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80GWh!楚能新能源又一超级电池项目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9-27 18:48
行业活动概览 - 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展览会CINE2025定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活动规模包括200家以上展商 2000家以上参会企业以及20000名以上专业观众 [1][23] - 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首批展商及赞助商名单涵盖金钠科技 茹天科技 海四达等数十家企业 [1][22] 楚能新能源产能扩张 - 楚能新能源宜昌二期80GWh锂电池项目于9月26日开工 主要生产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及Pack模组 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达220亿元 新增就业岗位超6000个 [3][4][6] - 公司在湖北已规划宜昌 武汉江夏 孝感三大基地 总产能达350GWh 有效产能超110GWh 其中宜昌基地总规划产能145GWh 为当前最大生产基地 [7] - 基于市场需求 楚能计划将有效产能扩充至500GWh以上 并正在湖北襄阳规划第四大生产基地 预计近期启动 [8][9] 楚能新能源市场表现与技术突破 - 2024年公司连续斩获海内外GWh级别大单 跻身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前十 截至2025年9月新增订单总量超80GWh 单月出货量突破8GWh [8] - 动力电池领域 公司与东风 一汽 三一新能源等主机厂稳定合作 2025年1-8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17.9GWh 同比增长43.1% 楚能装车量排名第13位 计划下半年冲刺前十 [8] - 公司推出588Ah储能专用电池 能量密度达190Wh/kg 体积能量密度419Wh/L 能量效率96.5% 循环寿命超12000次 采用CTP2.0无模组设计使物料种类减少20% 生产效率提升35% [11][13][14] - 配套"百变金刚"系统平台标准10尺柜容量3.13MWh 20尺柜容量6.26MWh 可使百兆瓦级场站占地面积减少20% 预制舱数量减少27% 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 [14][15] 产业链相关企业动态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 注册资本2.64亿元 总投资1亿元 其Seraph产品通过原位固化技术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安全性能 [18][21] - 公司产品具备无感化产线适配 化学稳定 原生阻燃 高延展性四大核心技术优势 致力于推动锂电池材料技术革新 [19][20]
【环球财经】泰中合作博览会折射两国经贸合作新机遇
新华社· 2025-09-27 16:51
新华财经曼谷9月27日电 从酸甜的泰国炒河粉到香辣的中国火锅底料,从闪亮登场的新能源汽车到先进 的智能制造设备……26日,泰国首都曼谷北郊的曼谷印象会展中心人潮涌动,上百家来自中泰两国的企 业在展区内热烈交流。 除了商贸合作,博览会还特别开辟"人才招聘专区",联合泰国劳工部及中泰知名企业提供超过1500个岗 位,涵盖工程、数字技术、物流及现代服务等领域。教育展区同样热闹,中泰高校现场推出逾百个奖学 金名额,吸引众多泰国青年前来咨询。 2025泰中合作博览会当天开幕。博览会由泰国贸易院、泰国商会、泰国中华总商会和泰国中国企业总商 会联合主办,是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期三天的展会吸引了清洁能源、数字 平台、农业与食品、教育人文等多领域企业前来参展,展览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泰国总理阿努廷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本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是泰中紧密友好关系的真实写照。过去 半个世纪,泰中在经贸往来、投资、人文交往等各方面奠定坚实合作基础。中国展现了其在科技、数字 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成就,泰国正在努力升级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体系,发展潜力的契合为 两国带来多维度黄金机遇。 "未来泰中合作不会局 ...
【环球财经】阿塞拜疆副总理:阿方充分信任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新华财经· 2025-09-27 03:20
"在阿中企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5年8月1日,有347家中企活跃在阿塞拜疆工业、农业、交通、建筑、 贸易和服务业等领域。"穆斯塔法耶夫说。 交通与过境运输是阿中合作的主要方向之一。穆斯塔法耶夫表示,过境阿塞拜疆的交通走廊、巴库国际 贸易海港、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等重大项目进一步巩固了阿塞拜疆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枢纽作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25日在巴库举行。穆斯塔法耶夫在致辞中 说,阿中两国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阿中关系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他指出,阿塞拜疆高度重视扩大对华合作,两国在经贸、交通物流、能源、农业、数字、人文、旅游等 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双方在扩大互利合作规模、拓展合作内涵方面前景广阔。 据穆斯塔法耶夫介绍,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今年前七个月阿中贸易额增长26%。两国投资合作持续扩 大。从1995年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阿直接投资总额达9.42亿美元,阿塞拜疆对华投资总额为21亿美 元。 新华丝路巴库9月26日电(记者刘书辰)阿塞拜疆政府副总理沙欣·穆斯塔法耶夫25日表示,中国已成为 阿塞拜疆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阿 ...
