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

搜索文档
一半沙漠、一半海水,一座渔村的现代化奇迹
36氪· 2025-05-13 16:21
城市发展概况 - 阿布扎比石油储量占阿联酋90%,1970年代起通过石油收入实现超快速发展,从沙漠渔村转变为现代化都市[1] - 城市人口中约80%为外国人,形成多元文化融合的"地球村"特征[1][3] - 城市规划采用岛屿功能分区模式,如萨迪亚特岛定位文化区、阿尔玛亚岛为金融创新中心、亚斯岛主打主题公园[6] 文化与建筑投资 - 萨迪亚特岛文化区投资包括阿布扎比卢浮宫(造价6亿欧元)、在建古根海姆博物馆及扎耶德国家博物馆[6][7][12] - 阿布扎比卢浮宫采用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穹顶直径180米,与法国签订30年协议耗资近10亿欧元引进藏品[9][11][12] - 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耗用46吨黄金装饰,含82个穹顶和1100根廊柱,主殿悬挂7个直径10米镀金水晶吊灯[18][20] 旅游与酒店业 - 酋长国宫殿酒店耗资30亿美元建造,外立面覆盖纯金箔,被称为"八星皇宫酒店"[22][24] - 首都之门建筑高160米,倾斜度达18度,超过比萨斜塔4倍[20][22] - 萨迪亚特岛海滩实施海龟保育计划,2010年起吸引玳瑁海龟回归产卵[4][6] 经济与社会特征 - 1958年发现全球第五大石油储量(占阿联酋94%),1962年商业开采后推动基建现代化[28][29] - 斋月期间餐饮业适应多元人口需求,非穆斯林餐厅保持营业,酋长国宫殿酒店举办大型斋月晚宴[31][33][35] - 食品供应高度国际化,超市蔬菜进口自多国,单洋葱品种超5种以满足不同饮食文化需求[35][36][37]
用建筑和文字凝结百年时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9 08:59
书店概况 - 雅典人书店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圣菲大道,前身为1919年建成的大光明剧院,2000年改造为书店后正式营业[1] - 书店面积超过1700平方米,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1] - 书店保留了剧院的建筑特色,包括穹顶巨幅壁画、舞台深红色幕布和包厢浮雕等装饰元素[1] 历史沿革 - 大光明剧院由著名建筑师设计,内部装潢典雅,穹顶壁画由意大利画家纳萨雷诺·奥兰迪绘制,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1]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经济危机和影视普及导致剧院衰落,2000年市政府将其改造为书店[1] - 2019年剧院建成一百周年时,书店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最美书店"之一[2] 文化价值 - 阿根廷是世界上人均阅读时间最多的国家之一,布宜诺斯艾利斯遍布书店和二手书摊,雅典人书店是当地购书首选[1] - 书店将戏剧与书籍融为一体,为读者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2] - 插画家布鲁诺·马尼亚特拉表示书店具有令人平静的能量,适合阅读和创作[2] 社会影响 - 阿根廷作家奥古斯丁娜·林奇认为书店是人们与故事、知识、想象力接触的重要场所[2] - 书店已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文化地标,百年穹顶油画见证着城市变迁[2] - 书店为爱书人营造了家的感觉,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聚集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