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AI芯片独角兽「燧原科技」更换券商:继续推进科创板上市进程
IPO早知道· 2025-11-01 13:32
上市进程与战略调整 - 公司于11月1日向上海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更换为中信证券,继续推进科创板上市进程 [1][2] - 更换辅导机构主要基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和公司整体战略发展需要 [2] - 公司坚定看好科创板在赋能硬科技企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 产品与技术实力 - 公司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产品,涵盖智能加速卡、大模型一体机、高密度服务器、智算集群等 [3] -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泛互联网、智算中心、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科学计算、自动驾驶等多个行业和场景 [3] - 2025年发布最新一代训推一体产品“燧原L600”,原生支持FP8低精度,可提升训练速度和降低计算成本 [3] - 2024年下半年量产的“燧原S60”目前已出货及订单超过10万片,在国产AI加速卡落地规模方面进入第一梯队 [3] - 燧原S60已支持超过300个应用场景,包括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搜索广告推荐、传统AI模型等 [3] 市场布局与基础设施 - 公司在甘肃省庆阳市建成国内首个万卡推理集群,强化“东数西算”枢纽算力能力 [4] - 无锡太湖亿芯智算中心聚焦AIGC、社交共创、生物医药与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 [4] - 宜昌点军智算中心通过跨区域、跨网络算力调度,为政务、金融、教育等行业提供AI服务 [4] - 公司还在成都、天津、贵州等地落地,构成国产智算布局的重要支点 [4]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估计为5760亿美元,其中AI芯片销售额占比11%,超过570亿美元 [4] - 预计到2025年,新一代AI芯片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 [4] - 预计到2027年,全球AI芯片市场将增长至4000亿美元,保守估计也将达到1100亿美元 [4] 股东背景与融资情况 - 公司股东阵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大基金)、地方国资、知名投资机构、民营资本 [5] - 主要股东包括腾讯、武岳峰资本、上海国际集团旗下上海国方、上海国投、红点中国等 [5]
中金公司王曙光:科创成长层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制度供给
中国经济网· 2025-11-01 04:31
科创板“1+6”政策体系与科创成长层推出 - 2025年6月,证监会正式推出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体系,科创成长层是其核心举措之一 [1] - 科创成长层于10月28日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标志着改革实质性落地,为尚未盈利但具备重大技术突破和持续研发投入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关键融资支持 [1] - 截至10月28日,科创板已汇聚592家优质科技企业,累计融资规模突破9,300亿元 [2] 科创成长层设立的战略意义与市场影响 -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制度供给,旨在打通科技、产业与金融循环的堵点 [1][2] - 该层级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历史性跃升,精准补上了硬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链条中的关键一环 [2] - 此举是对科创板功能的系统性强化与结构性升级,提升了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为处于技术攻坚期的前沿科技企业架起通往资本市场的桥梁 [2] 科创成长层的主要功能与影响 - 显著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精准支持效能,通过差异化统一监督为试点更具前瞻性的政策提供制度“试验田” [3] - 全面提升创新资本的形成与循环能力,为高风险、长周期的研发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并为早期投资提供清晰高效的退出机制 [3] - 系统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通过设置“U”特殊标识揭示风险、实施“新老划断”以及强化信息披露来实现支持创新与防控风险的平衡 [3] 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与行业背景 -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加速突破,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1] - 国产开源大模型如DeepSeek实现快速迭代,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迎来历史性重估 [1] - 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持续攻坚先进制程,在全球半导体格局中彰显中国硬核实力 [1]
中金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曙光:科创成长层将有力推动科技强国建设
上海证券报· 2025-11-01 02:21
文章核心观点 -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科创板“1+6”改革实质性落地的标志,被视为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及时雨”与“加速器” [1] - 该制度旨在为尚未盈利但具备重大技术突破和广阔商业前景的硬科技企业提供关键融资支持,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 [2] - 科创成长层标志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历史性跃升,是对科创板功能的系统性强化与结构性升级 [4]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科创成长层是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推出的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体系的核心举措之一 [2] - 政策的推出是为了响应党中央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核心位置的战略部署,以及“十四五”规划中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和资本市场包容性的要求 [2] - 该制度是资本市场以制度创新响应国家战略的实践,旨在打通科技、产业与金融循环的堵点 [3] 制度设计与市场影响 - 科创成长层精准补上了硬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为处于技术攻坚期的前沿科技企业提供了上市通道 [4] - 截至10月28日,科创板已汇聚592家科技企业,累计融资规模突破9300亿元 [4] - 该层面对未盈利企业实施差异化统一监督,并作为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政策的“试验田” [4] - 伴随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扩容,将进一步扩大对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企业的覆盖范围 [4] 对科技创新与资本循环的促进作用 - 该制度深刻契合前沿科技“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发展规律,为研发攻坚阶段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5] - 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早期资本提供了清晰高效的退出机制,引导市场形成“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长期”的共识 [6] - 通过设置“U”特殊标识、强化信息披露等举措,在支持创新与防控风险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权益保护 [6]
