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万华化学签约!生物新材料等生物制造领域
synbio新材料· 2025-05-09 13:18
生物岛实验室与万华化学合作 - 生物岛实验室与万华化学签约共建"生物岛实验室•万华化学生物化工研究与制造创新联合体",双方将在生物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创新[1] 生物制造产业前景 -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预测生物制造产业价值达30万亿美元,成为各国战略必争领域[2] - 生物岛实验室构建"政产学研金用"六位一体生态,与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打造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 广州市科技局支持 - 广州市科技局通过支持生物岛实验室等试点单位建设创新联合体、概念验证中心等,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2] - 广州市科技局助力广州抢占生物经济未来战略制高点[2] 行业动态 - 发改委发布多个生物基材料、生物燃料等项目入选[5] - 路德环境以酒糟为原料研发拓展生物基材料应用场景[5] - 利安隆布局合成生物学,拓展高分子材料抗老化领域[5] - 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完成种子轮融资670万美元,专注于蛋白纤维人工智能定制[5]
三元生物:投资沛学生物是为推动新型原料在C端产品应用,拓展生物活性物质在多领域技术深度与产品广度
财经网· 2025-05-09 11:17
投资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投资沛学生物的核心目的是推动新型原料在C端产品中的应用,拓展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营养和美妆等领域的技术深度与产品广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1] - 北京开元聚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旨在依托首都人才和资源优势,提升未来业务拓展和资本运作的专业性,推动"实业+资本"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1] 产品价格与市场策略 - 公司产品价格(赤藓糖醇、复配糖、阿洛酮糖)因细分规格、商务条件及市场竞争环境动态调整 [1] - 塔格糖在生产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具备优势,当前处于积极推广阶段,市场报价竞争力强,公司将根据市场反馈持续优化报价策略 [1] 新产品研发与产能建设 - 阿洛酮糖第二条10000吨产线快速建设中,待国内市场获批后将在技术、成本、质量等方面快速响应,抢占市场先机 [2] - 公司对85000吨赤藓糖醇老产线升级改造,完成后可实现赤藓糖醇、塔格糖、甘露醇、甘油葡萄糖苷等多产品柔性制造,降低新产线建设成本并提升市场响应能力 [2] - 加速优化甘油葡萄糖苷、甜茶苷、唾液酸等高活性生物原料生产工艺,未来将根据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推动小规模量产 [2] 产品结构转型与竞争力构建 - 公司产品结构从赤藓糖醇扩展至健康功效原料领域,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健康核心功能原料矩阵 [2] - 通过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驱动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强化未来市场竞争壁垒和发展潜力 [2]
发挥“四作用” 抢占新赛道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5-09 10:35
行业变革趋势 - 石油化工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期 未来新增产能将更注重技术驱动的质量效益提升 [1] - 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具有显著发展潜力 [1] 工程建设企业战略方向 - 需突出创新引领 抢占新赛道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能 [1] - 需发挥四大核心作用:创新统筹协调、关键技术支撑、创新平台引领、数智发展赋能 [1][2] 创新统筹协调 - 强化科技创新 完善科技信息融合机制 突出内部合作与考核评价作用 [1] - 加快探索产品方案化和差异化策略 建立成果转化导向的创新体系 [1] - 布局炼化转型升级和数字智能等核心技术 探索合成生物学、可控核聚变等未来技术 [1] 关键技术支撑 - 把握能源转型趋势 强化价值创造导向 确定技术攻关优先级 [1] - 研究储备高新聚合物材料、生物制造等"第二增长曲线"技术 [1] - 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 聚焦石油化工技术趋势培育新创效点 [1] 创新平台引领 - 打造科技政策研究、中试验证放大和技术转化应用三大平台 [2] -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整合技术验证资源 推进技术寻源培育与产业化 [2] 数智发展赋能 - 推进数智规模化、系统化发展 实施信息化补强工程 [2] - 完善生产运营信息化管控 强化网络智能化和安全防护能力 [2] - 推进人工智能与业务融合 基于昆仑大模型开发EPC场景应用 打造AI集成示范样板 [2]
