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汽车
搜索文档
为了i8能赢,理想先和供应链打了三场硬仗
36氪· 2025-07-29 02:01
理想i8产品定位与战略 - 新车预售价35-40万元,定位大六座纯电SUV,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90.1kWh和97.8kWh电池,对应CLTC续航670km和720km,百公里最高能耗14.8kWh [1] - 作为理想首款纯电车型,肩负从增程转向纯电赛道的战略使命,需承担走量任务 [1][2] - 面临Model Y加长款、乐道L90(BaaS起售价<20万元)、M8纯电版(预售8小时订单超1万)等竞品挑战 [3] 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 - 智能化:标配自研Mind VLA辅助驾驶架构+禾赛ATL激光雷达(体积减小60%+功耗降55%+性能提升1倍) [5][11] - 续航补能:低能耗设计(14.6-14.8kWh/100km)+5C超快充(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 [4][22] - 空间优化:碳化硅模组开窗设计增加47km续航+第三排纵向空间增加24mm [17][19] 供应链深度共创模式 - 激光雷达:与禾赛科技联合开发ATL雷达,通过紧凑光路设计+第四代芯片实现性能突破,共创会机制使供应商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如NVH优化) [9][11][14] - 三电系统:与斯科半导体(理想持股70%)合作开发"三新"碳化硅模组(技术/材料/工艺创新),首创KGD测试提升品控 [15][19][21][31] - 电池技术:与宁德时代/欣旺达联合开发随形电池包(空间利用率提升+整车高度减少5mm),疫情隔离期间完成方案冻结 [22][24][26][28] 组织协作与文化渗透 - 欣旺达为理想单独成立1700人事业部(原1300人),共享整车数据建立预警模型,形成"联合公司"式合作 [28][30][31] - 供应商准入机制:通过前端数据主动预防质量问题(非传统售后改进模式),追加预算强化碳化硅等新兴技术品控 [31][32] - 文化传导:弱化层级的以事为中心文化影响供应商,工程师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如激光雷达噪音控制优先级) [14][28]
蛰伏半年,埃安渴望脱胎换骨
36氪· 2025-07-25 10:16
集团整合与品牌战略 - 广汽集团进入深度整合新阶段,旗下各板块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进行战略调整,包括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的本土化电动车开发,广汽传祺跳出MPV舒适圈尝试高价值车型,以及广汽新能源板块中昊铂与埃安的平行运作[1] - 昊铂从埃安体系独立,广汽研究院技术储备分别支持两个品牌,产品矩阵分开打磨为广汽大自主提供更多发展空间[1] - 埃安在集团内部承担"承上启下"关键角色,2025年需完成更具象的改革[1] 市场表现与竞争环境 - 上半年广汽集团整体产销数据下滑,汽车合计产量同比下降10.05%至153,270辆,销量同比下降8.22%至150,075辆[6] - 广汽埃安上半年累计销量152,264辆,同比下降13.97%,纯电市场增速放缓对其造成冲击[4][6] - 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理想、问界带动插混/增程趋势,比亚迪、吉利等主流车企将混动产品覆盖10-20万区间,纯电为主的埃安面临新挑战[4] 品牌与产品策略 - 埃安推出AION UT试图争夺入门纯电市场,但受渠道劣势和品牌力限制效果有限[13] - 下半年将启动B端与C端品牌分离战略,成立全新B端品牌专注运营市场,作为"番禺行动"关键一环[13] - 昊铂品牌独立后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型包括昊铂GT升级版、首款高端豪华轿车等,承担广汽新能源向上发展任务[15] 集团战略与海外布局 - 广汽集团推出"番禺行动"三年计划,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挑战200万辆年销量[11] - 广汽国际上半年海外业务扩展显著,新增4款车型、7个市场入网、92家网点,出口累计同比增加45.8%,推进多国KD项目[17] - 埃安布局全球化战略,计划未来两三年在欧洲、南美、中东建立产业基地[1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新能源车市场呈现新气象,纯电路径讨论增多,插混/增程车型成为市场主力[4] - 价格战导致15万以内新能源车竞争白热化,车企面临跟进或让位选择[7] - 智能化营销战受政策限制,埃安等车企相关宣传策略被迫调整[9]
MPV的空间+SUV的舒适=理想i8?理想做纯电意义是啥?
