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

搜索文档
盖茨VS巴菲特:科技富豪为何掀起"去家族化"捐赠潮?
搜狐财经· 2025-05-09 20:05
盖茨的财富传承理念 - 比尔·盖茨宣布子女仅继承1%遗产,每位子女获得约5.4亿美元 [1][3] - 盖茨支持对富豪加税,愿意放弃62%的个人财富 [3] - 盖茨基金会计划25年后关闭,选择在有生之年将千亿资产清零 [3] 巴菲特的慈善模式 - 巴菲特承诺捐出99%财富,主要通过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长期运作的慈善机构 [4] - 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增值持续输血慈善事业 [4] - 巴菲特建立的信托基金计划延续百年,子女担任顾问而非直接决策者 [4] 科技富豪与传统富豪的财富逻辑差异 - 科技新贵如盖茨、扎克伯格、贝索斯倾向于将财富视为"改变世界的代码",采取快速迭代的捐赠方式 [5] - 扎克伯格夫妇承诺捐出99%Meta股份,贝索斯地球基金投入千亿应对气候变化 [5] - 传统行业富豪如巴菲特、洛克菲勒、沃尔玛沃顿家族更看重财富的稳定性和长期传承 [5] 慈善3.0时代的趋势 - 富豪慈善进入精准化、数据化时代,盖茨基金会用AI预测疫情,贝索斯投资气候科技 [6] - 科技富豪主动拆解商业帝国,重新定义财富传承的核心矛盾 [6]
中国银河: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财富管理优势突出,聚力打造现代一流投行-20250509
华西证券· 2025-05-09 19: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银河的投资评级为“增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银河财富管理优势突出、投资交易稳健,看好其践行战略规划打造现代一流投行的目标,调整盈利预测并维持“增持”评级[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54.71亿元,同比+5.43%,归母净利润100.31亿元,同比+27.31%,归母扣非净利润99.95亿元,同比+26.75%,基本每股收益0.81元/股;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5.58亿元,同比+4.77%,归母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84.86%,归母扣非净利润30.21亿元,同比+85.06%,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2][3] - 2024年末总资产7374.71亿元,同比+11.2%,净资产1404.81亿元,同比+7.68%,每股净资产10.12元/股,杠杆率5.25倍,剔除客户资金存款和备付金的杠杆率4.15倍,摊薄ROE 7.14%;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7499.8亿元,较上年度末+1.7%,净资产1422.16亿元,较上年度末+1.24%,每股净资产10.28元/股,杠杆率5.27倍,剔除客户资金存款和备付金的杠杆率4.17倍,摊薄ROE(非年化)2.12% [2][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96元(含税),叠加中期股利,2024年度拟分配和已分配现金股利合计约2.80亿元,占2024年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的30.52%,以2025 - 5 - 8收盘价,股息率1.73% [2] 业务板块 财富管理业务 - 拥有37家分公司,461家证券营业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营业部数量不少于10家,秉持“老百姓身边的理财顾问”战略目标,形成普惠金融差异化优势[4] - 2024年经纪业务净收入61.89亿元,占全行业经纪净收入的5.37%;2024年末融资融券余额921亿元,占全市场两融余额4.94%;客户总数超1730万户,托管证券总市值5.09万亿元;注册投资顾问4056人,较2023年末增长6.8% [4] - 2024年末金融产品保有规模2111.17亿元,同比+7.8%;权益基金保有规模719亿元,占权益类基金总体规模1%,排名第18,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4 [4] - 投资顾问聚焦深化买方服务,推进体系化配置方案输出,打造人才梯队并创新推出“分布式”投顾服务,加快发展ETF和线上智能投顾;持续优化“银河金熠”高净值客户服务品牌[5] - 银河海外经纪业务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市场排名分别为第1、第3、第4和第6,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均超10% [5] 自营业务与投行业务 - 2024年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含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其他业务净收入分别为61.89亿元/6.06亿元/4.85亿元/38.49亿元/114.99亿元/-2.12亿元,同比+12.49%/+10.6%/+6.12%/-7.55%/+50.21%/-166.08%;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19.22亿元/1.51亿元/1.31亿元/9.08亿元/31.57亿元/0.17亿元,同比+53.05%/+59.48%/+19.31%/-2.36%/+94.16%/+118.81% [6] - 