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布局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周观点:白酒行业逐步施压,餐供龙头边际修复-20250525
国盛证券· 2025-05-25 14: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2025年目标理性,行业逐步施压,权重龙头配置价值凸显,大众品餐供空间广阔龙头修复,松鼠生态大会拓展边界 [1] - 当下白酒行业压力与风险逐步释放,供给端强化经营实力,需求端有望逐季修复,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2] - 啤酒板块当前估值及市场预期处于低位,25Q2 - 25Q3旺季量价有超预期机遇,饮料行业2025年竞争激烈,但在假期延长、出行场景修复背景下仍有望高景气 [3] - 立高食品在稀奶油赛道有优势,安井食品和千味央厨销售表现环比修复,后续业绩有望改善,三只松鼠拓展新品类和新渠道,巩固底层能力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酒 - 投资建议关注“优势龙头、红利延续、强势复苏”三条主线,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多只酒企 [1] - 2025年酒企发展稳字当头、降速发展,更注重份额提升,核心发力方向包括产品创新、场景深耕等 [2] - 各酒企有不同战略举措,如贵州茅台聚焦国际化和年轻化,山西汾酒坚持特定产品策略等 [2] 大众品 高景气或高成长逻辑 - 推荐盐津铺子、好想你等企业,包括港股农夫山泉、华润饮料等 [1] 政策受益或复苏改善 - 推荐青岛啤酒、海天味业等企业,包括港股H&H国际控股 [1] 啤酒饮料 啤酒板块 - 2025年1 - 4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累计产量1144.0万千升,同比 - 0.6%,4月产量289.6万千升,同比 + 4.8% [3] - 青岛啤酒选举姜宗祥为董事长,当前板块估值和预期低,25Q2 - 25Q3有超预期机遇 [3] 饮料板块 - 国内新锐饮料品牌“果子熟了”推出电解制水,主打“轻负担、强补水” [3] - 预计2025年饮料行业竞争激烈,但在假期和出行场景背景下仍有望高景气,建议优选相关企业 [3] 餐供及三只松鼠 - 上海国际烘焙展举行,立高食品在稀奶油赛道有优势,拟推新品助力营收增长 [4][7] - 安井食品和千味央厨4月销售环比修复,Q2起报表基数降低,后续业绩有望改善 [7] - 三只松鼠召开生态大会,拓展新品类和新渠道,实现“制造 + 品牌 + 零售”一体化模式 [7]
安集科技:海外客户数量和项目逐步增多,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加深
上海证券报· 2025-05-22 18:23
战略目标与国际化布局 - 公司坚持"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战略目标,海外客户合作项目按计划开展,客户数量和项目逐步增多,全球影响力加深 [2] - 为推进国际化进程,公司持续在海外进行人才团队建设、本地化实验室及硬件投入,逐步务实推进全球化布局 [2] 下游客户需求与业务进展 - 公司与客户的互动、项目推进及业务进展均保持正常节奏,暂未感受到下游客户需求放缓或对业务产生实质影响 [2]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 公司认为良性竞争有助于行业发展,将专注技术积累与创新迭代,深化客户合作 [2] - 通过技术研发、服务质量和团队建设等多维度优化,巩固市场地位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2] 竞争优势 - 技术能力方面,通过20年研发积累,依托完整知识产权体系,完成"3+1"技术平台搭建,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服务模式方面,公司贴近市场和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快、灵活性高,提供一站式服务 [2] - 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供应能力提升产品性能和供应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竞争优势 [2] 兼并收购战略 - 公司以增强技术协同性或加强业务差异化能力为主要原则,注重收购标的与公司文化价值理念的契合度 [3] - 根据实际发展战略,通过战略投资并购或建立商业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参与境内外产业链资源整合 [3] - 目标为拓宽业务领域、提升技术实力、布局资产多元化,寻求稳健的外延式增长 [3]
居然智家(000785) - 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19:15
