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

搜索文档
迎峰度夏有望提振电力需求,新型电力系统试点解决新能源消纳
国盛证券· 2025-06-08 18: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通知,围绕算电协同、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有望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 [2][11] - 多地发布高温预警,迎峰度夏开启或提振用电需求,煤价跌至618元/吨,火电度电盈利能力提升,建议关注业绩具备弹性的火电标的 [3][12] - 建议关注量项目占比较高&短期收益确定性更优、以及中长期更具降本增效优势的绿电运营商;重视灵活调节电源配置价值;关注重点火电标的、火电改造设备龙头、低估绿电板块、水电和核电板块相关标的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业观点 迎峰度夏有望提振电力需求,新型电力系统试点纾困新能源消纳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围绕算电协同、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算电协同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新一代煤电推动机组试点降碳和提升调节能力 [2][11][12] - 多地高温,迎峰度夏或催化用电需求提升,煤价下跌,火电度电盈利能力增强,建议关注相关火电标的 [3][12] 火电 - 煤价降至618元/吨 [13] 水电 - 6月6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下降18.31%,出库流量同比下降1.24% [29] 绿电 - 本周硅料价格为36元/KG,主流品种硅片价格为1.11元/PC,均与上周持平,长期光伏项目收益率有望提升 [39] 碳市场 - 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较上周下降0.82%,本周成交量222.03万吨,成交额1.49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83.00万吨,成交额1.23亿元,截至6.6累计成交量6.55亿吨,累计成交额449.33亿元 [54]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指数上涨1.13%,沪深300指数上涨0.88%,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0.12%,跑输沪深300指数1.00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25位,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上市公司近半数上涨 [1][55] 行业资讯 行业要闻 - 两部门发布意见,到2029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64] - 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意见,优化资质许可管理制度,将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纳入许可豁免范围 [64] -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 [65] -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能源消费数据,煤炭消费量占比下降,清洁能源占比上升 [65] -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节约能源法执法检查 [66] - 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累计向长三角地区供气达5500亿立方米 [67] 重点公司公告 - 中绿电申报的储能项目被纳入建设项目清单并获备案 [69] - 深南电A转让控股子公司发电机组相关资产完成交易 [69] - 中国核电5月回购股份477.7万股,支付总金额4586.19万元 [69] - 大唐发电完成20亿元中期票据发行 [69] - 新天绿能5月发电量同比增加6.14%,输/售气量同比减少 [69]
中国神华: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龙头行稳致远,低波高息价值凸显-20250606
华泰证券· 2025-06-06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中国神华A股和H股投资评级均为“买入(维持)”,H股目标价港币40.00,A股目标价人民币45.50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5日中国神华出席2025年中期策略会,梳理行业供需多空信号,重申抗周期波动能力,低波高息逻辑不变凸显红利价值,重塑投资者长期配置信心 [1] - 行业短期供需基本面多空交织,长期产能门槛抬高,煤价受成本支撑,公司以优质资源、高比例长协和一体化联营战略应对周期变化,维持盈利预测和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1][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因素 - **短期因素**:利多因素为当前煤价下进口煤性价比降低、进口量回落,4月中国煤炭进口量环比降90.7万吨、降幅2.3%,同比降742.70万吨、降幅16.4%;中美关税问题倒逼内需扩张,我国制造业韧性有望支撑能源消费增长。