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7月9日/上海/固态电池大会!今日开幕,照片带你直击现场!
鑫椤锂电· 2025-07-09 11:06
行业盛会 - 2025年7月9日在上海浦东假日酒店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1][5] - 大会聚焦固态电池技术前沿进展与产业应用 吸引行业专家 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参与 [2] 会议内容 - 国内外行业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观点 [12] - 参会者与嘉宾进行面对面交流 探讨固态电池技术未来发展 [12] 会议服务 - 提供照片抢先看服务 让无法到场者感受大会氛围 [3][11] - 会议包含专家分享和互动交流环节 [12] 主办方信息 - 会议由鑫椤资讯主办 [5]
锂金属负极:负极长期方向,关注各工艺领先企业——固态电池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锂金属负极行业 - **公司**:天铁科技、赣锋锌业、英联股份、道氏技术、中一科技、日产、LG Stella、奔驰、宁德时代、青陶科技、亿里新能源、新界能源、恩力动力、天原科技、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璞泰来、贝特瑞 [1][9][13][1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锂金属负极是固态电池负极长期方向**:锂金属负极理论比容量更高、电化学电位更低,有助于提高能量密度;硅碳负极在400Wh/kg以上能量密度提升有限,需锂金属负极迭代;国内外企业已逐步应用锂金属负极方案,首款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已上车路测 [1][3][5][11][12][13] - **锂枝晶问题逐步解决**:锂枝晶生成会降低电池循环寿命甚至导致内部失效,但通过人工SEI膜、多维结构修饰和关键添加剂等技术手段,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固态电池体系更易抑制 [1][6][14] - **未来锂金属负极市场规模大**:预计到2030年,全球全固态电池出货量达180GWh,锂金属负极渗透率20%时,需求量约7700吨,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别;2025年奔驰开启采用锂金属负极的全固态电池路测,市场接受度提升 [1][7][13] - **压延法有望率先规模化生产**:压延法历史悠久且相对成熟,目前可将锂带厚度做到20微米,未来几年有望减薄至5 - 6微米;液相法和气相沉积法有制备超薄铝带潜力,但距大规模量产有距离 [1][8][18] - **各工艺有领先企业**:压延法天铁科技与赣锋锌业领先,蒸发镀英联股份突出,液相沉积道氏技术与中一科技表现优异 [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速**: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向投资者传递信息,并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系统性梳理 [2]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挑战**:主要挑战在电解质和负极材料,硅碳负极能量密度提升有限,硫化物电解质和硅负极是研究重点,硅负极能量密度到400Wh/kg后边际贡献减弱,需锂金属负极迭代 [11] - **不同工艺特点对比**:技术程度上压延法优于气相沉积法,再次为液相法和电化学沉积;加工性能上气相沉积法优于液相法,再次为压延法和电化学沉积;经济性上液相法最佳,其次为压延法、电化学沉积和气相沉积 [16]
对话产业链大佬 -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专家电话会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全固态电池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业化进展**: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化集中在原材料供应和产线建设,2024 - 2025 年上半年关注原材料供应,2025 下半年 - 2026 年上半年转向中试到吉瓦级产线建设,年底多家企业预计完成中试产线并启动吉瓦时级别产线,部分企业改造现有产线保留设备,国内尚无企业完全满足工信部指标,小试线投入约 2000 多万,中试线 6000 - 7000 万,吉瓦时级别 2 - 3 亿,前道设备投资占比约 40%,中道 20% - 30%,后道较低[1][2][11] 2. **工艺选择**:中试阶段小型生产线多采用干法,吉瓦时级别部分采用湿法,干法适用于小规模中试追求高性能,吉瓦时级别注重批量产出稳定性部分用湿法,正负极片和电解质膜制造中湿法更受青睐,基于成熟经验,干法虽可减少溶剂但速度慢成本高,固态电池生产中正极多采用湿法因膜厚要求及改性需求,负极倾向干法但目前以实验为主[4][14][15][17] 3. **制约因素**:制约大规模放量核心瓶颈是成本问题,推广核心瓶颈在性能,能量密度、续航能力、循环寿命等未达液态电池水平,快充能力和循环寿命差距明显,初期成本高需性能显著超越液态电池才有竞争力[5][6][7] 4. **国内外企业对比**:海外企业在技术积累和产业化配套有优势,如三星 2021 