2024年业绩情况 - 市场销售(GMV)1222亿元,同比增长3.9%;营业收入129.66亿元,同比下降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9亿元,同比下降40.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0亿元,同比下降27.62% [1] - 净利润下降主因是受经济及房地产市场影响,给予商户租金优惠致收入减少,市场回暖后影响将减小 [1] - 公司创新卖场合作模式、加强费控管理,固定租赁成本下降,管理、销售、财务费用率同比改善 [1] 公司转型升级业务亮点 家居主业 - 推进家居卖场向智能家居体验中心转型,开业16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4家“人、车、家”三位一体融合店 [3] - 推进数字化全场景营销转型,全年开展直播超2.6万场 [3] - 推进整装体验中心转型,开业9家整装体验中心 [3] - 响应以旧换新政策,订单量63.5万单,订单金额65亿元 [3] 数智化转型 - 居然设计家商业模式转向AI设计和面向C端,与头部公司合作,提升AI建模等能力,推出AI设计助手等 [3] - 供应链方面与电商平台合作,自建购物频道等;营销上推广设计工具,完善会员体系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居然设计家全球注册用户超1800万,同比增长21.9%;设计案例数超3850万,同比增长17.8%;模型数量超1244万,同比增长28.6% [3] - 居然智慧家推进连锁发展和供应链建设,新开业门店33家,销售额超63.3亿元,同比增长43.4%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运营4家“人、车、家”三位一体店,通州店单店销售额超1.68亿元;合作品牌超300家,接入设备超30万,全国15个省市开业门店150个 [4] - 洞窝推进数字化精准营销等服务,上线卖场1205家,同比增长近30%;入驻商户超13万家,非居然卖场及商户占比超70%;注册用户3340万,平台交易(GMV)1016亿元 [4] 国际化布局 - 线下在柬埔寨和澳门开店,招商率达97%以上,带动国内数百家家居品牌出海 [4] - 线上居然设计家海外上线13种设计工具语言,新增140余种支付渠道,海外年度付费用户同比增长80.2% [5] - 洞窝开通跨境电商自有海外分站3个,注册用户超100万 [5] 未来展望 家居主业 - 抢流量、抢销售,打造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利用国补政策,加快打造整装体验中心 [7] - 创新招商,向智能家居体验中心转型,打造数字化招商管理系统 [7] - 调整连锁发展模式,以输出系统和品牌管理为主,加强加盟店培训 [7] - 推进物业管理智能化,落实“智能中控 + 巡视”模式 [8] 数智创新 - 居然设计家以AI设计工具为基础,推动智能家装等落地,开拓海外市场 [8] - 居然智慧家利用供应链优势连锁发展,开发智能家居通用操控系统,探索海外模式 [8] - 洞窝坚持产业服务平台定位,推进核心工作,提升平台规模 [8] 实体店第二增长曲线 - 购物中心坚定“商文旅”定位,优化业态,创新营销,提升管理能力 [9] - 传统百货融合多元业态、升级服务 [9] - 超市优化供应链,加快轻资产连锁布局 [9] 国际化战略 - 推进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出海,马来西亚吉隆坡店计划三季度开业 [9] 投资者提问及公司回复 巩固提升家居主业份额 - 向智能家居体验中心转型升级,截至3月底完成20家分店升级 [10] - 打造整装体验中心,截至3月底开业15家 [11] - 构建“四位一体”闭环,开展千场主题营销活动 [11] - 构建数智化招商管理系统 [11] - 推进智慧物业管理,完成部分分店改造升级 [11] 315活动表现 - 客流回升,多平台商品上线,新媒体矩阵曝光超2亿次 [12] - 线上发券30.3万张,私域沉淀用户11.6万人 [12] - 小区拓展引导4.4万潜在客户到店,全国门店举办825场活动吸引6万顾客到店 [12] 智能家居体验中心竞争优势 - 规划智能家居馆,引进智能终端产品和系统 [13] - 利用智慧家居数字化解决方案 [13] - 与主流品牌合作,汇聚丰富产品 [13] - 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场景零售 [13] 居然设计家增长计划 - 技术层面优化AI算法,简化操作流程,推出移动端工具和社交分享功能 [13] - 运营层面分层触达目标群体,全球化布局推行本地化运营 [14] - 提升活跃度构建互动社区,举办设计挑战赛,推荐个性化工具和素材 [14] 居然设计家AI新功能 - AI Modeler:图片生成3D模型 [16] - Home Copilot:语音交互创建设计方案 [16] - AI写作助手:提升海外社区用户发帖评论效率 [16] - AI设计样板间(内测):一键应用灵感库搭建初始方案 [16] “人、车、家”三位一体融合店特色 - 打造智能生态系统,直观体验智能生活 [17] - 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品牌协同生态,提升用户粘性 [17] 洞窝吸引商户交易及赋能 - 获客:数字化营销平台 + AI能力获取流量线索 [17] - 转化:提供便捷工具帮助用户决策 [17] - 店面管理:聚合数据进行业务分析和管理 [17] - 精准营销:打造数字化营销平台(DMS) [18] 应对净利润和现金流下滑 - 抓招商、抢销售,稳定家居主业 [19] - 调整连锁发展模式,提升加盟店管理质量 [19] - 完善卖场合作模式,减少固定租赁成本 [19] - 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费用使用效率 [19] - 加强现金流管理,把控资本性支出 [19] 行业发展前景 - 多维政策驱动,国家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0] - 数字化和智能化重塑产业格局 [20] - 