利空因素为年初煤矿复产复工早于下游行业致库存上升,库存煤自燃掉卡问题使贸易商甩卖,煤价承压;乌鲁木齐铁路局下浮运费,扩宽疆煤外输半径,或使整体供给量走高 [2] - **长期因素**:4 - 5月煤炭行业亏损面超60%,煤价探底,生产成本偏刚性,因运输和人工成本双增、煤矿开采边际成本提高、缺乏开采技术革命性进步;7月1日矿产资源法生效拉高产能门槛,合规成本提高支撑成本线上移 [3] 公司优势 - 以优质资源、高比例长协和一体化联营战略应对周期变化,大矿资源领先,新街台格庙、塔然高勒等新增煤矿兑现可期;下游市场占比高,通过多种方式稳定客户供应;煤铁协同优势凸显,可扩张销售网和提升铁路利用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025 - 27E归母净利润501/500/502亿元预测,使用DDM估值法,维持A股目标价45.5元,H股目标价40.0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343,074|338,375|321,336|324,428|325,154| |+/-%|(0.42)|(1.37)|(5.04)|0.96|0.2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59,694|58,671|50,086|50,011|50,172| |+/-%|(14.26)|(1.71)|(14.63)|(0.15)|0.32|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3.00|2.95|2.52|2.52|2.53| |ROE (%)|14.88|14.04|11.66|11.51|11.41| |PE (倍)|13.08|13.31|15.59|15.61|15.56| |PB (倍)|1.91|1.83|1.81|1.79|1.76| |EV EBITDA (倍)|8.60|9.06|7.71|7.52|7.37|[7] 季度业绩预测 |项目|1Q25|2Q25E|3Q25E|4Q25E| | --- | --- | --- | --- | --- | |煤炭板块产量(百万吨)|82.50|86.61|86.61|90.73| |煤炭板块产量yoy%|1.5%|5.8%|6.7%|9.7%| |煤炭板块销量(百万吨)|99.30|119.66|119.66|140.02| |煤炭板块销量yoy%|-15.2%|6.3%|3.5%|22.8%| |煤炭板块销售价格(元/吨)|505.65|505.41|508.95|545.61| |发电板块发电量|50.42|54.66|54.66|58.91| |发电板块发电量yoy%|-8.9%|12.3%|-14.7%|8.5%| |发电板块售电量|47.47|51.77|51.77|56.08| |发电板块售电量yoy%|-9.0%|13.2%|-14.3%|7.8%|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百万元)|69,585.00|78,552.28|78,593.95|94,604.35|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YoY|-20.6%|-2.3%|-8.4%|12.0%| |公司整体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949.00|13,002.52|12,943.51|12,190.85| |公司整体归母净利润YoY|-24.8%|-4.5%|-21.9%|-3.2%| [13] 盈利预测 - 给出2023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项目金额及变化,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指标情况,还列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20]
中国神华(601088):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龙头行稳致远,低波高息价值凸显
华泰证券· 2025-06-06 18: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中国神华1088 HK和601088 CH的投资评级均为“买入(维持)”,目标价分别为港币40.00和人民币45.50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5日中国神华出席2025年中期策略会,梳理行业供需多空信号,重申抗周期波动能力,低波高息逻辑凸显红利价值,重塑投资者长期配置信心 [1] - 行业短期供需基本面多空交织,长期产能门槛抬高,煤价受成本支撑,公司以优质资源、高比例长协和一体化联营战略应对周期变化,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1][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短期因素 - 利多因素:当前煤价下进口煤性价比降低、进口量回落,4月中国煤炭进口量环比降90.7万吨、降幅2.3%,同比降742.70万吨、降幅16.4%;中美关税问题引入外需不确定性,倒逼内需扩张,我国制造业韧性有望支撑能源消费增长 [2] - 利空因素:年初煤矿复产复工早于下游行业,库存上升且库存煤自燃掉卡倒逼贸易商甩卖,煤价承压;乌鲁木齐铁路局下浮运费,扩宽疆煤外输半径,或使整体供给量走高 [2] 行业长期因素 - 4 - 5月煤炭行业亏损面超60%,煤价探底,生产成本偏刚性,包括运输和人工成本双增、煤矿开采边际成本提高、缺乏开采技术革命性进步等因素 [3] - 7月1日矿产资源法生效拉高产能门槛,合规成本提高支撑成本线上移 [3] 公司优势 - 以优质资源、高比例长协和一体化联营战略应对周期变化,大矿资源领先,新街台格庙、塔然高勒等新增煤矿兑现可期;下游市场占比高,稳定客户供应;煤铁协同优势凸显,可扩张销售网和提升铁路利用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025 - 27E归母净利润501/500/502亿元预测,使用DDM估值法,维持A股目标价45.5元,H股目标价40.0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343,074|338,375|321,336|324,428|325,154| |+/-%|(0.42)|(1.37)|(5.04)|0.96|0.2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59,694|58,671|50,086|50,011|50,172| |+/-%|(14.26)|(1.71)|(14.63)|(0.15)|0.32|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3.00|2.95|2.52|2.52|2.53| |ROE(%)|14.88|14.04|11.66|11.51|11.41| |PE(倍)|13.08|13.31|15.59|15.61|15.56| |PB(倍)|1.91|1.83|1.81|1.79|1.76| |EV EBITDA(倍)|8.60|9.06|7.71|7.52|7.37|[7] 季度业绩预测 | | 1Q25 | 2Q25E | 3Q25E | 4Q25E | | --- | --- | --- | --- | --- | | 煤炭板块 | | | | | | 产量(百万吨) | 82.50 | 86.61 | 86.61 | 90.73 | | yoy% | 1.5% | 5.8% | 6.7% | 9.7% | | 销量(百万吨) | 99.30 | 119.66 | 119.66 | 140.02 | | yoy% | -15.2% | 6.3% | 3.5% | 22.8% | | 销售价格(元/吨) | 505.65 | 505.41 | 508.95 | 545.61 | | 发电板块 | | | | | | 发电量 | 50.42 | 54.66 | 54.66 | 58.91 | | yoy% | -8.9% | 12.3% | -14.7% | 8.5% | | 售电量 | 47.47 | 51.77 | 51.77 | 56.08 | | yoy% | -9.0% | 13.2% | -14.3% | 7.8% | | 公司整体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69,585.00 | 78,552.28 | 78,593.95 | 94,604.35 | | YoY | -20.6% | -2.3% | -8.4% | 12.0%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1,949.00 | 13,002.52 | 12,943.51 | 12,190.85 | | YoY | -24.8% | -4.5% | -21.9% | -3.2% |[14]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 包含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 [21]
陕西煤业:坐拥陕北优质动力煤核心资产,持续挖潜提效稳增长-深度研究-20250606
东方财富· 2025-06-06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异,坐拥陕北优质动力煤核心资产,近几年煤炭产量稳步提升抵抗煤价下行风险,稳健业绩彰显煤炭主业较强盈利能力 [8] - 收购电力资产基本为两湖一江的坑口电厂,相对高电价、高利用小时、配套低成本煤矿,有望形成煤电一体化,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中部看陕煤"依托资源优势持续高质量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等业务,煤炭储量丰富优质,截至2024年有煤炭储量179.31亿吨、可采储量102.46亿吨,可开采年限70年以上,核定产能1.62亿吨,95%以上产能位于大型煤炭基地,有五对千万吨级别矿井 [16] - 公司控股股东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持股65.25%,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国资委 [17] - 17年以来公司营收稳健增长,21年以来盈利维持高位,24年/25Q1归母净利同比 -3%/-1%,24年营收/归母净利1841.4/223.6亿元,同比 +1.5%/-3.2% [32] - 21年以来公司经营现金流充沛,均在300亿元以上,24年为424亿元;17年以来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40%左右,20年以来有息负债率不到10%;20年以来基本维持50%以上高分红 [40][43][45] - 前任董事长带领陕煤做强主业,现任董事长注重价值创造、降本增效,2024年加快落地大成本分级管理体系 [47][48] 2.煤炭: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领先,资源和成本优势显著 - 公司煤炭产品煤质好,陕北地区成本优势明显,截至2024年底有煤炭资源量179.31亿吨、可采资源量102.46亿吨,可采年限70年以上 [50] - 公司主力矿井地处能源化工“金三角”,围绕“六线四区域”布局市场,截至2024年底核定产能1.62亿吨,千万吨级大矿占比51%,矿井智能化水平领先 [52][56] - 张家峁煤矿产能1100万吨/年、权益55%,24年营收72.7亿元,净利润30.4亿元 [60][61] - 红柳林煤矿产能1800万吨/年、权益51%,提出“931”高质量发展目标,24年营收156亿元,净利润72.2亿元 [66][71] - 小保当煤矿一号、二号产能2000、1300万吨/年、权益55%,24年营收193.1亿元,净利润75.4亿元 [73][75] - 柠条塔煤矿产能2000万吨/年、权益51%,24年营收117.4亿元,净利润47.2亿元 [79] - 2016年以来公司产销量稳步增长,2022、24年产量突破1.5、1.7亿吨,2021年以来通过并购、核增新增产能 [81][82] - 综合售价具备弹性,长协比例约60%,22 - 24年自产煤售价分别为669/591/532元/吨;24年单位完全成本290元/吨,同比 -2.3% [89][91] - 自产煤毛利率17年以来维持50%以上,22 - 24年分别为64.4%/55.3%/51.1%,主要陕北煤矿归母净利基本占半 [96][98] 3.