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

搜索文档
泰禾智能: 泰禾智能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7:4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9.96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89.89% 主要系控股子公司卓海智能经营业绩改善所致 [1] - 卓海智能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2.31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2825.54万元 [1][3] - 卓海智能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56.82% 销售费用下降39.66% [1][3] 销售策略调整 - 销售策略从原依赖销售人员推介方式调整为主要通过渠道商方式 相应减少了销售人员 [1][13] - 2024年通过渠道商获取订单金额5241.66万元 2023年为5151.25万元 [15] - 销售人员数量下降48.65% 职工薪酬下降47.96% 差旅费下降63.00% 业务招待费下降53.85% [16] 财务数据变化 - 卓海智能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3111.50万元 同比增长63.92% [3][6] - 营业毛利增长146.49% 主要系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6] - 研发费用下降34.00% 主要系精简17名研发人员 [6][11] -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162.36万元 主要系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减少 [12] - 资产减值损失减少787.53万元 主要系存货跌价损失减少 [13]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4年前五名客户中仅1家为2023年度客户 其余均为新开拓客户 [19][21] - 主要客户包括准格尔旗弓家塔布尔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等 [19] - 2024年前五名供应商中前三名与2023年度一致 [20][23] - 主要供应商包括安徽明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蜀山分公司、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20][23] 行业对比分析 - 卓海智能与美腾科技在智能装备业务收入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 [25] - 卓海智能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80% 单位成本同比下降25.32% [25][26] - 毛利率增长14.68个百分点 向行业正常水平逐步修复 [25][26] - 美腾科技2024年智能装备销量111台 同比增长42.31% [25]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20亿元 同比下降6.30% [29] -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计提419.21万元 同比减少69.77% [29] - 应收账款下降主要系转让派联智能股权减少应收账款816.20万元 [37] - 加强客户信用政策管理和催收力度 [37] 存货管理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1.65亿元 存货跌价损失大幅下降 [43] - 一年以内存货余额占比60%以上 [44] - 卓海智能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下降 主要系销售订单增加消耗备货 [13][43] - 总体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下降27.81% [44]
金宏气体: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5-16 21:51
关于毛利率 - 2024年公司大宗气体业务毛利率31.26%,下降2.94个百分点;特种气体业务毛利率27.69%,下降12.67个百分点 [2] - 特种气体毛利率下降主要受超纯氨、氢气、氧化亚氮和混合气等产品影响,其中超纯氨毛利率下降12.77个百分点,氢气下降11.00个百分点,氧化亚氮下降11.44个百分点,混合气下降4.33个百分点 [6] - 超纯氨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光伏行业景气度影响,光伏领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5.97%,毛利率下降22.56个百分点,而集成电路和液晶面板领域毛利率略有增长 [7] - 氢气毛利率下降主要因眉山金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高端电子专用材料项目产能爬坡导致销售成本增加 [8] - 氧化亚氮毛利率下降受销售单价下降和生产线检修及技术改造导致外采成本增加双重影响 [9] -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特种气体毛利率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行业平均下降11.87个百分点,公司下降12.67个百分点 [9] 关于特种气体业务 - 特种气体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光伏等泛半导体领域,受行业技术迭代快、市场竞争格局多变影响 [6] - 半导体行业特种气体需求预计2023-2028年CAGR达5.6%,2028年市场规模突破840亿美元 [10] - 光伏行业受产能过剩影响,2024年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9%,硅片下滑超50%,电池片和组件下滑约30% [11] - 公司2024年新增导入21家半导体客户,2025年一季度新增16家半导体客户 [12] - 公司在手电子大宗载气订单金额累计超60亿元 [13] - 公司正开发6个系列新产品,包括3个特气品类和3个前驱体气体品类 [14] 关于前五大客户 - 2023年前五大客户新增北方集成电路、Peak View International Limited、民诺集团、天合光能 [16]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新增云南呈钢集团、华晟新能源 [18] - 北方集成电路2024年销售额9,074.45万元,主要提供电子大宗载气服务 [19] - Peak View 2024年销售额4,029.40万元,主要开拓东南亚市场超纯氨和氧化亚氮业务 [20] - 天合光能2024年销售额2,065.37万元,主要供应光伏行业超纯氨等产品 [20] 关于股权收购 - 2022-2024年公司完成8项股权收购,形成商誉总额3.34亿元 [25] - 收购长沙曼德形成商誉9,857万元,2024年计提减值准备3,167万元 [26] - 收购苏州苏铜形成商誉2,224万元,2024年未计提减值 [26] - 长沙曼德2024年亏损主要因计提资产减值1,776万元及整合成本增加,剔除后净利润291.61万元 [31] - 长沙曼德2025年1-4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6%,净利润712.36万元,扭亏为盈 [32] 关于存货 - 2024年末大宗气体库存量8,748万公斤,同比增长61.86%;特种气体库存量1,562万公斤,同比增长99.73% [38] - 存货余额1.55亿元,同比仅增长6.34%,库存商品余额0.83亿元,同比下降4.20% [38] - 库存量与金额变动差异主要因单位成本下降:氩气单位成本降53.25%,氧气降53.27%,混合气降37.19% [43][44] - 公司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存货周转快(库龄均在1年内)且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45]
