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港股IPO折价5%!A股250元关口能否守住?帮主郑重深度拆解背后玄机
搜狐财经· 2025-05-11 22:27
宁德时代港股IPO - 港股发行价较A股折价5% 为近十年A+H股最低折价幅度 同类公司历史折价普遍超过30% [1][3] - 基石投资者阵容包括科威特投资局 中石化 高瓴资本等重磅机构 [3] - 本次IPO筹资规模至少40亿美元 主要目的为国际化战略铺路 包括欧洲建厂和美国市场拓展 [1][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达35% 储能业务增速超过50% [3] - 技术储备包括钠电池 固态电池 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 [3][4] - 锂回收率达到91% 在碳酸锂价格下跌至6万元/吨环境下具备成本优势 [4] A股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在248元附近波动 短期支撑位230元 阻力位249 77元 [4]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亿元 但5月9日出现5000万元超大单净流出 [4] - 5月8日大宗交易溢价6%成交 显示机构资金积极布局 [4] 财务与业务表现 - 一季度净利润140亿元 毛利率24 4% [4] - 储能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中标贵州 内蒙古智算中心项目超50亿元 [4] - 海外储能订单持续增长 业务拓展势头强劲 [4] 行业技术趋势 - 钠电池预计明年实现量产 固态电池可能2026年量产 [3][4] - 技术迭代可能对公司现有护城河形成挑战 需密切关注竞争对手进展 [4] 市场预期与操作参考 - 250元为关键心理关口 突破后可能上探260元 跌破230元需警惕回调 [6] - 长期投资价值区间在200元以下 对应PB低于3 5倍 [6] - 需重点关注Q2订单增速和港股上市后南向资金动向 [6]
中国石油:2060年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报告(2024版)
搜狐财经· 2025-05-09 10:06
今天分享的是:中国石油:2060年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报告(2024版) 报告共计:107页 《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由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编著,聚焦中国能源发展,从多方面进行分析预测,为能源转 型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宏观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虽有波折但长期向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消费提质稳量,增速先降后转负。人口负增长,但近中期对能源需 求仍有托举作用,城镇化和老龄化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智能化。科技进步围绕可再生替代等展开,关键矿产资源和CCUS技术重要性凸显。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能源三角近期向安全一极倾斜,远期回归协调平衡,存在协调发展、安全挑战、绿色紧迫三种 转型情景。 - 能源供需与碳排放展望:一次能源消费预计2030 - 2035年间达峰,峰值超62亿吨标煤,2060年回落至56 - 57.8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 至80%。煤炭、石油消费达峰后下降,天然气需求2040年前后达峰,非化石能源成为增量主体,2045年前后成为供应主体。能源活动相关碳排 放预计"十五五"期间达峰,峰值约101亿吨,控制煤炭消费和工业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关键, ...
新股消息 | 宁德时代(300750.SZ)通过港交所聆讯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海外工厂建设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07:50
上市进展 - 公司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保荐人包括中金、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 [1] - 公司正在推进匈牙利工厂、Stellantis N.V.合资的西班牙工厂以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的建设或筹建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致力于移动式和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 [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服务网点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 [3] - 截至2024年11月末,公司动力电池累计装车约1,700万辆,全球平均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装载其电池 [3] - 储能电池在全球应用超过1,700个项目 [3]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九个月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286亿元、4,009亿元和2,590亿元 [4] - 2022年及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35亿元和473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41.5% [4] - 2023年前九个月及2024年前九个月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25亿元和388亿元,2024年前九个月同比增长19.2% [4] - 2023年营业收入中32.7%来自海外 [6] 财务细节 - 2023年毛利率为19.2%,较2022年的17.6%提升1.6个百分点 [6] - 2024年前九个月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25.0% [6] - 研发费用占比稳定在4.6%-5.0%之间 [6] - 2024年前九个月其他收入占比达5.4%,较2023年同期的3.4%显著提升 [6] 全球布局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全球设立超730个售后服务站,其中海外156个 [6] - 除中国外,公司在德国图林根建成电池生产基地,成为全球首家获得大众集团模组认证、欧洲首家获得大众集团电芯认证的电池制造商 [6]
