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YU7爆单与交付挑战并行 “Plan B”带火其他新能源车品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7:42
小米YU7交付情况 - 小米YU7在3分钟内获得20万台大定订单,但面临产能瓶颈导致交付周期较长 [1] - 标准版交付时间为53-56周,Pro版为48-51周,Max版为33-36周 [1] - 超长交付周期为Model Y和智界R7等同级竞品提供了市场机会 [1] 市场竞争格局 - 25-30万元级新能源SUV市场竞争加剧,体验基准线不断拉升 [1] - 智界R7搭载华为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实现快速迭代 [1] - Model Y在算力、数据和算法上有优势,但受业务数据限制难以充分发挥 [1] 产品差异化特点 - 小米YU7凭借颜值和可玩性(如磁吸点、可变色天窗)吸引用户 [2] - Model Y采用极简风格,中控区域设有大尺寸储物槽 [2] - 智界R7采用One-Box设计理念,纯电版和增程版分别拥有41处和37处储物空间 [2] 技术性能对比 - 智界R7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纯电版最长续航802km [3] - 智界R7使用300kW充电桩时,5分钟可增加200km续航 [3] - 中国品牌如小米YU7、智界R7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快速崛起 [3]
电动车时代,保时捷的中国城池正在松动
经济观察报· 2025-07-08 17:42
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146,391辆,同比下降6% [1] -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8%,成为拖累整体表现的核心变量 [1] - 北美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0%,成为全球主要增量来源 [3] 中国市场挑战 - 过去十年中国市场曾占全球销量超三分之一,现面临高端消费降级和产品价值重估 [2] - 本土智能电动车品牌上探高端市场导致德系豪华品牌用户流失 [2]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促使部分用户推迟换购或转向本土新能源品牌 [2] 电动化进展 - 全球交付车型中电气化产品占比达36%,同比提升14.5% [4] - Taycan在华销量未达预期,5月部分版本降价近20% [3] - 电动产品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方面存在短板 [3] 区域市场差异 - 北美市场受益于产品供应恢复、消费者结构稳定及价格锁定机制 [3] - 北美市场规模有限,难以替代中国市场的收入与利润地位 [4] 行业竞争格局 - 电气化进程滞后于头部新能源车企 [4] - 在中国市场与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在智能化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4] - 高端汽车市场加速向智能电动化转型,品牌惯性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4] 战略调整 - 公司重申将继续优化在华产品结构与本地运营体系 [4] - 管理层对Taycan技术路线和驾驶性能保持信心 [3] - 行业定义标准已改变,产品优势需重新建立 [5]
【联合发布】重点新车上市预告(2025年7月)
乘联分会· 2025-07-04 17:18
新车上市概览 - 本月将有4款重磅新车上市,包括岚图FREE+、零跑B01、理想i8和比亚迪海狮06 [1] 岚图FREE+ - 生产厂商:东风汽车,燃料形式为増程,级别为C SUV,属于改款车型,预上市时间2025年7月 [3] - 预售价格22.99万元起,定位"极智驾享大五座SUV" [3][5] - 首次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系统,配备29颗传感器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 [3][4] - 配备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支持多设备互联和5万款应用生态 [4] - 零百加速4.9秒,配备全铝底盘和魔毯悬架 [4] - 车身尺寸:长4,915mm,宽1,960mm,高1,660mm,轴距2,960mm [5] 零跑B01 - 生产厂商:零跑汽车,燃料形式为纯电,级别为A Sedan,属于新车,预上市时间2025年7月 [3] - 预售价格区间10.58-13.58万元,定位"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车" [5][6] - 