国际化和产业链协同提升产业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20]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 公司有完善组织架构和内控机制,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总部设风险管理部门 [21] - 建立并更新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内控制度 [21] 新开业门店计划 - 2025年争取新签约不低于30家,开业分店不低于25家,海外开业1家 [22] 2024年财报保留意见 - 原因是董事长被留置及股份被冻结,审计无法获取充分证据,结果不确定 [23] - 应对措施是推举王宁代行董事长职责,管理层贯彻战略,关注事项进展并披露 [24] 董事长留置对合作影响 - 董事长留置未影响公司经营及与金隅集团合作,双方业务合作有序推进 [25] 市值管理 - 推进业务,增强盈利能力,提升企业价值 [26] - 运用回购注销等方法提升股东回报 [26] - 做好投资者交流和信息披露 [26]
裕同科技(002831)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18:30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和业绩说明会 [1] - 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0 日 10:00 - 12:00,业绩说明会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0 日 16:00 - 17:00 [1] - 特定对象调研地点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田社区石环路 1 号公司三楼会议室,业绩说明会通过价值在线网络互动 [1][2] - 参与特定对象调研的有景顺长城、南方基金等多家机构,业绩说明会有线上参与的投资者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裁王华君等 [2] 公司未来增长空间与业务领域 - 未来 3 - 5 年有望中高速增长,依托国际化布局、智能化制造、环保包装和国内业务潜力 [2] - 国际化布局:东南亚及墨西哥布局基本完成,计划未来 2 - 3 年在欧洲、中东、美国等地布局新生产基地,通过与客户共建或与当地企业合作降低风险,提升核心客户全球供应份额 [2] - 智能化制造:十多前开始重投入布局,有 200 人左右工程师团队和 100 人左右信息化团队,人力成本未来几年将显著降低,设备、工艺等超越欧洲大部分包装企业 [3] - 环保包装:虽当前发展不快,但需前瞻布局,材料开发等会使成本下行,推动业务可持续增长 [3] - 国内业务潜力:一是与卡牌、盲盒类公司合作,提供一体化、国际化服务;二是子公司华宝利机器人业务有潜力,利用珠三角布局优势做精做专 [3] 海外工厂扩张与产能规划 - 海外扩张通过与客户共建或与当地企业合作,优先考虑规模小但在细分领域有竞争力、有本土化优势的企业进行并购 [3] - 海外目前产能占比 20%左右,中长期海外增长更快,国内、海外长期有机会做到 50:50 的产能分配比例 [4] - 海外净利率更有优势,短期内因布局增加、产能爬坡利润率难明显提升,2 - 3 年后有机会进一步提升,有差异化和先发优势的企业净利率可达 12%甚至更高 [4] 公司海外优势与应对策略 - 海外产能布局有先发优势,越南生产基地已形成 3000 人规模产能,跟随建厂企业难获成本优势 [5] - 国内智能工厂经验可快速复制到海外,人均效率及成本控制领先本地工厂 [5] - 已服务诸多国际大客户,形成稳定供应格局,抓住海外消费升级机遇,有海外企业寻求本土化合作 [5] - 东南亚本土难快速成长出有竞争力的包装企业,公司要在各层面保持全球领先优势 [9] 产能布局与业务增量 - 海外布局根据国际大客户明确产能需求推进,1 - 2 年内完成工厂建设、投产 [6][7] - 海外业务增量体现在药包、奢侈品包装、日化包装等领域,可提升市场份额 [8] - 国内业务增量来自重型包装市场(汽车零部件出口领域)、卡牌及新消费包装、云创业务 [11] 市值管理与资本支出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通过回购、增持、分红等举措强化,后续按规定披露信息 [11] - 公司高资本开支阶段已过去,未来降低重资产投入,通过轻资产模式扩张,完善国际交付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11] - 自上市以来,已实施完成分红约 28.5 亿元,回购 7.2 亿元,计划回购总金额 1 - 2 亿元,争取给股东稳定回报 [12] 业务创新与布局 - 环保包装业务在大客户引入和市场份额提升方面有进展,在功能性纸塑等方面取得突破 [12] - 除纸塑业务外,日用化学品包装等业务取得新进展,重型包装等业务迎来突破,关注新消费等领域发展 [12]
建科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521
