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

搜索文档
被书面警示5个月后又赴港IPO,飞速创新内控“毛病”是否“痊愈”?
第一财经· 2025-05-29 18:19
公司背景与IPO历程 - 公司为在线DTC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收入排名全球第二[2] - 2023年3月首次申报深交所主板IPO,2024年5月主动撤单,2025年1月因内控缺陷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1][4][5] - 2025年5月转战港交所,由中金、中信建投国际、招商证券国际联席保荐[2][4] 深交所IPO受阻原因 - 内控缺陷:IT系统未能准确显示前台商城销量及评论数据,财务系统存在反结账/反审核无审批漏洞[5] - 数据异常:2019-2021年同一IP/地址多客户订单占比超10%,非工作时间发货占比近10%[3] - 问询回复不实:声称2022年10月保存系统日志,实际延迟至2023年6月[5]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14 6%,达26 12亿元,但2024年净利润下滑至3 97亿元[8]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攀升,2024年达46 8%,欧洲占比约33%-34%[8][9] - 关税风险突出:中美贸易政策变动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9] 资本运作与对赌压力 - 多轮融资涉及15家机构,包括深创投、红土等,每股成本从0 8元升至15 8元[6][7] - 与福鹏叁号、海通投资等签署对赌协议,若IPO失败需触发回购条款[6] - 2021年C轮融资规模显著扩大,单笔投资达1 5亿元(红十一篇)[7] 转战港股动机 - 声称香港上市利于获取国际资本,但监管函揭示内控整改为深层原因[4][5] - 招股书宣称已解决深交所指出的内控问题,但未披露具体改进措施[6]
王健林,大消息!再卖48座万达广场,腾讯、阳光人寿等“熟人团”接盘
搜狐财经· 2025-05-29 15:07
资产处置 - 太盟投资、腾讯、阳光人寿等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管旗下48家公司全部股权,涉及北京、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 [3] - 2025年以来第五次大规模资产处置,目的是应对400亿短期债务 [3] - 2023年至今已有超50座万达广场易主,最新交易中万达保留20年运营权,通过收取管理费维持盈利 [7] 债务危机 - 2018年与腾讯、苏宁等签下340亿对赌协议,要求万达商管2023年前完成港股上市,但四次IPO失败导致债务滚至近400亿 [4] - 永辉、苏宁、融创等追讨180亿债务,万达商管估值从6000亿缩水至不足千亿 [4] - 截至2024年三季度账面现金仅140亿,债券利率飙升至15%,中东资本撤离,总部大厦挂牌抵押 [9] 轻资产转型 - 通过资产处置已回笼200多亿现金流,物业维护成本下降37% [7] - 轻资产模式下管理费收入仅为原租金收入的45%,需将400多个广场运营效率提升20%才能填补缺口 [7] - 转型方向包括将400多座广场改造为"城市微度假综合体",契合证监会"不动产私募基金试点"与住建部"商业消费场景升级"政策 [10] 行业趋势 - 商业地产黄金时代终结,行业必须从高杠杆快周转转向精细化运营 [4][9] - 银保监会鼓励险资接盘不动产的政策为万达转型提供支持 [7] - 商户汰换率超30%的存量市场环境下,提升坪效难度大 [9]
控股股东持股拟被“清仓式”拍卖,亿晶光电控制权或将再次易主
华夏时报· 2025-05-29 10:49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唯之能源持有的2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将被司法拍卖 占控股股东所持股份比例100% 占公司总股本16 90% 若拍卖成功将导致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变更 [2] - 唯之能源此前持有的5470万股已因流拍被司法扣划暨以物抵债 持股比例从21 52%降至16 90% [2][5] - 2019年勤诚达投资通过协议转让取得21 