基金经理投资科技赛道“和而不同”
证券日报· 2025-11-01 00:12
公募基金三季报科技赛道投资概况 - 2025年公募基金三季报显示科技赛道为市场焦点 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呈现和而不同 [1] - 不同基金经理作出差异化选择 包括重仓算力产业链 转向半导体细分领域 布局港股科技 [1][2] 算力产业链投资表现 - 算力产业链是第三季度科技行情最大看点之一 成为部分基金产品业绩爆发源动力 [1] - 永赢科技智选A基金前三季度实现194.49%的净值增长 暂居全市场公募基金业绩首位 [1] - 该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11.66亿元飙升至三季度末115.21亿元 增长近9倍 [1]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 持续聚焦全球云计算产业链投资 [1]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CPO(光通信)和PCB(印刷电路板)等重点领域企业 行业集中度高 [1] - PCB龙头东山精密获得睿远成长价值基金和兴全合润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2] 半导体及其他科技领域投资 - 部分基金经理未扎堆算力主线 选择在科技赛道其他细分领域寻找机会 [2] - 万家臻选基金三季度减仓新易盛等光模块龙头 增持恒玄科技等半导体板块个股 [2] - 银河创新成长基金聚焦半导体产业链内部优化 持续押注国产半导体产业复苏趋势 [2] - 该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硬科技领域 主要是半导体产业链 报告期内对细分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 [2] 港股科技投资布局 - 港股市场成为科技投资的重要延伸 [2]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三季度增持科技AI及新能源锂电产业相关个股 [2] - 天赐材料 阿里巴巴-W 中芯国际成为该基金新晋前十大重仓股 [2] 基金经理后市观点 - 多数基金经理对科技赛道保持乐观态度 [3] - 银河创新成长基金经理后续仍延续硬科技领域投资 注重产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研究 [3] - 继续看好AI带来的新需求以及半导体产业周期的复苏 对国产化前景继续保持乐观 [3]
西安财金任纪刚:把功能做成效率,把耐心做成生态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31 18:37
文章核心观点 - 西安财金作为市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运营公司,通过母基金、先投后股等创新机制,以专业化、市场化方式将财政资金的功能性转化为可度量的配置效率,加速硬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1][3][12] - 公司致力于打造连通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科技金融枢纽平台,通过耐心资本和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西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6][7][12] - 公司探索出一套可操作、可复制、能放大的公共资本方法论,通过平台化治理和生态化服务,在风控容错与长期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形成资本投放与产业落地的协同效应[10][11][12] 母基金布局与产业链撬动 - 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是首只百亿元级创投母基金,截至9月底累计决策市场化子基金61支、设立45支,总规模超26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放大近4倍[4] - 子基金端已决策项目650多个、金额超120亿元,支持爱科赛博、知行汽车等4家科技型企业成功上市,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4] - 基金面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19条重点产业链及未来产业,机制上实现单落地、一倍返投,并对投资初创期企业的子基金提高出资比例、延长存续期[4] - 管理人遴选更关注选择西安、布局西安的机构,强调深耕本地科创生态、战略适配性与资源协同性,不唯名气只重实效[5] 平台化治理与效率提升 - 公司致力于成为科技金融枢纽平台,通过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运作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提升财政金融工具的穿透力与配置效率[6] - 聚焦早期科技成果转化,配置先投后股、科转基金、人才基金等多元工具,让资本更靠前、更精准地作用于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环节[6] - 通过投、贷、担、租、保协同联动,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西财金服线上融资平台联动近60家机构、上线140余项产品,累计融资超510亿元[6][7] - 依托丝路创投联盟、科技金融联盟资源优势,搭建金融资本与科创企业对接桥梁,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7] 先投后股与创新机制探索 - 先投后股是全国首创的项目无偿资助+标准化转股机制+转股及退出奖励+保障支持措施,解决硬科技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关键阶段资金短缺[8] - 截至首批落地支持17个硬科技属性项目,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本地高校,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8] - 以陕西龙麟纳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首期140万元先投后股资金用于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市场认可度,加速实现产能扩张和产品迭代升级[8] - 人才发展基金全国首创创新人才股权激励模式,已投资人才项目54个,累计决策金额3.25亿元,带动项目投资总额109.4亿元,资金放大33.68倍,直接支持高层次人才120人[9] 生态化服务与战略协同 - 探索科技孵化平台+基金直投模式,在光子与航空航天领域支持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孵化平台西科控股股权8.3亿元、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动力研究院4.1亿元[9] - 与两家机构合作成立7支基金、总规模52.9亿元,支持光子产业链项目111户次、航空航天产业链项目145个,以战略股东角色不干预经营管理,做好科技创新合伙人和耐心资本陪伴者[9] - 公司把股权投资为核心的引导功能与投、贷、担、租、保金融服务体系结合,发挥高质效、多元化财政金融服务能力,助力产业协同与资源链接[5] 