洞见研报· 2025-05-21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过去依托地产与基建行业实现高速增长,但近年受行业红利消退和投资增速放缓影响净利润承压,因此加速战略转型,通过并购切入新兴赛道、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海外市场,未来有望通过业务优化、并购协同、国际化布局和技术创新等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17][28] 公司战略规划与品牌焕新 经营情况 - 过去依托地产与基建行业快速发展实现高速增长,在传统领域占优势,近年受行业影响净利润承压,为突破周期加速战略转型,切入新兴赛道并拓展海外市场 [17] 聚焦检测主业 - 在建筑行业调整和竞争加剧下,聚焦新兴领域,推动传统建工业务占比收缩,带动业务结构向高附加值升级,实现检验检测服务营收稳步增长 [18] 外延并购拓展 - 近年完成多起收购,切入新兴检测领域,补充业务能力,拓宽业务领域,拟设产业基金聚焦检验检测及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 [19] 转型升级 - 业务多领域拓展,涵盖新能源等不同领域,海内外布局,覆盖全国并开展海外业务 [20] 品牌焕新 - 从“建科股份”更名为“联检科技”,体现发展愿景重新定义,“联”代表综合实力和协同能力,“检”是核心主业,“科技”是驱动力,更名利于反映业务方向和提升国际影响力 [21] 未来发展战略全景图 - 以“科技赋能质量生态”为使命,秉承合作理念,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多领域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22] 国际化布局策略 - 分三个阶段,初期“一带一路”建设,中期欧美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长期全球网络生态协同 [23] 并购思路 - 通过精准化收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收购地方实验室打破服务半径限制,抢占高增长赛道,获取资质和技术构建壁垒,构建多维评估体系筛选标的 [25] 问答环节 更名战略考量及业务重心调整 - 业务多元化且拓展至海外,更名能体现业务布局,提升国际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重塑资本市场认知 [26] 未来增长动力 - 通过业务结构优化聚焦新兴领域,外延并购协同和国际化布局深化,以及数字化与技术创新驱动,推动业绩增长 [28] 检验检测业务收入增长原因及未来增长点 - 增长得益于跨领域并购整合与新兴市场拓展,未来坚持以检验检测为核心,把握机遇并购整合资源和技术,实现多元化发展 [29] 建筑工程检测领域未来布局 - 采取“技术深耕 + 弹性调节”策略,深耕细分领域,紧抓政策机遇,构建多维业务矩阵,巩固综合服务优势 [30] 城市生命线业务领域应用场景及突破 - 业务涵盖多领域安全工程,已在多地落地,技术上自主研发传感器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有突破,巩固智能监测领先地位 [3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或计划 - 开展基础设施检测项目,研发推广智慧监测系统,参与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和施工服务 [33] 应对国内外竞争对手挑战 - 采取“内生增长 + 投资并购”双轮驱动策略,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机构合作获取认证资质 [34] 并购实现差异化竞争及规避整合风险 - 采用“区域渗透 + 赛道扩张 + 资质补强”三维并购策略,结合评估体系精准并购,通过“总部赋能 + 区域自治”模式整合资源 [35] 看待行业集约化趋势 - 行业集约化是必然趋势,为公司带来机遇,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行业集中度 [36] 把握新兴领域结构性机会 - 关注新兴领域趋势,通过并购切入高增长赛道,加大研发投入,拟设产业基金,拓展业务版图 [37] 国际化布局具体举措 - 分阶段推进全球化布局,初期聚焦“一带一路”,中期在欧美建研发中心,长期形成全球协同检测网络 [39] 设立产业基金用途 - 聚焦检验检测行业项目投资,兼顾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业务协同和寻找新增长点 [40] 新兴科技布局举措 - 构建智能化检验检测平台,推进 AI 技术应用,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拓展新兴科技合作与创新 [41][42] 人才储备举措 - 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核心团队稳定,自 2018 年启动人才储备计划,2023 年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 [43] 研发投入计划 -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多方向创新和转化成果,通过联合研发等提升效率,设研发中心和引进人才提升实力 [44] 下半年减持计划 - 目前暂未收到大股东减持计划,管理层和股东对公司未来有信心,若有变动将及时披露 [46]
加速赴港IPO,兆易创新股价跌超7%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5-21 11:47