【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家“造出”一种工程菌株专门“吃污染物”
中国青年报· 2025-05-09 09:51
结果显示,在取自石油炼化厂和氯碱化工厂的高盐废水中,该菌株仅需2天即可净化其中同时存在 的5种有机污染物。 这项研究成功开发了基于需钠弧菌的复合污染物工程菌构建平台,实现了从代谢通路的挖掘、设计 和合成到单一、复合污染物降解菌株的构建、测试,以及在实际工业废水样本处理应用的全流程,为石 化、氯碱等高盐废水处理、海上石油泄漏、微塑料污染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生物解决方案。同时, INTIMATE技术为多基因簇工程底盘的构建提供了通用技术平台,使得同一菌株中多种代谢功能的整合 以及优质菌种的迭代功能拓展成为可能,可扩展至其他污染物降解体系的构建乃至天然产物合成、高值 化学品细胞工程构建等合成生物学应用场景。 5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全国重点实验室唐鸿志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 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 圳分中心)戴俊彪团队合作,在《自然》上在线发表研究成果论文,这项研究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 需钠弧菌工程菌株,能在高盐工业废水和高盐土壤中同时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为解决石化废水排污、 海洋石油泄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方案。 ...
利民股份(002734) - 002734利民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09:12
行业情况与前景 - 2024 年农药行业承压但平稳发展,呈现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等态势,国内百强企业收入逐年提高,行业整合加剧,资源向有实力企业聚集 [2] - 即将出台的“一证一品”政策将促进行业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升级加快,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等成为新引擎,未来农药需求刚性且将稳步增长 [2] 产品价格 - 当前阿维菌素 51.5 万元/吨、甲维盐 72 万元/吨、百菌清 2.7 万元/吨,预计未来有上涨趋势,但可能受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 [3] 核心竞争力 - 基地布局合理,在江苏、河北、内蒙古等地建有五大生产基地,原药产能合计 11.02 万吨,制剂产能合计 13.27 万吨 [3] - 产品结构丰富,覆盖杀菌剂等四大类多品种高品质系列,拥有国内农药登记 296 项,境外授权登记 2,770 项、境外自主登记 129 项 [3] - 品牌影响力大,拥有多个子品牌,覆盖 30 个省区市、1,200 余个县,产品多次获奖,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全球农化前十强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子公司在坦桑尼亚市场销量最大 [3][5] - 生物合成产品布局早,是国内最早从事阿维菌素工业化开发及首家甲维盐工业化生产企业,形成一体化产业链,2024 年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 [3][5] - 自主创新能力强,设立两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多个实验室及研发平台,累计取得专利授权 284 项,其中发明专利 135 项,引入 AI 应用,建成多个智能化项目 [5] 2025 年战略规划及工作安排 - 聚焦极致质量与成本,强化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挖掘产品性能潜力,推动制剂产品迭代升级 [5] - 依托极致品牌与服务,提升市场影响力,深化拓展营销新生态模式,打造品牌屋,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 [5] - 加速出海步伐,拓展国际市场版图,推进南美子公司设立,加快海外自主登记,设立印尼子公司,提升海外子公司业务质量和管理能力 [5][7][8] - 驱动研发能效提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专业实验室研发能力,储备新原药项目,促成创新业务产品落地,发挥研发平台作用,推进新产品开发 [5][6] - 扎实筑牢管理基础,提升运营效率,开展管理变革,完善人力资源和财务指标体系,优化制度流程 [6] - 强化市值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优化公司治理,提升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成长动能,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资产结构 [6] 政策影响 - “一证一品”政策将很快落地实施,对证件资源多、渠道广、品牌影响力强的企业有利,公司累计获国内农药登记证 296 项,将加强证件登记申报和产品升级 [7] 海外市场规划 - 具有良好海外市场运营基础,2025 年将加速出海,推进南美子公司设立,加快海外自主登记,设立印尼子公司,提升海外子公司业务质量和管理能力,截止 25 年 4 月在巴西市场获五项原药自主登记 [7][8] 研发进展 - 2024 年完成多个新产品项目技术储备,新获发明专利 15 项,氟吡菌酰胺项目预计 2025 年产出产品 [8] - 2024 年 10 月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推动生物合成产品产业化落地 [8] - 与多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新型生物农药等产品创制研发 [8] - 2025 年 1 季度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推动绿色植保防控技术推广,德彦智创平台借助 AI 加速新农药研发,并与巴斯夫合作推动新农药开发等进程 [8] AI 技术应用及布局 - 成立全球化农药创制平台,借助 AI 提升农药创制速度 [9] - 构建 AI + 数字化服务平台,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实现精准施药,搭建“利民植保精英荟” [9] - 成立 AI + 合成生物学平台,与上海植生优谷、成都绿信诺合作,提升靶向性和环境兼容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9] 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为 42.37 亿元,同比增长 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136 万元,同比增长 31.11%;扣非净利润 5118 万元,同比增长 12.52% [10] - 2025 年一季度销售收入 12.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2.28%;净利润 1.08 亿元,较去年增长 1373%,业绩增长受市场环境、产品需求、营销策略、技术工艺改进等因素影响 [11][12]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按要求出席会议,对所有议案投票 [11] - 发表专业意见,确保决策科学合规 [11] - 积极沟通协作,促进公司规范运作 [11] - 进行现场调查,发挥监督指导职能 [11] - 保护投资者权益,关注信息披露,提高履职能力 [11] 国外收入与汇率风险 - 国外地区收入占比 33.89%,主要来自南美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将通过预测汇率变化趋势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外汇风险 [11] 生物农药产品布局及进展 - 是国内最早从事阿维菌素工业化开发及首家甲维盐工业化生产企业,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多个研发管线产品与技术按计划推进 [13] - 2024 年 10000 吨生物法精草铵膦(一期 2000 吨)项目达产,“气相路线 - 多酶定向连续合成高光学纯 L - 草铵膦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技术国际领先 [13] - 2024 年 10 月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开展多项研究与技术开发 [13] 未来展望 - 坚持稳中求进,遵循“存量提效、增量突破”思路,加快创制平台新化合物研发,在生物合成农药及宠物用药方面争取突破,构建市场新生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14] 中美关税战影响 - 北美市场非核心海外市场,近几年直接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不足 1%,所有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不足 2%,关税战影响不大,将关注动向,适应新国际市场秩序 [16]
科伦药业(002422)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08:44
仿制药业务策略 - 研发端形成多产品矩阵,生产供应端压缩成本,准入和销售端参加集采续约、降低销售费用和中间环节 [1] - 应对集采挑战,通过产品研发迭代、压缩销售费用和中间环节,服务医疗机构达成销售业绩 [1] 集采影响与机遇 - 第十一批集采方案或对研发效率高、市场准入能力强、原有存量高的企业有利,待正式文件下发研判 [1] - 第十批集采中目标产品均中选,氯化钾水针存量受影响,通过其它塑料水针增量弥补 [4] 产品业务情况 - 2024 年上半年粉液双袋受产能和医院准入限制,后续多品种、广覆盖、参与国采接续 [1] - 输液业务通过肠外营养三腔袋、粉液双腔袋、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产品提升 [1][2] - 院外产品集中在国谈部分双通道产品,正有序推进 [6] - 公司在院内市场大输液份额保持稳定 [8] 营销与团队建设 - 针对不同产品领域和竞争阶段,采取灵活销售模式 [3] - 已组建专业推广团队,后续根据产品中选和国谈情况适时补充 [5] 创新药业务进展 - 科伦博泰三款产品涉及五个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上市,销售按计划推进 [10] - SKB264 第三个适应症在监管评审中,已与默沙东合作,开发推进将触发授权款项支付 [11][14] - 科伦博泰首款双抗 ADC SKB571 处于一期临床研究,已与默沙东达成授权合作 [13] 研发投入与优势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11.2%至 21.71 亿元,搭建成熟研发平台,确保创新管线可持续性 [16] - 采用“最优化设计”策略开发 ADC,A166 和 SKB264 