金宏气体: 金宏气体: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21:40
关于毛利率 - 2024年公司大宗气体业务毛利率31.26%,下降2.94个百分点;特种气体业务毛利率27.69%,下降12.67个百分点 [2] - 特种气体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光伏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超纯氨产品毛利率下降12.77个百分点,其中光伏应用领域毛利率下降22.56个百分点 [4][5] - 同行业可比公司特种气体毛利率平均下降11.87个百分点,公司下降12.67个百分点,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7] 关于客户变动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新增云南呈钢集团和华晟新能源,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961.55万元和3,171.24万元 [16][17] - 北方集成电路2024年销售收入9,074.45万元,较2023年增长397% [16] - Peak View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24年销售收入4,029.40万元,主要因东南亚光伏企业建厂带来特气需求增长 [17] 关于股权收购 - 2022-2024年累计完成8项股权收购,形成商誉3.34亿元,其中长沙曼德和苏州苏铜分别形成商誉9,857万元和2,224万元 [20] - 苏州苏铜2024年息税前利润597.45万元,完成预测业绩的107.49% [22] - 长沙曼德2024年亏损主要因计提无形资产减值1,776万元,2025年1-4月已实现净利润712.36万元 [27][28] 关于存货 - 2024年末大宗气体库存量8,748万公斤,同比增长61.86%;特种气体库存量1,562万公斤,同比增长99.73% [34] - 库存量增幅高于存货余额增幅主要因单位成本下降,如氩气和氧气单位成本分别下降53.25%和53.27% [37] - 期末存货账面余额15,454.74万元,经测试可变现净值均高于成本,未计提跌价准备 [39][42] 关于预付工程设备款 - 报告期末其他非流动资产中预付工程设备款3.24亿元,占账面余额的91.27% [43] - 公司未对预付工程设备款计提减值准备,需进一步披露大额预付款对象及订单详情 [43]
臻镭科技: 浙江臻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19:19
营业收入分析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8.04%,第四季度收入占比39.93% [2]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直销收入2.94亿元占比96.81%,经销收入966.12万元占比3.19% [2] - 产品应用领域以特种行业为主,主要产品为射频模拟芯片和模组,技术服务收入3420.90万元 [2] 客户结构分析 - 前五大直销客户均为长期合作客户,合计收入占比68.78% [5][6] - 前五大经销客户销售收入890.82万元,占比经销收入总额92.21%,其中客户K为新增客户 [6] - 退换货比例较低,近三年退换货比例分别为1.01%/1.73%、0.48%/2.16%、0.40%/0.45% [8] 收入确认政策 - 收入确认以客户验收单据为依据,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9][10] - 技术服务收入确认同样以客户验收单据为依据,2024年前五大技术服务客户收入3355.73万元 [11] 现金流分析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季度波动大,一季度-4380.94万元,二季度3950.35万元,三季度-184.45万元,四季度1562.17万元 [12][13] - 现金流波动主要受军工客户资金拨付季节性影响,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趋势一致 [14]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4.12亿元,坏账计提比例11.55%;应收票据账面余额8885.62万元,坏账计提比例9.47% [17] - 1年以上应收账款1.63亿元占比40%,较上年同期增长 [17] - 前五大欠款方合计欠款1.72亿元,主要为军工集团下属单位,回款周期较长 [19][20] 存货管理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9590.81万元,较期初下降13% [33] - 存货跌价准备1029.09万元,较期初上升129%,主要因呆滞物料增加 [33][39] - 在产品872.76万元同比增长123%,主要为射频收发芯片及微系统模组备货增加 [41][42] 联营企业投资 - 对集迈科确认投资损益-1200.2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1292.62万元 [45] - 集迈科2024年营业收入4343.89万元,净利润-9700.52万元,主要因生产线建设初期成本高 [47][48] - 公司向集迈科采购金额为第五大供应商,关联交易具有业务协同性 [45]
思锐光学IPO:突发终止,实控人持股超八成,曾被出具警示函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53
公司概况 - 思锐光学是一家专业从事可互换光学镜头、脚架云台等摄影摄像器材和精密光学元器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品牌为"SIRUI",产品包括摄影脚架、摄像脚架、独脚架、云台等 [1] - 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总部位于广东中山,创始人李杰持股比例高达80.22%,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 [3][6] - 2023年7月启动辅导备案,2024年6月北交所IPO获受理,2025年4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1] 公司治理与实控人 - 创始人李杰直接持股75.64%,通过财盛投资间接控制4.58%股权,合计持股80.22% [3] - 李杰身兼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对公司经营拥有绝对话语权 [6] - 李杰兄弟李奇持股4.12%,曾任董事职务,2023年11月离任后担任国内客服经理 [6] - 公司曾因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收到监管警示函,董事长李杰、董秘林炳坤被采取监管措施 [9][10] 募投项目与产能扩张 - 本次IPO拟募资2.72亿元,其中2.48亿元用于光学镜头及光学元器件增资扩产项目,24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 [7] - 扩建项目拟新增15万个可互换光学镜头产能和350万件光学元器件产能 [1] - 2021-2023年可互换光学镜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6.67%、116%、88.21%,脚架云台产能利用率从113.03%下滑至79.58% [10][11] - 北交所问询新增产能的必要性及消化能力,是否存在过度扩产 [11] 研发与销售费用 - 2021-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743.49万元、1743.49万元、2642.67万元,研发费用率9.24%、11.34%、10.09%,低于行业均值10.75%、11.34%、11.36% [12][14] - 同期销售费用分别为2131.56万元、2722.35万元、4422.20万元,销售费用率11.3%、14.86%、16.89%,远超行业均值3.19%、3.33%、3.57% [14][15][17] - 