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大飞机
icon
搜索文档
西菱动力: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涡轮增压器业务表现突出,战略布局机器人零部件业务-20250505
光大证券· 2025-05-05 23: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西菱动力涡轮增压器业务成汽车零部件板块核心增长动力,航空零部件业务受益国产大飞机机遇,机器人零部件业务为战略新方向,维持“增持”评级 [1][2][3][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全年营收 17.53 亿元,同比增 15.38%,归母净利润 0.5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营收 3.88 亿元,同比增 0.29%,归母净利润 0.21 亿元,同比增 107.58%,拟 10 股派 0.5 元(含税) [1] 各业务板块情况 汽车零部件板块 - 2024 年整体收入 15.80 亿元,同比增 11.46%,毛利率 14.22%,较上年度提升 4.83 个百分点 [2] - 涡轮增压器总成 2024 年收入 9.86 亿元,同比增 25.12%,进入理想、吉利等客户市场,2022 - 2024 年销量分别为 32.17 万、93.29 万、118.96 万台,2025 - 2027 年有望随新客户定点产品量产保持增长 [2] - 凸轮轴总成等传统产品收入 5.94 亿元,略微下降 [2] 航空零部件业务 - 2024 年收入 1.26 亿元,同比增 46.14%,毛利率 26.17%,较上一年度提升 29.82 个百分点 [3] - 受益国产大飞机发展,2024 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客户及产品结构优化,2025 年拓展无人机整装业务推动升级 [3] 机器人零部件业务 - 为战略发展新方向,全面布局资金、研发等,基于技术优势有望与新产品融合发展,目前开发谐波减速器产品及产线,未来有望开发丝杠等产品 [3] 盈利预测 - 维持 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36、1.90 亿元,新增 2027 年预测 2.62 亿元 [4] 财务指标预测 利润表 - 2025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22.29 亿、27.98 亿、33.80 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 18.35 亿、22.76 亿、27.20 亿元等 [11] 现金流量表 - 2025 - 2027 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2.39 亿、2.75 亿、3.50 亿元等 [11] 资产负债表 - 2025 - 2027 年预计总资产分别为 36.58 亿、42.02 亿、47.45 亿元,总负债分别为 18.60 亿、21.98 亿、24.63 亿元等 [12] 盈利能力 - 2025 - 2027 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 17.7%、18.7%、19.5%等 [13] 偿债能力 - 2025 - 2027 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1%、52%、52%等 [13] 费用率 - 2025 - 2027 年预计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1.12%、1.12%、1.40%等 [14] 每股指标 - 2025 - 2027 年预计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0.78 元、0.90 元、1.14 元等 [14] 估值指标 - 2025 - 2027 年预计 PE 分别为 37、27、19,PB 分别为 2.9、2.6、2.3 等 [5][14]
西菱动力(30073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涡轮增压器业务表现突出,战略布局机器人零部件业务
光大证券· 2025-05-05 2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西菱动力“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西菱动力2024年全年营收17.53亿元同比增15.38%,归母净利润0.51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3.88亿元同比增0.29%,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107.58%;公司拟每10股派现金红利0.50元含税 [1] - 涡轮增压器业务成汽车零部件板块核心增长动力,2024年汽车零部件板块收入15.80亿元同比增11.46%,毛利率14.22%提升4.83个百分点;涡轮增压器总成收入9.86亿元同比增25.12%,2022 - 2024年销量分别为32.17万、93.29万、118.96万台,2025 - 2027年有望随新客户定点产品量产保持增长 [2] - 航空零部件业务受益国产大飞机发展机遇,2024年收入1.26亿元同比增46.14%,毛利率26.17%提升29.82个百分点;2025年积极拓展无人机整装业务推动业务升级 [3] - 机器人零部件业务为战略发展新方向,公司全面布局,基于技术优势有望与新产品融合发展,目前开发谐波减速器产品及产线建设,未来有望开发丝杠等其他产品 [3] - 