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
搜索文档
 鲍威尔“鸽声”一锤定音:QT接近尾声,10月降息几成定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0:55
 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为10月晚些时候再次降息奠定基调,主要担忧在于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进一步降温迹象[1] - 鲍威尔表示量化紧缩计划可能即将接近尾声,美联储内部同意采取非常谨慎的方法以避免货币市场压力[1] - 市场几乎笃定美联储将在10月底再次降息至少25个基点,对就业市场的担忧盖过了通胀风险[7]   量化紧缩政策分析 - 美联储通过量化紧缩计划收回流动性,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已从疫情期间超过9万亿美元的高点降至6.6万亿美元[2] - 结束量化紧缩的时间晚于停止加息,原因在于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的功能定位及对市场流动性影响的观察需求不同[3] - 结束缩表预计将改善美国市场流动性、缓解债券市场抛压以压低长期收益率,并与降息形成协同效应[4]   政策调整的市场影响 - 结束量化紧缩意味着美联储从市场抽走流动性的压力减小,对美股形成支撑,特别是对流动性敏感的成长型股票和科技股[5] - 美联储10月降息预期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应声跌破4%大关,政策利率下调将牵引整体收益率曲线下移[9] - 降息预期将削弱美元吸引力,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呈现分化,黄金受益而油价仍由供需基本面定价[9]   资产价格展望 - 预防式降息将对美股形成利好,通过提升资本市场流动性和推动融资成本下降来提振企业利润[9]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有望继续回落,驱动全球融资成本下行,全球股市有望维持较好表现[10] - 降息可能导致资金流向新兴市场,提升新兴市场资产的吸引力[10]
 美联储降息大消息!鲍威尔发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5 08:21
 美联储政策立场与前景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自9月决策会议以来美国经济前景基本保持不变 政策已进入艰难平衡期 需在未完全缓解的通胀压力与持续走弱的就业市场之间权衡 [2] - 美联储在9月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至4.25% 为年内首次降息 并暗示可能在年底前再降息两次 [2]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10月28日至29日的会议上再次降息25个基点 根据芝商所FedWatch工具 市场预期该概率接近100% [2]   劳动力市场状况 - 鲍威尔认为美国正处于“低招聘、低裁员”阶段 职位空缺持续下降可能很快反映在失业率上 此前岗位需求下降但失业率稳定的情况可能已接近极限 [3] - 美国失业率在8月升至4.3% 为过去一年新高 由于政府停摆 9月非农就业报告被迫推迟 导致对劳动力状况的判断更加模糊 [3] -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就业下行风险正成为美联储内部关注焦点 当前风险更多集中在就业端 这将决定短期内的政策方向 [3]   通胀与资产负债表管理 - 鲍威尔强调通胀风险尚未解除 近期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关税推动的成本上升 而非广泛的通胀复燃 但关税传导效应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形成持续性压力 [4] - 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同比上升2.9% 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美联储的任务是在不损害就业的前提下使通胀重回可持续目标水平 [4] - 鲍威尔暗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可能在未来数月接近尾声 可能需要放缓缩表节奏以维持市场流动性 市场人士认为这显示量化紧缩周期即将结束 [4]   决策环境与市场影响 - 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发布中断 如9月就业报告、GDP和零售销售数据可能延后 美联储面临信息缺口对决策形成挑战 [3][5] - 美联储正依赖更多来自民间的高频数据来填补官方数据缺口 但鲍威尔承认这些数据无法完全取代政府数据 官方统计依然是“金标准” [4][5] - 投资者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未来几个月维持温和宽松 市场预计年底前累计降息约50个基点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最新收于4.03% 为近六周低位 显示避险需求升温 [5]   内部意见与政策路径 - 美联储内部对未来路径存在分歧 9月会议纪要显示19名官员中仅10人支持年内再降息两次 其余多数倾向“少降或不降” [4] - 部分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已进入“政策容忍期” 允许通胀略高于目标以换取更稳定的就业环境 [6]
 美联储降息大消息!鲍威尔发声→