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22:05
会议背景与主题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于河北崇礼举办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论坛 聚焦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 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装备高质量发展 [1] - 会议响应《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政策要求 通过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推动电力装备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1] - 超过100名专家代表参会 包括电力企业 科研院所及电力装备企业代表 [1] 行业战略与政策导向 -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 先导性产业 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链稳定是保障能源安全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 - "十四五"期间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多项核心装备技术创新成果实现示范应用 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 - 能源事业发展需依赖坚强装备产业链支撑 而产业链保障需通过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协同实现 行业以技术创新 模式突破 管理优化路径推动供应链深度创新融合 [2] 技术创新与实践案例 - 专题报告涵盖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新型低碳煤电技术及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的技术装备创新突破与实践案例 分享企业包括国家电网 中国华能集团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 [3] - 中电联电力装备碳足迹研究专项工作推动电力企业绿色采购规则及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建设 未来将聚焦碳足迹标准制定与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构建 [3] - 新型电力装备制造研发代表企业如山东电工电气 河南平高电气(600312) 特变电工(600089) 江苏思源赫兹 东方电子(000682) 广东申菱环境(301018)分享各领域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的装备技术创新与实践 [3]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 会议通过技术交流促进思想交融与供需对接 推动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协同共赢生态构建 加速电力装备产业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需在"十五五"期间继续协同创新 共同突破技术瓶颈 为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行业平台将进一步推动上下游在技术研发 标准制定 成果转化及产业协同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
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22:04
会议概况 - 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新型电力装备技术创新交流会于9月25日在河北崇礼成功举办 [2] - 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2] - 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 绿智赋能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装备高质量发展”,有100余名来自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电力装备企业的专家代表参会 [2] 政策与行业背景 - 会议积极响应《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等政策要求 [2] - 会议聚焦“十四五”时期电力装备产业链领域创新技术成果及应用实践 [2] -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驱动力 [4] 技术发展成果与方向 - “十四五”时期,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大批电力核心装备技术创新成果示范应用 [4] - 专题报告环节分享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新型低碳煤电技术、压缩空气储能等相关技术装备的创新突破和实践案例 [7] - 电力装备碳足迹研究专项工作介绍了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相关成果,将持续推动碳足迹标准与数据库建设 [7] - 会议助力新型电力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 在“十五五”时期,需要电力装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共同突破技术瓶颈 [5] - 能源事业发展需要坚强的装备产业链支撑,这需要一流的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协同来保障 [7] - 会议邀请山东电工电气、河南平高电气、特变电工等代表企业分享装备技术创新与实践,促进供需对接和产业链协同共赢生态构建 [8] - 希望中电联继续发挥行业平台作用,推动产业链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7]
