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龄化
icon
搜索文档
老龄化进入快车道,人均GDP2.3万美元的广州如何养老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14:20
老龄化现状与特点 - 2024年广州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92万,占比19.8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按常住人口口径(15.16%)处于联合国定义的轻度老龄化阶段(10%-20%)[2] - 广州人均GDP达23052美元,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1万-2.5万美元),形成"初富轻老"特点[2] -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2%(突破3亿人),广州老龄化程度显著低于京沪(北京30%、上海37.6%)但高于深圳[3] 人口结构与流动影响 - 2024年广州常住人口增幅15.1万,全国超特大城市中排名第二,流动人口吸纳缓解老龄化压力[5] - 老龄化区域差异明显:越秀、海珠、荔湾等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占比高,黄埔、番禺、增城等流动人口流入区占比低[5] - 户籍老龄人口212.92万和常住老龄人口287.79万均提前一年超过"十四五"规划2025年目标(197万和287万)[11] 养老保障与财政基础 - 广州社保基金连续三年盈余:2022年结余84.4亿(累计1688亿)、2023年结余150.3亿(累计1868亿)、2024年结余33.5亿(累计1939亿)[5] -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养老机构297家(床位60144张,护理型占比93%),居家服务覆盖40.85万人次[12] - 医养结合机构147家,老年护理院21所(+16.67%),长期护理保险覆盖200.63万老年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老年病科覆盖率81%[14] 政策与银发经济发展 - 广州在《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4)》综合指数及财富储备、服务体系、社会环境、银发经济专项指数均居全国第一梯队[8] - "1+N"社区养老网络建成(1386家长者饭堂、177个颐康中心、2725个村居服务站)[12] - 规划提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强调通过经济发展吸引年轻人口以巩固养老物质基础[14]
上海的老龄化有点超乎想象了
虎嗅APP· 2025-05-24 17:19
上海老龄化现状 - 上海GDP突破5万亿大关 但老龄化程度在一线城市中最突出 老年人口数是深圳的12倍 比重达4.7倍[3] - 2023年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超577万 占总人口37.6% 即"三人行必有一老"[6] - 2017-2024年老年人口增加94万 年均增长13万 2018年突破500万后保持稳定增速[11][12] - 2023年老年人口总数是新生儿58倍 出生率持续下滑加剧人口结构问题[16][17] 人口结构变化 - 2007-2024年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从20.8%升至37.6% 18-34岁群体占比从24.2%降至14.2%[17][18] - 65-79岁年龄段增长最快 比重从11.7%升至23.8% 翻超一倍[21] - 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86万 占户籍人口5.6% 百岁老人数量20年间增长12倍至3200人[24][26][27] 养老金体系 - 养老金支出从2010年783亿元增至2023年3464亿元 增幅442% 同期全国GDP增长308%[33][34] - 2021-2023年月均养老金从4668元涨至5039元 全国排名第二[35] - 采用"定额+挂钩+倾斜"调整机制 2021-2024年定额调整幅度为70/60/61/61元[39] 区域老龄化差异 - 浦东老年人口达114万 宝山/闵行/杨浦超40万 四大新城和长宁区最少[42] - 虹口老龄化最严重(45.2%) 黄浦(44%)/普陀/静安/崇明均超42% 浦东/闵行/松江较年轻[44][45] - 崇明老龄化增速最快(1.4%) 17岁以下人口仅占6.8% 远低于松江(15.2%)等区[46][53][54] 应对措施与银发经济 - 构建"9073"养老格局 已建成693家养老机构/17万张床位/405家长者食堂等设施[58] - 推进适老化改造 覆盖居家设施到智慧养老院 计划2024年底达100家[59][60] - 发展银发经济 老年人消费升级带动文娱/旅游/保健等产业 形成供需良性循环[62][64][65]
大胆预测:今明两年,若无异常情况,社会可能迎来“五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5-19 08:08
