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
icon
搜索文档
6月股价飙涨,香港楼市回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7-05 17:05
港股地产股表现 - 2025年6月港股地产股(恒基地产、新鸿基地产、九龙仓集团)集体走高,涨幅显著跑赢大盘,优质龙头房企成为低估值、高股息代表[1] - 6月香港住宅楼宇买卖合约同比上升54.4%,所有种类楼宇买卖合约共7271份,月环比增长12.9%,合约总值664亿港元,同比上升61.6%[2][12] - 港股地产开发商上半年平均上涨13.2%,跑输恒生指数(20%),但与五年前峰值相比香港房地产价格下跌三成[21] 内地房企与香港房企对比 - 内地房企1-6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11.8%,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9%,销售额同比下降3.8%,行业出清尚未完成[5] - 香港房企基本面更乐观,6月现楼按揭登记量达6772宗,环比增长33.9%,创22个月新高;楼花按揭登记量564宗,环比增46.9%[13] - 香港头部地产商如恒隆地产、嘉里建设拥有稳固资产负债表,高股息收益率(平均6%),估值相对资产净值折价达60%[17][20] 香港楼市政策与需求变化 - 香港2024年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撤辣"),包括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按揭成数上限提高至70%[28][30] - 2024年香港批准近14万宗人才入境计划签证,内地买家占比高(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超90%),支撑住宅销售[32] - 香港租金收益率达3.5%-4%,高于内地一线城市(1-2%),实际按揭利率降至2%,HIBOR长期有望下行[33][34][37] 香港楼市前景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测香港房地产价格将在2025年下半年增长,可能开启持续4-5年的上升周期,房价有效支撑有望于2026年四季度出现[23][38] - 香港土地供应趋紧,住宅市场经历七年下跌,政策转向促进交易,内地购买力和低利率环境成为需求端催化剂[25][29][39] - 九龙仓置业旗下海景豪宅项目上半年销售去化率80%,内地买家4月25日购买约1200个住宅单位,占当日总成交量22%[32]
中国楼市将面临巨变!懂行人预测:楼市可能会出现这5个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7-05 13:32
中国房地产市场五大巨变 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经历五大结构性变革 包括拆迁潮 保障房建设提速 预售制改革 一线城市房价下行 救市政策加码 [1][3][5][7][8] 详细分析 房价走势 - 百城二手住宅均价连续22个月环比下跌至15173元/平方米 99个城市环比下跌仅三亚微涨 [1] - 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价显著回调 上海市中心房价较2021年峰值下跌30-40%至6-7万元/平米 [5] 政策导向 - 国务院规划未来五年建设600万套保障房 保障房廉租房占比将提升至60% 商品房占比压缩至40% [3] - 多地放松限购限售政策 2024年或进一步放宽一线城市限购 房贷利率可能降至4%以下 [7] 行业结构变革 - 新一轮拆迁潮聚焦城中村和预制板房 区别于2013-2019年棚改政策 更强调城市更新而非个体暴富 [1] - 预售制逐步改革 政府将提高现房销售比例 同时放开房企融资渠道为取消预售制创造条件 [3] 市场供需关系 - 保障房价格将显著低于周边商品房 大幅降低低收入家庭购房成本 [3] - 高房价 居民收入下降 就业压力及理性购房心态共同推动房价与收入水平挂钩 [5]
不要乱买房子了!楼市4个“坏消息”袭来,准备购房的家庭要留意
搜狐财经· 2025-07-05 13:03
