.81万元,剩余资金15284.06万元将寻找新项目[20][2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增加"智能家电控制芯片的开发设计研究"内容,并新增实施主体晶华智芯及深圳实施地点[22][23][28] 公司治理变更 - 公司总股本由9297.44万股增至12089.11万股,注册资本相应由9297.44万元增至12089.11万元[30][31]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相关职能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同步修订《公司章程》[32] - 调整利润分配政策以更好保障投资者权益,具体条款同步更新至《公司章程》[31][32] 行业与市场背景 - 医疗设备市场规模2023年达3980亿元,近五年CAGR 14.25%,预计未来保持14%增速[15] - 全球智能家居支出2024年预计1250亿美元,2030年将达1950亿美元,中国2024年市场规模7848亿元但渗透率仍低[26][28] - 工业4.0转型推动工控芯片需求,公司HART芯片技术突破国外垄断,已应用于远程诊断领域[16][17]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出台《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专项扶持[14][17]
华电新能: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募投项目实施主体调整及募投金额分配额度确认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1 19:3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58.01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1] - 发行价格为每股3.18元[1] - 扣除发行费用2.09亿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55.92亿元[1] - 募集资金于2025年7月11日到位并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1] 募投项目分类及投资分配 - 风光大基地项目总投资501.88亿元其中募集资金投入235.81亿元[1][3] - 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募集资金投入44.07亿元[3] - 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总投资97.8亿元其中募集资金投入32.69亿元[3] - 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项目总投资132.75亿元其中募集资金投入74.89亿元[3] - 整体募投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79.44亿元[3] 实施主体调整详情 - 新疆达坂城风电项目主体变更为华电新疆乌鲁木齐县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3] - 广东四会渔光互补项目主体由华电(广东肇庆)新能源变更为华电(四会)新能源有限公司[3] - 河南民权风电项目主体由河南华电福新能源变更为华电福新民权县新能源有限公司[4] - 所有调整均在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间进行不视为改变募集资金用途[3] 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及置换 - 预先投入自筹资金总额155.92亿元[4][5] - 置换金额与预先投入金额完全一致均为155.92亿元[5] - 涉及项目包括天津1000MW盐光互补光伏、新疆达坂城风电集群、木垒800MW风电等大型能源项目[4][5] 审议程序与机构意见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5] - 监事会认为该事项符合募集资金管理要求且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情形[6]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报告确认自筹资金投入情况[7] - 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同意实施主体调整及155.92亿元资金置换方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