电力:2024年收购集团电力资产,煤电联营布局"两湖一江" - 2024年公司收购陕煤电力集团88.65%股权,形成煤电一体化联营发展,截至2024年末控股煤电总装机1962万千瓦,其中在运830万千瓦,在建1132万千瓦 [103] - 24年发/售电量376.2/351.3亿千瓦时,同比 +4.4%/+4.4%,在建机组有望逐渐投产,25 - 27年投产机组分别为400/332/400万千瓦 [2][105] - 24年售电价格399.23元/兆瓦时,同比 -4.8%,售电完全成本341.41元/兆瓦时,同比 -3.8%,近两年电力毛利率15%左右,净利润约11亿元 [2] 4.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68/182/201亿元,对应EPS为1.73/1.87/2.08元 [8]
中国神华(601088):深度报告:分红比例下限提升+资产注入,红利属性与业绩动能均强化
国海证券· 2025-06-05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神华是经营稳、高分红的红利板块优质代表企业,具备煤电路港航产业链一体化优势,2025 - 2027年分红比例下限提升,2025年收购杭锦能源新增煤电资产,煤炭销售长协占比高平抑价格波动,业绩稳健,投资价值凸显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中国神华是央企背景综合能源巨头,控股股东为国家能源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截至2024年12月,国资委持股比例为62.62%,拥有煤电化新能源、路港航一体化纵向布局 [9] - 2024年各业务毛利占比(合并抵消前)分别为煤炭69.93%、电力13.36%、铁路14.15%、港口2.42%、航运0.47%、煤化工0.28%,实现生产 - 运输 - 转化的一体化运营 [7][9] - 2024年各业务经营数据较稳健,煤炭业务有韧性,电力、铁路、航运表现佳,煤化工受检修影响销量下降,港口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11][14] - 一体化经营平抑周期波动,2015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基本平稳,处于33% - 42%之间,2021 - 2024年期间费用率维持在3%左右低水平 [17]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23.42%,现金流量比率1.01,处于行业前列,截至2024年三年累计分红占比为224.71%,处于可比公司第二名 [18] - 2025 - 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65%,较2022 - 2024年规划下限提升5pct且增加中期分红,高分红受险资青睐 [24] 煤炭业务 - 2024年资源量343.6亿吨、可采储量150.9亿吨,分别位于动力煤企业第二/第一,产量327.1百万吨,领先其他动力煤企业 [27] - 矿井在陕蒙晋均有分布,生产稳定,2025年2月收购杭锦能源新增1000万吨在建煤矿与1570万吨在产煤矿,3月新街能源公司项目开工 [30] - 控股股东未注入资产多,未来产能增量充足,2025年完成收购杭锦能源增加煤炭保有资源量与可采储量 [35] - 2022年以来自产煤占比高于70%,2024年为71.20%,2024年自产煤吨煤生产成本179元/吨,位于同行业较低水平 [37] - 下水煤销售占比近年维持在50%以上,2024年为53.71%,年度长协 + 月度长协比例超80%,2024年长协价下行幅度低于市场煤 [43] - 2016年确定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定价机制,2022年基准价上调,2022年以来年度长协价基本稳定,处于合理区间 [44] - 2024年煤炭销售不含税平均价格同比 - 3.42%,低于市场煤价下滑幅度及多数同业 [50] - 预计2025 - 2027年煤炭分部毛利依次为670.99/700.49/730.08亿元 [53][54] 电力业务 - 2020 - 2024年总装机量与燃煤机组装机量稳步提升,2024年分别达46264/43184兆瓦,2025年收购杭锦能源新增鄂温克电厂2×600MW煤电发电机组 [59] - 在建待建发电机组9650MW,2025年计划资本开支中电力分部占比最高且金额提升 [61][62] - 装机容量增长带动发售电量自2021年起逐年增长,2024年发电量22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6% [67] - 2024年煤炭自供率76%,电力分部毛利稳定,未来煤炭自给率提升将强化煤电协同 [67] - 预计2025 - 2027年电力分部毛利依次为164.64/171.27/178.18亿元 [68][69] - 参股北京国电电力有限公司42.53%,其2024年净利润87亿元,同比 + 16%,2019 - 2024年净利润CAGR达19%,为公司带来较好投资收益 [72] 路港航业务 - 铁路总营业里程2408公里,年运能5.3亿吨,覆盖陕晋蒙产煤区,通过神朔 - 朔黄线连接矿区与港口,东月铁路等项目推进将提升运能 [75] - 2018 - 2024年自有铁路周转量CAGR为1.6%,2024年完成非煤货物运量同比增长9.9% [78] - 