风阻系数低至0.197Cd,提供8种车身颜色 [5] - 配备14.6英寸2.5K中控屏+8.8英寸全液晶仪表,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 [5] - CLTC续航里程最高650km,30%-80%快充仅需18分钟 [5] - 车身尺寸:长4,770mm,宽1,880mm,高1,490mm,轴距2,735mm [6] 理想i8 - 生产厂商:理想汽车,燃料形式为纯电,级别为C SUV,属于新车,预上市时间2025年7月 [3] - 预计售价35万元起,定位六座纯电中大型SUV [7] - 车身尺寸:长5,085mm,宽1,960mm,高1,740mm,轴距3,050mm [7] - 配备双联屏(15.7英寸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和HUD抬头显示 [7] - 搭载定制激光雷达,有望首发新一代VLA大模型 [7] - CLTC纯电续航670km/720km [7] 比亚迪海狮06 - 生产厂商:比亚迪汽车,燃料形式为插电混动,级别为B SUV,属于新车,预上市时间2025年7月 [3] - 预计售价16万-20万元,提供插混版和纯电动版可选 [7][8] - 车身尺寸:长4,810mm,宽1,920mm,高1,675mm,轴距2,820mm [7] - 配备"天神之眼C"智能驾驶辅助三目版系统,拥有29个传感器 [3][7] - DM-i版纯电续航93km/130km,EV版CLTC续航520km/605km/550km [8] 行业趋势 - 7月上市新车均聚焦智能电动化,标配高阶智驾与大屏座舱 [8] - 涵盖插混/纯电驱动并搭载快充技术 [8] - 采用大空间布局与空气悬架等舒适配置 [8] - 溜背造型成为设计主流 [8]
长城汽车丨6月:魏牌增势强劲 出口环比高增【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7-03 09:24
公司产销数据 - 2025年6月批发销量11.1万辆,同比+12.9%,环比+8.3%;1-6月累计批发57.0万辆,同比+1.8% [1] - 哈弗品牌6月销量6.2万辆,同比+30.7%,环比+8.2%;1-6月累计32.1万辆,同比+7.2% [1] - 魏牌6月销量1.0万辆,同比+247.0%,环比+65.5%;1-6月累计3.4万辆,同比+73.6% [1] - 皮卡6月销量1.3万辆,同比-13.4%,环比-14.8%;1-6月累计9.6万辆,同比+4.7% [1] - 欧拉6月销量0.3万辆,同比-45.6%,环比+67.4%;1-6月累计1.4万辆,同比-56.2% [1] - 坦克6月销量2.2万辆,同比-17.2%,环比+3.2%;1-6月累计10.4万辆,同比-10.7% [1] 品牌表现与产品规划 - 坦克Hi4车队获环塔赛事冠军,技术反哺量产车型优化;魏牌2025Q3起将推全新SUV和插混轿车,搭载VLA大模型及6C倍率电池组,纯电续航达400km [2] - 哈弗二代大狗Hi4版7月上市,搭载1.5T发动机+第二代Hi4系统;猛龙PLUS定位20-25万元中大型SUV,配备第二代Hi4技术和辅助驾驶系统 [3] 海外市场拓展 - 6月海外批发销量4.0万辆,同比+5.2%,环比+16.0%;1-6月累计19.8万辆,同比-1.9% [4] - 山海炮将在泰国、墨西哥上市;哈弗H9/H5及坦克SUV重点开拓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巴西工厂2025年投产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267.8/2,617.0/2,96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0.9/163.0/182.4亿元 [6] - 2025年7月1日收盘价21.43元/股对应PE为13/11/10倍 [6]
长城汽车(601633):系列点评二十四:6月:魏牌增势强劲,出口环比高增
民生证券· 2025-07-02 16: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新产品国内外推广进展顺利,智能电动化新周期开启,新能源智能化车型占比快速提升,高端智能化路线愈发清晰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销快报情况 - 2025年6月批发销量11.1万辆,同比+12.9%,环比+8.3%;1 - 6月累计批发57.0万辆,同比+1.8% [3] - 哈弗6月批发6.2万辆,同比+30.7%,环比+8.2%;1 - 6月累计批发32.1万辆,同比+7.2% [3] - 魏牌6月批发1.0万辆,同比+247.0%,环比+65.5%;1 - 6月累计批发3.4万辆,同比+73.6% [3] - 皮卡6月批发1.3万辆,同比 - 13.4%,环比 - 14.8%;1 - 6月累计批发9.6万辆,同比+4.7% [3] - 欧拉6月批发0.3万辆,同比 - 45.6%,环比+67.4%;1 - 6月累计批发1.4万辆,同比 - 56.2% [3] - 坦克6月批发2.2万辆,同比 - 17.2%,环比+3.2%;1 - 6月累计批发10.4万辆,同比 - 10.7% [3] 各品牌情况 - 坦克6月批发销售2.2万辆,同比 - 17.2%,环比+3.2%;坦克Hi4车队获环塔赛事冠军,成绩验证Hi4技术可信度,数据反哺量产车型优化 [4] - 魏牌6月批发销售1.0万辆,同比+247.0%,环比+65.5%;2025Q3起陆续推出全新SUV和插混轿车,一款全新SUV将搭载VLA大模型,新车预计搭载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配备6C倍率电池组,基于800V架构纯电续航高达400km [4] - 哈弗6月批发销售6.2万辆,同比+30.7%,环比+8.2%;哈弗二代大狗Hi4版中期改款车型预计7月上市,全新旗舰车型猛龙PLUS预计2025H2推出,定位20 - 25万元中大型五座SUV,搭载第二代Hi4技术以及先进辅助驾驶系统 [5] 海外市场情况 - 6月海外批发销量为4.0万辆,同比+5.2%,环比+16.0%;1 - 6月海外批发销量为19.8万辆,同比 - 1.9% [5] - 长城山海炮将在泰国、墨西哥等国家上市;哈弗H9、哈弗H5和坦克SUV旗下产品将重点开拓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巴西工厂经升级改造,将于2025年投产 [5]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项目/年度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02,195 | 226,780 | 261,704 | 296,249 | | 增长率(%) | 16.7 | 12.2 | 15.4 | 13.2 |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 | 12,692 | 14,089 | 16,300 | 18,240 | | 增长率(%) | 80.8 | 11.0 | 15.7 | 11.9 | | 每股收益(元) | 1.48 | 1.65 | 1.90 | 2.13 | | PE | 14 | 13 | 11 | 10 | | PB | 2.32 | 2.02 | 1.76 | 1.53 | [7]
对话小鹏联创何涛:第二次创业,我想证明我是谁
晚点Auto· 2025-07-01 19:47
核心观点 - 前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何涛二次创业成立OMOWAY,瞄准东南亚智能电动摩托车市场,挑战本田、雅马哈等传统巨头 [3][6][27] - 印尼摩托车市场规模庞大(保有量1.2亿辆,年销量600万辆),但电动化渗透率仅3%,存在结构性机会 [25][27][42] - 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多来自小鹏汽车,具备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经验,试图复制中国新能源车成功路径 [33][43][45] 创业背景 - 何涛离开小鹏汽车后经历自我怀疑期,最终选择以连续创业者身份进入两轮车领域 [6][24][29] - 东南亚市场特点:人均GDP低但消费意愿强,摩托车渗透率高(2人/辆),日系品牌垄断95%份额 [25][27][42] - 中国供应链优势明显,电动自行车在东南亚已实现年销量翻倍增长,为高速电摩铺路 [28][43] 产品战略 - 首款产品定位"普通人中相对高端",强调差异化设计(轴距加长10厘米)和智能化功能(自动平衡、跟车) [39][40][75] - 放弃"家庭第二辆车"策略,直接对标主流燃油摩托车用户需求 [38][42] - 电子电气架构、物联网生态和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构成技术壁垒 [38][40] 竞争环境 - 面临三类竞争对手:日系巨头(本田、雅马哈)、印尼本土初创企业(约10家)、中国出海品牌(超100家) [43] - 成本压力显著:同续航下电摩成本高于燃油车,智能化组件进一步增加成本 [43] - 基础设施短板:充电网络不完善,用户习惯培养需时间 [42][43] 团队构建 - 核心团队来自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设计、供应链负责人)和vivo印尼渠道专家 [33][34] - 采用互补型合伙人结构(何涛负责战略/产品,矫青春负责执行) [35][46] - 早期融资中创始人个人出资占种子轮50%,真格基金领投 [36][70] 运营策略 - 本地化是关键:经销商网络按30公里半径划分(中国标准为60公里),管理层直接使用当地语言沟通 [44][34] - 文化强调"用户驱动、信任、开放自由",针对年轻员工特点取消打卡制度 [88][89] - 计划5年实现印尼市场100万辆销量目标(当前电动摩托车年销量约10万辆) [37][78] 行业机遇 - 印尼电动摩托车渗透率预计2027年进入爆发期,2030年达50% [78]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从2014年0.3%增长至2024年超50%的历程提供参考 [42][45] - 日系产品更新缓慢,用户对差异化设计和智能功能存在潜在需求 [75][76]