【明辉说油】中国成品油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5-04 18:30
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关键拐点 - 2024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量3.589亿吨,同比下降2.8%,增速较上年下降15.9个百分点,呈现"供需两弱"格局 [1] - 汽油消费量1.52亿吨(-2.0%),柴油1.68亿吨(-6.5%),航煤0.39亿吨(+13.0%),形成"两降一升"结构 [1] - 交通运输领域燃油消费峰值已在2023年出现,2024年成为下降通道起点 [5] 新能源汽车超预期发展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7万辆,渗透率40.9%,其中乘用车零售1090万辆(+41%),渗透率47.6% [6] - 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达8.9%,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超15%,黑龙江/西藏等地不足5% [6] - 汽油车销量仅1500万辆(-12%),报废周期高峰与以旧换新政策加速新能源替代 [8] 航空煤油需求强劲复苏 - 2024年民航执行航班1.48万架次/日(+10.3%),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17.9%),国际航班恢复至疫情前84% [9] - 中东/东南亚免签政策刺激出境游,入境免签国增至38个,推动航煤需求 [11] - 航煤消费量较2019年增长7.1%,成为唯一超疫情前水平的成品油品类 [2] 柴油消费多重承压 - 基建投资增速4.4%(-1.5pct),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万亿元(-10.6%),拖累建筑产业链用油 [12] - LNG重卡销量17.5万辆(+15%),车用天然气替代柴油2700万吨(+900万吨) [13][15] - 新能源重卡销量8.2万辆(+138%),加速公路运输领域柴油替代 [34] 炼油行业结构调整 - 2024年炼油能力新增550万吨至9.23亿吨/年,裕龙石化1000万吨投产,大连石化450万吨关停 [16] - 中石化/中石油产能占比57%(-0.8pct),地炼占比32%(+1.7pct) [18] - 山东地炼开工率56.8%(-9.1pct),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22] 出口市场持续收缩 - 2024年成品油出口3673万吨(-527万吨),柴油出口减少577万吨,航煤出口增加498万吨 [19] - 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9%,汽柴油每吨退税额减少约200元 [24] - 新加坡市场汽柴油价格跌幅(4.5%/5.4%)大于原油(2.8%) [19] 2025年市场展望 - 预计成品油消费量3.45亿吨(-3.8%),维持"两降一升":汽油1.45亿吨(-4.6%),柴油1.58亿吨(-5.4%),航煤4160万吨(+5.9%) [26][29][32][35] - 新能源车销量预计1600万辆(占比超45%),汽油车保有量达峰 [27] - 炼油能力将新增500万吨/年,镇海石化二期1100万吨投产,大连石化1000万吨关停 [37]
图解A股年报:120倍业绩王诞生,股价大涨近4倍!这一行业净利增速超14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7:30
A股2024年整体业绩 - 5402家A股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9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5.21万亿元 [1] - 402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5%),2567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48%) [1] - 117家公司营收超千亿元(历史新高),10家公司净利润超千亿元 [1] 行业表现 - 农林牧渔行业净利增速达1447%,主因饲料价格回落带动养殖公司业绩改善 [1] -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行业盈利增长显著 [1] - 电子、非银金融行业营收增速约17% [1] 头部企业营收 - 7家公司营收超万亿元,以"两桶油"、基建及运营商等中字头企业为主 [1] - "两桶油"营收约3万亿元,增速因国际油价下跌(布伦特原油均价80.8美元/桶,同比降2.3%)略有下滑 [2] - 比亚迪营收7771亿元(同比增29%),首次突破7000亿元并超越特斯拉(7022.35亿元) [2] 高增长公司 - 65家公司营收翻倍,5家增速超1000% [3] - 智翔金泰营收增速2384.1%(新药上市推动),但归母净利润-7.97亿元 [3] - 3家*ST公司营收增速超400%,其中*ST科新实现净利润3997.7万元 [3] 净利润表现 - 77家公司净利润超百亿元,10家超千亿元(以金融股为主,四大行均超2000亿元) [6] - 银行股表现亮眼:Wind银行指数2024年涨近50%,分红力度创新高 [6] - 正丹股份净利润同比增11949.39%(达11.9亿元),主因TMA价格飙升,股价涨幅超375% [6][7] 研发投入 - A股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22家超百亿元 [8] - 比亚迪研发投入541.61亿元居首,推动第五代DM、高阶智驾等技术落地 [8] - 中兴通讯研发投入强度近20%,六年累计投入1170.7亿元,AI专利超5000件 [8]
中国海油(600938):油气产量创新高,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华泰证券· 2025-04-30 16: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中国海油 A/H 股“买入”评级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海油 Q1 归母净利润基本符合预期,稳油增气、提质降本效果卓越,抵御油价波动韧性显著提升,维持 A/H 股“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表现 - Q1 实现营业收入 1069 亿元,同环比 -4.1%/+13.1%,归母净利润 366 亿元(扣非后 370 亿元),同环比 -7.9%/+71.8%(扣非后同环比 -6.2%/+111.2%) [1] - Q1 油气净产量 188.8 百万桶油当量,同比 +4.8%,其中石油液体/天然气产量 145.5 百万桶/253.0 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分别 +3.4%/+10.2% [2] - Brent 期货 Q1 均价同比 -8.3%至 75.0 美元/桶,公司实现油价同比 -7.7%至 72.7 美元/桶,实现气价同比 +1.2%至 7.78 美元/千立方英尺 [2] - 公司桶油成本控制良好,Q1 同比下降 0.56 美元/桶至 27.03 美元/桶,油气销售收入同比 -1.9%至 882.7 亿元,综合毛利率同环比 +1.2/+3.9pct 至 54.6% [2] 油价走势分析 - 4 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及 OPEC+上调产量目标,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4 月 28 日 WTI/Brent 原油期货价格较 3 月末下跌 13.2%/11.9% [3] - 预测 25 - 26 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 67/66 美元/桶,长期油价底部中枢或将高于 60 美元/桶 [3] 项目进展情况 - Q1 公司获得 2 个新发现,成功评价 14 个含油气构造,已投产 7 个新项目,其他在建项目有序推进 [4] - Q1 完成资本开支 277 亿元,同比 -4.5%,其中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分别为 44/176/53 亿元,同比 -8.9%/+0.7%/-16.7%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425/1441/1484 亿元,EPS 为 3.00/3.03/3.12 元 [5] - 结合 A/H 股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5 年 12.5/8.5xPE,A/H 目标 37.50 元/27.42 港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416,609|420,506|431,228|439,375|452,959| |+/-%|(1.33)|0.94|2.55|1.89|3.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23,843|137,936|142,470|144,144|148,375| |+/-%|(12.60)|11.38|3.29|1.18|2.94|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2.61|2.90|3.00|3.03|3.12| |ROE (%)|19.60|19.51|18.48|17.71|17.36| |PE (倍)|9.64|8.65|8.38|8.28|8.04| |PB (倍)|1.79|1.60|1.50|1.43|1.36| |EV EBITDA (倍)|3.23|2.80|2.83|2.80|2.64|[7] 可比公司估值 - A 股可比公司 2025E 平均 P/E 为 11.6x [13] - H 股可比公司 2025E 平均 P/E 为 8.5x [14] 季度拆分预测 - 报告给出中国海油 2024Q1 - 2025Q3E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总毛利等指标的同比、环比增速及利润率等数据 [20] 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中国海油 2023 - 2027E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21]
十部门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
中国环境报· 2025-04-27 14:22
铝产业结构调整 - 推动铝产业结构调整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电解铝、氧化铝产能 [1] - 加强铝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 创建一批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的标杆企业 [1] - 鼓励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铝行业产能向外转移 [1] 氧化铝发展要求 - 稳妥审慎推进氧化铝新项目建设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氧化铝产能 [1] - 新改扩建氧化铝项目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 [1] - 不再新建或扩建以一水硬铝石为原料的氧化铝生产线 [1] 电解铝发展目标 - 到2027年 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提升30%以上 [1] - 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1] - 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为30% 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超15% [1] 电解铝产能布局优化 - 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 优化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实施 [2] - 新置换电解铝项目需满足铝液交流电耗不高于13000千瓦时/吨、环保绩效A级等要求 [2] - 鼓励采用500kA及以上电解槽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2] 节能减污降碳改造 - 加强铝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 支持应用低硫阳极材料 提高电解槽换极效率 [2] - 持续开展工业节能监察 规范企业用能行为 [2] - 依法依规退出和处置落后产能 [2] 绿色低碳发展 - 引导企业和园区加强环保绩效管理 建设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2] - 打造减污降碳协同标杆企业 加快建设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 [2] - 支持开展绿色铝产品认证 [2] 清洁能源替代 - 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 支持电解铝企业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3] - 支持企业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3] - 推动提高铝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 加强运输车辆排放管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