维持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6、1.90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2.62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20|1,753|2,229|2,798|3,380| |营业收入增长率|37.24%|15.38%|27.11%|25.56%|20.7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6|51|136|190|262| |净利润增长率|-385.68%|/|169.38%|39.68%|37.62%| |EPS(元)|-0.35|0.17|0.45|0.62|0.8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6.71%|3.11%|7.81%|9.83%|11.92%| |P/E|/|101|37|27|19| |P/B|3.2|3.1|2.9|2.6|2.3| [5]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520|1,753|2,229|2,798|3,380| |营业成本|1,376|1,483|1,835|2,276|2,720| |折旧和摊销|136|152|151|165|179| |税金及附加|10|11|14|18|22| |销售费用|17|20|25|31|47| |管理费用|62|68|87|109|132| |研发费用|56|61|100|112|135| |财务费用|22|15|8|11|11| |投资收益|-3|-4|-3|-3|-3| |营业利润|-108|83|183|247|330| |利润总额|-129|80|179|243|326| |所得税|-7|18|27|36|49| |净利润|-122|61|152|206|277| |少数股东损益|-17|11|16|16|1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6|51|136|190|262| |EPS(元)|-0.35|0.17|0.45|0.62|0.86| [11]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28|53|239|275|350| |净利润|-106|51|136|190|262| |折旧摊销|136|152|151|165|179| |净营运资金增加|-89|129|146|195|206| |其他|186|-280|-194|-276|-298|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151|-38|-223|-223|-223| |净资本支出|-105|-69|-220|-220|-220| |长期投资变化|0|0|0|0|0| |其他资产变化|-46|31|-3|-3|-3| |融资活动现金流|-212|-94|169|34|-39| |股本变化|116|0|0|0|0| |债务净变化|-174|-90|188|39|-34| |无息负债变化|281|150|178|298|300| |净现金流|-235|-79|186|85|87| [11]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3,035|3,155|3,658|4,202|4,745| |货币资金|207|149|334|420|507| |交易性金融资产|45|15|15|16|17| |应收账款|578|772|847|1,063|1,284| |应收票据|83|77|100|126|152| |其他应收款(合计)|22|14|22|28|34| |存货|403|473|607|752|902| |其他流动资产|69|72|77|82|88| |流动资产合计|1,435|1,587|2,021|2,510|3,011| |其他权益工具|0|0|0|0|0| |长期股权投资|0|0|0|0|0| |固定资产|1,095|1,233|1,247|1,257|1,259| |在建工程|306|146|172|187|196| |无形资产|90|85|97|109|119| |商誉|20|20|20|20|20| |其他非流动资产|29|26|26|26|26| |非流动资产合计|1,600|1,568|1,638|1,693|1,734| |总负债|1,434|1,494|1,860|2,198|2,463| |短期借款|207|207|399|438|404| |应付账款|607|649|734|910|1,088| |应付票据|239|327|404|501|598| |预收账款|0|0|0|0|0| |其他流动负债|26|21|21|21|21| |流动负债合计|1,275|1,419|1,781|2,113|2,373| |长期借款|130|43|43|43|43| |应付债券|0|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15|20|25|31|37| |非流动负债合计|160|75|79|85|91| |股东权益|1,600|1,661|1,798|2,005|2,282| |股本|306|306|306|306|306| |公积金|1,008|1,014|1,027|1,046|1,073| |未分配利润|271|317|424|595|831| |归属母公司权益|1,575|1,625|1,746|1,937|2,199| |少数股东权益|25|36|52|68|83| [12]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9.4%|15.4%|17.7%|18.7%|19.5%| |EBITDA率|15.4%|16.8%|15.4%|16.2%|16.0%| |EBIT率|6.4%|8.1%|8.6%|10.4%|10.7%| |税前净利润率|-8.5%|4.5%|8.0%|8.7%|9.6%| |归母净利润率|-7.0%|2.9%|6.1%|6.8%|7.8%| |ROA|-4.0%|1.9%|4.2%|4.9%|5.8%| |ROE(摊薄)|-6.7%|3.1%|7.8%|9.8%|11.9%| |经营性ROIC|4.5%|5.1%|6.9%|9.5%|10.9%| [13] 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率|47%|47%|51%|52%|52%| |流动比率|1.13|1.12|1.13|1.19|1.27| |速动比率|0.81|0.79|0.79|0.83|0.89|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3.29|4.18|3.03|3.14|3.78|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6.05|7.77|6.09|6.57|7.87| [13]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费用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1.09%|1.12%|1.12%|1.12%|1.40%| |管理费用率|4.09%|3.91%|3.91%|3.91%|3.91%| |财务费用率|1.45%|0.86%|0.37%|0.41%|0.32%| |研发费用率|3.66%|3.46%|4.50%|4.00%|4.00%| |所得税率|5%|23%|15%|15%|15%| [14] 每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红利|0.00|0.05|0.00|0.00|0.00| |每股经营现金流|0.42|0.17|0.78|0.90|1.14| |每股净资产|5.15|5.32|5.71|6.34|7.19| |每股销售收入|4.97|5.74|7.29|9.15|11.06| [14] 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PE|/|101|37|27|19| |PB|3.2|3.1|2.9|2.6|2.3| |EV/EBITDA|24.0|19.2|16.8|12.8|10.8| |股息率|0.0%|0.3%|0.0%|0.0%|0.0%| [14]