电动车公社· 2025-07-18 23:59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理想i8定位为家庭纯电大6座SUV,价格区间35-40万元,瞄准增购或换购纯电车型的用户群体[1][4][5] - 公司通过插混/增程车型(如L系列)培养用户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再引导其转向纯电车型[4][5] - 产品填补了用户在城市通勤场景下对纯电车型的需求,避免增程器成为冗余配置[4][5] 研发与设计特点 - 研发周期超4年,因造型设计调整延期,最终采用传统SUV风格[6][7] - 车身尺寸达车长5.1米、轴距3米,实车视觉效果大于照片[10] - 风阻系数0.218Cd,接近轿车水平,通过水平玻璃水切等设计优化[12] - 采用类似MEGA的"公路高铁"造型,窗线压低增强通透感[16][17] 技术配置与性能 - 全系标配双电机四驱(400kW功率)、双腔空悬,零百加速4.5秒[20] - 前轴布局优化,集成电机与热管理系统以扩大乘员舱空间[19] - 自建充电网络覆盖3000座超充站、1.5万根充电桩(含高速1000+座)[9] 空间与舒适性 - 二排门洞高830mm+空悬升降60mm范围,提升上下车便利性[13][14] - 后备箱纵深565mm(超L9),三排支持电动调节/一键放倒[15] - 标配双小桌板、零重力座椅(右后)、冷暖箱及220V电源接口[30][31] - 分体式全景天窗+三排侧窗设计增强空间通透感[35] 智能化与交互 - 保留中控+副驾联屏、AR-HUD等理想家族化交互设计[21] - 新增方向盘-HUD间扬声器替代头枕音响,集成辅助驾驶状态提示[23][25] - 支持手机无账号直连控制后排功能及车机-手机热点流转[32] 竞品对比与市场预期 - 产品核心体验接近MEGA,可能形成40万元价格带内部竞争[38] - 目标用户群体为已熟悉新能源车使用场景的家庭用户[4][5]
理想汽车午后强势拉升,港股通汽车ETF(159323)大涨超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14:24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走高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近1% [1]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一度涨超3% 持仓股中理想汽车午后一度涨超10% [1] 理想汽车动态 - 理想i8开启预订 预计售价35万至40万元人民币 将于7月29日公布正式售价 8月下旬开始交付 [1] - 理想"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核心路段正式贯通 历时2年3个月 [1] - 理想纯电SUV车型Mega改款大获成功 市场关注度高 [1] 行业分析 - 30万及以上热销纯电SUV车型稀缺 理想精确把握行业痛点 [1] - 以高纯电地区和高速路段为重点加快布局充电设施 [1] - 纯电车型具备内部空间大 使用及维护成本低等优势 [1] 港股通汽车ETF特点 - 标的指数为港股通汽车指数(931239CSI) 高度聚焦港股整车板块 [2] - 乘用车含量在同类指数中领先 包含A股稀缺的造车新势力 [2] - 囊括知行科技 地平线机器人 舜宇光学科技 浙江世宝等智驾产业链标的 [2] - 智驾含量高于A股汽车主题指数 更契合行业发展趋势 [2] - 截至7月16日指数市盈率(TTM)为1723倍 显著低于A股汽车主题指数 [2]
理想汽车-W(02015):如何看待i8纯电胜率?