年发布技术,在原材料和专利布局领先,但国内企业在设备制造领域表现出色,干法制备和等静压机进展快,拥有完备产业链,已成为全球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重要领导者[1][8][10] 5. **未来发展关键因素**:提升能量密度、续航能力及循环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际合作与专利布局,加速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1][11] 6. **设备相关**:量产设备定制开发未成熟,处于边建设边开发状态;固态电池单吉瓦时价值量 2 - 4 亿高于传统液态电池 1 亿;中试线产能瓶颈在等静压环节,国产设备运行速度慢限制产能;等电压设备是新增量设备,关键参数有压力和介质选择;温等静压机和冷等静压机选择有争议,国内多数企业倾向成本低技术成熟的冷等静压设备;固态电池生产需要激光焊接设备,单机瓦时价值量会提升但占比变化不大;化成过程时间周期长,未来技术进步可能改变现状[2][3][12][13][28][29][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工艺技术难点**:干法涂布大规模量产均匀性及粘结力不如纤维化技术,纤维化技术温度控制要求高,前段整套系统面临挑战;全固态电池叠片工艺主要挑战是中间隔膜强度低,采用复合转印技术,日本采用正负极分别复合方法[19][24][25] 2. **设备供应商**:国内供应商有曼斯特、新加坡、赛莱等,国外有德国布勒,国内厂商因地理优势及成本控制更受青睐;制造固态电池纤维化设备的公司有宁德时代、罗斯、曼斯特、仙岛等;国内主要固态电池设备制造商有川西科发、新岛、李元峰和耐克诺尔,国外有瑞典 Quintus 和韩国一些知名品牌,国外产品在安全保障和使用寿命表现更出色[18][23][30] 3. **工艺选择依据**:干法和湿法工艺选择取决于膜厚、设备投入和成本控制等因素,湿法在中试阶段因产出效率和设备稳定性更具优势,与传统液态电池生产流程相似但需设备改造[16]
铜箔板块更新和标的推荐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锂电、固态电池、铜箔、消费电子 - **公司**:德福、龙阳电子、亿纬锂能、蔚蓝锂芯、欣旺达、冠宇、璞泰来、厦钨、富临精工、中熔电气、起点新能、宏发、宏工纳克、联赢激光、先辉技术、天赐材料、华盛锂电、生益科技、华正、深南盛宏、台光台耀、双联、德佑新材、佳园、远航精密 [1][2][3][4][6][9][15][16][1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锂电板块**:看好锂电板块贝塔加阿尔法机会,此前市场对国内需求担忧但实际需求优于预期,7月产业链初步排产环比增长个位数验证终端需求不弱,美国《大而美法案》细则或致2025年下半年抢装,看好主链贝塔修复及中报业绩较强公司 [1][2][3] - **固态电池板块**:下半年催化因素多,领涨标的宏工科技股价创新高,设备环节关注干法电极方向公司及有增量逻辑设备公司,材料环节关注硫化锂和集流体方向企业进展 [1][4] - **铜箔板块**:在AI和固态双轮驱动下涨幅明显,高端铜箔受益于AI需求拉动高端PCB景气度超预期,AI算力需求推动产品升级,高端铜箔量价齐升,看好AI高端铜箔国产化率提升 [1][4][5] - **德福公司**:2024年因HVLP放量不及预期亏损,2025年Q1盈利Q2预计提升,2025年RTF和HVLP全年预计出货2000吨,收购CFL增强高端电子路用铜领域竞争力,有望跃升全球主流HVLP厂商,未来目标在RTF和HVLP市场占30%份额约8亿利润,载体铜箔有望增厚4亿利润,布局固态用铜箔产品并小批量出货 [2][6][9][10][11][12][13] - **龙阳电子**:采用真空磁控溅射加电镀工艺生产HVLP五代产品,已送样测试预计Q4量产,规划建设四个细胞工厂总计可增厚4亿以上利润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德福二股东可能二季度减持3%,预计第一年减持1%,对公司影响不大,看好收购CFL带来的盈利和估值弹性 [14] - 消费电子回暖带动公司主业修复,一季度毛利率回升至56%,净利率回升至40%以上,并购双联和收购德佑新材推动业务增长,AI铜箔HVL五代新产品2026年逐步放量,未来三年利润增长弹性大 [16] - 固态集流体技术路线未完全确定,镀镍、镍铁基等方案各有优劣,德福、佳园、远航精密等公司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研发与验证 [17]
【私募调研记录】南方天辰调研天铁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7-09 08:05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南方天辰近期对天铁科技进行了特定对象调研及现场参观 [1] - 天铁科技在制造电池级金属锂及锂带方面具备技术、人才和安全管理壁垒 [1] - 公司与欣界能源于2025年5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负责其首条2GWh固态电池产线的金属锂材料供应 [1] - 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采购期限不少于5年 [1] 合作与产品应用 - 欣界能源产品主要应用于eVTOL、机器人和3C产品,未来有望进入动力电池市场 [1] - 欣界电池能量密度为450-55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1000-1300Wh/L [1] - 放电倍率为4C-10C,循环次数为800-1000次 [1] - 欣界电池已完成针刺、挤压等常规安全测试并全部通过 [1] 产能与供应链 - 1GW产能需约100吨锂金属负极材料 [1] - 公司正积极准备为欣界首条2GW产线保供 [1] - 公司严格按照产品特性和行业规范要求进行运输,无运输半径要求 [1] - 公司密切关注行业下游研发,争取与其他固态电池厂商合作 [1] 机构背景 - 南方天辰(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09月02日 [2] - 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及资产管理 [2] - 前两大股东分别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全资子公司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