65%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2021年实控人变更为古汉宁 2023年勤诚达投资更名为唯之能源 [3][4] 债务危机根源 - 唯之能源关联方涉及房地产业务合同纠纷 累计7起诉讼 违约本金达58 03亿元 导致所持股份被轮候冻结 [4] - 本次司法拍卖源于建信理财与勤诚达控股 唯之能源的合同纠纷案 拍卖所得用于偿债 [4] - 公司前实控人荀建华因13 62亿元对赌协议未完成而背负高额债务 最终出让控制权 [2] 潜在接盘方 - 呼和浩特国资背景的霍智义 戴苏河 赵争良补选为非独立董事 被视作国资接盘信号 [5] - 深圳禾勤投资实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司法扣划取得5469 62万股(占比4 62%) 该公司具有厦门国资背景 [5][6] - 两次司法拍卖流拍后 法院依规将股份裁定交付申请执行人以物抵债 [6] 经营状况恶化 - 2024年营业收入34 78亿元同比下降57 07% 归母净利润亏损20 90亿元同比下降3192 48%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 08亿元同比下降39 5% 归母净利润亏损0 53亿元 资产负债率高达92 8% 流动比率0 99 [7] - 常州 滁州基地合计5GW PERC电池 7 5GW TOPCon电池及10GW组件产能已全面停产 [7] 行业环境冲击 - 光伏行业产能加速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错配 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 行业整体毛利及盈利水平下降 [7] - 电池及组件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公司对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减值计提 [7] - 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及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造成显著冲击 部分企业面临资金压力甚至停产困境 [8][9]
“1亿元”还是王健林的小目标吗?
搜狐财经· 2025-05-28 10:38
万达集团股权变动 - 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及其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持有的48家目标公司100%股权 [1] - 王健林被冻结股权数额合计约4.9亿,关联40余家企业中10家为存续或开业状态 [1] 万达集团历史危机与当前困境 - 2017年万达因资金链断裂出售酒店和文旅项目资产,避免了疫情冲击下的暴雷风险 [3] - 近期万达商管上市对赌协议失败,导致资金链再度紧张,债权人通过司法手段追讨债务 [3] - 公司被迫再次出售资产以缓解债务压力,创始人面临重大经营挑战 [3][7] 创始人战略决策反思 - 2017年危机后公司未吸取教训,继续扩张并签订对赌协议试图推动万达商管上市 [3][7] - 过度依赖资本运作和规模扩张导致风险累积,最终陷入难以翻身的困局 [7][9] - 创始人年龄、能力与机遇优势未能持续,战略失控加速了公司衰退 [7] 社会舆论与品牌影响 - 创始人早年"1亿元小目标"言论引发争议,当前资产查封和债务问题形成鲜明对比 [5] - 公司从首富光环到频繁资产处置的落差,对品牌形象造成显著负面影响 [5][9]
深度视角 | 从首富到“卖楼狂人”: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的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5-27 21:13