风控容错与长期价值平衡 - 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引导基金体制机制需要做到三个平衡:政策目标与市场规律、短期考核与长期价值、风险控制与创新容错[10] - 在创投尽职免责、100%容亏等容错机制背景下,对整体投资组合开展长周期考核,以功能作用发挥为核心,兼顾效益回报,缓解不敢投、不愿投[10] - 建立全周期跟踪机制与风险预警防控机制,通过线上基金管理系统定期跟踪基金运作、项目进展、财务数据,依据绩效评价对子基金分级分类管理[11] - 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严格尽调与条款设计,事中建立多维度风险预警体系开展风险评估与压力测试,事后构建分类分级处置+差异化考核机制[11] 战略配置与闭环方法论 - 坚持长期战略配置,用先投后股前移资本关口,与母基金、直投基金协同形成0→1→N的方法闭环,助力区域产业升级[12] - 公司交出一套可操作、可复制、能放大的公共资本方法论,把功能做成效率,把机制做成闭环,把耐心做成生态[12] - 以科技创新的确定性应对外部波动,围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转化坚定投入,政策为国资成为股权投资核心力量提供制度支撑[7] - 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长期取向,持续打造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子基金+国有直投基金的基金矩阵,形成覆盖种子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7]
算力硬件股集体回调,关注科创板50ETF(588080)等产品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4:39
截至午间收盘,科创100指数上涨0.2%,科创综指下跌0.7%,科创成长指数下跌2.0%,科创板50指数下跌2.5%。Wind数据显示,科创板50ETF(588080)此 前2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约2亿元。 | 科创板50ETF | | | | | --- | --- | --- | --- | | 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 | | | | 该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 | 截至午间收盘 | 该指数 | 该指数自 | | 好的50只股票组成,"硬科技"龙 | 该指数涨跌 | 滚动市盈率 | 发布以来1 | | 头特征显著,半导体占比超65%, | | | | | 与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 行业合计占比近80% | -2. 5% | 160. 6倍 | 96. | | 科创100ETF易方达 | | | | | 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 | | | | 该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中等且流动 | 截至午间收盘 | 该指数 | | | 性较好的100只股票组成,聚焦中 | 该指数涨跌 | 滚动市智率 | 该指 | | 小科创企业,电子、医药生物、电 | | | | | 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合计占比超 80% ...
科创板不拘一格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
金融时报· 2025-10-31 11:36
科创板市场动态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3家新注册企业上市,分别为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截至10月28日,科创板已汇聚592家科技企业,总市值超过9万亿元 [1] - 2025年以来,科创板新增上市企业11家,IPO募资总额达169.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 [1] - 3家新上市企业首日收盘涨幅显著,禾元生物上涨213.49%,必贝特上涨74.41%,西安奕斯伟材料上涨198.72% [1] 新上市企业业务概况 - 西安奕斯伟材料是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头部企业,2024年月均出货量及产能规模位居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 [2] - 禾元生物主要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其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获批上市 [2] - 必贝特是一家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企 [2] 科创板制度创新与定位 - 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旨在精准服务技术有突破、商业前景好、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 [2] - 设立科创成长层有利于彰显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可控的"试验空间",并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集中管理以利于风险识别 [3] - 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 [4] 未来监管与发展方向 - 上交所将从坚持"硬科技"定位、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强监管、坚持以投资者保护为根本使命四个方面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 [4] - 未来将深化发行承销、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的适配性改革,引导要素资源向科创领域集聚 [4] - 将积极探索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的监管方式,培育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4]
政策驱动与产业深耕:地方产业基金的投资逻辑、方向与核心要求
搜狐财经· 2025-10-31 10:28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需求激增,地方产业基金(Local Government Industrial Funds, LGIFs)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本工具。据统计,2025年地方产业基金出资规模占机 构LP总出资额的68.3%,若叠加中央级引导基金,政府类LP占比突破80%。这一结构性变革背后,是地 方产业基金从"被动出资者"向"主动价值创造者"的转型。本文将从投资逻辑、方向选择、核心要求三方 面,解析地方产业基金的运作机制与战略价值。 一、投资逻辑:政策工具与市场机制的双重属性 地方产业基金的本质是"政策工具+市场化运作"的复合体,其核心逻辑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政策导向优先,兼顾市场回报 地方产业基金的首要目标是落实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而非单纯追求财务回报。例如,安徽省设立的半 导体产业专项基金,明确要求投资项目需具备国产替代能力或技术突破潜力,而非单纯依赖商业模式创 新。这种政策导向性体现在: 产业目录绑定:基金投资领域严格对标"十四五"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如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 医药等; 社会效益量化:项目筛选需评估就业创造、税收贡献、产业链带动等指标,例如某农业科技 ...