自营业务稳健,贡献调整后营收50%左右;2024年末投资交易业务对应分部资产约3224.41亿元,同比+15.75%,银河证券自营的权益/非权益占比分别为8.58%/91.42% [7] - 投行专业化改革成效显现,2024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同比-73.6%,公司投行净收入实现10.6%增加;2024年债券承销规模4833.43亿元,同比+34.65%,行业排名第7,地方政府债承销规模2863.53亿元,行业排名第5;银河海外主导泰国信贷银行IPO,募集资金约2.07亿美元 [7] - 其他业务收入和成本下降主要因子公司银河德睿大宗商品销售业务减少 [7] 股东与战略 - 第一大股东为银河金控,中央汇金持有其69.07%股权,财政部持29.32%,全国社保基金持1.61%;公司作为汇金公司旗下重要证券金融平台,可把握国家方针,享受资源协同便利,践行审慎稳健风险偏好,强化集团风险管控 [8] - 中央汇金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还持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 [9][10] - 公司管理层有在中金公司、申万宏源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 [11] - 明确“金融报国、客户至上”战略使命和“打造国内一流、国际优秀现代投行”战略目标,2023 - 2025年推进“五位一体”业务模式、“三化一同”体制机制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381.4/406.2/43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4/98.7/101.9亿元,EPS分别为0.76/0.80/0.82元,对应2025年5月8日收盘价,PB分别为1.61/1.60/1.58倍 [13][16]
服务三十余年,又一位券业老将退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8:07
高管变动 - 方正证券董事、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何亚刚因到退休年龄辞职,由现任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姜志军接任 [1] - 何亚刚1992年加入公司,任职33年,曾担任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董事会秘书、总裁等职,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2] - 姜志军1969年出生,硕士,2016年7月至今任公司副总裁,分管财富管理业务,兼任方正中期期货董事长等职 [4][5] 公司业绩 - 2024年方正证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07亿元,同比增长2.55% [3]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11.95亿元,同比增长52.37% [3] - 2024年证券经纪业务收入43.13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42.70%,市场份额升至3.09% [5] - 两融业务份额从2023年的1.87%增至2024年的2.17% [5] 业务发展 - 方正证券分支机构网点数量排名行业前三,截至2024年末拥有340家证券营业部、36家期货分支机构等 [5] - 客户总数突破1640万户,客户资产规模较2023年增长超1000亿元 [5] - 公司正处于"规模+质量驱动"阶段,愿景是"成为财富管理特色鲜明、高质量发展的大型综合类券商" [5] 历史沿革 - 何亚刚见证方正证券前身浙江证券、湖南证券、中国民族证券的融合发展 [2] - 2011年方正证券登陆上交所,成为A股市场第七家上市券商 [2] - 2024年方正证券转让瑞信证券股权,并于3月获得证监会批准 [2]
火出圈!知名运动品牌与北京试点都在做→
金融时报· 2025-05-09 16:58
家族信托业务发展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六位股东通过离岸架构将合计约65.60%的公司股权转入信托计划,体现中国家族企业财富传承观念变化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推动国内股权信托业务落地 [1] - 北京市昌平区案例显示,股权信托架构可帮助家族企业实现平稳过渡,父母保留控制权的同时让下一代逐步参与决策 [1] 家族信托功能与需求 - 信托架构为家族企业股权提供保护,实现高效股权转让、风险隔离及有序传承 [2] - 中国600万元资产富裕家庭达512.8万户,千万元资产高净值家庭206.6万户,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13万户,其中企业主占比54%,企业资产占其总资产63% [2] - 家族信托成为企业家等高净值人群管理企业核心资产的重要工具,满足财富传承需求 [2] 家族信托市场现状 - 建信信托2024年家族信托管理规模达1255亿元,同比增长11% [3] - 平安信托家族信托规模超500亿元,服务客户超2800名 [3] - 家族信托服务机构需具备稳健性、资产配置能力、集团化服务及家族事务管理能力 [3]