中简科技(300777):先进航空装备、国产大飞机赛道核心的先进碳纤维供应商
国盛证券· 2025-05-04 22: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简科技作为国内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纤维核心供应商,未来3年ZT7新一轮采购周期、ZT9新产品放量、T800等在航天领域突破将带来高弹性增长,远期受益于国产大飞机产业发展 [2][6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简科技:国内航空航天碳纤维核心供应商 - 公司是我国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纤维核心供应商,技术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山西煤化所,完成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研发任务 [1][14] - 公司碳纤维产品有ZT7、ZT8、ZT9、ZM40J等系列,ZT7于2012年通过航空领域试验验证,2014年批量稳定生产;ZT9于2015年研制成功,2023年稳定批产供应 [1][14] - 2019 - 2022年下游航空装备放量使公司收入高速增长,2023年受下游需求阶段性节奏变化收入下滑,2024年下游需求恢复,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5] - 2025年3月2日,华泰投资拟转让5.0927%股份给中石化资本,若完成转让,中石化资本有望推动公司市场开拓 [24] 碳纤维长期成长属性显著,公司未来3年有望高弹性增长 碳纤维作为高端装备代表性材料,是具备长期成长属性的赛道 - 碳纤维复材用量是高端装备先进程度标志,在各种装备中渗透率不断提升 [27] - 军机方面,先进战机碳纤维复材用量超20%,无人机和直升机复材占结构重量高达80%以上 [27][30] - 民机方面,先进民机复材使用比例向50%水平发展,国产大飞机C919和CR929复材用量可达12%、50% [34][36] - 海洋装备方面,碳纤维复材广泛用于军舰、水下潜器等领域 [40] - 航天方面,碳纤维复材用于导弹、运载火箭和卫星飞行器,推动航天整体技术发展 [41] - 低空经济方面,碳纤维复材是飞行汽车核心材料,全球飞行汽车复材需求价值将从2024年的0.36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6.73亿美元 [42] 军品:新一轮采购周期+ZT9放量+航天,未来3年有望迎来高增长 - 新一轮航空装备放量即将到来,公司作为最上游材料环节有望率先受益,2024Q3单季度收入同比、环比大幅增长 [2][47] - 除ZT7系列外,ZT9进入批量供应阶段、T800等产品在航天领域逐步取得突破,ZT9H未来具备巨大成长空间 [3][48] - 公司积极扩产,2023年ZT9系列产品开始放量,未来ZT9系列有望快速增长,已开始建设四期项目 [4][53] - 规模效应叠加高单价新产品占比提升,公司将有效对冲降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4][54] 民品:国产大飞机产业化持续推进,公司布局预浸料带来巨大成长空间 - 公司积极布局国产大飞机预浸料,预浸料技术团队技术水平高且成熟度高,有望成为国产大飞机重要供应商 [3][59] - 2025 - 2027年是C919交付和产业扩产加速关键期,订单量巨大且产能加速扩张 [60] - 2024年11月12日,中国国航与中国商飞签署C929客机首家用户框架协议,C929批产有望给产业链带来巨大成长机遇 [6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47.01%、24.99%、18.31%,毛利率分别为62.97%、63.47%、63.98% [65][6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2、6.61、7.93亿元,对应PE为29X、24X、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7]
三角防务(300775):环比增长或反映需求复苏,推进募投项目开拓新业务
长江证券· 2025-05-02 09: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收入和利润环比增长明显或反映下游需求复苏,24年受客户订单滞后及已售产品价格调减影响业绩承压,25年4月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有望对25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1] - 24Q4及25Q1毛利率企稳,或反映产品价格稳定且延续高效经营 [11] - 公司积极布局新产能开拓新业务,募投项目持续推进迎接新需求,未来有望受益国产大飞机批量交付 [11] - 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6.06/8.31/9.98亿元,同比增速59%/37%/20%,当前市值对应PE为22/16/14倍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4A实现营收15.9亿,同比减少30.02%;归母净利润3.8亿,同比减少49.12%;扣非归母净利润3.32亿,同比减少52.63% [2][5] - 24Q4实现营收2.27亿,同比减少29.8%,环比减少28.75%;归母净利润0.81亿,同比减少37.89%,环比增长382.99%;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同比减少45.09%,环比减少283.73% [2][5] - 25Q1实现营收4.03亿,同比减少21.07%;归母净利润1.29亿,同比减少22.92%;扣非归母净利润1.24亿,同比减少25.08% [2][5] 公司财务指标 - 