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
搜索文档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10.22)-20251022
渤海证券· 2025-10-22 09:58
宏观及策略研究:2025年9月经济数据点评 - 第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4.8%,与预期持平,但较前值5.2%有所放缓,累计同比增速达5.2%,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可期 [2] - 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显著回升至6.5%,远超预期5.2%和前值5.2%,主要受出口和季节性效应带动,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速重回两位数区间 [2][3]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3.0%,略低于预期3.1%,且为连续第四个月放缓,消费内生动能不足,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再次下滑 [2][3] - 截至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0.5%,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为-1.9%,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为-8.0%,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扩大1.8个百分点至-21.3% [2][3] - 经济结构上,内外需分化加剧,净出口对GDP增长拉动基本持平,而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的合计贡献有所放缓 [2] 固定收益研究:信用债市场周报 - 本期(10月13日至10月19日)信用债发行指导利率多数下行,整体变化幅度为-7 BP至0 BP,发行规模受低基数影响环比大幅增长,净融资额环比增加 [6] - 二级市场信用债成交金额环比增长,收益率整体下行,信用利差呈现分化态势,中短期票据和企业债的中短端利差收窄、长端走阔,城投债信用利差多数收窄 [6] - 高等级长债信用利差分位数相对较高,但1年期品种利差均在1%历史分位以内,配置思路可保持积极,交易思路适度乐观,建议关注利率债趋势和个券票息价值 [6] - 地产债方面,随着稳楼市政策显效,市场逐步企稳,可考虑布局历史估值稳定的央企、国企债券及有强力担保的优质民企债券,并可拉长久期增厚收益 [7] - 城投债在稳增长和防系统性风险背景下违约可能性很低,仍可作为重点配置品种,但需关注平台加速出清和转型过程中的估值波动风险 [7] 公司研究:紫金矿业2025年三季报点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2.00亿元,同比增长10.33%,归母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 [9] - 主要矿产品产量方面,前三季度矿山产金同比增长19.68%,矿山产铜同比增长5.12%,矿山产锌同比下降12.46%,矿山产银同比增长1.28% [10] - 产品单价方面,前三季度金锭单价同比增长44.42%,金精矿单价同比增长41.02%,铜精矿单价同比增长8.49%,矿山产银单价同比增长31.81% [10] - 公司成功分拆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募资总额约287亿港元,并完成多项重大收购,资源储量显著提升 [11] - 报告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94.12亿元、555.33亿元、614.47亿元,对应2025年PE为16.23倍,维持"增持"评级 [12] 公司研究:华友钴业2025年三季报点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9.41亿元,同比增长29.57%,归母净利润42.16亿元,同比增长39.59% [1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17.44亿元,同比增长40.85%,归母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11.48%,业绩提升主要受益于钴价大幅上涨及一体化经营优势 [15] - 当季钴现货均价同比大幅增长41.98%,公司上游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产能释放,印尼项目提供钴副产品,强化了原料保障 [15] - 公司与LGES签署长期供货合同,约定2026年至2030年供应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约7.6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品合计约8.8万吨,有望支撑未来业绩 [15] - 报告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6.97亿元、64.50亿元、71.37亿元,对应2025年PE为20.18倍,维持"增持"评级 [16]
Q3经济数据点评:积极看待转型中的投资负增
东方证券· 2025-10-21 23:21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预计全年有望达到5%的目标[6] - 9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10.3%,为近六个月最高水平[6]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转负,剔除2020年后增速达历史最低水平[6] -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持续负增长,9月降幅扩大[6] - “扩建”投资较去年年末降速40个百分点(截至今年8月)[6]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较前值下降0.1个百分点,较Q2下降0.5个百分点[6]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9月当月同比3.3%,较前值14.3%降低11个百分点,较5月高点降低近50个百分点[6] - 1-9月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5.9%,4月以来保持较高水平[6] 工业生产与出口 - 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与前值持平,单月同比较前值高1.3个百分点[6] - 9月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为3.8%,较前值-0.4%有较大改善[6] 政策动向 - 新设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6] - 财政安排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6]
消费“主引擎”动能更强劲
搜狐财经· 2025-10-21 10:08
本报记者 魏 桥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 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此外,据有关部门测算,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 十足,彰显了我国消费市场的韧性和活力。 "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市场稳步复苏。"苏商银行特 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从结构上看,以文体休闲、旅游出行等为代表的服务 消费表现亮眼,反映出国人线下出行热情高涨;以线上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说明 新型消费正成为支撑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以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为代表的升 级类消费品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速,反映出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仍在稳步前进。 "在面临国内外各方面挑战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市场能取得如此成绩,实 属不易。"付一夫说。 "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当日,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 ...
经济结构不断调优 新旧动能有序转换——透过“三季报”看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人民日报· 2025-10-21 09:1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1] - 经季节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较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1]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2] 就业与物价指标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 [2]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降0.1%,但核心CPI上涨0.6% [2] - 9月份核心CPI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2] 工业生产与实物量指标 -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6% [2] - 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4.8%、4.4% [2]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5.9%、16.7% [4] 外贸与国际收支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2] - 9月末外汇储备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2] - 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外汇储备连续2个月增加 [10] 消费与投资表现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6]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6]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等四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6] 产业升级与新动能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4]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7]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7] 制造业与服务业 - 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 [8] -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连续4个月上升 [8] - 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10] 资本市场与市场信心 - 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8]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等人气十足 [10]
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 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央广网· 2025-10-21 09:11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 [1]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1] - 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1] 工业生产与结构优化 - 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9% [1] - 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7% [1] -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达到新高度,为经济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2] 消费市场与内需表现 -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2] - 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2] - 前三季度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2] 就业物价与市场信心 -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半年持平 [2] - 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2] - 服务消费潜能加速释放,商品消费以质取胜进一步加速了国内消费需求 [2]
如何评价前三季度经济运行表现?国家统计局解读
搜狐财经· 2025-10-21 07:57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3] - 经季节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3]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4] 行业生产与制造业结构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和16.7% [5]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8]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7]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10] 消费与投资动能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7]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7]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7] 外贸与市场活力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 [4][10] - 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4] - 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8] 新兴产品与绿色转型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8]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 [8]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5]
经济结构不断调优 新旧动能有序转换 透过“三季报”看中国经济稳步前行(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10-21 05:57
此外,主要实物量指标也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6%,货物周转 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4.8%、4.4%。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态势没有改变。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从环比看,经季节因素调整后,三季度GDP 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 如何评价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从三方面进行了解读。 ——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 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个百分点、0.4个百分 点;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从就业物价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 扩大。 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 ...