长江证券· 2025-07-14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12][8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续航、补能焦虑影响,30万及以上热销纯电SUV车型稀缺,理想精确把握行业痛点,以高纯电地区和高速路段为重点,加快布局充电设施,同时纯电车型内部空间大、使用及维护成本低等优势,提升纯电车型胜率,以Mega为例,其改款大获成功,看好后续理想纯电销量空间 [3] 各部分总结 总量:30万及以上新能源SUV市场热销纯电车型稀缺 - 近年30万及以上SUV新能源渗透率约45%左右,近一年新能源SUV月均销量约7.8万辆,2025年1 - 5月销量71.3万辆,同比下降9.7%,其中混动保持增长态势,纯电下滑较多 [6][17] - 2024 - 2025年1 - 5月,30万及以上新能源SUV中,混动销量分别为62.9万、24.8万辆,同比增加17.4%、10.0%;纯电销量分别为32.0万、7.7万辆,同比下降2.8%、32.7% [17] - 分品牌看,2025年1 - 5月,BBA品牌30万及以上SUV销量为23.8万辆,同比下降20.6%;理想、问界、蔚来销量达8.4、7.0、3.4万辆,同比 - 30.3%、+56.6%、 - 13.5% [18] - 2025年1 - 5月30万及以上新能源SUV销量达1万辆以上车型中,插混、增程车型占10款,纯电车型仅蔚来ES6、小鹏G9两款累计销量破万 [6][24] 行业痛点:续航、补能焦虑影响中大型纯电SUV渗透 - 近年30万以上新能源SUV动力类型混动占比提升明显,新能源中纯电销量占比由2020 - 2022年的74.7%下降为2023年至2025年5月的31.7% [6][25] - 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受路况、驾驶习惯、气温影响大,冬季续航衰减明显,美国数据显示电动汽车低温下平均损失30%续航里程 [30] - 全国公共充电桩分布不均、功率不足,一二线城市占比超70%,低线城市少且维护差,低功率桩占比高,超快充技术应用处于早期阶段 [30] 理想破局之法:以高纯电地区和高速路段为重点,加快布局充电设施 - 理想加快布局超充站,截至2025年6月3日,全国布局13231根充电桩,其中5C充电桩1418根、4C充电桩5676根,目前已上线超2500座超充站,计划年底达4000座 [33][37] - 理想充电站重点布局长三角、大湾区等新能源渗透率高地区以及高速路段,截至2025年6月22日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布局城市达241个;6月9日覆盖高速超125条,高速理想超充站839座 [41] - 五一期间,全国理想超充站为新能源用户提供服务,理想汽车用户充电433万度,可行驶超2100万公里,理想MEGA单次平均充电时长13.9分钟 [48] - 2025年6月26日,全国首座穿梭式超级充电站投入运营,搭载5C/4C双平台超充系统,4台理想纯电车型同充时,均可实现充电10分钟增加续航500公里 [48] Mega为例:改款大获成功,理想纯电潜力巨大 - 新款理想Mega以智驾和座舱为核心升级,智能驾驶芯片算力提升,座舱后排液晶屏尺寸增大、类型升级,部分版本座椅功能增加 [54] - 改款后销量提升明显,2025年5月销量994辆,同比增长61.9%,预计稳定交付量达2500 - 3000辆/月,较2024款增长150% - 200% [55] 理想i8:汽车内部空间上限更大,使用及维护成本低,智驾能力持续领先 - 增程式电动车消除续航、补能焦虑,但内部使用空间和舒适性不足,保养成本高,纯电架构可提高汽车内部空间上限 [60][61] - 理想i8取消前备箱可获更大内部使用空间,采用三排六座布局,空间表现优于理想L9,后门尺寸更宽,后备箱容积与L9相当 [69] - 理想i8沿用MEGA低矮溜背造型,风阻系数低至0.23Cd,在动力续航和尺寸方面,同级别车型中较为突出 [73][76] - 理想i8搭载最新的VLA大模型,智驾竞争力强,硬件方面,AD Max系统芯片升级,配备ATL全天候激光雷达 [79] 投资建议:纯电新周期即将开启,打开百万理想销量空间 - 理想汽车产品优势和品牌设计深入人心,“双能战略”有望扩大优势,后续新车型上市完善产品矩阵,提升销量空间,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GAAP)分别为83.0、124.3、15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5X、17.1X、13.5X,归母净利润(Non - GAAP)分别为103.0、144.3、17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6X、14.7X、12.0X,维持“买入”评级 [10][85]