比尔及梅林达盖茨信托基金会现身4家A股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东
格隆汇· 2025-05-09 15:39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赠计划 - 比尔·盖茨宣布未来20年将捐出几乎全部财富 目标在2045年12月31日永久关闭基金会 [1] - 基金会成立25年累计捐赠达100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贡献显著 [2] - 盖茨目前净资产1088亿美元 持有1%微软股票及25万英亩美国农田 [2] 财富传承与子女安排 - 子女继承财富将低于总资产1% 盖茨认为过多财富对子女无益 [4] - 强调子女应创造自身成功 而非依赖家族财富或经营微软 [5] 全球富豪慈善行动 - 2010年发起"捐赠誓言" 呼吁富豪捐赠超50%财富 已有200余名富豪签署 [5][6] - 巴菲特终身捐赠620亿美元 占其总身家30% 其中500亿美元捐给盖茨基金会 [6] A股市场投资布局 - 基金会2004年获中国QFII资格 2020年获批参与A股定增 [6] - 2025年一季度末持有4家A股公司:卫星化学(3561万股 市值8.19亿元) 北新建材(1045万股 市值3.04亿元) 新泉股份(561万股 市值2.65亿元) 神马电力(159万股 市值0.45亿元) [6] - 一季度操作:新进新泉股份与神马电力 减持北新建材 卫星化学持仓不变 [6]
第一创业(002797):夯实固收交易护城河 债券投资加大自营波动
新浪财经· 2025-05-09 14:38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41.91%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173.28%,EPS为0.220,同比增长175.00%,加权平均ROE为5.80%,同比提升3.55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61亿元,同比下降1.87%,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17.59%,EPS为0.03,同比持平 [1] 业务表现 固收业务 - 2024年银行间及交易所债券交易量达7.4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在团数量位于行业第一梯队,北交所地方债中标金额排名行业第1 [1] 资管业务 - 2024年资管业务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1.77% [2] - 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6,322.97亿元,同比下降36.66%,其中公募基金AUM1,457.54亿元,同比增长27.79% [2] 自营业务 - 2024年投资业务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143.27% [2] - 金融投资资金增加24亿元,同比增长11.42%,TPL账户增加1亿元,同比增长0.34%,银行理财增加4亿元,同比增长83.49% [2] - OCI权益账户年末持仓41亿元,同比增长57.47%,OCI债权规模增加8.68亿元,同比增长1377.78% [2] 投行业务 - 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46.40% [3] - 北交所保荐上市家数及承销规模均排名行业第2,完成债权融资项目53单,总承销金额262.50亿元,同比增长110.02% [3] 经纪业务 - 2024年新增客户12.53万户,金融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7.83%至125.17亿元,投顾签约资产规模同比增长712.96% [3]
我国1000万人民币净资产家庭分布:北京高居第一,成都排名第20
搜狐财经· 2025-05-09 12:28
在我国,"人均月入千万"的调侃不绝于耳,可现实的财富天平,自有一套冷峻的衡量法则。当 1000 万人民币净资产家庭分布数据铺陈开来,一幅差异悬 殊、暗藏乾坤的城市财富图景跃然眼前,颠覆诸多臆想,展露真实的中国富裕阶层格局。 政治、文化、金融核心齐聚,央企总部林立,高薪岗位如云,创业机遇丛生。胡同里或许就藏着隐形富豪,四合院价值连城,一笔笔投资、一场场高端商务 合作,夯实着财富根基。 上海紧跟其后,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虹吸全球资本,陆家嘴摩天大楼里穿梭的金融才俊、外资高管,外滩沿线的奢华商业,合力堆筑起财富高峰。 反观广州、深圳,虽同为一线城市,与京沪差距却拉至 3 - 4 倍。广州底蕴深厚、商贸繁荣,可传统产业转型步伐稍缓;深圳科创活力四射,却因高房价稀 释财富、创业竞争白热化,让不少家庭积累千万资产之路更崎岖。 宁波、佛山闯入前十,堪称"低调富豪"城市典范。宁波依托港口贸易优势,民营经济蓬勃生长,服装、机械等产业集群根基牢固,家族企业代代传承,闷声 发大财;佛山的制造业更是一绝,陶瓷、家电、家具远销海外,工厂主们脚踏实地,从生产线到市场,步步为营积累财富。 同样低调的,还有东莞、温州、绍兴、无锡、嘉兴、台州。 ...