 第一财经· 2025-10-15 08:11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前景自9月会议以来基本保持不变,政策进入艰难平衡期,需在抗通胀与避免劳动力市场损害之间权衡[3] - 鲍威尔称没有无风险的路径,行动太快可能让抗通胀半途而废,行动太慢则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3]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10月28日至29日的会议上再次降息,根据芝商所FedWatch工具,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100%[3]   劳动力市场状况 - 鲍威尔多次提到劳动力市场疲态,认为美国处于低招聘、低裁员阶段,职位空缺持续下降可能很快反映在失业率上[4] - 美国失业率8月升至4.3%,为过去一年新高,由于政府停摆,9月非农就业报告被迫推迟,导致市场判断模糊[4] -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就业下行风险正成为美联储内部关注焦点,10月降息几乎是板上钉钉,劳动力市场风险在增加[4]   通胀与资产负债表管理 - 鲍威尔强调通胀风险尚未解除,近期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关税推动的成本上升,而非广泛通胀复燃[6] - 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同比上升2.9%,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6] - 鲍威尔暗示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可能在未来数月接近尾声,可能需要放缓缩表节奏以维持市场流动性[6]   决策环境与市场影响 - 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发布中断,如9月就业报告、GDP和零售销售数据可能延后,对美联储决策形成挑战[9] - 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维持温和宽松,市场预计年底前累计降息约50个基点,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收于4.03%,为近六周低位[9] - 鲍威尔坦承无法弥补未获得的数据,尤其是10月份数据,如果停摆持续形势将更加困难[9]
 美国经济的“核心矛盾”:强劲的AI vs 疲软的就业
 华尔街见闻· 2025-10-13 08:47
 美国经济矛盾信号 - 当前美国经济发出截然不同的信号,消费和AI投资强劲与就业市场疲软形成鲜明对比 [1] - 市场处于关键十字路口,矛盾信号的最终走向将决定资产价格命运 [1] - 美国股市两大主题保持不变,人工智能发展推动AI股票篮子表现优异,而对劳动力市场的担忧反映在劳动力敏感篮子表现不佳上 [1]   消费支出与AI投资 - 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支出,最新支出数据显示经济稳健甚至强劲 [4] - 根据现有数据,第三季度消费支出增长接近3% [1][4] - 高收入和高财富家庭在总消费支出中占据不成比例的大份额,且财富最近大幅上升 [7] - AI相关的资本支出对短期周期性波动相对不敏感,因其是一个多年期的投资主题 [9]   就业市场状况 - 今年就业创造明显放缓,移民限制减缓了劳动力增长 [10] - 失业率有所上升且没有工资压力,表明劳动力需求放缓至少同样严重 [10] - 劳动收入增长放缓,在通胀调整基础上,上一季度基本持平或为负 [10] - 大部分消费支出集中在汽车上,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和关税提前抢购推动了购买前置,这些增加的支出在未来几个月应该会出现回调 [10]   关税影响分析 - 2018-19年的经验表明,关税对美国国内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但这种拖累的开始有大约两个季度的滞后期 [11] - 有证据表明迄今为止的关税实际上相当于对生产征税 [11]   美联储政策路径 - 对于美联储,经济韧性或加速增长要求实施限制性政策,几乎不需要更多降息 [12] - 如果经济大幅放缓,失业率上升且增长接近停滞,则需要比当前利率市场定价更多的降息 [12] - 如果经济强劲,市场对降息的预期过多;如果经济疲软,企业盈利可能不如预期那样乐观 [12]
 数据发布!美国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五个月来新低
 搜狐财经· 2025-10-11 21:49
 消费者信心指数 - 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从9月的55.1降至55,为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并触及五个月以来低点 [1][1]   通胀预期 - 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维持在4.6%的高位,长期通胀预期稳定在3.7%,二者均远高于美联储2%的政策目标 [3] - 美联储预计关税上调将推高今年通胀,并到2026年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3]   就业市场与消费者关切 - 高物价和就业前景低迷是美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普遍认为短期内情况难以出现实质性改善 [3] - 近半数美国家庭预计明年就业形势将继续恶化,显示就业市场降温态势明显 [3]
 美联储三把手力挺年内降息,华尔街押注10月行动!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59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公开支持今年内继续降息,其观点被视为重要的政策风向标[1][3] - 威廉姆斯表示今年政策利率会进一步下调,但具体幅度需视数据而定[3] - 市场预期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4.1%,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达到82.0%[13]   政策决策依据 - 威廉姆斯的降息立场基于对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降温风险的担忧,强调需减少劳动力市场急剧降温的风险[1][5] - 威廉姆斯指出若通胀再度大幅高于2%且未能拉回目标区间,将对经济及美联储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5] - 威廉姆斯认为非农就业放缓以及企业招聘意愿下降的迹象值得密切关注,但不认为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边缘[9]   美联储内部意见分歧 - 美联储理事巴尔表达更为谨慎的态度,认为应保持谨慎以便收集更多数据、更新预测并评估风险平衡[7] - 巴尔偏向通胀风险,着重强调关税对通胀的影响,认为采取非常谨慎的行动是合适的[7][15] - 威廉姆斯与巴尔的分歧显示了美联储内部关于货币政策走向的激烈辩论[7][15]   通胀与关税影响 - 威廉姆斯测算出特朗普的关税使通胀率提高了0.25个至0.5个百分点,但预计影响会逐渐减弱[9] - 巴尔警告关税可能造成持续通胀[15] - 威廉姆斯认为劳动力市场放缓有助于抑制通胀,即使服务业价格压力仍然顽固[15]   数据挑战与决策信心 - 政府停摆导致9月非农就业报告推迟发布,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可能无法按计划公布[11] - 威廉姆斯表示数据发布受阻不会成为推迟政策行动的理由,认为私营指标足以勾勒经济关键轮廓[11]