国泰海通|电新:海外固态电池进展积极,产品性能持续突破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17:41
海外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 海外固态电池企业聚焦硫化物技术路线,能量密度覆盖301-560Wh/kg [1] - Solid Power和Factorial Energy进入装车测试阶段,QuantumScape和三星SDI已实现样品交付 [1] - 量产时间表锁定2026-2030年 [1] 产品性能突破 - Solid Power硫化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90Wh/kg [2] - QuantumScape的QSE-5电芯能量密度达301Wh/kg,具备10C放电能力 [2] - Factorial Energy的Solstice电池单次续航达1000公里,FEST电池支持18分钟快充(15%-90% SOC) [2] - 三星SDI银碳负极电池能量密度达900Wh/L,可实现9分钟快充(8%-80% SOC) [2]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Solid Power 2024年营收2014万美元(技术授权占主导),同比+16%,研发费用7334万美元,同比+34% [2] - QuantumScape尚未形成收入,研发费用3.8亿美元,同比+10% [2] 车企合作与商业化进程 - Solid Power电池已搭载宝马i7启动实车路试,并向SK On授权技术并共建产能 [3] - QuantumScape与大众旗下PowerCo签订量产协议,预计2026年启动QSE-5B1电池装车测试 [3] - Factorial Energy联合奔驰推进Solstice电池路测,2026年与Stellantis合作开展示范车队验证 [3] - 三星SDI已向5家车企送样,同时拓展机器人电池合作 [3]
【倒计时1天】参会须知!7月9日/上海/固态电池大会
鑫椤锂电· 2025-07-08 14:09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2025(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1] - 时间:7月9日 [1] - 地点:中国上海浦东假日酒店(浦东新区东方路899号) [1] - 主办方:鑫椤资讯 [1] 会议议程 上午议题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讨论全固态电池工程技术难点 [5] - 固态电池专家探讨动态均匀堆压液压技术解决软包全固态电池堆叠应力问题 [5] -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分享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5] - 深圳新宙邦科技介绍固态电池新材料开发进展 [5] - 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展示固态电解质膜解决方案 [5] - 浙江金羽新能源探讨固态电池产业化应用 [5] - 安徽儒特智能装备分享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混科研磨工艺 [5] - 上海杉杉科技分析硅基负极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5] 下午议题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汇报固态电池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6] - 上海恩捷新材料探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趋势与公司产品布局 [6] - 诩辰科技/华南师范大学介绍硫化锂纳米粉体材料产业化 [6] - 匡德机械科技讲解固态电池加工生产用温等静压工艺 [6] - 温州大学探索碳纳米管赋能固态电池应用 [6] - 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开发高性能固态锂电池 [6] - 武汉天石科丰新能源研究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 [6] - 浙大城市学院展望无机固体电解质技术发展及固态电池趋势 [6] - 鑫椤资讯分析固态电池终端应用市场现状与前景 [6] 参会信息 - 参会费用:2600元(7月7日前报名免费) [7] - 企业赞助参会需联系指定联系方式 [8][9]
