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整合
搜索文档
从SNEC信号看多晶硅未来发展新趋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6-20 17:55
多晶硅行业产能整合 - 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通过"直接出资+债务"模式成立专业管理公司 实现产能出清和产出可控 目标是将硅料价格维持在合理价位 使整个产业链获得合理收益 [1] - 通威及大全在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提及产能整合话题 表明行业正走在改善向好的道路上 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1] - 天合光能表示光伏行业中下游环节即将迎来大规模整合 将无序竞争转为深度合作模式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发展 [1] - 2024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共计286.83万吨 年度复投料均价约5.0万元/吨 近期整体均价仅3.4万元/吨 仍有50万吨左右产能暂缓投产或推进中 企业亏损一年有余 [3] 绿色发展路线 - 通威正式加入全球三大新能源权威组织(全球太阳能理事会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行动联盟 太阳能管理倡议) 彰显深度参与全球绿色治理的战略决心 [2] - 协鑫提出绿色分级定价倡议 希望碳值领先产品能拥有更完善配套政策 并与其他商品拉开合理价差 [2] - 协鑫颗粒硅产品碳足迹降至14.441kgCO₂e/kg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应对国际贸易碳壁垒提供有力支撑 [2] 行业发展趋势 - 多晶硅行业正向着产能整合 差异化发展方向前进 [3] - 在存量产能未受冲击背景下 企业主动降低开工 限制出货等温和行为对市场改善程度有限 比拼电价或降低品质成为近期主旋律 [3] - 多方企业积极促成产业革新 低水平重复建设将彻底成为历史 行业将迎来更健康和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机遇 [3]
研判2025!中国液氨行业产业链、产量、价格走势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液氨行业产量增长稳健,农业需求稳定与工业复苏共驱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3 09:58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液氨产量达6210万吨,同比增长2.39%,农业需求稳定是增长核心驱动力,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直接拉动氮肥需求 [1] - 工业需求复苏推动液氨增长,化工行业景气度提升,液氨作为硝酸、丙烯腈等原料需求回升 [1] - 液氨按用途分为制冷用、肥料用和化工原料用三类,具有强腐蚀性、毒性和爆炸风险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35年中国首个合成氨车间建立,20世纪50-70年代应用扩展至合成纤维和化学品生产 [4] - 2015年后行业进入成熟转型期,供给侧改革推动绿氨技术发展,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超40% [6][7] - 液氨作为氢能载体(体积含氢量121kg/m³)在储运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等,设备涵盖气化炉、合成塔等;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应用于农业、工业及新能源 [9] - 2025年4月煤炭价格环比降1.8%,液氨生产成本降低,主产区原煤产量同比增1.2%-1.3% [11] 市场规模 - 2025年4月液氨市场价格2650元/吨,环比增3.52%,农业旺季需求及企业检修导致供应收紧,开工率环比降2.7个百分点至78.3% [15] - 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持续,成本支撑弱化是价格下跌主因 [15]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云天化2025年Q1营收130.04亿元(同比降6.16%),净利润12.89亿元(同比降11.65%),液氨日产量创1935.5吨纪录 [19] - 华鲁恒升2025年Q1营收77.72亿元(同比降2.59%),净利润7.07亿元(同比降33.65%),吨氨电耗降200千瓦时 [21]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区域分化"格局,云天化、华鲁恒升等龙头企业形成"原料-生产-应用"闭环 [17] 行业发展趋势 - 绿氨技术加速发展,2025年示范项目产能破200万吨,中科院催化剂技术降能耗30% [23] - 产能整合深化,头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份额,中小企业加速退出 [24][25] - 新能源需求崛起,液氨在燃料电池、船舶动力等应用突破,首个示范项目2025年投入运营 [26]