销售费用中宣传推广费占比最高,2023年达1402.02万元,电商平台费959.09万元 [16] 财务表现与客户结构 -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1.89亿元、1.83亿元、2.62亿元,归母净利润1709.69万元、1888.3万元、3131.1万元 [18] - 2023年收入增长42.9%,净利润增长65.82%,主要来自脚架云台(增长17.98%)、可互换光学镜头(增长59.13%)和其他摄影器材(增长92.7%) [18][19] - 影石创新2023年成为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从2021年276.32万元增至2023年2012.81万元,占比7.69% [20] - 境外收入占比超75%,2023年美洲地区收入占比43.25%,欧洲地区23.31% [20][21] 存货与风险 - 2021-2023年存货分别为6859.85万元、10592.62万元和14301.35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69.42%、73.40%和68.87% [22]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4.05%、3.32%、2.61%,远低于同行蓝特光学(9.04%)和茂莱光学(12.92%) [22][23] - 北交所重点关注存货高企及计提比例较低问题 [23]
芜湖三联锻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2:00
财务数据追溯调整 - 公司对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进行追溯调整:以总股本1.1336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33元(含税),共计派发3774.89万元;同时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587亿股 [3] - 追溯调整影响比较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调整金额未超过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余额 [3] - 因执行新会计准则,2024年1-3月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成本调增26.50万元,销售费用调减26.50万元 [6] 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 2025年1-3月计提减值准备合计701.71万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112.59万元,存货减值损失净转回19.64万元(计提589.12万元,转回608.76万元) [16] - 减值测试覆盖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存货,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17][32] - 减值准备减少当期利润总额701.71万元,未经审计但经董事会、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一致审议通过 [34][35][38][40]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及减值准备议案均获董事会全票通过(7票同意),监事会全票通过(3票同意) [49][50][51][52]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9日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董事长、财务总监及独立董事等出席 [42][43] - 所有公告均声明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交易所规则 [1][2][47] 会计政策执行 - 自2024年起执行新会计准则,将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6] - 应收款项按组合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商业承兑汇票参考历史损失率,银行承兑汇票评估无收回风险 [21][22]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或类别计提,价格回升因素消失时在原计提金额内转回 [32][33]
海量财经丨天富龙IPO过会背后仍有隐忧:利润收窄与存货激增下的资本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4-28 23:03
公司IPO进展 - 天富龙上交所主板IPO通过审核并于4月25日提交注册申请 [3] - 公司存在利润空间走低、存货规模激增、募资缩水等问题可能影响投资者认可度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5.76亿元、33.36亿元和38.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亿元、4.31亿元和4.54亿元 [4] - 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22年18.86%降至2024年16.50%,两年下跌2.36个百分点 [4] - 税收优惠对净利润贡献显著,2022-2024年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16.05%、11.68%和17.77% [5] 运营风险 - 存货账面价值从2022年3.98亿元增至2024年6.6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从12.34%升至17.05% [8] - 应收款项账面价值2022-2024年分别为5.23亿元、6.64亿元和6.58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14.02-16.63次)低于行业可比公司(26.49-32.69次) [7] - 坏账准备金额从2022年987.31万元增至2024年1267.39万元 [7] 募资调整 - 初始拟募资10.9亿元,后取消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最终募资额调整为7.9亿元 [9] - 公司银行存款余额充足,2022-2024年末分别为4.83亿元、5.63亿元和7.52亿元 [9] 行业竞争 - 涤纶短纤维行业同质化严重,公司需通过放松收款节奏提升客户吸引力 [7] - 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叠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承压 [7]
中兴通讯(000063)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2-28 20:02