乐道L90发车,蔚来打出一张“亲民牌”
雪豹财经社· 2025-07-12 17:28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乐道L90定位纯电大型6座SUV,主打"6人10箱"超大空间与家庭出行场景,预售价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方式19.39万元起),较同类车型30万~35万元的起售价更具竞争力[4][5][8] - 宣传策略从精致生活转向接地气的真实家庭场景,突出"空间""安全""省钱"等实用卖点,并推出通俗易懂的宣传语[4][7] - 乐道品牌明确服务于家庭用户群体,与蔚来高端定位形成区隔,前者覆盖20万~30万元市场(L60对标Model Y),后者对标BBA[11][19] 产品核心卖点 - 空间表现:轴距3110mm,座舱纵向有效空间4195mm,整车储物空间670L(前备舱240L),解决用户"空间不够用"痛点[8] - 补能体系:标配85度电池包实现CLTC续航605公里,依托蔚来3400座换电站和4659座超充站网络覆盖550个城市[10] - 安全配置:采用高强度钢铝材料(比例行业领先)、9个安全气囊(含第三排专用气囊)及多重碰撞测试[23] 销量目标与挑战 - L90肩负销量重任,公司目标四季度实现月销2.5万辆,但一季度乐道品牌总交付不足1.5万辆,二季度环比增长15.6%至17081辆,6月单月交付6400辆[12][13] - 管理层调整:原总裁因销量未达标离职,由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战略转向基础设施融合(如换电站协同)[13] - 供应链挑战:需平衡脉冲式传播环境与供应链稳健性,避免重蹈ET5订单旺盛但供应不顺的覆辙[21][22] 技术路线与行业观点 - 纯电路线坚定:认为增程用户实际充电行为与纯电无异,换电站体系(类比"共享充电宝")是解决续航焦虑的更优方案[15][24] - 成本控制: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研发换成本)、轻量化技术及批量生产摊薄成本,定价已考虑毛利空间[17] - 换电布局:五代换电站将支持三种规格电池,现有换电站电池储备仓满仓率仅50%,调度空间充足[20]
如何评价不少人在讨论理想i8是SUV还是MPV?
理想TOP2· 2025-07-10 16:27
理想i8造型争议与产品定位 - 公司内部对i8造型存在争议,最终以用户价值为核心达成共识,强调空间舒适性、风阻优化和被动安全架构的设计优先级[1] - 产品设计突破传统SUV形态,通过纯电平台实现三排乘客头部/膝部空间优化及续航提升,弱化外观分类标签[1][3] SUV品类演化逻辑 - SUV本质是越野车城市化改造的产物,历史演变中逐步弱化越野性能(如轿车底盘、前驱化),强化空间舒适性和低油耗属性[6][7] - 纯电技术推动SUV回归"运动"属性:电池布局降低重心、四驱/悬挂技术升级,Model Y等产品重新定义操控与实用平衡[9][11] 纯电时代的产品创新趋势 - 特斯拉Model X/Y通过溜背造型等设计革命,验证了形态创新可同时提升运动性能(风阻系数优化)和实用性(空间效率)[10][11] - 新能源车特性变化驱动外观交互革新(如封闭前脸、溜背造型),消费者需以未来视角适应设计潮流[12][13] 理想i8的产品内核 - 产品设计更贴近SUV原始定义(运动+实用),超越传统油车SUV的形态限制,续航与空间表现形成差异化竞争力[3][9][12] - 长期价值在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语言,类比特斯拉产品被市场逐步认可的过程[11][14]
2025年过半,纯电和混动之争该结束了吧?