2024年铁路单位成本85.93元/千吨公里,同比 - 1.74% [79] - 港口总装船能力约2.7亿吨/年,黄骅港2024年装船量同比增长2.3%,2024年H1非煤货物运量同比增长11.5% [83] - 航运船队约2.24百万载重吨,2024年航运货运量同比下降15.0%,非煤运输量同比增长18.9% [83] - 预计2025 - 2027年铁路、港口、航运分部毛利依次为164/26.59/3.81、168.96/27.6/4.35、174.06/28.63/4.93亿元 [84][85] 煤化工业务 - 包头煤化工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75万吨/年)有序推进,2024年聚烯烃产品销售量合计645.8千吨,同比下降8.51% [91] - 推进高端产品研发,7个聚烯烃优质品牌产品出口84.7千吨,2024年聚烯烃单位价格同比 + 0.97%,单位成本同比 + 7.15%,毛利率5.8%,同比 - 5.4pct [9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28.37/3152.62/3279.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4.01/536.97/561.29亿元,同比 - 12.39%/+4.47%/+4.53%;EPS分别为2.59/2.70/2.83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5.19/14.54/13.91倍,维持“买入”评级 [7]
中煤能源20250604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煤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炼焦煤价格**:受地产政策明朗化影响,市场预期炼焦煤需求提升、价格触底反弹,但缺乏深层次分析支撑;中煤能源一二季度炼焦煤价格维持在 1100 元/吨左右,预计三季度及后续保持稳定;焦煤期货价格涨停反映市场预期,山西主焦煤现货价维持在 1200 元左右 [2][3] - **新《矿产资源法》影响**:为矿产资源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规范行业发展,利于中煤能源资源和资产处置,推动市场有序合法运作;因未来矿产资源获取途径和方式不确定,无法测算新建矿井环保成本增幅 [2][5] - **二季度经营状况**:2025 年 1 至 4 月煤炭产销量稳定,业绩预计环比持平,受煤价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可能有压力,详细数据待 5 月经营数据披露后确认 [2][6] - **煤炭库存**:公司煤炭库存包括矿产生产段库存及环渤海和北部湾港库存,整体处于高位但去库化趋势明显 [2][7] - **长协煤炭履约**:2025 年长协比例不低于 75%,月度和季度履约率均高于 90%,符合国家要求,履约情况正常 [2][8] - **煤价走势**:2025 年初以来煤价下跌,5 月底趋稳,5500 大卡现货价格在 620 元左右;迎峰度夏旺季及主产区煤矿调涨售价将支撑煤价,预计市场维持窄幅波动;煤价持续下跌可能性不大,进口煤量缩减、行业供给端收缩、需求端刚性上涨,且中长期合同约束企业履约 [4][9][16] - **降本增效**:是公司未来发展重点,通过精细化管理和高效生产维持经营业绩正向增长,2024 年度及 2025 年一季度业绩表现理想得益于该措施 [4][11] - **煤化工项目盈利**:最近一季度所有投产的煤化工项目均实现盈利,高煤价时期也如此 [12] - **在建项目进展**:里必无烟煤矿(400 万吨/年)和苇沟动力煤矿(240 万吨/年)预计 2026 年底投产;大海则和榆林二期两个大型煤化工项目预计同一时间全线投产 [13] - **分红计划**:分红比例不受影响,分红总额可能因煤价降低而减少,但长协合同占比多且执行基准价为 675 元,业绩波动相对有限 [14] - **下游客户履约**:现货市场低迷不一定导致客户不履约,国家政策要求电企履约长协,且客户现在不履约不代表未来不履约 [15] - **电力企业库存**:当前电力企业库存水平不高,更多库存集中在上游和中游,因消费者看到煤价下降选择等待降价后采购 [17] - **公司未来规划**:围绕“煤和电联动”、“煤和煤化工联动”机制,通过全产业链形成碳对冲与抵消;完成现阶段在建项目,通过市场招拍挂采购、国家资源划转及母公司资源注入等获取更多资源 [18][19] - **集团资源注入**:集团旗下股份公司煤矿产能约 1.7 亿吨,集团整体产能约 3.4 亿吨,母公司有可供注入上市公司的资源 [20] - **资本开支计划**:未来三年资本开支预计维持在 150 亿元左右,主要用于现阶段在建项目,若无新在建项目资本开支可能下降 [21] - **公司盈利情况**:焦煤价格有所下降,但今年 1 - 2 季度焦煤价格保持相对平稳,中煤华晋集团焦炭基本维持在每吨 1100 元左右,公司保持一定盈利能力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假设未来煤价继续下跌可能性较小,且中煤能源作为央企上市公司承担国家保供任务,目前没有减产指令 [10]
