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
icon
搜索文档
益客食品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36.78亿行业第二,净利润-3.03亿排名垫底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36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7日,于2022年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大型禽类屠宰加工企业,业务涵盖禽类屠宰及加工、饲料生产及销售、商品代禽苗孵化及销售以及熟食及调理品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业务布局为全产业链,并在预制菜等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1] 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6.78亿元,在行业8家公司中排名第二,行业第一名为圣农发展(147.06亿元),行业平均数为67.37亿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0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八,行业第一名为圣农发展(11.7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69亿元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37亿元,同比下降4.80%,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上升158.59% [5]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1% [5] 主营业务构成 - 2025年第三季度主营业务构成中,鸭产品收入35.2亿元,占比40.24%,鸡产品收入29.01亿元,占比33.16% [2] 财务指标 - 2025年第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0.38%,去年同期为61.6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0.00%) [3]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77%,去年同期为4.8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1.25%)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兼总经理为田立余,2024年薪酬为104.75万元,较2023年的71.7万元增加33.05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24万户,较上期减少11.78%,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62万股,较上期增加13.36% [5] - 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159865)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92.39万股,较上期增加100.83万股 [5] 业务亮点与展望 - 2024年公司屠宰规模维持扩张,鸭产品和鸡产品产量均有增长,毛利率改善 [5] - 2024年种禽板块销量下降,但盈利改善明显 [5] - 受益于冰雪经济兴起,2024年鸭绒产品呈现量价齐增 [5] - 国信证券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5亿元和0.9亿元(原预测为2.2亿元和1.8亿元),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 [5] - 国信证券维持对公司“优于大市”的评级 [5]
ST绝味前三季度营收42.60亿元同比降15.04%,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降36.07%,毛利率下降0.31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8 18: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2.60亿元,同比下降15.0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0亿元,同比下降36.07%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下降43.2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1% [1][2]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0.25%,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26%,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30.90%,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1.9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05%,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3.28个百分点 [2] 估值与费用指标 - 以10月28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TTM)约为76.47倍,市净率(LF)约为1.31倍,市销率(TTM)约为1.42倍 [2]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为8.37亿元,同比减少945.29万元,期间费用率为19.65%,同比上升2.77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8.70%,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39%,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11%,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8.45% [2] 股东结构与业务构成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64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4461户,增幅8.58%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17.78万元下降至14.51万元,降幅为18.35%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卤制食品销售83.00%,供应链物流9.33%,集采业务4.10%,其他2.61%,加盟商管理0.96% [3] 公司基本信息与行业分类 - 公司全称为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17日,于2017年3月17日上市 [3]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休闲卤制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熟食,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休闲食品、新零售、预制菜、沪警示板、小盘等 [3]
巴比食品涨2.09%,成交额3831.8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77.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1:3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9%,报25.45元/股,成交金额3831.89万元,换手率0.64%,总市值60.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77.92万元,其中大单买入261.46万元(占比6.82%),大单卖出439.38万元(占比11.47%)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4.52%,近5个交易日上涨2.09%,近20日上涨11.77%,近60日上涨34.8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8日,于2020年10月1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食品类90.39%,包装物及辅料6.17%,服务类3.34%,其他0.10%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预加工食品,涉及概念板块包括首发经济、宠物经济、增持回购、预制菜、小盘等 [1]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为1.40万户,较上期减少12.50%,人均流通股为17111股,较上期增加14.29%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9.31%,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8.0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7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72亿元 [2]
神农集团涨2.04%,成交额4490.8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1.2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7 11:10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31.00元/股,成交额4490.89万元,换手率0.28%,总市值162.6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1.21万元,特大单净卖出28.92万元,大单净买入190.13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91%,近5个交易日上涨3.13%,但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下跌2.97%和11.68%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饲料生产销售、生猪养殖销售、生猪屠宰加工及猪肉食品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生猪76.08%,猪肉制品及猪副产品18.37%,饲料3.72%,深加工产品0.94%,其他0.89%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养殖业-生猪养殖,涉及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猪肉概念、饲料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02万户,较上期减少2.37%,人均流通股增至25923股,增幅2.4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04.72万股,博时消费创新混合A新进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16.39万股 [3] - 银华农业产业股票发起式A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68.43万股,较上期减少12.47万股,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04.78万股,较上期增加10.42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8亿元,同比增长12.16%,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2.6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1亿元 [3]
从地方特产到美食符号,湛江海鲜为何全国知名,未来将有多大潜力?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从地方特产到美 食符号,湛江海 鲜为何全国知 名,未来将有多 大潜力?_南方 +_南方plus 在秋冬季节,哪 里既交通方便, 又能享受阳光海 滩和海鲜美食? 位于祖国大陆最 南端的湛江,无 疑是理想选择。 前不久的"十 一"假期,特色 城市、地道美食 成为国内旅游新 选择,湛江海鲜 继续扮演了游客 餐桌上的主角。 湛江自古以来就 是华南主要渔业 产区,经过多年 发展,湛江水产 养殖面积达116.2 万亩,占全省 16%。近年来, 湛江全力推动现 代化海洋牧场建 设,在水产种 业、深远海养 殖、水产品加工 等领域取得显著 进展,产品进入 国内各消费市 场。 从渔船到餐桌, 从沿海到全国, 湛江海鲜不 断"破圈"走红。 在产业加快转型 时期,湛江渔业 将出现哪些新机 遇?面对消费市 场快速变 化,"湛江海 鲜"品牌将怎样 激发更大潜能? 渔业产量连续30 年居广东首位 "湛江海鲜"屡屡 热搜 行走在湛江街 头,空气中总是 带着海水的味 道。这座傍海而 生的城市,以各 种优质海鲜而闻 名,连最挑剔的 食客,也为湛江 海鲜的美味所折 服。 湛江三面临海, 拥有2.1万平方 公里的海域面 积、1195.26公 里的大 ...