有差异化优势 [15][17] 子公司相关情况 川宁生物 - 坚持“双轮驱动”战略,打造合成生物学 CDMO 产业平台 [18] - 2024 年广西科伦抗生素业务占川宁同类业务比例 3.41%,金额 1.96 亿元,预计 2025 年 2.8 亿元 [20] - 合成生物学优势体现在产业链、生产经验、研发团队和资源方面 [21] - 一季度营收和利润下降因 6 - APA 价格下降、研发费用增长、管理费用增加 [22] - 印度工厂对其影响小,后续根据市场调控出口 [23] 科伦博泰 - 临床阶段管线布局自免领域,靶向 TSLP mAb 已对外授权合作 [18] - 六项研究成果将在今年 ASCO 发表,对外合作业务持续推进 [1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大输液行业头部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力,“走出去”时机成熟,计划海外建厂 [24] - 挺进大健康赛道,首款抗衰老产品五月中旬推出 [25][34] - 出海战略先开拓新加坡预防赛道,辐射东南亚,与中东企业探讨合作 [27] - 中美关税政策对当下业务影响小,“走出去”会评估地缘政治和关税影响 [28] 财务与市值相关 - 2024 年资产负债率 28%,保持合理资产负债水平 [31] - 注销部分回购股份对财务和经营无实质性影响 [32] - 分红方案遵循《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 - 2026)》 [32] - 科伦药业市值稳步提升,子公司成长带来收益 [32] 其他问题回复 - 独立董事 2024 年出席全部董事会会议,未提议召开董事会或聘请解聘会计师事务所 [34] - 暂无收购入股计划、大规模资本支出计划和减肥赛道产品 [34]
三元生物(301206)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7: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三元生物 [1] - 2025 年 5 月 8 日 15:00 - 17:00 在互动易平台 - 云访谈栏目举办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 [2] 投资与新公司成立目的 - 投资沛学生物是为推动新型原料在 C 端产品应用,拓展生物活性物质在多领域的技术深度与产品广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4] - 成立北京开元聚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依托首都资源优势,提升业务拓展和资本运作专业性,推动“实业 + 资本”双轮驱动战略,增强综合竞争力 [4] 项目情况 - 85,000 吨项目是赤藓糖醇老产线改造升级工程,完成后具备生产多种产品能力,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切换生产 [4] - 80,000 吨项目是向上游延伸的后向一体化建设,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液体葡萄糖,为大部分产品提供稳定原料供应 [4] 人员情况 - 公司职工人数基本保持稳定,不存在裁员问题 [4] 产品收率与价格 - 公司正完善和提升工艺水平,努力提高塔格糖生产收率,力争达行业领先水平 [5] - 公司产品价格随细分规格、商务条件和市场竞争环境动态调整,塔格糖市场报价有竞争力,将结合市场反馈优化调整 [6] 分红规划 - 公司 2024 年 4 月 23 日披露《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6 年)》,坚持持续、稳定利润分配政策,统筹多方面因素确保分红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7] 赤藓糖醇销售情况 - 2024 年赤藓糖醇营收 5.154 亿元,销售均价超 1 万元/吨,年销量不到 5 万吨,受行业竞争和欧盟反倾销影响 [7] - 公司通过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应对,加大新型功能糖推广,开拓新兴市场 [7][8] 国内市场拓展 - 2024 年公司加大国内市场拓展力度,国内经销商数量同比增加 117 家,国内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 70.23%,提升了国内市场收入占比 [9] 欧盟反倾销情况 - 2025 年 1 月欧盟裁定对公司产品征收 156.7%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五年 [10] - 公司调整赤藓糖醇生产工艺,聘请专业律师团队争取通过复审降低税率 [10] 赤藓糖醇市场价格 - 2024 年赤藓糖醇市场竞争较 2023 年有所缓解,但欧美关税政策影响出口,国内市场竞争未根本缓解,价格处于低位 [1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降低成本,依托品牌和产能优势参与竞争 [11][12] 新产品进展 - 阿洛酮糖第二条 10000 吨产线正在建设,国内获批使用后将具备市场响应能力 [13] - 85000 吨赤藓糖醇老产线升级改造后具备多种产品柔性制造能力,降低新产品生产线建设成本,提升市场响应能力 [13] - 公司加速优化多种高活性生物原料生产工艺,未来将根据情况推动小规模量产 [13] 美国关税及“双反”调查影响与应对 - 美国“双反”调查未公布裁定结果,加征关税及调查对公司在美销售有影响,未来影响不确定 [14] - 公司聘请律师团队应对,制定预案,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国内和新兴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分散风险 [14][15]