“向新逐绿”势能足 前三季度锂电产业增加值同比增近三成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04:11
行业整体增长势能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9%和17.1% [1] - 前三季度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121.9GWh和1067.2GWh,同比分别增长51.4%和55.8% [2] 龙头企业业绩表现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30.7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为490.3亿元,同比增长36.20% [2] -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归母净利润185.5亿元,同比增长41.21% [2] - 当升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25.17%,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8.47% [3] - 欣旺达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16.08GWh,同比增长93.04% [3] 市场需求与技术前景 - 预计明年动力和储能市场均有高增长的势头,单车大电量已成为趋势 [4] - 数据中心带来的储能电池需求将十分可观 [4] - 液态锂电池是当前主流产品,半固态电池将在高端汽车和新兴领域普及,全固态电池是未来技术方向 [6] 产能扩张与全球布局 - 宁德时代正全力推进全球产能建设,国内山东济宁基地预计2026年新增储能产能超过100GWh [4] -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一期首条产线设备已进场调试,预计2025年底建成,西班牙工厂已完成审批并成立合资公司 [4] 产业链合作与业务拓展 - 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电池安全、超充技术等方面深度合作 [7] - 国轩高科进军小动力电池市场,中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超4亿辆,锂电池渗透率不足10% [7] - 京东汽车联合宁德时代时代电服及广汽集团推出国民好车,计划于"双十一"期间在京东平台独家销售 [8]
“稳、进、韧”前三季度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上海证券报· 2025-10-21 02:13
"在扩大服务消费系列政策措施带动下,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有力拉动消费市场增长。"国家统计局 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于建勋表示。 今年以来,"两新"等扩内需政策为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 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前三季度,商品零 售额同比增长4.6%,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同比增长2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 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5.3%、19.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两新""两重"等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向生产端传导,带动了设备制造、消 费品制造相关行业和产品生产,更推动了智能智造、绿色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的生产扩张与技术迭 代,为产业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按下了"快进键"。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四季度财政政策将继续积极作为,超长期特别国债 和专项债加快落地,重点支持设备更新、基础设施补短板及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增长后劲。 (上接1版) 随着新兴服务业持续向好,各类新型消费较快发展,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同比增长4.5%;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
上市企业营收亮眼,14家新面孔上榜!佛山企业百强榜发布
南方都市报· 2025-10-20 20:48
榜单概况与更替 - 佛山企业两会发布《2025年佛山市骨干企业发展报告》,包含“佛山企业100强”、“佛山制造业企业100强”、“佛山民营企业100强”三大主榜单 [1] - 共有144家企业入列三大主榜单,其中14家为新上榜企业 [3] - 佛山市格言金属有限公司、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排名较去年上升超过20位,另有8家企业排名上升超过10位 [4] 整体营收与规模分布 - 三个“100强”入列企业总营收为17,716.60亿元,同比轻微下降,但“佛山企业100强”和“制造业100强”总营收均实现增长 [5] - 榜单中有2家“千亿级军团”企业,分别为美的集团和碧桂园,“百亿级军团”数量减少2家,而“五十亿级军团”有所增员 [5] 制造业核心地位 - 在100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据57席,比去年增加4家,其营收占总营收的63.03% [5]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是核心支柱,18家企业贡献了制造业总营收的52.51%,占比同比提升1.82%,总营收达6,047.12亿元,同比增长406.74亿元 [6] 研发创新与标准制定 - 144家入列企业研发投入合计386.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81% [7] - 制造业100强企业研发投入达366.05亿元,占其营收的3.44%,两项研发投入指标均较2024年上升0.07个百分点 [7] - 这些企业累计牵头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2,016项,其中牵头制定国家标准141项(较2024年增长50%),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32项(增长约8%) [7] 区域分布特征 - 顺德区在企业100强中有33家企业,较上年增加5家,合计营收8,572.25亿元,占比51.36%,较上年提升2.48个百分点 [8] - 南海区以42家企业入列,数量最多,合计营收4,903.57亿元,占比29.38% [8] - 大沥镇(14家)、狮山镇(11家)、北滘镇(10家)是入列企业数量最多的三个镇街 [10] - 北滘镇在总营收占比上领先,达33.30%,其次为大沥镇(11.25%)和桂城街道(11.04%) [10] 上市公司表现 - 144家入列企业中,广义上市公司(含上市公司及其子/控股公司)共46家 [11] - 入列企业100强的32家广义上市公司合计营收9,102.85亿元,占该榜单总营收的54.55%,其平均营收是非上市企业的2.55倍 [13] - 入列制造业100强的40家广义上市公司合计营收7,881.75亿元,占该榜单总营收的68.47%,其平均营收是非上市制造业企业的3.26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