南华期货硅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日报-20250529
南华期货· 2025-05-29 0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基本面仍然偏弱,但持仓量突破历史新高,警惕空平引起的盘面波动;多晶硅基本面仍然偏弱,当前06 - 07合约价差走强,警惕后续PS06合约交割逻辑蔓延至PS07合约;关注空工业硅多多晶硅套利机会,以及多晶硅07 - 08/07 - 09正套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价格区间及波动率 - 工业硅主力合约价格有8000强阻力位,当前波动率27.3%,波动率历史百分位(3年)为83.7%;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在34000 - 38000宽幅震荡,当前波动率28.94%,波动率历史百分位(3年)为85% [2] 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库存管理 - 为防止存货减值,根据企业库存情况,做空工业硅/多晶硅期货(SI2507/PS2507)锁定利润,弥补生产成本,卖出套保比例60%,策略等级3 - 产品库存偏高有存货减值风险时,卖出看涨期权,套保工具为场外/场内期权,卖出套保比例80%,策略等级4 - 买入虚值看跌期权,套保工具为场内/场外期权,策略等级3 [2] 采购管理 - 未来公司有生产计划,原料有上涨风险时,为防止未来原料价格上涨,依据生产计划买入远月工业硅/多晶硅合约锁定采购成本,买入套保比例依据采购计划,策略等级1 - 卖出看跌期权,套保工具为场内/场外期权,卖出套保比例依据采购计划,策略等级2 - 买入虚值看涨期权,套保工具为场内/场外期权,买入套保比例依据采购计划,策略等级1 [2] 核心矛盾 工业硅 - 整体处于落后产能出清产业周期,供应过剩压力持续;丰水期临近,西南地区企业复产预期落地,库存有进一步累库风险;需求端整体偏弱,下游企业压价采购,多晶硅、有机硅未来有减停产预期,供需格局缺乏上行动力 [3] 多晶硅 - 近期基本面与交割逻辑交替,盘面宽幅震荡;供给端产量稳定,高库存压力仍存,若有产能整合出清计划或协议,有望改善产业状况;下游需求随光伏抢装潮消退支撑力度减弱;期货盘面随着交割月临近,持仓数量和仓单量矛盾凸显,波幅增大 [3] 利多解读 工业硅 - 国内宏观政策偏积极,对机器人、AI企业扶持或刺激电力需求增长,长周期行业处于上升期 - 成本端短期塌缩空间有限,利润估值偏低,有较强成本支撑 [4] 多晶硅 - 未来产业内或有产能整合出清计划,若达成产能整合协议,有望推动产业状况改善 - 企业可交割意愿不强,市场走交割逻辑 [4] 利空解读 工业硅 - 丰水期临近,西南地区工厂开工预期落地,产能释放 - 下游多晶硅企业联合减产传闻变为现实,需求端走弱 - 库存处于累库趋势,需求未见好转 [7][8] 多晶硅 - 多晶硅企业整合出清失败,企业生产维持现状 - 库存处于累库趋势,需求未见好转 [16] 期货价格数据 |指标|最新价|日涨跌|周环比|周涨跌幅|年涨跌幅|单位| |----|----|----|----|----|----|----| |工业硅主力|7340|0|-540|-6.85%|-40.52%|元/吨| |工业硅成交量|624841|0|416444|199.83%|186.38%|手| |工业硅持仓量|226069|0|42379|23.07%|94.43%|手| |多晶硅主力|35100|0|-980|-2.72%|-|元/吨| |多晶硅成交量|153272|0|27010|21.39%|-|手| |多晶硅持仓量|79868|0|2574|3.33%|-|手|[8] 现货数据 |名称|单位|最新价|日涨跌|日涨跌幅| |----|----|----|----|----| |华东553|元/吨|8500|0|0%| |黄埔港553|元/吨|8500|0|0%| |天津港553|元/吨|8350|0|0%| |昆明553|元/吨|8850|-50|-0.56%| |新疆553|元/吨|7950|0|0%| |新疆99|元/吨|7950|0|0%| |华东421|元/吨|9200|-50|-0.54%| |黄埔港421|元/吨|10350|0|0%| |天津港421|元/吨|9400|-100|-1.05%| |昆明421|元/吨|10000|0|0%| |四川421|元/吨|10300|0|0%| |华东553基差|元/吨|1160|100|9.43%| |华东421基差|元/吨|1860|50|2.76%| |华东421 - 553价差|元/吨|700|-50|-6.67%|[15][17] 期货库存数据 |名称|单位|最新价|涨跌|涨跌幅| |----|----|----|----|----| |仓单总计|手|64286|-340|-1.88%| |昆明交割库(周)|万吨|8.8|-0.3|0%| |上海交割库(周)|万吨|3.9|0|0%| |广东交割库(周)|万吨|4.3|0|0%| |天津交割库(周)|万吨|10.8|0|0%| |四川交割库(周)|万吨|2.7|-4250|-1.11%| |江苏交割库(周)|万吨|2.6|-3000|-0.79%| |浙江交割库(周)|万吨|1.2|0|0%| |新疆交割库(周)|万吨|10.9|0|0%|[25][27]