独家对话小鹏联创何涛:第二次创业,我想证明我是谁
晚点LatePost· 2025-06-30 10:20
核心观点 - 前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何涛二次创业,成立智能电动摩托车公司OMOWAY,目标挑战东南亚市场的本田、雅马哈等传统巨头 [3][4][6] - 借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将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摩托车行业,试图复制小鹏汽车的成功经验 [39] - 印尼市场具备巨大潜力:人口3亿,摩托车保有量1.2亿辆,渗透率仅3%,日系品牌市占率超95% [22][24][40] - 创业团队主要来自小鹏汽车核心成员,具备汽车行业经验,但面临从二号位到一号位的角色转变挑战 [30][32] 行业分析 东南亚摩托车市场现状 - 印尼摩托车年销量600多万辆,电动摩托车2024年销量约10万台,渗透率仅2% [34][40] - 日系品牌本田、雅马哈市占率超95%,产品更新缓慢,缺乏智能化功能 [22][72] - 当地消费者月薪约1000元,但愿意负债购买高端摩托车,消费观念偏向及时行乐 [21][72] - 基础设施不完善:充电桩稀缺,交通拥堵严重,用户日均骑行50公里以上 [37][71]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日系巨头、印尼本土初创公司(约10家)、中国出海品牌(雅迪/爱玛等)及传统摩托车企业转型 [40] - 中国品牌当前份额不足1%,但电动自行车销量自2022年起每年翻倍增长 [25] - 产品差异化机会在于:智能化(自动平衡/辅助驾驶)、设计创新及本地化运营 [35][37][41] 公司战略 产品定位 - 首款车型定位"普通人中相对高端的产品",售价高于主流燃油车型 [35][36] - 核心功能:自动平衡(等红灯无需脚撑)、辅助驾驶、智能充电,续航满足50公里/日需求 [37][71] - 放弃"家庭第二辆车"策略,直接瞄准年轻白领等科技尝鲜人群 [35][72] 运营策略 - 本地化团队建设:聘请vivo印尼前渠道负责人,要求管理层学习当地语言文化 [31][41] - 渠道管理精细化:缩小经销商覆盖范围(30公里半径),强化终端沟通 [41] - 企业文化强调"用户驱动、信任、开放自由",采用弹性工作制吸引年轻人才 [85][86] 创始人背景 - 何涛作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曾主导供应链搭建、直营渠道扩张至300家店 [10][11] - 经历小鹏汽车从创业到上市全过程,个人财富达数亿美元,但管理风格曾受争议 [13][15][18] - 二次创业自投种子轮50%资金,估值策略保守,体现务实态度 [34][67] - 团队核心包括小鹏前副总裁矫青春等8年老搭档,形成能力互补 [30][32]
新车看点丨2026款零跑C16上市,延续“人无我有”模式
观察者网· 2025-06-21 16:15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2026款零跑C16正式上市,包含5座、6座两种座椅布局,增程与纯电两种动力形式共8款配置,售价15.18万—18.18万元,较预售价下调8000元 [1] - 公司通过CTC底盘、LEAP电子电气架构等自研技术降低制造成本,并将成本优势转化为车价优势 [3] - 在同级别产品中采取"人无我有"的价格策略,在同价格区间中通过越级产品塑造差异化 [5] 销量与技术优势 - 品牌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台,5月销量达4.5万辆创历史新高 [3] - 采用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纯电版搭载81.9kWh大电池与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快充平台,CLTC续航630km [8] - 增程版搭载38.7kWh电池,纯电续航280km,综合续航1150km [8] 产品性能与配置 - 采用LEAP 3.5电子电气架构,搭载高通骁龙SA8295P座舱芯片与骁龙8650智驾芯片 [9] - 新增前后双FSD可变阻尼减振器,颠簸路面舒适性提升超50% [11] - 配备博世DP-EPS转向系统与大陆One-Box制动系统,转弯直径10.6m,百公里制动距离35.8米 [11] 空间与舒适性设计 - 六座版拥有双侧电动滑动二排座椅,中央通道可拓展至190mm [11] - 通过R点优化设计,三排腿部与头部空间各增加20mm [11] - 5座版配备电动一键大床模式,可形成2米纯平设计 [1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在15万元级市场创造差异化蓝海空间,避开20万元级红海竞争 [5] - 面临长期主义挑战,需持续扩大智能电动化赛道投入以保持成本优势 [5] - 需解决技术投入期与变现期的矛盾,未来需准备新的市场战略应对竞争 [5]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5月汽车产销同比均两位数增长|盘前情报