君亭酒店跌2.00%,成交额5501.3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5.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3:5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21.51元/股,成交额5501.34万元,换手率1.42%,总市值41.8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5.36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171.07万元(占比3.11%),大单买入748.60万元(占比13.61%)并卖出872.89万元(占比15.87%)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19%,但近20日下跌15.93%,近60日下跌6.70%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住宿服务67.55%,酒店管理16.21%,餐饮服务9.76%,其他配套服务6.47%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26亿元,同比减少1.24%,归母净利润616.97万元,同比大幅减少54.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884.59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87万,较上期增加29.00%,人均流通股9520股,较上期减少22.48% [2] - 富国中证旅游主题ETF持股101.08万股(较上期减少8.60万股),华夏回报混合A持股67.42万股(较上期减少21.92万股) [3] - 鹏华优质治理混合(LOF)A、圆信永丰兴诺、诺安平衡混合A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泰信先行策略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业务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酒店餐饮-酒店,概念板块包括旅游酒店、预制菜、在线旅游、养老产业、小盘等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全服务类型的高端度假商务酒店管理业务和有限服务类型的中高端酒店运营及酒店管理业务 [1]
中百集团跌2.00%,成交额1.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57.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3:3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4日盘中下跌2.00%,报7.34元/股,成交1.94亿元,换手率3.99%,总市值48.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57.04万元,特大单卖出632.33万元占比3.26%,大单买入2490.63万元占比12.85%卖出3015.34万元占比15.56%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43.88%,近5个交易日上涨3.67%,近20日下跌5.53%,近60日下跌5.05% [1] - 今年以来1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4月14日龙虎榜净买入5337.76万元,买入总计2.49亿元占比10.51%卖出总计1.95亿元占比8.2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成立于1990年1月9日,1997年5月1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商业零售的大型连锁企业,主营连锁超市、综合百货,涉足医药、物流配送、物业管理、进出口贸易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商品销售收入91.07%,其他收入8.9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概念板块包括湖北国资、社区团购、新零售、预制菜、跨境电商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9.03万,较上期减少9.51%,人均流通股7258股较上期增加10.51%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6.18亿元,同比减少19.13%,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减少79.50%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煌上煌跌2.07%,成交额5716.3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53.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3:5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12.32元/股,成交金额5716.34万元,换手率0.89%,总市值68.9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53.87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363.16万元,大单净卖出390.7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6.32%,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日、20日和60日分别下跌1.52%、7.92%和0.24% [1] - 8月12日登上龙虎榜,当日净卖出3698.35万元,买入总额3300.14万元(占比7.73%),卖出总额6998.48万元(占比16.39%)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1日,于2012年9月5日上市,主营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等快捷消费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2] - 收入构成以鲜货产品为主,占比60.71%,其次为米制品业务,占比31.67%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熟食,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社区团购、新零售等 [2]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3.52万户,较上期减少0.68%,人均流通股为14538股,较上期增加0.69%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3.79亿元,同比减少5.08% [2] - 2025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8.59%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1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69亿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88.74万股,较上期增加244.22万股 [3]