突发,光伏头部硅料企业将联合收购尾部产能推动行业整合
36氪· 2025-05-14 07:36
行业现状与格局 - 光伏硅料行业呈现"6+N"格局,6家头部企业合计产能超245万吨,占行业85%以上有效产出 [2] - 行业总产能已超过300万吨/年,远超全球需求,仅头部6家企业产能已满足全球150%需求 [2] - 当前硅料厂库存约26万吨,行业总库存预计45万吨左右,库存压力较大 [3] - 国内月度产量从2024年4月的18万吨高点回落至2024年1-2月的9万吨附近,行业开工率降至35% [3] 价格与成本分析 - 2024年硅料价格从年初6.5万元/吨降至年底3.9万元/吨,降幅达40%,已逼近多数企业生产成本 [3] - 行业平均成本4.2万元/吨,颗粒硅现金成本可做到3万元/吨以内,棒状硅头部企业现金成本3.5-4万元/吨 [4] - 全球供需平衡点成本约为4.7万元/吨,海外企业最高成本达14.5万元/吨 [4] - 2024年四大龙头企业均巨亏:通威股份亏损70.39亿元,协鑫科技亏损47.5亿元,大全能源亏损27.18亿元,新特能源预亏39.05亿元 [4] 行业调整措施 - 头部硅料企业已基本达成共识,第一步大幅减产去库存,第二步通过收购方式实现尾部产能去化 [1] - 资金支持可能来自金融企业或主管部门引导成立的专项基金 [1] - 2024年10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设定0.68元/瓦行业最低现金成本价打击恶性竞争 [7] - 2024年11月工信部修订行业规范,提高新建项目资本金比例至30%,加强技术指标要求 [7] - 2024年12月宜宾大会达成行业自律公约,通威、大全、协鑫等龙头企业宣布有序减产控产 [8] 供需与市场前景 - 2022-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年化增速48%,预计2025年降至10%,后续或进一步降至5% [6] - 未来几年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预计170-190万吨,而目前仅国内产能已超300万吨 [6] - 行业已建成未投产产能较多,全球总产能预计超350万吨,单纯限制新增产能难以解决过剩问题 [6] 技术发展路径 - 前几轮行业周期通过刺激消费端与技术升级改善,但2010年后成本下降空间有限 [5] - 除颗粒硅技术外,改良西门子法预计成本降低空间相对有限 [5] - 政策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而非单纯扩大产能 [7]
硅料环节“减产挺价”有新进展?业内人士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5-13 13:31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光伏板块早盘大幅走高 硅料环节企业领涨 大全能源涨近18% 通威股份涨停 [1] 硅料行业整合计划 - 业内传闻硅料行业排名前6的厂商计划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 [1] - 头部硅料企业每月召开"碰头会"讨论减产议题 目前有意向联合推动产能整合 [1] - 头部企业已达成共识 第一步是大幅减产以实现库存去化 第二步是通过收购方式去化尾部产能 [1] - 资金支持方面 前期需要金融企业提供大部分资金 未来通过利润实现金融企业退出 [1] 硅料行业格局 - 当前多晶硅环节呈现"6+N"产业格局 6家头部公司为通威股份(82万吨)、协鑫科技(48万吨)、新特能源(30万吨)、大全能源(30万吨)、东方希望(25.5万吨)、亚洲硅业(22万吨) 合计236万吨产能 [1] - N代表剩余所有硅料公司 数量众多但市场份额较小 包括青海利豪、合盛硅业、新疆晶诺等企业 [1] - 6家头部公司的产品有效交付量至少占据行业需求75%以上 [2] - 需要通过并购方式减少剩余公司的竞争主体数量 [2]
独家|硅料环节“减产挺价”有新进展?业内人士:头部硅料企业基本达成共识