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破内卷” 光伏产能出清亟待提速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21:4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行业因供需失衡导致非理性低价竞争 企业普遍陷入亏损 [1] - 2024年全球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324.9万吨、1394.9GW、1426.7GW、1388.9GW 远超全球新增装机530GW [1] - 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出现行业性亏损 产业链价格断崖式下跌 [2] 反内卷措施与挑战 - 2024年下半年启动行业自律措施 包括减产限产、禁止低于成本销售、管控低价中标 [2] - 产能出清存在三大阻力:民营企业协调难度大、地方政府保护延缓出清、产能退出细则不明 [2] - 多晶硅价格虽有所回升 但组件价格传导受阻 行业仍感有价无市 [2] 标准引领与政策调控 - 2025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制修订光伏领域国家标准 7月工信部明确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3] - 新推3项强制性标准涉及多晶硅能耗限额、组件能效等级和硅单晶能耗限额 [3] - 严格执行能耗新标将实质性改善多晶硅供需格局 [4]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 - 隆基绿能BC组件出货占比达20% 爱旭股份ABC组件2025年上半年出货同比增长400% [7] - 晶科能源预计2025年底40%-50%产能实现640W+功率升级 2026年部分产品达650-670W [7] - 行业转向技术授权与交叉授权 构建尊重知识产权的商业规则 [7] 企业战略转型 - 隆基绿能通过海外产能布局、本地化合作和技术授权应对贸易壁垒 [7] - 行业从制造高地向创新高地转型 聚焦BC技术等差异化竞争 [6][7] - 摆脱低端锁定 通过技术创新提供高竞争力、高品质、差异化产品 [6]
华章科技(01673.HK)年度收入同比下跌约4%至4.3亿元
格隆汇· 2025-09-26 21:20
公司财务表现 - 年度收入同比下跌4%至人民币4.3亿元 [1] - 亏损约人民币1140万元 相比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860万元减少约人民币720万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0.72人民币分 [1]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造纸装备制造业面临订单延迟和客户资本支出谨慎困境 [1] - 需通过绿色化发展研发节能减排新工艺新装备以降低生产能耗和排放 [1] - 需推进智能化升级深度融合资讯化与工业化实现智能制造和远端运维 [1] - 需进行服务化转型从单一设备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1] 未来发展方向 -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精细化发展构建技术加服务新型商业模式 [1] - 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1]
调研速递|沃尔核材接受南方基金等6家机构调研 高速通信线业务成关注焦点
新浪证券· 2025-09-26 21:05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通信线缆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6亿元 同比增长62.46% 其中高速通信线营收4.6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97.80% [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产品结构维持毛利率在合理健康水平 [2] 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 - 稳步推进高速通信线产能扩张 部分关键设备已投产 预计明年四月底前10台进口芯线发泡挤出机到货后产能将再次跃升 [2] - 224G单通道高速通信线应用于国外高端市场且增长迅速 同时推进下一代448G高速通信线样品开发 [2]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高速通信线主要客户包括安费诺等国际客户及立讯等国内客户 通过加强研发与产品迭代巩固合作并积极开发新客户 [2] - 电力板块业务在电缆附件细分行业处于前列 未来将推进技术驱动并布局海外市场 [2] 业务板块发展策略 - 电子材料业务作为核心板块已形成成熟技术体系与完善产品布局 未来从研发生产和市场三方面推动稳健发展 [2] - 新能源汽车产品业务保持良好增长 公司将把握大功率充电站建设机遇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2] 供应链管理与子公司规划 - 铜价波动对高速通信线产品影响较小 公司采取策略性采购等措施控制成本 [2] - 子公司上海科特因产能瓶颈计划在江苏吴江新增生产基地 专注高分子改性材料等业务 [2]
大国工匠李敏:“电网机长”的“满格”成长
中国能源网· 2025-09-26 16:58
行业技术发展 - 输电线路巡检技术正经历从依赖人工的"人巡"到使用无人机的"机巡"再到智能化"智巡"的创造性转变 [17] - 无人机技术在电网巡检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可解决传统"望远镜看、小本子记"方式效率低下和难以发现隐患的问题 [8] - 无人机技术已从单一的拍摄功能发展为具备喷火清除异物、激光扫描建模、红外测温、带电检修等多功能的"空中机械手" [12][13] 公司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的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实现一键放飞、自动定位、自主拍照 首次在国网系统内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 [12] - 公司创新推出"一控六机"自主巡检模式 使线路综合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6倍 [13] - 公司研发"无人机+导线挂架+电动升降装置" 作业人员无需爬塔即可"一键直达"导线完成作业 [13] - 公司研发多功能载荷装置使无人机具备绝缘子检零、地线修补等检修功能 实现从"用眼看"到"动手干"的跨越 [13] - 公司团队累计获得26项国家专利授权和14项省部级以上创新奖项 包括10项"首创"性成果 [2][17] 运营效率与安全 - 无人机喷火装置可在10分钟内化解线路异物挂线危机 成为"空中清障员" [14] - 公司专家累计完成重大缺陷带电消除120余次 作业时间超过500小时 [5] - 公司专家15年累计爬塔3000余基 相当于攀登珠穆朗玛峰30次 巡线距离超过2000千米 [2][5]
江南化工:江南化工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6:15
公司战略与技术创新 - 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积极开展"数智工程"专项工作以推动工艺技术升级与数智化转型 [1] - 公司将持续深化智能化布局并巩固民爆技术领先优势 [1] 行业发展与标杆作用 - 公司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杆范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