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6-04 19:24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总体要求 -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前沿方向,依托典型项目和城市开展单一方向及多方向综合试点,探索新技术、新模式 [2] - 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 [2] - 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选择适宜方向,合理确定试点规模和范围 [2] -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支持应用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成果,同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 [2] - 做好试点项目的申报优选、组织实施、效果评估、推广应用等全过程管理 [2] 试点方向具体内容 构网型技术 - 重点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弱电网地区、"沙戈荒"基地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地区应用新能源/新型储能构网型控制技术 [3] - 解决短路容量下降、惯量降低、宽频振荡等问题,提升新能源接网与送出能力 [3] - 在电网结构薄弱地区、孤岛运行系统应用构网型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电压、频率、功角稳定能力 [3]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 重点在保供偏紧或消纳压力较大地区新建或改造新能源电站 [3] - 通过长尺度高精度功率预测、风光储智慧联合调控运行等提升系统友好性能,高峰时段置信出力提升至10%以上 [3] - 电站与调度机构签订协同调度协议,明确协同调度运行方式及纳入电力平衡的可靠容量、支撑时长 [3] - 优先建设或改造新能源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的项目 [3] 智能微电网 - 选择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依托负荷侧资源灵活调控、源网荷储组网与协同运行控制等技术 [4] - 提高智能微电网自调峰、自平衡能力,提升新能源自发自用比例 [4] - 明确与大电网的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界面,以及调度控制、交互运行、调节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4] 算力与电力协同 - 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能源资源条件好的非枢纽节点地区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 [4] - 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4]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算力负荷柔性控制、智能化调度等技术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4] -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4] 虚拟电厂 - 围绕聚合分散电力资源、增强灵活调节能力等场景新建或改造虚拟电厂 [5] - 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等负荷侧资源并协同优化控制发挥灵活调节能力 [5] - 持续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通过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等获取收益 [5]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 重点聚焦西北地区"沙戈荒"基地、西南地区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需求 [5] - 通过合理配置送端配套电源类型规模,优化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5] - 采用电源一体化协同控制、柔性直流、多源自适应换相直流等先进技术 [5] - 提高输电通道安全稳定运行和灵活控制水平,提升输电通道输送绿电占比 [5] 新一代煤电 - 推动具备条件的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洁降碳、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 [6] - 清洁降碳方面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CCUS等措施显著降低煤电碳排放 [6] - 高效调节能力提升方面满足所有技术指标要求,重点提高煤电机组快速变负荷、深度调峰和宽负荷高效调节能力 [6] 试点组织实施 - 申报单一方向试点的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总部组织报送 [7] - 申报综合试点的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各地级市能源主管部门形成综合试点方案 [7] - 申报项目建设或改造开工时间须在2024年8月之后 [7] - 国家能源局制定试点评审工作方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审 [8] - 试点确定后严格按照申报方案开展建设或改造工作 [9] - 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全程跟踪项目实施 [9] 支持政策 - 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对符合要求的试点项目予以支持 [10] - 试点成果纳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评价体系 [10] - 新一代煤电试点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优先安排 [10] - 支持新一代煤电试点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10]