第一财经· 2025-05-13 12:35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5月13日早盘A股光伏板块大幅走高 硅料环节企业领涨 大全能源涨近18% 通威股份涨停 [1] 硅料行业整合计划 - 业内传闻硅料行业排名前6厂商计划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 [1] - 光伏硅料环节每月召开"碰头会" 讨论减产议题 头部企业有意联合推动产能整合 [1] - 头部硅料企业已达成共识 第一步为大幅减产以实现库存去化 第二步通过收买方式实现尾部产能去化 [1] - 资金支持方面需金融企业提供前期资金 通过未来利润实现金融企业退出 [1] 硅料行业格局 - 当前多晶硅环节呈"6+N"格局 6家头部公司分别为通威股份(82万吨)、协鑫科技(48万吨)、新特能源(30万吨)、大全能源(30万吨)、东方希望(25.5万吨)、亚洲硅业(22万吨) 合计236万吨产能 [1] - N代表剩余公司 包括青海利豪、合盛硅业、新疆晶诺等 数量众多但市场份额较小 [1] - 6家头部公司产品有效交付量至少占行业需求75%以上 [2] - 需要通过并购减少剩余竞争主体数量 [2]
5月13日午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5-13 12:18
硅料行业整合计划 - 头部硅料厂商提出对存量产能和存货进行类似"收储"的整合计划,可能通过主管部门引导成立专项基金操作,待价格回暖后资金退出 [1] - 目前该计划由头部几家硅料厂联合推动,处于早期商议阶段,细节尚未完善 [1] 黄金饰品价格变动 - 受国际金价跳水影响,国内多家金店足金饰品价格下调至千元以下 [2] - 周大福、周六福足金饰品价格下调至992元/克 [2] 国际贸易争端 - 印度拟对美国生产并出口至印度的部分产品征收关税,以对抗美国对印度钢铝制品征收关税的做法 [3] 股市表现 - 沪指午间收盘涨0.08%,深证成指跌0.24%,创业板指跌0.23% [4] - 恒生指数跌1.67%,恒生科技指数跌2.99% [4]
头部硅料厂联合推动产能整合? 业内人士:处于早期商议阶段,但预期较好
快讯· 2025-05-13 11:37
行业整合计划 - 头部硅料厂商提出对存量产能和存货实施类似"收储"的整合计划,通过主管部门引导成立专项基金操作,待价格回暖后资金退出 [1] - 该计划由头部几家硅料厂联合推动,目前处于早期商议阶段,细节尚未完善 [1] - 业内对该计划预期较好,绝大多数亏损企业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退出 [1]
广东宏大(002683):年度业绩点评:矿服业务营收创新高,积极并购民爆产能
东北证券· 2025-04-29 16: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3][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矿服营收创新高,海外营收增速达44%占比持续提升,降本增效显成效盈利能力增强,积极整合民爆产能优化布局 [1][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7.13、247.09、282.19亿元,同比分别为+59.05%、+13.80%、+14.21%;归母净利润为12.01、14.45、16.10亿元,同比分别为+33.79%、+20.28%、+11.42%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5亿元,同比增长17.6%;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25.4%;扣非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26.1% [1] - 矿服板块实现营收108.1亿元,同比增长21.0%,民爆板块实现营收23.1亿元,同比增长1.2%,防务板块实现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47.7% [1]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43.7%,占比提升8.1pct至9.9% [2] 业务发展 - 矿服业务持续加大富矿地区投入并加快国际化布局,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超300亿元 [1] - 正在赞比亚投资建设炸药厂,完成收购秘鲁EXSUR公司51%股权 [2] - 2024年收购60%的阳生化工及51%的青岛盛世普天两家公司控股权,新增炸药产能8.2万吨/年,2025年2月完成收购雪峰科技21%控股权,炸药产能提升至69.75万吨/年 [2] 财务指标 - 2024年综合毛利率提升0.6pct至21.3%,期间费用率为11.0%,同比增长0.7pct,净利率为8.6%,同比增长0.16pct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9.0%、13.8%、14.2%,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3.8%、20.3%、11.4% [12] 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30.69元,12个月股价区间17.82 - 32.00元,总市值23324.47百万元 [5] - 1M、3M、12M绝对收益分别为3%、16%、48%,相对收益分别为6%、17%、4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