中金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曙光: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及时雨”与“加速器”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19:16
科创成长层设立的意义 -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及时雨与加速器,彰显了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1] - 科创成长层的推出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制度供给,是打通科技、产业与金融循环堵点的关键一招[2][3] - 科创成长层为尚未盈利但具备重大技术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关键融资支持[2] 科创成长层的制度设计 - 科创成长层对于未盈利科创企业进行差异化统一监督,为试点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政策提供了制度试验田[5] - 通过设置U特殊标识揭示风险、对调出标准实施新老划断保障政策平稳过渡、强化信息披露等举措,实现支持创新与防控风险的动态平衡[6] - 伴随科创成长层制度的完善与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扩容,将进一步扩大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覆盖范围[6]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科创成长层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了历史性跃升,精准补上了硬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链条中的关键一环[5] - 截至10月28日,科创板已汇聚592家优质科技企业,累计融资规模突破9300亿元,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对科创板功能的系统性强化与结构性升级[5] - 科创成长层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早期资本提供了清晰、高效的退出机制,有力引导市场形成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长期的价值共识[6] 支持的科技领域 - 科创成长层将吸引更多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硬科技企业汇聚科创板[6] -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加速突破,国产开源大模型如DeepSeek等实现快速迭代[2] - 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持续攻坚先进制程,在全球半导体格局中彰显中国硬核实力[2]
双星同耀科创板:越秀产业基金“耐心资本”赋能硬科技企业
FOFWEEKLY· 2025-10-30 18:05
文章核心观点 - 越秀产业基金通过投资必贝特和西安奕材两家硬科技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展示了其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领域的布局成果 [2] - 公司以“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和“耐心资本”理念,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科技创新 [2][5] -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公司通过资本引领和母基金投资,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并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战略 [7][8] 前瞻布局“硬科技”,彰显“耐心资本”价值 - 证监会科创板“1+6”新政增强了对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打通资本通道 [3] - 必贝特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其核心产品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PI3K/HDAC双靶点抑制剂 [3] - 西安奕材是中国半导体材料领域龙头,专注于12英寸大硅片的研发制造,致力于提升国内电子级硅片产业链竞争力 [3] - 越秀产业基金已累计投资近200家科技创新企业,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 [4] - 投资策略包括依托战略性产业客户投“早”、深挖大院大所投“小”、聚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科技” [4] “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打造科技创新增长引擎 - 公司于2020年A轮投资必贝特,助力其新药临床研究和商业化进程;于2021年A轮投资西安奕材,支持其硅片研发和产能提升 [5] - 通过“管理赋能”、“产业赋能”和“资本赋能”三方面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5] - 产业赋能方面,构建投资支持立体网络,为被投企业导入政府及产业资源,并建立被投企业家族生态圈 [5] - 资本赋能方面,连续多轮投资瑞派医疗、云舟生物等项目,并为被投企业提供融资与资本对接支持 [5] - 管理赋能方面,通过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专业咨询,推动被投企业优化治理结构 [5] 资本引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发挥国资力量 - 公司通过母基金投资,发挥资本撬动和资源集聚作用,吸引红杉资本、国科嘉和等机构共同布局硬科技领域 [7]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产业资本运营商,公司服务广州“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7] - 通过“FOF+直投”投资体系,已累计引导超过20家外地优质企业总部或子公司落户广州,其中15家为总部落户,6家为子公司落户 [7] - 引入企业覆盖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点赛道,有效弥补产业链关键环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