中国楼市调整期现状 - 2023年中国楼市持续低迷 3月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主要受疫情冲击收入 改善型需求理性化 炒房空间萎缩等因素共同作用 [1] - 8月百城二手房价连续6个月下跌 下跌城市达96座 广东惠州出现开发商对折促销极端案例 [1] 开发商风险暴露 - 恒大 碧桂园 富力等头部开发商相继爆雷 美元债违约 破产申请频发 负债率普遍超100% [6] - 烂尾楼问题恶化导致购房者信任崩塌 对行业复苏形成显著阻碍 [6] 政策成本压力 - 房产税试点可能在经济好转后加速扩容 "十四五"期间或全面推行 [7] - 部分城市拟开征"房东税" 对超额出租房产征税 双重政策将推高持有成本 [7] 二手房市场失衡 - 2023年4月起全国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 6月13个重点城市同比增25% [8] - "认房不认贷"政策刺激下 一线城市挂牌量暴增:上海20万套 北京19万套 广州13万套 [8] 需求端疲软 - 央行调查显示58%居民倾向更多储蓄 仅17.5%选择更多投资 消费意愿明显收缩 [10] - 居民储蓄意愿强化导致购房需求持续低迷 市场复苏面临挑战 [10][11]
2025年楼市或将迎来新的格局,也许很多人都猜错了
搜狐财经· 2025-07-05 12:06
2025年楼市展望:稳中有降,回归居住属性 2024年,国内楼市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包括放松限购、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甚至减免契税和 增值税以降低购房成本,但房价依旧持续下跌。全国平均房价回落23%,部分区域跌幅高达30%,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平均跌幅达到30%。以上海市中心 区域为例,房价从峰值近10万元/平方米跌至6.5万元/平方米,许多高价位购房者被深套其中。 总而言之,2025年楼市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市场。购房者需要理性分析市场形势,谨慎决策,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近期,证监会允许私募资金投资存量商品房住宅,这被视为政府向房地产市场输血的重要举措,旨在帮助房企去库存、缓解资金压力,而非推高房价。此举 意在稳定市场,最终引导房价回归居住属性。 对于计划在2025年购房的家庭,我们建议: 第一,量力而为。购房需谨慎评估自身经济实力,避免因过度负债影响生活质量。每月还款金额最好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先购买小面积住 房,待经济条件改善后再考虑置换。 第二,避免购买"老破小"。尽管"老破小"价格低廉,配套设施完善,但其房屋老 ...
上半年千亿房企仅剩4家,政策支持力度有望持续加码,7月楼市或延续弱复苏走势
华夏时报· 2025-07-05 11:09
楼市半年考表现 - 1-6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千亿房企数量从6家减少至4家(保利发展1452亿元、绿城中国1221亿元、中海地产1201.3亿元、华润置地1103亿元)[1][2] -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增加2家至46家,中国金茂、越秀地产、建发房产销售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10.8%、19.6%[1][2] - TOP100房企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土拍平均溢价率9.2%(同比+4.8个百分点),TOP20城市土地出让金占全国超65%[1][4] 区域市场分化特征 - 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至40%,二线城市贡献率47.8%(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3] - 北京、上海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4%,广州增16%,深圳低基数下增超30%,杭州、成都分别增6.0%、4.9%[3] - 上海5000万+豪宅网签518套达去年同期2倍,融创上海壹号院年内销售额破170亿元[3] 房企战略调整动向 - 保利发展以899亿元新增货值居首,绿城中国831亿元、中国金茂749亿元分列二三位[4] - 龙湖集团在高能级城市获取4幅地块,滨江集团在杭州斩获16宗地[4] - 民企拿地占比提升9个百分点,央企占比升3个百分点,地方国企占比降16个百分点[5] 政策与市场预期 - 上半年170个省市出台超340条政策,中央层面聚焦去库存、扩需求、新模式和化风险[2] - 国务院会议提出"多管齐下稳定预期",预计下半年将加大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力度[6] - 广州拟推"商转公贷款"政策,触发阈值设定为公积金个贷率75%-90%区间[7] 产品与行业趋势 - "好房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房企需通过产品创新匹配刚需/刚改群体需求[7] - 行业向"高质量投资、精细化运营"转型,土地市场修复将传导至新房供需[7]