万达广场抛售交易 - 2025年5月王健林以约500亿元抛售48座万达广场,覆盖北京、广州、成都等核心城市,接盘方包括太盟、腾讯、京东等机构[1] - 这是万达两年内第80座广场的资产处置,既是应对债务危机的紧急措施,也是轻资产战略转型的关键步骤[1] - 交易价格较峰值缩水40%,资方通过折价收购锁定长期收益[9] 万达债务危机根源 - 债务危机始于2016年与资本签订的"上市对赌"协议,核心条款为若万达商管未能在约定时间上市需以高额利息回购股权[3] - 港股四次上市失败直接触发380亿元回购条款,叠加其他债务导致短期债务攀升至400亿元,而账面现金仅116亿元[4][5] - 截至2025年5月,王健林名下股权被冻结4.9亿元,集团整体被执行金额超75亿元,债券利率飙升至15%[5][16] 资本接盘动机 - 太盟投资认购次级份额50亿元,计划将万达广场打包为不动产信托基金(REITs)获取超额收益[9] - 腾讯计划投入120亿元接入智慧零售系统,将万达广场年60亿客流转为私域流量[9] - 京东拟开设"京东之家"体验店补充线下布局短板[9] - 险资通过私募基金低价收购,锁定年化5%-6%的保底租金收益[6][9] 轻资产战略实施情况 - 万达自2015年提出轻资产战略,通过出售物业所有权保留品牌管理与运营权,负债率从79%降至53%[8][10] - 但过度抛售导致核心资产流失,自持广场从513座降至约300座,品牌控制力下降[14] - 2024年租金收入同比下降12%,轻资产模式盈利能力受电商冲击和消费疲软影响[14]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万达与恒大、融创共同印证房企"借债-扩张-上市"模式的崩塌,行业转向精细化运营与数字化能力竞争[11] - 商业地产租金回报率跌至5%-8%,传统"收租逻辑"逐渐失效[11][14] - 资本通过分层设计将风险转嫁,国有大行提供300亿低息贷款,太盟认购50亿次级份额,形成风险分层的"狼群战术"[12]
独家深挖|王健林4.9亿股权冻结背后:万达万亿帝国触礁的5大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41
可谁能想到,曾经一个亿也是小目标的王健林,王首富,如今不仅随着岁月的增长,人老体衰,他亲手创建的万达,也千疮百孔,日前暴雷,他又被冻结 4.9亿股权,被执行总金额近76亿。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 当年,王健林这句话火遍全网。 25 68 (宫 图 | 执行通知书义母 | (2025) 江0203Bf (10日 | 15 | | --- | --- | --- | | 朗执行人 | 工程 材 | 42 | | 股权所在企业 | 大连万达商量管理周围线份有限公司 | ಹಿರ | | 执行法院 | 大遗册群的区人民提现 | | 股权冻结值图 | 执行微观书义导 | (2055) 20503B100 | 2 | | --- | --- | --- | | 嵌A行人 | 王朝鮮 | ਜਿਨੇ | | 滚执行人证件种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身份证 | ਨੂੰ | | 法培训贸目 | 2025-05-08 | 15 | | 法运助股 | 729 | H | 这可不是小数目呀!一连串的债务,正把这位昔日的首富压成"首负",老王究竟经历了什么? e天眼窗 股权冻结详情 而这种摊主思维签下的这份对赌协议,成了悬在万 ...
2012年12月12日,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王健林与马云立下1亿赌约
搜狐财经· 2025-05-27 15:53
2012年12月12日,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王健林与马云立下1亿赌约。 王健林说:"到2022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达到50%,我就给你一个亿,否则你要给我一个亿,敢不敢跟?" 马云说:"好!" 彼时的"双十一"还叫"光棍节",马云刚刚靠"光棍节"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毫不示弱。 一年后,59岁的王健林身家1500亿,成为中国新科首富。 马云再次谈及这个赌局,说:"如果王健林赢了,那么是整个社会输了,是这一代年轻人输了。" 王健林对马云的攻击毫不理睬,他有更大的目标。 但首富也有烦心事。万达在大陆房地产突飞猛进,股票却一路跌破发行价,跌到了30港元附近。 港股的低估,让王健林做了一个对万达影响深远的决定——他决定私有化万达,转回A股上市,以享受更高的溢价。 2016年9月,王健林大笔一挥,以每股52.8港元的高溢价,回购了万达商业所有港股股票。 当时王健林跟财团签订对赌协议,承诺万达商业在香港退市后两年,在2018年完成A股上市,否则就要回购股权,本息加一起大概有300亿。 与此同时,万达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老王在海外开始"买买买",张口就是要把"中国文化输出到全球"。 万达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北 ...