24A销售毛利率为34.44%,同比降低9.05pcts;期间费用率为5.9%,同比提升2.46pcts;销售净利率为23.91%,同比降低8.98pcts [11] - 24Q4销售毛利率为47.75%,同比提升0.72pcts,环比提升51.52pcts;销售净利率为35.78%,同比降低4.66pcts,环比提升44.79pcts [11] - 25Q1销售毛利率为42.75%,同比提升0.43pcts;期间费用率为5.43%,同比提升3.64pcts;销售净利率为31.9%,同比降低0.77pcts [11] 公司业务布局 - 24Q4末公司在建工程9.92亿元,相比期初增长180%;25Q1末公司在建工程10.18亿元,相比期初增长3% [11] - 25Q1末存货余额为9.83亿,相比期初增长4% [11] - 针对航空数字化集成中心项目,2024年以来公司对开展机身后段装配业务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市场论证,未来有望受益国产大飞机批量交付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590|2332|2705|3999| |营业成本(百万元)|1042|1421|1519|2553| |毛利(百万元)|547|911|1186|1447| |%营业收入|34%|39%|44%|36%|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2|19|22|32| |%营业收入|1%|1%|1%|1%| |销售费用(百万元)|10|12|15|22| |%营业收入|1%|1%|1%|1%| |管理费用(百万元)|52|69|81|120| |%营业收入|3%|3%|3%|3%| |研发费用(百万元)|87|104|126|189| |%营业收入|5%|4%|5%|5%| |财务费用(百万元)|-55|0|0|0| |%营业收入|-3%|0%|0%|0%| |加: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38|-40|-40|-40|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47|-50|-50|-5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3|0|0|0| |投资收益(百万元)|21|18|24|37| |营业利润(百万元)|437|696|954|1145| |%营业收入|27%|30%|35%|29%|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2|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435|696|954|1145| |%营业收入|27%|30%|35%|29%|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55|90|123|148| |净利润(百万元)|380|606|831|99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380|606|831|998|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0|0|0|0| |EPS(元)|0.69|1.10|1.51|1.8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570|346|512|-53| |取得投资收益收回现金(百万元)|7|18|24|37|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195|0|0|0| |资本性支出(百万元)|-413|0|0|0| |其他(百万元)|-740|-17|0|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341|1|24|37| |债券融资(百万元)|0|0|0|0| |股权融资(百万元)|0|0|0|0| |银行贷款增加(减少)(百万元)|1874|0|0|0| |筹资成本(百万元)|-129|-175|-241|-289| |其他(百万元)|-329|4|0|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415|-172|-241|-289|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496|175|296|-304| |货币资金(百万元)|2675|2850|3146|2842|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499|499|499|499| |应收账款(百万元)|1313|1610|1916|2840| |存货(百万元)|943|1284|1302|2219| |预付账款(百万元)|21|18|22|38|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854|951|1122|1631|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6305|7213|8007|10069|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195|195|195|195| |投资性房地产(百万元)|0|0|0|0|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867|894|903|895| |无形资产(百万元)|59|56|54|51| |商誉(百万元)|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百万元)|37|38|38|38|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690|1607|1518|1438| |资产总计(百万元)|9152|10004|10715|12687| |短期贷款(百万元)|1008|1008|1008|1008| |应付款项(百万元)|710|854|940|1592| |预收账款(百万元)|0|0|0|0| |应付职工薪酬(百万元)|21|21|24|41| |应交税费(百万元)|7|18|20|28|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601|864|894|1480|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2347|2765|2886|4149| |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 |应付债券(百万元)|910|910|910|910| |递延所得税负债(百万元)|11|11|11|11|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28|132|132|132| |负债合计(百万元)|3396|3818|3939|520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5756|6186|6776|748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 |股东权益(百万元)|5756|6186|6776|7485| |负债及股东权益(百万元)|9152|10004|10715|12687| |每股收益(元)|0.69|1.10|1.51|1.81|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04|0.63|0.93|-0.10| |市盈率|36.13|22.24|16.22|13.51| |市净率|2.38|2.18|1.99|1.80| |EV/EBITDA|30.90|16.32|11.84|10.18| |总资产收益率|4.4%|6.3%|8.0%|8.5%| |净资产收益率|6.6%|9.8%|12.3%|13.3%| |净利率|23.9%|26.0%|30.7%|24.9%| |资产负债率|37.1%|38.2%|36.8%|41.0%| |总资产周转率|0.18|0.24|0.26|0.34| [17]
广联航空(300900) - 300900广联航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30 00:06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共 30 家 [2][3] - 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9 日,地点在上海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毕恒恬先生和证券事务专员刘金昊女士 [3] 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0.48 亿,同比增长 41.64%;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66 亿,同比增长 18.87%,主营业务收入连续 3 年攀升 [3] - 2024 年度公司净利润为 -4,897.54 万元,出现阶段性亏损 [3][4] 国产大飞机发展 - 国产大飞机凭借政策导向,发挥本土化设计优势与成本竞争力,将拉动航空工业配套产业发展 [5] - 公司参与多个大型飞机研制项目,是 C919、C929 相关零部件及生产线供应商 [5] - 2024 年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设立子公司,把握行业机遇,完善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 [5] 净利润亏损原因 - 2024 年研发投入 8,313.93 万元,同比增长 44.55%,完成科研课题 11 项,重点投向新一代无人机整机平台建设 [5] - 产品构成战略性调整,新增业务致生产成本阶段性大幅波动 [5] - 对战略客户实施阶梯定价等策略,产品订单价格调整,盈利规模收窄 [5][6] 销售量和生产量增速原因 - 客户订单需求显著增加,公司将市场拓展成果转化为实际订单 [6] - 公司加大生产投入,提升产能,满足交付需求,降低库存水平 [6] 降本增效策略 - 公司关注行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稳固合作,优化运营机制,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拓展市场空间,发挥产能优势 [6] 研究院战略定位 - 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的研究院布局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6][7] - 整合双方优势,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7] 2025 年业务增量方向 - 航空航天零部件领域,多地布局制造加工基地,构建完备生产体系 [7] - 无人机领域,参与新型号产品科研制造任务,配合技术攻关 [7] - 两机领域,承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业务,燃气轮机领域实现跨越,市场需求乐观 [7]
【军工】C919步入快速交付期,国产大飞机万亿赛道崛起——大飞机行业深度报告之一(刘宇辰/汲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1 21:53
国产大飞机行业概况 - 大飞机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或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 国际民航市场由波音和空客双寡头垄断 市场份额超90% [2] - 干线窄体客机是民航主流机型 23年中国民航运输飞机中窄体客机占比达76 7% [2] - 中国商飞2009年发布150座级C919客机 22年12月交付首架 23年5月完成首次商飞 自主研发的宽体客机C929已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2] C919订单与交付情况 - 截至25年2月 C919累计订单近1500架 其中确认订单约1000架 按基本型0 99亿美元 架和增程型1 08亿美元 架计算 确认订单价值量近千亿美元 [3] - 24年下半年起交付提速 截至25年2月累计交付16架 25年产能将达50架 预计下线30架 [3] - 未来20年中国市场预计交付9323架新飞机 市场价值约1 4万亿美元 [3] 产业链结构与国产化进展 - C919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 机体结构 发动机 机载设备 其他环节价值占比分别为30%-35% 20%-25% 25%-30% 10%-15% [4] - 机体结构由中航下属单位主导 基本实现国产化 材料端复材 钛合金 锂铝合金用量占比分别达12% 9 3% 7 66% [4] - 机载设备国产化率较低 核心系统多由中外合资公司供应 发动机采用CFM公司LEAP-1C型 国产CJ-1000发动机正在研发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