普通人拆迁拿了上亿现金,怎样才能保住财富?
搜狐财经· 2025-05-09 11:22
财富管理 - 突然获得上亿现金需稳住心态,避免因冲动消费导致财富迅速流失 [1] - 部分案例显示,获得拆迁款后过度消费或赌博可能导致资金耗尽并负债 [4] - 建议将意外之财视为长期积累的财富,保持低调并谨慎规划 [4] 投资策略 - 投资需谨慎,盲目跟风进入股票、基金、期货或区块链等领域可能面临高风险 [4] - 案例显示,缺乏知识的情况下大额投资股市可能导致倾家荡产 [4] - 建议通过学习或咨询专业理财顾问进行投资,或选择低风险银行存款 [4] 保险配置 - 配置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可防范大病或意外导致的财务风险 [6] - 案例表明,未购买保险可能因突发疾病消耗大量积蓄 [6] 家庭财务分配 - 合理分配资金给家人,如预留养老钱和教育基金,但需避免过度给予 [6] - 家庭和谐比财富更重要,需避免因分配问题引发矛盾 [6] 慈善与社会责任 - 将部分资金用于慈善捐助(如贫困学生或慈善机构)可提升社会价值感 [6][9] - 案例显示,持续参与慈善活动能带来个人满足感 [9] 生活管理 - 保持原有工作与生活节奏有助于心态稳定和财富长期管理 [9] - 正常的生活习惯(如社交、锻炼)是维持财富健康的基础 [9]
投资显分化,扩表持续中
华泰证券· 2025-05-09 10: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证券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83%,投资、经纪业务是核心驱动;10家大型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92%,好于上市券商整体;财富管理或仍是业绩修复的驱动器;板块低估低配,关注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强、业绩稳健的头部券商,把握结构性机会 [13][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经营:交易活跃驱动业绩修复 - 1Q25股债市场表现分化,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季末回调,港股市场表现更佳,债券市场波动较大 [17] - 交易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1Q25A股日均股基成交额17465亿元、日均融资余额18641亿元,同比分别+71%、+25% [18] - 券商债券承销规模同比稳步增长,再融资规模显著修复,IPO规模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1Q25股权融资业务规模合计1548亿元,同比+41%,证券公司债券承销金额3.26万亿元,同比+18% [19] - 上市券商1Q25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83%,投资、经纪业务是核心驱动;10家大型券商1Q25归母净利润同比+92%,好于上市券商整体,国泰海通合并贡献增长 [20][21] - 大型券商收入结构较均衡,投资和经纪为主要贡献,1Q25投资、经纪、利息净收入均显著增长,投行净收入同比+5%,资管保持平稳 [22] 资产负债:金融投资驱动的扩表趋势延续 - 1Q25末大型券商总资产合计8.98万亿元,同比+9%,中信总资产稳居第一,国泰海通归母净资产跃居第一 [30] - 金融投资是扩表的核心驱动力,广发、建投、中信扩表幅度较大,招商、申万缩表 [33] - 杠杆率分化,广发、建投上行较多,申万、招商下降较多 [35] 业务解析:投资弹性延续,经纪贡献增长 投资业务:债市波动不改业绩向好底色 - 大券商投资类收入普遍增长,合计同比+52%,是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之一;除招商外,其余大券商投资类收入均实现增长 [37] - 金融投资扩表延续,交易性金融资产贡献核心增量,部分券商出售其他债权投资释放利润 [38] 财富管理:交易活跃驱动经纪同比增长 - 一季度股市交易活跃,大券商经纪净收入同比均实现较大增长;除国泰海通外,国信增速较高,增速大于市场 [50] 生息业务:利息收入下滑,净收入分化 - 一季度杠杆资金活跃,大券商融出资金余额均较年初增长;中信增长较快,国泰海通合并后规模排名第1 [55] - 大型券商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普遍下滑,但利息净收入分化加剧;大券商分化较大,中信录得利息净支出 [58] 投资银行:净收入改善,债券承销提量 - 大型券商债券承销业务普遍提量,股权融资业务分化,投行净收入整体改善;中信、国泰海通投行净收入同比分别+10%、+12% [62] 资产管理:净收入分化,公募规模下滑 - 资管净收入多数同比增长但增速分化,参股/控股基金公司管理资产净值较年初多有下滑;招商资管净收入同比+43%,增幅较大 [74] 成本费用:管理费率同比延续下降趋势 - 管理费用随营业收入同比普遍增长,费率延续下降趋势;华泰、国信、广发、建投管理费率同比下滑较多 [78] 未来展望:财富管理或仍是业绩修复的驱动器 - 二季度以来全球市场波动加大,国内权益市场调整后逐步修复,债市震荡,交易活跃度仍较高 [81] - 财富管理和资本中介业务有望受益于较高的交易活跃度,经纪净收入或继续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因素 [81] - 固收投资仍有压力,权益投资波动或加大,去方向性领先的头部券商可能整体表现更佳 [83] - 板块低估低配,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仍为主线,关注结构性机会;个股推荐中国银河H、中金公司H、中信证券H、国泰海通H [84]
瑞丰银行(601528):存款成本优化 中收保持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5-09 10:26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15 29%,归母净利润同比+11 27%,全年保持平稳高增 [1] - 2024Q4营收同比+17 26%,增速环比提升较多,主要由于非息收入高增 [1] - 2025Q1营收、净利分别同比+5 12%、+6 69%,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成本收入比相较2024年-4 65pct至27 44% [1] - 加权平均ROE 10 83%,同比-0 14pct [1] 利息收入与息差 - 2024年利息净收入同比-1 65%,2025Q1增速转正,同比+2 68%,主要受益于规模稳增、息差企稳 [2] - 2024年公司净息差1 5%,同比-23BP,较前三季度-2BP,降幅收窄,全年存款成本率同比-8BP [2] - 2025Q1息差较年初-4BP至1 46% [2] 资产与负债规模 - 2024年各项贷款同比+15 5%,较2023年提速,2025年3月末较年初+4 44% [2] - 对公贷款2024年末同比+20 62%,2025年3月末较年初+7 32% [2] - 零售贷款2024年同比+7 85%,个人消资、经营贷分别同比高增29 89%、16 07%,2025年3月末零售贷款较年初稳增0 58% [2] - 2024年各项存款同比+12 88%,2025年3月末存款较年初+4 93%,对公、个人存款分别较年初+0 67%、+7 66% [2] - 2025Q1定期存款占比69 29%,较上年末+4 31pct [2] 非息收入 - 2024年、2025Q1非息收入分别同比+84 25%、+11 43%,增速下滑主要受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 - 2024年中收同比+390 91%,主要由支出节约贡献,2025Q1中收同比+419 07% [3] - 2024年代销产品销量同比+124 52% [3] - 2024年、2025Q1其他非息收入分别同比+75 93%、+6 91%,投资收益分别同比+100 52%、+23 01% [3]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正转负,分别同比+7 13%、-231 67% [3]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 97%,同比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1 45%,同比+15BP [4] - 对公贷款不良余额及占比双降,测算分别同比-14 82%、-20BP,零售贷款不良率同比+27BP至1 76% [4] - 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9BP,拨备覆盖率326 08%,较年初+5 21pct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 85%,较年初-0 82pct [4] 区域与业务策略 - 公司立足浙江绍兴,区域红利显著,践行"一基四箭"区域发展策略 [4] - 坚持支农支小,零售业务基础坚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