9城破万!海南房价地图曝光:海口1.2万,三亚3万……
搜狐财经· 2025-07-05 00:19
高考与学区房关联性 - 海南高考成绩公布后学区房咨询量激增 中交·蓝色港湾等楼盘后台咨询暴涨[1] - 海口教育资源集中导致二手房市场中学区要素成为关键成交因素 但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跌未见止跌迹象[16] - 海南合作办学如火如荼开展 北师大万宁实验学校等教育集团成绩亮眼 教育产业被视为自贸港人才吸纳战略下的蓝海市场[28] 海南房价整体表现 - 全省1-5月房屋销售面积360.14万㎡同比涨16.8% 销售额634.48亿元同比涨35.5% 均价1.76万/㎡同比涨15.98%[8] - 海口三亚陵水三城占据全省73%销售面积 三亚在开发投资额等多方面呈现赶超海口态势[10][11] - 全省房价过万城市缩减至9个 跌面持续扩大 海口房价环比跌6% 三亚跌6.1%至3万/㎡ 陵水稳定在2.7万/㎡[5] 海口楼市动态 - 5月单月成交面积45.51万㎡环比暴涨103% 创年度新高 主要因江东玺悦东岸等新盘集中加推及"以价换量"策略[12][14] - 1-5月累计成交面积134.6万㎡ 成交金额163.18亿 单价12123元/㎡ 实际销售价普遍低于备案价刺激成交量[12] - 二手房市场持续探底 有学区房挂牌3个月降价20%成交 部分价格已回落至5年前水平[14][16] 三亚楼市特征 - 1-5月成交面积91.98万㎡金额281.3亿 单价30641元/㎡ 5月单月成交23.84万㎡同比涨46%[18] - 招商林屿间项目开盘当日去化98% 成交8亿元 崖州湾项目单价达2.9万/㎡显示高端产品溢价能力[21] - 6月土拍揽金73.6亿元 民企与国央企激烈竞拍 单次举牌最高加价1.25亿 未来或现K型分化发展[23] 旅游与消费数据 - 1-5月接待游客4847.55万人次同比增6.3% 旅游收入1026.4亿元 国际游客消费3.62亿美元同比增73.3%[27] - 家具类零售额1.09亿同比增134.4% 建材类零售额1.2亿同比增361.4% 反映楼市回暖带动下游消费[37][38] - 周杰伦/陈奕迅演唱会等文娱活动密集举办 政策端对大型演出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31][33] 投资结构转型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6.7% 但住宅投资逆势增4.1% 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骤降41.3%[37] - 民间固投转向教育/文娱板块 合作办学项目成绩显著 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波动明显[27][28] - 个人按揭贷款51.13亿同比暴涨138.9% 主要来自海口等城市刚需购房者加速入市[35]
王家卫2380万豪宅难售,降价400万,另有6000万豪宅待售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22
香港楼市现状 - 香港楼市前景难以捉摸 房产持有者纷纷出售物业以减轻财务压力 [1] - 潜在买家普遍观望 担心房价尚未见底 导致房源无人问津 卖家不断降价 [1] - 超过千尺的房子通常被视为豪宅 尤其具备海景视野的房产更受关注 [1] 王家卫房产出售情况 - 王家卫名下大潭浪琴园豪宅实用面积1077平方尺 原价2380万元 但市场反应冷淡 [1] - 该房产降价400万元至1980万元 降幅达16.8% 但仍未售出 [4] - 按1980万元计算 房价已回到1997年水平 当时同类房源成交价为1950万元 [4] - 该房产为小区内最小单位 不适合自住 更适合出租 此前长期有稳定租客 [6] - 王家卫名下浅水湾南湾大厦房产面积2143平方尺 原价6500万元 后降价至6000万元 仍未售出 [10] 房产管理背景 - 王家卫与妻子共同持有房产总市值超过2亿元 管理主要由陈以靳负责 [9] - 陈以靳自1993年起涉足房地产领域 从王家卫房产买卖中至少获利5000万元 [9] - 陈以靳曾为TVB节目监制 与王家卫相识后引导其进入导演行业 [12] 出售动机分析 - 王家卫在2024年突然出售豪宅 可能出于商业考虑而非资金压力 [9] - 香港楼市低迷背景下 降价出售可能是深思熟虑的商业决策 [12]
热销项目|6月新规项目和高改盘集中入市支撑去化率攀升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04 17:56