卡游港股IPO:违规经营卡牌盲盒曾遭央视曝光 未成年人保护不应“纸上谈兵”
新浪证券· 2025-05-27 15:40
上市进程与对赌协议 - 公司于2024年4月14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更新后的招股书,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中金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首次IPO申请于2024年1月提交,3月被证监会要求补充股权架构和数据安全材料,7月底因六个月内未取得进展而失效 [1][3] - 2021年12月15日完成A轮优先股融资1.35亿美元(红杉中国1.05亿+腾讯3000万),每股价格76.5美元,附带2026年12月15日前需完成条款的对赌协议 [4][5] - 截至2025年2月28日,A轮优先股金融负债达95.36亿元,流动负债净额41.22亿元 [8] - 若IPO再度失败将面临超95亿天价赎回风险,距离对赌截止日仅剩19个月 [6] 财务表现与股权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增277.78%至100.57亿元,但净利润由盈转亏12.42亿元(上年盈利4.5亿元) [1][8] - 亏损主因包括:A轮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38.67亿元(同比增1823.88%),以及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7.95亿元(同比增5倍) [9] - 创始人李奇斌通过Liqibin Holdings持股82%,其配偶齐燕通过Qiyan Holdings持股1.5%,合计控制83.5%股份 [11] - 李奇斌2024年总薪酬达18亿元,其中17.95亿为股份支付,薪金福利等现金薪酬562.1万元 [9][11] 商业模式与合规风险 - 按2024年GMV计,公司在泛娱乐产品行业市占率13.3%,泛娱乐玩具行业21.5%,集换式卡牌细分领域71.1% [3] - 集换式卡牌业务贡献81.5%营收,2024年销量达48.11亿包 [13] - 2023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禁止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14] - 2024年7月央视曝光公司线下经销商和线上平台未落实年龄验证机制,未成年人可无限制购买 [16] - 商业模式被指存在"类博彩化"倾向,学生为收集稀有卡牌半年消费近10万元,衍生出卡牌评级和炒作链条 [16][17]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被市场称为"小学生卡牌之王",主要面向8-14岁中小学生群体 [3] - 利用热门动漫IP结合盲盒机制销售卡牌,被批评为"小学生收割机",可能引发盲目攀比和过度消费 [13][14]
万达退到悬崖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3:25
作 者丨张敏 编 辑丨张星 图 源丨IC p h o t o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了一则收购信息。太盟投资、高和资本、腾讯、京东、阳光人 寿,直接或通过其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并通过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万达商管")直接或间接持有的48家目标公司的100%股权。 这48家公司是万达广场的项目公司,分布于39个国内城市,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 线城市。 | 石家庄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 | --- | | 徐州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 | | 义乌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 | 杭州共墅万达投资有限公司 | | 榆林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 | | 绍兴柯桥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 | 福州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 | 佛山南海万达广场有限公司 | | 乌鲁木齐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 | 乐山万达广场实业有限公司 | | 重庆万州万达商业广场有限公司 | | 运城万达商业综合体管理有限公司 | | 南京江宁万达广场有限公司 | | 绵阳涪城万达广场有限公司 | | 宜宾万达广场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 | 天津自贸区万达置业有限公司 | | 海安万达地产置业有限公 ...
高管互相“开除”,天猫养车陷入公章风波
观察者网· 2025-05-26 18:50
5月19日至20日,天猫养车连续两日发布内容互相矛盾的官方声明,争议主要围绕管理层内部人事任免问题,两份声明都解除了发布声明的另一方所担任的 职务,戏剧性的是,这两份声明均盖上了相关公司的公章,理论上都具有能代表相关公司的法律效力,而这次"高管内斗"的背后,可能涉及到天猫养车面临 的困境。 5月19日,一份盖有"江苏康众汽配有限公司"、"杭州天猫车站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艾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公章的声明开始流传。该声明中,宣布清退罗 方晔、黄建梁及吴汪洋三位高管,理由是罗方晔在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径行对天猫养车财务板块实施管理;黄建梁及吴汪洋则未经授权擅 自以天猫养车总裁和天猫养车CPO自居。声明要求全体员工服从法定代表人蔡永志管理。 第一份声明 天猫养车业务陷入高管"公章内斗"漩涡。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鞠秦仪律师认为,第一份声明中"三位高管或不存在劳动关系或未经授权进行管理"的说法,需要综合诸多客观事实进行 综合判断,考量到这些公司背后的纠葛众多、实际运转中情况复杂,即使和某个主体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或者未有书面的授权,也不能排除其与该主体或 者该主体的实控方不存在实际的劳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