 特朗普关税最新消息,美联储核心领导齐发声,释放鸽派信号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53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德国贸易的影响 - 德国8月对美出口跌至109亿欧元,同比暴跌20%,创四年新低 [1][3] - 德国8月自美进口增长至80亿欧元,贸易顺差扩大至171.7亿欧元,主要依赖欧盟内部贸易支撑 [3] - 若美国对欧盟产品持续加征50%关税至2028年底,德国经济将蒙受累计约2000亿欧元损失,若欧盟实施对等反制,损失可能升至2500亿欧元 [3] - 德国经济部长表示已准备好对美国惩罚性关税采取反制措施 [13]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与企业的冲击 - 美国进口商将大部分关税以更高价格形式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美国汽车价格上涨 [5] - 美国标普全球4月份综合价格指数升至一年多以来最高水平,主因是关税、进口成本及劳动力成本上涨 [5] - 自2024年11月大选后,美国贸易商预期关税举措而“抢进口”,截至2025年4月对等关税出台前,进口金额一次性增加644亿美元,3月进口总额达4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3] - 美国批发与零售库存销售比自5月起持续下滑,含关税成本的新进口商品将价格压力传导至消费端 [13] - 美国企业活动扩张速度降至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企业对未来产出的预期恶化 [13]   关税政策对美国通胀与就业的影响 - 7月美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7] - 美国失业率环比升高0.1个百分点至4.2%,5月和6月就业数据被大幅下修,合计减少25.8万个岗位 [7] - 9月ADP就业减少3.2万人,显著低于预期 [14] - 美联储主席承认已宣布的关税上调幅度远超预期,可能超预期推高通胀并抑制增长 [7]   美联储面临的政策困境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内部出现历史性分歧,7月例会出现自1993年以来首次多名理事反对主席议案的情况 [9] - 9月议息会议投票结果为11比1,点阵图显示19位票委中对年内再降息幅度意见势均力敌 [9]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在9月21日收盘均跌超2%,4月3日至4日美国股市市值两天内蒸发6.6万亿美元 [11] -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一度达94.6% [11] - 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暂停发布,增加了美联储决策难度 [14]
 戴利强化就业市场担忧 白银td空头态势强劲
 金投网· 2025-10-10 15:14
 白银TD市场行情 - 白银TD价格日内呈下跌趋势,截至发稿暂报10970元/千克,较今日开盘价11230元/千克下跌1.66% [1] - 当日价格波动区间为10866元/千克至11435元/千克,盘内短线走势偏向看跌 [1] - 技术分析显示,当前上方阻力位关注11400-11600区间,下方支撑位关注9900-10000区间 [4]   美联储政策与经济环境 -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指出美国经济正在放缓,消费者储蓄逐渐耗尽,就业市场疲软迹象明显 [3] - 戴利认为9月降息25个基点是必要之举,旨在为就业市场提供缓冲并继续对通胀施加下行压力 [3] - 当前的货币政策被描述为"适度限制性",美联储需要通过进一步降息进行"风险管理"以实现通胀和就业目标的平衡 [3]   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 - 人工智能可能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但其变革效应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完全显现 [3] - 由于经济放缓,企业招聘态度谨慎,倾向于利用AI技术填补劳动力缺口 [3] - 这一趋势可能在短期内减轻通胀压力,但同时也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3]
 美联储“三把手”:美国劳动力市场或进一步放缓 支持年内继续降息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23:03
 货币政策立场与利率路径 - 美联储官员威廉姆斯支持今年内继续降息,但具体幅度取决于未来数据 [1] - 如果未来数据符合预期,即通胀略升至约3%且失业率温和上升,货币政策应沿降息方向调整 [1] - 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已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计10月会议将再度小幅降息 [1]   经济与就业市场评估 - 美国劳动力市场可能进一步放缓,但当前的就业降温并不意味着经济即将陷入衰退 [1] - 就业风险上升足以支持降息,但美联储仍担心高通胀的持续性 [1] - 美联储目标是在抑制高于2%目标的通胀的同时,避免对就业市场造成过度冲击 [1]   通胀前景与影响因素 - 核心通胀正逐步回落至2%附近,且未出现二次传导效应 [2] - 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对物价的推动作用低于市场预期,仅令总体物价水平上升0.25至0.5个百分点 [2] - 经济结构变化削弱了通胀上行压力,而就业风险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价格上涨动能 [2]   美联储的独立性与政策考量 - 威廉姆斯强调美联储独立性至关重要,并非常在意该独立性 [2] - 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略具限制性,有助于推动通胀持续回到2% [1] - 若放任通胀大幅超标,将损害经济与央行的公信力,因此必须谨慎行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