36氪· 2025-07-03 09:56
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过1440万台同比上升45.1% [4] - 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设充电设施5929个累计建成充电桩约3.5万个 [4] - 蔚来在全国建成超过8000座充换设施其中换电站数量达3371座苏浙沪区域累计建成1044座换电站 [8][6] 纯电动汽车使用现状 - 长三角地区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充足纯电出行无需特别规划 [6] - 导航软件已提供专门新能源车选项功能完善匹配车主需求 [14] - 车主心态逐渐适应纯电汽车特性高峰期充电等待时间基本控制在1小时内 [11] 混动车型使用经济性 - 某混动车型年行驶26000公里能耗成本3200元(电费1600元+油费1600元) [17] - 相比原有A级油车每月1000-1200元燃料成本混动车费用仅为零头 [18] - 混动车型可兼顾日常通勤低成本与长途出行无需补能焦虑 [15][21]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2025年新能源车选择已不存在技术障碍最优解取决于个人需求 [23] - 纯电车型在中远期将主导市场但过渡期仍存在不确定性 [26] - 换电模式在800伏快充普及背景下仍具特定场景优势 [9][8]
小米YU7活久见!雷军称是奇迹,黄牛订单转手至少赚1599元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52
产品表现与市场反应 - 小米YU7开售2分钟锁单12.2万台 3分钟大定20万台 1小时大定28.9万台 创下价格超25万元车型的销售纪录 [1] - 订单量远超预期 若未及时锁单 提车时间可能排至2026年 面临交付压力 [3] - 供需失衡催生黄牛市场 闲鱼平台出现大量订单转让 价格1599元起 [5] 产品配置与定价 - 推出三款车型:标准版25.35万元(续航835公里) Pro版27.99万元(续航770公里) Max版32.99万元(零百加速3.23秒) [10] - 全系采用800V平台 标配激光雷达 700TOPS辅助驾驶算力(NVIDIA Thor芯片) 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 [12] - 标配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 静音夹层玻璃 支持晕车舒缓模式 苹果生态优化 多磁吸位设计 [12][14] 行业竞争与战略定位 - 起售价接近特斯拉Model Y 公司公开向特斯拉发起挑战 强调安全为核心前提 [17] - 基于小米SU7的成功经验 YU7定价更显自信 产品力突出 [17] - 行业观察期待其表现 建议在保障质量前提下加速产能与交付 [19]
别克新款GL8陆上公务舱正式上市;小鹏汽车:右舵版X9将于7月在雅加达当地投产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6-26 18:04
别克新款GL8陆上公务舱上市 - 别克新款GL8陆上公务舱于6月26日正式上市 官方售价22.99万元 [1] - 此次主打一款车型 价格和配置根据GL8家族整体产品谱系和价格区间调整 [1] - 调整原因是燃油车市场用户配置选择集中度越来越高 [1] 通用汽车在美召回事件 - 通用汽车因制动压力传感器总成可能泄漏制动液导致短路 召回部分2019-2024年款雪佛兰Silverado中型汽车 [2] - 涉及车型包括4500HD、5500HD和6500HD 共计62,468辆 [2] 小鹏汽车海外布局 - 小鹏X9正式在印尼上市 起售价9.9亿印尼盾 [3] - 右舵版小鹏X9将于7月在雅加达当地投产 [3] - 这是小鹏汽车首个海外本地化生产项目 [3] 梅赛德斯-AMG纯电车型发布 - 梅赛德斯-AMG推出GT XX概念轿跑 标志着品牌正式迈入纯电时代 [4] - 该车采用四门轿跑设计 搭载三台轴向磁通电机 [4] - 综合输出功率超过1341马力(1000 kW) 技术与F1赛车同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