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扩总量 瞄重点 降成本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 金融管理部门发布货币信贷和金融服务措施 为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支持 [1] - 金融支持实体力度逐渐稳固 银行信贷、股市和债市融资渠道全面开放 [1][2] - 针对基础设施和科创企业等重点领域 金融资源投放不断倾斜 [1] 社会融资和信贷规模显著增长 -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79万亿元 同比多增8399亿元 环比多增约1.88万亿元 [2] - 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 同比多增3920亿元 [2] - 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规模超过去年同期 [2] 银行信贷投放机制强化 - 银行从总行到基层网点均提出明确信贷增量目标 加大对重点领域新增信贷投放的考核力度 [2] - 客户经理通过电话营销和名单营销等方式对接企业信贷需求 [2] - 多家银行设立专项信贷额度 例如上海银行设立1000亿元防疫抗疫及复工复产专项投融资额度 交行为上海外贸企业发放不少于等值200亿元本外币贸易融资 [2] 股债市场融资效率提升 - 前5个月沪深交易所IPO数量达126家 合计融资2723.77亿元 [3] - 再融资公司152家 合计融资2813.91亿元 [3] - 前5个月企业债券融资16803亿元 政府债券融资30316亿元 分别较上年同期多5642亿元和13292亿元 [3] 基础设施领域金融支持加强 - 水利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合作协议 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工作 [4] - 国家开发银行进一步延长贷款期限 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最长贷款年限可达45年 [5] -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与衢州市签订协议 未来5年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综合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5] 科技创新领域融资创新 - 债券市场推出科创债和科创票据等新品种 Wind数据显示当前科创债已发行30余只产品 融资超200亿元 [5] - 资金主要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5] - 首批2-3年期国有科创债发行利率均低于2.8% 多家公司发行成本创历史新低 [5] 金融工具协同效应 - 银行信贷可满足企业尤其是非法人单位的融资需求 债券融资可降低融资成本 股票融资可稳定企业杠杆率 [3] - 科创债推出明确支持科技创新导向 为科创企业增加债券融资渠道 并缓解短期"资产荒"迹象 [6]
多地银保监局圈定下半年工作重点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 加强小微、文旅、科创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以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区域发展 [1] - 北京银保监局要求强化普惠金融服务 深化信用信息共享推进首贷户拓展 主动做好餐饮住宿文化运输等行业企业接续融资安排 [2] - 天津提出落实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 出台新市民金融服务实施方案 推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 [2] - 上海要求加强对有发展前景中小微企业纾困支持 聚焦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需求 提高首贷户比率并进一步减费让利 [2] - 河北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 对接1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3] - 新疆银保监局引导机构聚焦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 持续加大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力度 [3] - 金融需要配合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方向将贷款投向实体经济需要领域 同时依据市场原则挖掘优质新兴产业 [3] - 强化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3] 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 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成为下半年地方防风险重点 [1] - 央行要求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4] - 上海督促城商行多渠道筹措风险处置资金 加快推进不良清收和资本补充 [4] - 广东强调紧盯全面风险管理应对不良资产反弹 有序推进单体机构风险处置 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4] - 海南深化中小银行保险机构改革化险 推动农信社改革 加强不良资产处置 [4] - 四川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加强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防范 配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4] - 上海银保监局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5] - 湖北河北广东等多地支持保交楼相关工作 [5] 金融改革开放深化 - 围绕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 金融改革开放将持续深化 [1] - 河北坚持一行一策督促法人银行机构深化改革 督促非银机构补齐经营短板 回归保险保障本源 [6] - 四川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深化车险改革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6] - 上海要求法人机构探索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努力打造市民银行社区银行百姓银行 [6] - 北京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化金融改革 持续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转型发展 [6] - 广东全面深化金融改革 在更高起点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开放 加大力度支持大湾区合作区和自贸区建设 [7]
银行业优结构提质效 金融活水加速流向“实”处
金融时报· 2025-08-12 08:57
银行业整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信贷投放提质增效、结构不断优化,推动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1] - 中国人民银行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包括"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1] 信贷投放与结构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2] - 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特征,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2] - 工商银行上半年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强优大稳"特征更加鲜明[2]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站稳10万亿元,重点帮扶地区、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领域贷款较快增长[3] - 平安银行对公业务存贷款稳步上量,付息成本大幅优化,有贷户增长明显[3] - 恒丰银行资产规模达1.55万亿元,连续两年保持营收、利润"双增"[3]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 - 截至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5%、25.5%、12.3%、43%、11.5%[4] - 工商银行下半年将围绕"五篇大文章"完善现代化布局,聚焦制造业、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领域[4] - 农业银行将保持县域和涉农贷款增长,优先保障县域乡村融资供给,强化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5] - 光大银行将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构建绿色金融长效机制,提升普惠金融线上化服务能力[5] - 北京银行计划拓展"十大赛道",打造"五大特色银行",发展"六大创新金融"[5] 行业竞争与资源配置 -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巩固整治资金"空转"和金融业"内卷式"竞争成效[6] - 工商银行明确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6] - 广发银行抵制"内卷式"竞争,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6] - 兴业银行重点做好"反内卷"等工作,服务民之所盼[6] -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指出银行"内卷"导致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7]
上半年山西省金融运行数据解读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总体情况 - 截至6月末全省社会融资存量规模6.9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1] - 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8万亿元 同比增长7.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1]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进展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清单内企业签订贷款合同248.4亿元 发放贷款81.9亿元 [2] - 绿色贷款余额5497.6亿元 较年初增加467亿元 [2] - 涉农贷款 民营经济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6% 9.3% 21.6% [2] - 构建金融"五篇大文章"1+5政策框架 建立14部门常态化协调机制 [2] - 科技金融方面建立全省科技企业信息库和双牵头工作机制 [3] - 绿色金融方面推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并加大贷款投放 [3] - 普惠金融方面重点支持粮食安全 种业振兴等乡村振兴领域 [3] - 养老金融方面加强产品设计和投资管理 [3] - 数字金融方面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并运用金融科技手段 [3] 房地产金融支持措施 -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收购171套 9050平方米存量商品房 [4] - 为收购主体授信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3350万元 [4] - 截至6月末发放贷款3184万元 审核通过再贷款3184万元 [4] - 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出租90户 入住84户 月租金10元/㎡较市场低2元 [5][6] - 截至6月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6106.4亿元 同比增长2.9% [6] -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95.9亿元 同比增长1.5% [6]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580.5亿元 同比增长2.8% [6] 消费金融支持举措 - 出台金融促消费十一条措施 推动多项消费领域指导意见 [7] - 推送1072家住宿餐饮企业名单和文旅企业资金需求清单 [7] - 设立1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专用额度 [8]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实现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等领域全覆盖 [8] - 创新推出民宿升级贷 家装安逸贷等特色消费信贷产品 [8] - 上半年全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901.2亿元 同比增长6.1% 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 [8] - 继续推动用足用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9]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用好用足存量和增量政策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3