搜狐财经· 2025-06-12 08:35
A股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1.21%,沪指涨0.52%站上3400点,深成指涨0.83%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1.2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599亿元 [2] - 稀土永磁、游戏、汽车零部件、证券板块涨幅居前,可控核聚变、生物疫苗等板块跌幅居前 [2] 全球市场动态 - 美股三大股指小幅下跌:道指微跌0.003%,标普500跌0.27%,纳指跌0.5% [4] - 欧洲股市分化:英国富时100涨0.13%,德国DAX跌0.16%,法国CAC40跌0.36% [4] - 国际油价大涨:WTI原油涨4.88%至68.1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4.34%至69.77美元/桶 [4] 汽车行业数据 -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9万/268.6万辆,同比均增长约11.6% [6]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8.7%,5月销量130.7万辆同比增36.9% [6] - 1-5月汽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7.9%,行业进入智能电动化发展机遇期 [6] 宏观经济指标 - 美国5月CPI同比增2.4%,核心CPI同比增2.8% [7] - 特朗普呼吁美联储降息1个百分点以降低债务利息支出 [8]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达成原则一致,就解决彼此关切取得新进展 [9] - 中方强调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美方称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稳定双边关系 [10] 行业政策动态 - 浙江17部门联合推出游戏出海支持政策,推动文化输出和对外贸易 [11] - 机构预计2025年国产游戏全球收入规模达328亿美元,AI技术驱动增长 [12] - 上海九部门发文扩大绿色贷款规模,探索生态环保项目金融支持模式 [13] - 工信部开展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培育,重点覆盖制药、能源、化妆品等领域 [1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证券(29.53亿)、汽车零部件(20.85亿)、小金属(17.01亿) [16] - 个股资金动向:N影石获净流入17.36亿,联化科技遭净流出8.6亿 [17] 机构观点 - 国盛证券看好饮料行业旺季催化,建议关注优质龙头和改善标的 [15] - 中信证券预计TV面板价格将反转,中长期看好行业格局优化 [15]
港股通汽车ETF午后大涨超2.5%,汽车股午后大幅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4:56
汽车股表现 - AH两市汽车股午后走强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一度大涨超2.5% 比亚迪股份涨近5% 小鹏汽车涨近3% [1]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近10日合计吸金4958万元 净流率高达31% [2] 行业动态 - 小米汽车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承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比亚迪 广汽集团 中国一汽 东风汽车 赛力斯 吉利汽车 长安汽车等车企集体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1] 投资逻辑 - 华西证券认为2025年汽车行业需求无虞 国内需求与出口均保持增长 消费升级与智能电动化带来发展机遇 [1] - 车市进入置换高峰期 增换购需求带动市场持续向好 自主车企技术领先优势明显 [1] - 港股汽车板块受资金青睐 因包含智驾领域先发优势的整车龙头和造车新势力 [2] ETF持仓结构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标的指数聚焦港股整车板块 乘用车含量领先 包含A股稀缺的造车新势力 [2] - 当前指数第一大权重股为比亚迪股份 权重占比达19.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