国家能源局发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
券商中国· 2025-06-04 19:09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围绕七个方向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包括构网型技术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智能微电网 算力与电力协同 虚拟电厂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新一代煤电 [1] - 算力与电力协同试点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青海 新疆 黑龙江等能源资源条件好的非枢纽节点地区 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 [1] - 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 聚合交易 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1]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 算力负荷柔性控制 智能化调度等技术 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降低负荷高峰时段电网保障容量需求 [1] -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探索光热发电与风电 光伏发电联合运行 提升稳定供应水平 [1] 新一代煤电试点 - 对照《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新一代煤电试点指标要求 推动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洁降碳 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 [2] - 鼓励开展同时满足清洁降碳和高效调节两类指标的新一代煤电试点 [2] - 新一代煤电试点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内优先安排 [2] - 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 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鼓励联营的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2] 电力市场建设 - 国家能源局会议要求深刻认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新任务 准确把握派出机构市场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新挑战 新要求 [3] - 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和"1+6"基本规则体系 持续推进南方区域 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 [3] - 加快推动各省(区 市)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稳妥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 [3] - 深化穿透式监管 数字化监管创新实践 有效筑牢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 全力完成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任务 [3]
煤炭周报:火电发电增速有望转正,看好动力煤反弹行情
民生证券· 2025-06-01 1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火电发电增速有望转正,看好动力煤反弹行情,旺季需求释放后煤价或反弹,板块估值有望提升 [1][7] - 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强,稳定高股息价值提升,看好煤炭板块估值提升 [8] - 铁水产量下移,焦煤价格弱势,焦炭有降价预期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观点 - 火电需求改善,非电需求高位,火电发电增速后期有望转正,水电增速或持续为负,供给收缩支撑煤价,港口库存去化,煤价或反弹,推荐稳健龙头和高现货比例标的 [1][7] - 国际局势不确定,煤炭板块稳定高股息价值提升,高长协龙头防御和成长属性凸显,多家央国企增持和注资提振信心 [8] - 港口煤价持稳,产地煤价上涨,铁路运量微增,北方港库存加速去化,电厂日耗下降、可用天数增加,化工需求增长 [8][9] - 铁水产量下移,焦煤供应收缩但需求弱,价格承压;焦炭供需矛盾加强,有降价预期 [2][10] 本周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煤炭板块周跌幅 0.5%,跑赢沪深 300,焦炭子板块涨幅最大,无烟煤子板块跌幅最大 [12][15] - 本周电投能源涨幅最大,大有能源跌幅最大 [18] 本周行业动态 - 印度 2025 - 26 财年煤炭产量目标 11.5 亿吨,计划增加产能和商业煤矿竞拍 [22] - 2025 年 1 - 4 月印尼煤炭出口量降 5%,俄罗斯库兹巴斯煤炭产量和发运量下降,泰国动力煤进口量减少 [23][24][25] - 宁夏新能源装机占比 57%,规划绿电园区,力争煤炭产量突破 1.05 亿吨;浙江夏季用电负荷或增 7.8%,电力供需趋紧 [26][27] - 多国煤炭产量、进口量、消费量有变化,部分电厂关停或改建,铁路施工和督察启动 [28][32][33][34] 上市公司动态 - 新大洲 A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广汇能源公布担保进展 [38] - 多家公司发布权益分派、转股价格调整、设立基金、新能源项目进展等公告 [39][40][42][43] 煤炭数据跟踪 - 产地煤炭价格:山西动力煤和炼焦煤均价下跌,无烟煤均价持平,喷吹煤均价下跌;陕西动力煤均价上涨,炼焦精煤均价下跌;内蒙动力煤均价上涨,炼焦精煤均价下跌;河南冶金精煤均价下跌 [44][53][59][64] - 中转地煤价:京唐港主焦煤价格下跌,秦皇岛港 Q5500 动力末煤价格持平 [68] - 国际煤价:纽卡斯尔动力煤下跌,理查德和欧洲 ARA 港动力煤持平,澳大利亚峰景矿硬焦煤上涨 [69] - 库存监控:秦皇岛港和广州港库存下降 [74] - 下游需求追踪:冶金焦和钢材价格下跌 [80] - 运输行情追踪:煤炭运价指数下跌,BDI 指数上涨 [82]
陕西煤业: 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30 17:1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完成煤炭产量1.7亿吨,煤炭销量2.6亿吨,总发电量376亿千瓦时,总售电量351亿千瓦时 [3] - 实现营业收入1,841.4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3.60亿元,市值突破2800亿元 [3] - 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13%至17,048.46万吨,商品煤销量同比增长9.13%至25,843.08万吨 [21] - 发电量同比增长4.41%至376.15亿千瓦时,售电量同比增长4.37%至351.26亿千瓦时 [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3.50亿元,同比增长0.87% [23] 战略发展 - 成功收购陕煤电力集团股权,构建"煤电一体化"产业运营模式,实现煤炭产业链延伸 [3] - 推进"煤电双主业"协同发展,提升电力生产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煤炭业务波动风险 [3] - 规划2025年重点工作包括编制"十五五"规划、争取资源开发建设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12] - 2025年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补短板强弱项 [12] 技术创新 - 黄陵矿业完成薄煤层无人化开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5] - 彬长集团承担国务院"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和瓦斯复合灾害综合治理工程试验"重大项目 [5] - 小保当矿业"2-3米煤层千万吨450米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项目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6] - 2025年计划加大煤炭智能绿色开采研究力度,推广保水开采、矸石回填等减损开采技术 [14] 公司治理 - 建立《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度》和《董事长专题会议制度》,优化公司治理底层设计 [4] - 2024年董事会共召开六次会议,审议通过33项议案 [7]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召开四次会议,审议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 [9] - 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有效运行,提出多项专业性建议 [4] 股东回报 - 2024年累计分红148.05亿元,包括年度分红和两次中期派息 [6] - 2024年度拟每十股派发现金股利11.36元,年度现金分红金额110.14亿元 [24] - 2024年三次利润分配合计金额130.70亿元,占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58.45% [25]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中期分红不超过当期净利润30% [30] 关联交易 - 2024年向关联方销售煤炭3,399.47万吨,交易金额175.90亿元 [25] - 2024年采购关联方煤炭4,059.45万吨,交易金额245.86亿元 [25] - 2025年预计采购关联方煤炭5,100万吨,交易金额280.50亿元 [26] - 2025年预计向关联方销售煤炭3,600万吨,交易金额198.00亿元 [26] 审计机构 - 拟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28] - 2024年度审计费用合计889万元,其中财务报告审计费708.74万元,内控审计费180.26万元 [2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具备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审计结果获监管机构和投资者认可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