本报记者 刘 琪 韩 昱 为推动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落地见效,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 行")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以下简称"会议")。会议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 松的货币政策,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今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 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从央行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今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高于 名义GDP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仍然较大。金融总量"上行"的同时融资成本则在"下行",4 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2%和3.1%,比上年 同期分别低50个基点和55个基点。 朱华雷表示,未来货币政策空间广阔,包括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政策工具额度、优化金融监管 政策以及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等。这些政策将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推 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责 ...
拆解信贷“成绩单”资金流向了哪里?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19
作为实体经济的根基,制造业获得信贷支持,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基 础设施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对拉动经济增长、改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从居民端来看,信贷结构同样亮点突出。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其中9239亿元流向了经营 性贷款,占比近八成,表明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生产经营活动。 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也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更是激活市场经济的"一 池春水"。金融机构对他们源源不断地支持,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就业、稳定民生、推动创 新。 在这张资金流向热力图上,行业投向的脉络同样清晰可辨。上半年,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 施业等重点领域。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中 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 刘 琪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信贷"成绩单"——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 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在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在持 续优化。这种结构演变既是经 ...
河南睢县:多维发力破融资难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8-06 17:05
政策支持体系 - 严格执行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 通过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 - 创新推行政银担三位一体合作模式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瓶颈 省农担公司累计提供融资担保17.45亿元[2] - 建立多方参与融资协调机制 纳入申报清单7242户 形成推荐清单6816户 已获授信5372户 累计授信29.89亿元 放款27.48亿元[2] 金融产品创新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9.9亿元 较年初增长13.3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36.15亿元 较年初增长10.37亿元 同比增幅12.99%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3] - 银行机构推出制鞋贷 云税贷 信用快贷 金燕e薪贷 金领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破解传统抵质押难题[3] - 双服务专项行动为365家名单内企业解决融资3.84亿元[3] 服务机制优化 - 县汇鑫担保公司推广易融担业务 实行低费或免费担保 在保户数4235户 在保金额2.12亿元 今年新增1173户 金额0.68亿元[2]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和银行行长进万企活动 累计走访中小微企业1585家 解决经营难题365个 为393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9.37亿元[4] - 定期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 年内举办对接会5次 为80家中小微企业现场授信3.2亿元[2] 产业聚焦领域 - 重点围绕制鞋 电子信息 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金融服务[4] - 主办银行制度提供从开户到融资的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4] - 通过政银企联席会议构建常态化融资需求响应平台[4]
七部门印发指导意见: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6 09:43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金义新区探索建立"高校—平台—企业—金融机构"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培育 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截至目前,金华市金义新区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4家。图为该区 的润马光能科技(金华)有限公司5G车间内,智能机器人在自动运行。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徐佩玉 为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 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 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意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 战略任务,以需求牵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为推进新型工业 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防止"内卷式"竞争。 根据意见,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 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各类金融工具在有效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前提下联动衔接更加紧密,服务适 配性有效增强。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充 ...
利好来了!央行财政部等七部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06 07:1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 [1] - 政策根本宗旨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 [1] - 目标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增强服务适配性 [1] 重点领域支持举措 -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多渠道引入耐心资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 - 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供应链韧性 [2] - 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信用的产业链服务模式 [2] - 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健全中西部产业转移相关授信机制 [2] - 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集群聚集,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2] 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 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适应细分行业和企业成长阶段特点 [2] - 双向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鼓励打造复合型金融服务团队 [2] - 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政策激励约束、地方配套、风险协同防控4方面机制 [2] -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和宏观信贷政策引导作用,增强金融支持强度精度效度 [2] 政策落实规划 - 央行和工信部将联合有关部门推动政策落地,深化产融合作 [3] - 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体系,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强金融支撑 [3]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七部门:完善期货产品体系,推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期货日报· 2025-08-06 06:4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 [1] - 政策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4] - 目标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4] 核心支持领域 - 提出5方面18条措施,涵盖产业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布局优化等 [4] - 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 [5] - 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5] 产业链金融服务 - 引导金融机构运用贷款、债券、股权等工具为链主企业及配套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6] - 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 [6] - 支持矿企增储上产,完善期货产品体系推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6] 跨境金融支持 - 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中小企业出海专项行动 [7] -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推进贸易收支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 [7] - 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优化QFLP试点业务 [7] 长效机制建设 - 要求金融机构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8] - 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打造复合型金融服务团队 [8]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引导作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