兆易创新H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总股本10%的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1] - 募资用途包括增强研发能力、战略投资与并购、全球营销网络建设等 计划在股东大会通过后24个月内完成上市 [1] - 公告后A股股价下跌超6% 总市值为786亿元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业务涵盖存储产品(NORFlash、DRAM、SLCNANDFlash)、MCU产品和传感器产品 其中NORFlash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1] - 2024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27.69%) 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584.21%)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9.09亿元(同比+17.32%) 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14.57%) [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货币资金94.09亿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1.00亿元 短期借款9.70亿元 无长期负债 [2] 半导体行业赴港上市趋势 - 江波龙、纳芯微、杰华特等半导体公司近期均宣布赴港上市计划 行业面临技术迭代与地缘博弈挑战 [3] - "A+H"模式可提供国际资本运作平台 港股上市政策放宽且审批效率提升 [3] - 2025年4月单月披露港股计划的A股公司数量及市值总和已超过一季度 预计下半年将迎来上市潮 [3]
联检科技(301115)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09:20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型为媒体采访和路演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15:00 - 18: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包括浙商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证券机构,以及上海曜与基金、上海贵源投资等投资机构,还有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等媒体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杨江金、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剑峰等多位公司高层 [2] 公司战略规划 经营情况与转型 - 过去依托地产与基建行业高速增长,在传统领域占优势,近年因行业红利消退和投资增速放缓,净利润承压,加速战略转型,切入新兴赛道并进行国际化布局 [2] 业务结构优化 - 聚焦检测主业,推动传统建工业务占比收缩,带动业务结构向高附加值升级,实现检验检测服务营收增长 [2] 外延并购拓展 - 完成对仕益质检等多家公司收购,切入新兴检测领域,补充业务能力,拟设立产业基金聚焦检验检测及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 [2] 转型升级方向 - 业务拓展至新能源、双碳等多领域,布局海内外市场,已在越南、泰国等国家设立区域公司或办事处,在多地部署检测网络 [2] 品牌焕新 - 从“建科股份”更名为“联检科技”,“联”体现综合服务实力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检”是核心主业,“科技”是发展驱动力,更名反映业务方向和市场定位 [3] 未来发展战略全景图 - 以“科技赋能质量生态”为使命,秉承合作理念,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多领域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构建发展生态圈 [3] 国际化布局策略 - 分三个阶段,初期“一带一路”建设,中期欧美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长期全球网络生态协同 [3] 并购思路 - 通过精准化收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获取区域资质、客户资源和实验室网络,抢占高增长赛道,构建技术壁垒,构建多维评估体系筛选并购标的 [3] 问答环节要点 更名考量与业务重心调整 - 业务多元化且拓展至海外,更名能体现业务布局,提升国际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重塑资本市场认知 [3] 未来增长动力 - 业务结构优化聚焦新兴领域,外延并购协同效应和国际化布局深化,数字化与技术创新驱动,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场,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 [3] 检验检测业务收入增长 - 得益于跨领域并购整合与新兴市场拓展,2024年完成多起收购提升业务能力,未来坚持主业,把握机遇整合资源技术实现多元化 [3][4] 建筑工程检测领域布局 - 采取“技术深耕 + 弹性调节”策略,未来深耕细分领域,紧抓政策机遇,巩固综合服务优势 [4][5] 城市生命线业务 - 通过子公司开展业务,涵盖多领域安全工程,已在多地落地,技术创新有无线低功耗和光纤传感技术,市场突破是构建数字孪生一体化平台 [5][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 