中金辐照涨2.03%,成交额3744.3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58.5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3 10:1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17.57元/股,成交额3744.31万元,换手率0.81%,总市值46.3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58.56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31.60万元(占比3.51%),大单买入639.11万元(占比17.07%)并卖出512.14万元(占比13.68%)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95%,近5个交易日上涨3.66%,近20日上涨1.04%,近60日上涨2.03%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中金辐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29日,于2021年4月9日上市,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2] - 主营业务为辐照技术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医疗保健产品、食品、药品、包装材料的辐照灭菌及高分子材料辐照改性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辐照技术服务收入占比94.06%,高温灭菌技术服务收入占比4.91%,其他收入占比1.03% [2] 行业归属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服务-其他专业服务”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食品安全、中字头、小盘、央企改革等 [2]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4万户,较上期减少0.29%;人均流通股为17,176股,较上期增加0.29%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0.58%;实现归母净利润6581.48万元,同比增长1.75% [2] 分红情况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03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发现金分红2.34亿元 [3]
5元预制菜背后的“大生意”
文章核心观点 - 5元左右的廉价预制菜料理包通过分销代理模式已深度渗透外卖等小餐饮市场 其兴起是外卖平台算法挤压商户利润与出餐速度 以及厂家精准针对低收入群体和创业小白营销的结果 [6][9] - 预制菜料理包生产行业存在复杂的代工关系 生产环境 设备和质量参差不齐 主流厂家采用巴氏消毒或冷冻消毒技术 宣称无需防腐剂 保质期达10-12个月 但部分小厂代工产品仍会根据客户需求添加 [6][29][32] - 行业中普遍存在不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菜的默契 监管缺失 同时大量无经验创业者被低投入高回报话术吸引入局 但面临平台高抽成 激烈价格战和代运营服务效果不佳等现实困境 盈利困难 [6][47][55][56] 一袋预制菜料理包的诞生 - 工厂生产环境差异显著 小厂规模虽小但自称“小而精” 原料肉眼观新鲜 卫生整体合格但存在肉品堆放杂乱 地砖有污水未清理等情况 全部操作人员不到10人 包装环节简易 [11][17][18][26] - 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工厂采用玻璃隔断分区作业 部分菜品使用六爪机器搅动和自动灌汤封口 并进行巴氏消毒和每日产品复检 但大厂也存在将部分产品委托给小厂代工的情况 [29] - 菜品核心制作工艺简单 主要依赖原材料与大量调味料机械混合 几乎无需复杂烹饪技术 产品主要依靠零下18度储存 保质期10-12个月 但市面上也存在添加防腐剂 常温储存的产品 [26][29][32][33] 无孔不入的渗透 - 预制菜料理包通过社交媒体上以“揭露外卖黑幕”为形式的引流视频进行推广 平均价格仅5元 品类齐全 并采用分销代理模式 例如交4980元可成为代理 获取一手货源和每月销售额12%的现金返点 [36][38][40][42] - 创业话术主打“小本创业”“小白也能做” 宣称6000元开店可月入2万 并给出具体盈利测算:日均100单 客单价14元 食材成本每单4元 日净利润可达550元 [44][46] - 代理提供规避监管的指导 如办理虚假门店地址营业执照 并承诺进货4000元可免费代运营外卖平台 包括菜品上传 活动设置和刷单推广教程 助力快速起号 [47][51][52] 一道算不好的成本题 - 外卖商户面临平台高额抽成(23%-28%)和激烈价格战 即使料理包拿货成本仅4-6元 定价也需尽量在20元以上才能保证利润 导致70%菜品更换为预制菜 [55] - 预制菜厂家承诺的代运营服务实际效果不佳 有平台运营人士透露实际订单远低于宣传的四五百单 商户每月还需额外投入数千元推广费 生存极度依赖评分和曝光 自然流量难以维持 [56] - 大量新开外卖店难以盈利 例如有客户首批拿货2000多元 因平台要求搞秒杀 半价活动导致有单无利 活动停止后日均订单仅20几单 最终一个月即关门 [56] “不让顾客知道就好” - 行业存在“尽量不要让顾客知道卖的是预制菜”的普遍建议 因消费者存在偏见 厂家建议可通过搭配滑油肉片和蔬菜翻炒以模拟现炒口感 [56][58] - 为应对个人消费者直接购买预制菜的新趋势 厂家推出“社区共享厨房”合伙人模式 宣称投入四五万开设40平米店面 业务包含卤味 预制凉菜 料理包零售和冷鲜直供 [60] - 该新模式包含“尾货回收再利用”环节 即临期发黄的冷鲜货由工厂回收 二次冷冻后制成预制菜销售 卤味边角料则可拼成“9块9拼好饭” targeting图饱腹的消费群体如司机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