上海交大/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作最新Nature论文:为这一世界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生物世界· 2025-05-08 14:24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工业废水、石油污染和塑料污染对全球海洋生物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微生物修复受限于有机污染物复杂性和盐耐受性 [1] - 合成生物学技术为降解菌株构建提供新路径,但需要兼具快速生长、高盐耐受和易基因编辑特性的底盘细胞 [1] 工程菌株VCOD-15的研发突破 - 研究团队通过整合5个基因簇(总长度43kb)到需钠弧菌,培育出VCOD-15工程菌株,可同时降解甲苯、苯酚、萘、联苯和二苯并呋喃5种污染物 [2][5] - 采用自然转化方法和基因组迭代编辑技术,将霍乱弧菌的tfoX基因整合至需钠弧菌1号染色体,增强DNA摄取能力,构建基础菌株VCOD-2 [4] 工程菌株性能表现 - **降解效率**:48小时内对5种污染物去除率均超60%,联苯降解率达100%,甲苯和二苯并呋喃降解率近90% [10] - **耐盐性**:在102.5 g/L氯碱废水和52.5 g/L炼化废水中保持活性,显著优于天然菌株 [10] - **实际应用**:活性污泥反应器12小时完全去除高浓度污染物(1.0 mM联苯、1.5 mM苯酚),48小时内工业废水残留量低于检测限2% [10] - **土壤修复**:含盐土壤中8天内对联苯、苯酚、萘、二苯并呋喃净降解量分别达0.16、0.66、0.21、0.03 mmol/kg [10] 技术应用前景 - 为解决石油化工废水排污、海洋石油泄漏等环境问题提供全新生物修复方案 [2] - 菌株在复杂微生物群落中占比稳定(40%以上),展现实际场景应用潜力 [10]
合成生物学布局!高分子材料抗老化龙头「利安隆」的第三生命曲线
synbio新材料· 2025-05-08 13:48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已规划三大业务曲线:第一生命曲线为高分子材料抗老化业务 第二生命曲线为润滑油添加剂业务 第三生命曲线为生命科学业务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全球两家之一的高分子材料抗老化行业产品门类配套最完整的公司 [2] - 第三生命曲线始于2021年 通过与吉玛基因合作成立奥瑞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并联合天津大学在聚谷氨酸等医美产品方面进行研发 [3] 生命科学业务发展 - 生命科学业务涉及生物砌块和合成生物学两个产业方向 [4] - 公司成立合成生物学研究所 建立以首席科学家孙春光为核心的研发团队 成员来自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 [5] - 2022年与天津大学合作 开始聚谷氨酸和红景天苷两个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并开展合成生物学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 [5] 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7] - 公司为科研院校的早期研发项目提供放大和产业化支持 [7] - 随着新项目涌现和研发项目产业化推进 公司有望在合成生物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8]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5-08 13:48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以及生物产业,近些年,受到来自政产学研用金各 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 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融行业智慧、共襄盛举 聚产业力量、擘画未来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 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 苏州 国际博览中心 举办(同期举办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话题将覆盖: 农业、食品与能源, 医美、医药、大健康 , 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 以 及 项目路演 等多个方面,诚邀莅临,共襄盛举! 常珊 往期精彩: 大会主办丨 Synbio深波 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1-2日 会议地点 | 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圆满落幕!下一站去哪?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成功 举办 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合成生物,聚势苏州: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 家"大会圆满召开! 往期嘉宾 阵容 (按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嘉宾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