开展检测项目,研发推广智慧监测系统,参与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和施工服务 [6] 应对竞争挑战 - 采取“内生增长 + 投资并购”双轮驱动策略,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机构合作获取认证资质 [7] 并购策略与风险规避 - 采用“区域渗透 + 赛道扩张 + 资质补强”三维并购策略,结合评估体系精准并购,通过“总部赋能 + 区域自治”模式整合资源 [8] 行业集约化趋势看法 - 认为是必然趋势,带来机遇,通过并购整合提升实力应对挑战,政策支持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 [8] 把握新兴领域机会 - 关注发展趋势,通过并购切入高增长赛道,加大研发投入,拟设立产业基金,成立智合联检进入生命科学检测领域 [8] “一带一路”市场策略与风险应对 - 采取“技术标准先行 + 本地化深耕”策略,设立区域专项事业部和与本地机构合资运营分散风险,以国际资质反哺国内实验室能力 [8] 国际化布局举措 - 分阶段推进,初期聚焦“一带一路”国家,2024年取得成果,成立国际部和专项事业部;中期在欧美建研发中心推动资质互认;长期形成全球协同检测服务网络 [8] 产业基金用途 - 聚焦检验检测行业投资,兼顾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业务协同和寻找新增长点 [8] 新兴科技布局举措 - 构建智能化检验检测平台,推进AI技术应用,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拓展新兴科技领域合作与创新,共建合成生物AI研究院 [9] 人才储备举措 - 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核心团队稳定,自2018年启动高层次人才储备计划,2023年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 [9] 研发投入计划 -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多方向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联合研发等方式提升效率,设立研发中心和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实力 [9] 减持计划 - 目前暂未收到大股东减持计划,未来若有变动将及时披露信息 [9]
奇德新材(30099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1:4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995,证券简称为奇德新材 [1] - 投资者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0 日下午 15:00 至 17:00,地点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连海路 323 号奇德新材办公楼 [2] - 参与单位有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玄元私募基金投资管理(广东)有限公司等 [2] - 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陈云峰、财务总监邓艳群、证券事务代表赵美美 [2] 碳纤维产品优势 - 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轻量化及高端化产业应用,提供车规级碳纤维制品一站式服务,产品包括前舱盖等各内外饰及功能件 [2][3] - 凭借复合材料成型领域技术协同,在碳纤维色漆技术、高品质外观工艺技术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3] - 依托技术积淀及工艺优势,对行业痛点进行技术升级和研发投入,未来将在多方面持续创新,参与新兴行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储备,目标成为高端碳纤维成型一体化服务提供商 [3] 泰国工厂建设及扩产 - 为满足东南亚地区客户需求,计划对泰国生产基地项目扩产,新建智能化产线,构建一站式生产能力 [4] - 扩产将提升本土化交付效率,满足区域化供应链需求,依托区位优势与成本协同效应,深化国际化产能布局,推动竞争力提升和构建新增长点 [4] 未来战略规划 - 2024 年高性能及轻量化汽车碳纤维产品及海外市场已实现量产出货,推动企业稳定增长 [5] - 未来持续聚焦三大核心产品线,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深化市场推广,加速新兴领域场景落地,以技术迭代驱动产业升级 [5] - 加大国际市场开发拓展,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材料解决方案服务商,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6]