核心观点 - 6月楼市延续弱复苏走势,新房成交微降但去化率环比上升3pcts至41%,同比上升11pcts,与2023年高峰持平 [1][2] - 7月新房成交或延续低位波动,但同比降幅可能进一步收窄,维持弱复苏态势 [1][23] - 市场分化加剧:核心城市高改盘、四代宅及学区房热销,弱二三线城市依赖政策刺激或降价促销 [22][23] 市场表现 - 6月30城平均开盘去化率41%,南宁等5城无推盘,成都等6城去化率超60% [2] - 热点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同环比齐增,宁波等弱二三线城市去化率不足20% [3] - 广州新规项目去化率比旧规高30pcts,越秀云萃首开去化87% [5][6] - 重庆四代宅去化率普遍超75%,普宅仅20%,龙湖御湖境实得价16555元/㎡ [7][9] 热销项目特征 - 四代宅/新规项目:广州新规项目占全市认购量90%,重庆龙湖御湖境加赠后价格优势达8000元/㎡ [4][7] - 核心区高改盘:上海壹号院均价18.9万元/㎡当日售罄,成都麓湖生态城销售额13.78亿元 [12][14] - 学区房:长沙TOP10中6席为学区盘,西安西派澜廷因名校配套月销84套 [16] 城市分化策略 - 政策驱动:郑州房票项目占TOP20的25%,苏州TOP3均为政府回购项目 [19] - 以价换量:北京龙湖观萃降价5000元/㎡,福州名城悦郡降价7000元/㎡至1.5万元/㎡ [20] - 弱城市困境:三四线刚需消费降级,依赖高佣金渠道,市场处于"跌无可跌"状态 [22][23]
中原地产:CCL3连升止跌回稳 上半年香港楼价最终跌0.78%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16:21
香港楼市整体表现 - 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连续3周上升累计0.73%,最新报136.56点,周环比升0.32% [1] - CCL仍处于逾8年半低位,较2021年8月历史高位191.34点下跌28.63%,较2024年3月撤辣前低位143.02点跌4.52% [1] - 第二季CCL反复横行,2025年上半年香港楼价累计下跌0.78% [1] 市场影响因素 - 6月10日一个月拆息创3年新低,6月11日中美伦敦经贸会谈达成贸易框架共识,恒指收报24366点创近3个月高位 [1] - 7月4日香港金管局6月以来4度入市合计买入590.72亿港元,7月5日屯门NOVO LAND第3A期首轮价单160个单位推售 [2] - 黄竹坑站港岛南岸第5A期滶晨首轮价单138个单位即日沽清 [1] 细分市场表现 - 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CCL Mass报137.89点,周环比升0.30%,连续5周上升累计1.24% [2] - CCL(中小型单位)报136.52点,周环比升0.29%,连续5周上升累计1.16% [2] - CCL(大型单位)报136.79点,周环比升0.49%,连续2周上升累计1.17% [2] 区域市场分化 - 九龙CCL_Mass报136.15点,周环比升1.47%,创16周最大升幅 [3] - 新界西CCL_Mass报126.83点,周环比升1.14%,创18周最大升幅,连续2周上升累计1.60% [3] - 新界东CCL_Mass报151.11点,周环比跌1.05%,创7周最大跌幅,连续2周下跌累计1.47% [3] - 港岛CCL_Mass报133.93点,周环比跌1.16%,创5周最大跌幅 [3]
上海房价,还会大涨吗?
搜狐财经· 2025-07-04 09:03
第四,新房的涨价是人为的,只有二手房市场才是纯市场化的,今天买房最重要的心理建设是以卖房眼光来买房,心里预设下家的诉求与痛点。第五,随 着"好房子"标准全面落地,新旧两个机制下的房产将从产品价值的全面迭代,转向市场价格的全面脱钩,在未来市场上,"旧房子"只有低价才能赢得踩踏, 人心统一不了,所以足够天量的二手房市场,会拖住房价整体上涨的脚步。 如果要选择一个相对严谨的说法:不能排除上海楼市还有上涨的可能性,但像2022年前那种翻倍大涨与(不论地区与产品类型的)普涨,概率应该很小了。首 先,从土拍市场的供应结构来看,市中心不愁卖而不断加大"面粉"供应,郊区少有成交所以收缩供应→底价成交居多→按需推地,所以高价房供应增加,而 郊区刚需以去库存为已任。 | 序号 | 区域 | 推广名 | 开盘时间 | 户到 | 章数 | 备案均价 | 认购率 | 网 等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 4/4 | | | | 1 | 普陀 | 润雲金茂府 | 2025/6/28 | 165-217 |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