业绩总结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207,323,230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3.17%[19] - 2024年末公司负债合计134,212,948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1.19%[20] - 2024年末公司股东权益合计73,110,282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6.99%[22]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21,298,752千元,较2023年度下降2.37%[24]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成本75,311,066千元,较2023年度增长3.59%[24] - 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8,355,613千元,较2023年度下降9.58%[24]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8090310千元,2023年为9390102千元[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76元/股,2023年为1.96元/股[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79844千元,2023年为17405699千元[29]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8672419千元,2023年为 - 20901353千元[29]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818,375千元,2023年为7,371,590千元[31] 业务数据 - 2024年度网络建设类合同在合并财务报表确认收入为632.32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7] - 2024年度网络建设类合同在公司财务报表确认收入为720.3104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7]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在合并财务报表账面价值为270.94439亿元,占资产总额13%;在公司财务报表账面价值为426.11019亿元,占资产总额23%[8]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在合并报表账面价值为412.57657亿元,占资产总额20%;在公司财务报表账面价值为153.76654亿元,占资产总额8%[9] 资产变动 - 2024年末货币资金43,885,348千元,较2023年末下降44.12%[19]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13,768,781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8999.96%[19] - 2024年末债权投资25,068,445千元,2023年末为0[19] 股东权益 - 2024年股东投入的普通股金额为283千元,资本公积减少122932千元[27] - 2024年对股东的分配金额为3338789千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3266961千元,少数股东71828千元[27] - 2024年专项储备本年提取105418千元,本年使用70598千元[27] 会计政策与核算 - 网络建设合同收入确认需管理层判断商品或服务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履约义务控制权转移时间及按单独售价比例分摊交易价格[7] - 审计程序包括了解收入确认流程和内部控制、获取销售合同、函证合同金额等[7] - 金融资产于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满足条件时终止确认[68] - 金融负债责任履行、撤销或届满时终止确认,替换或修改按相应规则处理[69] - 存货按成本初始计量,发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周转材料采用一次性或五五摊销法[95] -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按不同方式确定初始投资成本,对能实施控制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核算[98][100]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初始计量,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105] - 固定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108] - 在建工程成本按实际工程支出确定,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109][110] - 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直线法摊销[112] - 销售商品合同以到货验收完成时点确认收入,提供服务合同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119] 其他 - 公司财务报表于2025年2月28日经董事会决议批准报出[48] - 国内产品销售收入及设备修理收入增值税销项税率为13%,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收入增值税销项税率为5%、6%和9%[168] - 中兴通讯等多家子公司在相应年份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69]
大全能源(688303) - 大全能源关于自愿披露公司控股股东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及2025年度产量预测的公告
2025-02-27 19:15
股权结构 - 开曼大全持有公司71.40%的股权[2] 业绩数据 - 2024年第4季度多晶硅产量34,236吨,销量42,191吨,营收1.95亿美元,净亏损1.80亿美元[3] - 2024年多晶硅产量205,068吨,销量181,362吨,营收10.29亿美元,净亏损3.45亿美元[4] - 2024年度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38亿、14.78亿、4.7亿美元[4] 产能与产品 - 2024年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40%-50%[4] - 2024年多晶硅年产量同比增长3.7%[4] - 2024年N型产品产量占比从40%提升至70%[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多晶硅产量25,000 - 28,000吨[2][6] - 预计2025年全年多晶硅产量110,000 - 140,000吨[2][6] 其他 - 公司营业收入占开曼大全营业收入的比例是100%[2]
百花医药:发行人和会计师关于新疆百花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之一次反馈意见回复(2022年年度财务数据更新版)
2023-04-24 20:43
业绩总结 - 2019 - 2022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8.47万元、-31976.55万元、5982.71万元、-3475.50万元[5] - 2019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201.77万元、8453.04万元、28135.30万元、34988.46万元[3] - 2021年度营收28135.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232.84%,净利润5987.43万元[62] - 2022年营收34988.46万元,较2021年增幅24.36%,但归母净利润为负[62] 用户数据 - 2021年末商务人员从2020年末的14人增加至29人[35]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8.3亿元[35]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10.20亿元[70] 未来展望 - 需结合情况说明公司持续经营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及终止上市情况[6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无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16年公司购买华威医药100%股权,交易价格194500万元,形成商誉170407.25万元[6] 其他新策略 - 2020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采取调整战略布局等六项应对措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