奇德新材(300995):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领军企业,碳纤维制品发展空间广阔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9 2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奇德新材是国内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领域领军企业,2024年业绩增长,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51.56%,且在汽车领域收入占比提升、碳纤维产品营收增长,同时加快国际化布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6][7][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奇德新材成立于2007年8月,2021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从事环境友好、功能性高分子改性塑料及其制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聚焦多领域功能件及结构件应用,改性塑料行业在多领域前景广阔 [2][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46亿元,同比增22.20%,汽车领域销售增79.00%,归母净利润868.70万元,同比增8.13%,扣非后净利润864.86万元,同比增51.56% [2][6] - 2024Q4营收9165.60万元,环比降5.63%,同比增12.76%,归母净利润311.20万元,环比增91.59%,同比增4.48%,扣非后净利润206.80万元,环比增14.68%,同比降11.02% [2][6] - 2024年拟每10股派息1.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约1259.32万元(含税) [2][6] - 2025Q1营收8757.24万元,环比降4.46%,同比增24.22%,归母净利润405.85万元,环比增30.42%,同比增17.16%,扣非后净利润428.71万元,环比增107.30%,同比增32.16% [2][6] 行业情况 - 全球高端改性材料市场寡头化、巨头化,中国高端改性塑料需求以进口为主,汽车领域以塑代钢轻量化空间大,2024年公司汽车领域收入占比提至26.82%,同比增79% [2][7] 国际化布局 - 公司在泰国设生产基地,2024年10月投产,获较好订单预期;2025年4月通过定向增发议案,“泰国复合材料及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14961.99万元,拟募资14900.00万元;拟设奇德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注册金额1200万新币,通过其向泰国奇德投入资金,总投资不超1.5亿人民币或等值美元 [2][8][10] 产品亮点 - 公司掌握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高性能碳纤维量产出货,汽车碳纤维制品赋能高端车型,参与新兴行业研究,目标成领先服务提供商,2024年碳纤维产品营收1420.88万元,同比增102.03% [2][11]
兴业银锡(000426):主产品量价齐增,国际化布局迎突破
招商证券· 2025-05-17 2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7 亿元,同比+15.23%,归母净利润 15.30 亿元,同比+57.82%,扣非归母净利润 15.39 亿元,同比+50.23%;24Q4 营收 9.74 亿元,同比-23.99%,归母净利润 2.3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46.05%/-44.76%,扣非归母净利润 2.34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49.02%/-42.85%;25Q1 营收 11.49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50.37%/+18.00%,归母净利润 3.74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63.22%/+62.75%,扣非归母净利润 3.74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64.08%/+59.86% [1] - 2022 - 2024 年公司矿产银产量分别为 145/200/229 吨,矿产锡产量分别为 3042/7769/8902 吨,矿山锌产量分别为 4.14/5.50/5.97 万吨;2024 年锡/银/锌单位收入分别为 18.6 万元/吨、5554 元/千克、1.7 万元/吨,分别同比+20.7%/+29.3%/+29.0%;2024 年锡/银/锌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33.1%/27.3%/23.0%,毛利润占比分别为 38.2%/28.6%/18.7% [6] - 2025 年初公司以 23.88 亿元收购宇邦矿业 85%股权,其白银资源量达 1.79 万吨,单体银矿排名位列亚洲第一位,全球第五位,收购后公司白银保有储量增至 2.45 万吨,占国内总储量的 34.56%,占全球白银储量的 4.46%;宇邦矿业年采选 825 万吨扩建工程正在申请开工许可手续 [6] - 2025 年 4 月 30 日公司拟以每股 0.24 澳元要约收购大西洋锡业,核心资产为 Achmmach 锡矿项目 75%股权,矿石资源量 3910 万吨,锡金属量 21.33 万吨,平均品位 0.55%,回收率预计 70%左右,吨矿石采选成本预计 200 元左右,目前设计产能为年采选 90 万吨,接手后计划扩产至年采选 150 万吨;已取得开工前所有手续,预计 2027 年四季度投产,达产后预计年生产锡金属 6000 吨左右 [6]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0.7/23.9/27.5 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 11.7/10.1/8.8 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 1776 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775 百万股,总市值 24.3 十亿元,流通市值 24.2 十亿元,每股净资产(MRQ)4.7,ROE(TTM)20.2,资产负债率 42.3%,主要股东为内蒙古兴业黄金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 27.44% [3] 股价表现 - 1m、6m、12m 绝对表现分别为 10%、6%、 - 3%,相对表现分别为 6%、8%、 - 11%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706|4270|5459|6071|6812| |同比增长|78%|15%|28%|11%|12%| |营业利润(百万元)|1138|1787|2457|2832|3247| |同比增长|430%|57%|38%|15%|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69|1530|2073|2393|2745| |同比增长|457%|58%|35%|15%|15%| |每股收益(元)|0.55|0.86|1.17|1.35|1.55| |PE|25.0|15.9|11.7|10.1|8.8| |P B|3.7|3.1|2.5|2.0|1.7|[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924|1705|2902|5032|7502| |非流动资产|10160|10460|10615|10780|10953| |资产总计|11083|12165|13518|15813|18455| |流动负债|2953|3033|2437|2547|2683| |长期负债|1545|1150|1150|1150|1150| |负债合计|4498|4183|3587|3697|3833| |股本|1837|1776|1776|1776|177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476|7901|9849|12034|14540| |负债及权益合计|11083|12165|13518|15813|18455|[11]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750|1815|3110|3336|3675| |投资活动现金流| - 950| - 1004| - 1006| - 1006| - 1006| |筹资活动现金流| - 583| - 23| - 1030| - 265| - 279| |现金净增加额|217|789|1074|2065|2390|[11]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3706|4270|5459|6071|6812| |营业成本|1746|1582|1914|2091|2309| |营业利润|1138|1787|2457|2832|3247| |利润总额|1072|1765|2436|2811|3225| |所得税|118|263|363|418|48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69|1530|2073|2393|2745|[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年成长率| | | | | | |营业总收入|78%|15%|28%|11%|12%| |营业利润|430%|57%|38%|15%|15%| |归母净利润|457%|58%|35%|15%|15%| |获利能力| | | | | | |毛利率|52.9%|63.0%|64.9%|65.6%|66.1%| |净利率|26.2%|35.8%|38.0%|39.4%|40.3%| |ROE|16.1%|21.3%|23.4%|21.9%|20.7%| |ROIC|14.4%|17.9%|21.0%|20.4%|19.4%| |偿债能力| | | | | | |资产负债率|40.6%|34.4%|26.5%|23.4%|20.8%| |净负债比率|15.5%|15.2%|7.7%|6.6%|5.6%| |流动比率|0.3|0.6|1.2|2.0|2.8| |速动比率|0.2|0.4|0.9|1.7|2.5| |营运能力| | | | | | |总资产周转率|0.4|0.4|0.4|0.4|0.4| |存货周转率|5.1|4.0|3.4|3.3|3.3| |应收账款周转率|28.9|33.0|1075.0|1009.0|1013.0| |应付账款周转率|1.7|1.7|1.8|1.7|1.8| |每股资料(元)| | | | | | |EPS|0.55|0.86|1.17|1.35|1.55| |每股经营净现金|0.99|1.02|1.75|1.88|2.07| |每股净资产|3.65|4.45|5.55|6.78|8.19| |每股股利|0.07|0.07|0.12|0.13|0.15| |估值比率| | | | | | |PE|25.0|15.9|11.7|10.1|8.8| |PB|3.7|3.1|2.5|2.0|1.7| |EV/EBITDA|16.6|11.6|7.8|7.1|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