天铁科技(300587) - 2025年7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09:1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587,证券简称为天铁科技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于 2025 年 7 月 7 日在公司会议室举行,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彼得明奇投资、德邦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和证券公司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许超、安徽天铁锂电新能源总经理庞全世等 [2] 公司制造壁垒 - 技术壁垒:安徽天铁配备先进技术与装备集成,可生产纯度达 99.97%-99.98%的电池级金属锂 [3] - 人才壁垒:核心管理人员有多年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保证生产活动高效运营 [3] - 安全管理壁垒:遵守相关法规,生产场所为省级化工园区,审批条件苛刻 [3] 公司合作情况 - 2025 年 5 月与欣界能源签署合作协议,欣界首条≥450Wh/kg 固态电池 2GWh 量产线投产后,公司负责供应金属锂材料,年采购量不低于 100 吨,采购期限不少于 5 年 [4] - 公司密切关注行业下游研发,积极拓展客户,争取与其他固态电池厂商建立合作 [7] 欣界产品信息 - 下游运用场景:目前主要用于 eVTOL、机器人以及 3C 产品,量产后有望进入动力电池市场等领域 [5] - 电池性能:电芯容量 1 - 55Ah,电芯能量密度 450 - 550Wh/Kg,体积能量密度 1000 - 1300Wh/L,放电倍率 4C - 10C,温度范围 -40 - 80℃,循环次数 800 - 1000 次 [6] - 安全测试:已通过具备 CNAS 资质三方机构的针刺、挤压等锂离子电池常规安全测试 [7] 其他信息 - 初步估算 1GW 产能要用 100 吨左右锂金属负极材料,具体待欣界 2GW 产线投产后确定 [7] - 公司金属锂按要求包装,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运输,无运输半径要求 [7]
荣耀新机发布,搭载固态电池!
DT新材料· 2025-07-07 23:57
荣耀新款折叠屏手机Magic V5 - 新款折叠屏手机Magic V5搭载青海湖刀片电池,容量6100mAh [1] - 电池最大特点是"薄",单个电芯厚度0.18mm [2] - 电池含硅量极高,达25%,能量密度为901Wh/L [2] - 采用三大固态电池技术:自修复材料、叠片电芯和固态电解质 [2] 青海湖电池技术演进 - 该电池最早亮相于2023年3月,随荣耀Magic 5出现 [3] - 成为业界首个量产的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品牌 [3] - 第一代青海湖电池硅含量5%,第二代上升至10%,第三代达25% [4] - 硅材料储电能力是石墨的11倍以上 [4] 硅基负极技术突破 - 硅基负极存在膨胀问题,充电时硅颗粒体积膨胀可达三倍 [5] - 研发部门在分子层面编织防护网,纳米级硅颗粒包裹于碳基骨架 [6] - 形成弹性复合结构,电能存储性好 [6] - 单层膜片压缩至0.18mm,内部硅元素精密配比 [6] 电池技术应用扩展 - 2024年2月该电池拓展至Magic6至臻版、RSR保时捷设计版等机型 [3]
【报名今日截止】倒计时2天!7月9日/上海/固态电池大会
鑫椤锂电· 2025-07-07 16:11
会议基本信息 - 2025(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将于7月8-9日在上海浦东假日酒店举办[1] - 主办方为鑫椤资讯[1] - 会议签到时间为7月9日上午8点[2] 会议地点交通 - 会议酒店位于浦东新区东方路899号,最近地铁站为世纪大道站(2/4/6/9号线),步行约12分钟[2] - 虹桥国际机场驾车约40分钟(车费60元),浦东国际机场驾车约45分钟(车费90元)[3] - 虹桥站驾车约50分钟(车费90元),上海站驾车约30分钟(车费35元)[4] 会议议程 7月9日上午议程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将探讨全固态电池工程技术难点[6] - 固态电池专家将分享基于液压技术的软包全固态电池堆叠应力解决方案[6] - 天津国安盟固利将介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6] - 深圳新宙邦将展示固态电池新材料开发进展[6] - 星源材质将推出固态电解质膜解决方案[6] - 浙江金羽新能源将探讨固态电池产业化应用[6] 7月9日下午议程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将报告固态电池材料改性研究进展[7] - 上海恩捷将分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趋势与产品布局[7] - 华南师范大学团队将介绍硫化锂纳米粉体材料产业化[7] - 温州大学将展示碳纳米管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探索[7] - 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将分享高性能固态锂电池开发成果[7] - 浙大城市学院将展望无机固体电解质技术发展趋势[7] 参会信息 - 7月7日前报名可免费参会,现场报名需缴纳2600元参会费[8] - 会议不接受空降参会,仅限提前报名者[8] - 企业赞助参会可联系19921233064(微信同号)[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