房价趋势 - 2022年起二三线城市如郑州、石家庄房价下跌 2023年一线城市上海、深圳房价也开始调整 [4] - 政府通过取消限购、降利率、减税费等措施托底楼市 但难以扭转房价"稳中有降"趋势 [4] - 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10% 新开工面积下跌10%-15% 一线城市可能先企稳但低线城市仍需调整 [4] - 超过60%的年轻人认为"买房不是人生必选项" 更倾向将资金用于旅行、学习或创业 [4] 就业市场 - 2024年全球青年失业率达12.6% 低技能岗位萎缩明显 [5] - 灵活就业成为趋势 外卖行业吸纳超700万就业人口 其中35%为本科毕业生 [7] - 政府推动灵活就业者社保缴纳和培训补贴政策 但行业仍存在收入不稳定和保障不足问题 [7] 理财趋势 - 2024年银行连续三次降息 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5%创历史新低 [8] - 存款总量逆势增长8% 国债和结构性存款等低风险产品收益更高 储蓄国债利率达3%左右 [10] - 2024年A股波动率超20% 仅不到三成散户盈利 黄金和保险成为避险选择 [10] 人工智能发展 - AI应用快速普及 深圳城中村餐馆使用机器人送餐降低成本50% [13] - 银行智能客服取代30%柜员 上海试点无人驾驶网约车 [14] - 社交平台AI虚拟人半年吸引130万用户 40%年轻人愿与AI倾诉 [14] - AI主要替代重复性工作如工厂流水线、客服、物流分拣 创意和管理岗位需求上升 [15] 老龄化问题 - 2025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8% 每6人中有一位老人 [17] - 生育率仅1.6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线 养老金收支压力加剧 [18] - "跨代共居"模式在北上广深试点 年轻人租住老人闲置房间并提供日常照顾 [19] - 养老产业创新加速 智能护理机器人和老年兴趣社区等成为万亿级市场 [21]
中国保健食品:老龄化护航行业成长,赛道长坡厚雪闻宏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5 19: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长期处于“低集中度、高增长潜力”阶段,短期板块整体承压现分化,建议关注行业边际变化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热点事件 - 麦角硫因突破打开市场想象,新兴成分催化板块热度,多只保健食品股票大涨,反映市场对生物活性成分创新高敏感度 [2] - 保健食品板块有抗衰、益生菌菌株、胶原蛋白肽等延伸潜力赛道 [2] 长期情况 -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超3500亿元,增速高单增长且高于全球,预计增长加速,潜在用户扩大、慢性病管理需求驱动渗透率提升,假设10年内达美国渗透率,行业预计双位数成长 [3] -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CR10<40%,竞争分散,头部企业市占率有限,行业渠道快速迭代,未来整合空间大,适应销售模式变化的企业占先机 [3] 短期情况 - 2024年主要板块上市公司保健食品业务收入约292.6亿元,同比下滑3.9%;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下滑55.3%。2025年Q1收入约61.6亿元,同比下滑11%;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下滑19%,一季度利润情况边际略微改善,需关注业绩落地 [4] - 板块公司分化,龙头汤臣倍健25Q1收入利润均下滑30%+,H&H国际控股保健食品板块24年录得8.8%增长,百龙创园、金达威、保龄宝利润持续高双位数成长,仙乐健康25Q1净利环比改善明显,科拓生物、康比特近期利润持续正增 [4] 关注建议 - 关注保健食品行业,其未来受益于老龄化,有较大增长空间 [5] - 关注监管红利,备案制扩围、“功能性食品”有望新增 [5] - 关注出海机遇,东南亚市场中医理念接受度高,企业可出海掘金 [5] - 关注技术革命,AI或提高研发效率,挖掘更多功能性成分 [5]
医药行业周报:慢性心衰大品种JK07潜力,继续重点推荐信立泰-20250512
华源证券· 2025-05-12 07: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医药板块具备多方面积极发展因素,完成新旧增长动能转换,行业有望边际好转,看好2025年医药发展,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出海、国产替代等方向 [5][64][6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心衰市场空间大,JK07潜力可期 心衰现有治疗手段有较大升级空间,新机制药物具有较大潜力 - 心衰疾病复杂、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方面,患者个体差异显著且多有并发症,导致治疗药物研发挑战大 [9] - 现有药物只能改善症状,尚无获批上市药物能直接改善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治疗心衰,全球多款新靶点新机制心衰药物正开展临床研究 [9] 现有心衰药物治疗效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诺欣妥:2024和2025Q1全球销售分别为78.2亿美元(同比+30%)和22.6亿美元(同比+22%),针对HFrEF患者改善提升明显,但对HFpEF改善无统计学差异 [14] - 维利西呱:是首个用于心衰患者的口服sGC刺激剂,对HFrEF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有所提高,关键三期试验显示其心血管性死亡/首次心衰住院复合终点发生率显著更低 [18] - SGLT2i:达格列净被FDA批准用于心衰患者治疗,对HFrEF患者改善明显,对HFpEF亦有所改善 [22] NRG - 1治疗心衰潜力显著,JK07设计最佳或有望取得最终积极临床结果 - NRG - 1在心血管系统广泛表达,通过近分泌或旁分泌途径与ErbBs受体结合,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4] - 全球基于NRG1靶点治疗心衰药物主要有泽生科技的纽兰格林、信立泰的JK07和Acorda公司的Cimaglermin,Cimaglermin因可能存在肝毒性风险,相关研究已暂停 [29] - 纽兰格林:创新作用机制为激活心肌细胞中表达的ErbB2 /ErbB4受体酪氨酸激酶,中国临床II期试验显示选定剂量组LVEF和LVESV均得到改善,但全因死亡率降低较安慰剂组不具显著性,ZS - 01 - 308B试验未达到预设统计目标 [30][33][35] - JK07:针对NRG - 1优化设计,由与NRG - 1活性域融合的拮抗HER3/ErbB3抗体组成,解决了重组NRG - 1蛋白疗法的局限性,提高了成药性和安全性;一期临床数据惊艳,后续临床数据值得期待;目前在中国开展心衰适应症二期临床研究,公司的S086针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临床实验稳步推进中,二者未来将发挥协同作用 [39][41][45] 行业观点:坚持创新+出海+老龄化主线,关注国内政策修复 - 本周(5.6 - 5.9)、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01%和+1.19%,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 - 1.00%和3.44%;本周上涨个股374家,下跌个股111家 [47] - 细分赛道涨跌幅情况:本周医疗器械II(+1.7%)、中药II(+1.5%)等板块上涨;年初以来化学制剂(+9.7%)、化学原料药(+6.7%)等板块有不同表现 [52] - 板块估值:截至2025年5月9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PE估值为32.26X,在申万一级分类中排第11,目前医药估值仍在历史相对较低位置,各细分板块估值有差异 [57] - 投资观点:2024年医药指数下跌,当前医药呈现多重底,医改影响或逐步调整到位,展望2025年,医药具备多方面积极发展因素,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及产业链、出海、国产替代等方向 [64][65] -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一品红、科兴制药、昆药集团、华大智造;五月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科伦药业等多家公司 [6][68]
羚锐制药(600285):业绩稳健增长 期待并购整合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35.01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7.23亿元(同比+27.2%),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20.2%)[1] - 2025年Q1公司实现收入10.21亿元(同比+12.3%),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3.9%),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12.4%)[1] - 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含税),合计派发5.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70.64%,连续4年股利支付率超过70%[3] 业务分析 - 骨科类产品2024年收入23.2亿元(同比+9.5%),毛利率提升3.9pct,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年销量超10亿贴[2] - 心脑血管类产品2024年收入4.5亿元(同比+3.3%),培元通脑胶囊稳步放量[2] - 片剂2024年收入3.6亿元(同比+35.6%),丹鹿通督片增势明显[3] 战略发展 - 以7.04亿元收购银谷制药90%股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有望弥补公司鼻喷雾剂型产品空白[3] - 收购将增强公司院内销售推广能力,同时公司院外销售渠道有望为银谷制药产品放量赋能[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2.0/46.8/52.3亿元,同比增长19.9%/11.6%/11.7%[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9.5/10.7亿元,同比增长15.9%/13.1%/13.0%[4]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1.48/1.67/1.89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4]
医药行业周报:抑郁、癫痫新药需求突出,建议关注华纳药厂、海南海药-20250428
华源证券· 2025-04-28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展望2025年,医药板块具备多方面积极发展因素,已完成新旧增长动能转换,行业有望边际好转,看好2025年医药发展,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出海、国产替代等方向 [4][5][6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癫痫:患病人数千万人量级,新药市场潜力可期 - 癫痫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慢性疾病,2021年全球约5170万患者,中国约900万患者,其中约30%患者对现有药物治疗无效 [10] - 抗癫痫发作药物是癫痫最重要和最基本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钠离子通道阻滞剂等,2023年国内样本医院/药店抗癫痫药物市场规模超50亿元,预计实际规模或达百亿量级 [11][14] - 钾离子通道KCNQ家族是癫痫新药研发前沿主流方向,首个靶向KCNQ2通道的抗癫痫药物瑞替加滨因毒副作用退市 [18] - 全球临床进度最快的是Xenon公司的Azetukalner,癫痫适应症处于临床三期,其临床结果显示对降低癫痫发作频率效果优良,该公司市值约29亿美元 [22][25][32] - 海外KCNQ通道激动剂在研产品较少,国内处于临床阶段的有派恩加滨和NS - 041,派恩加滨由上海药物所研发,海南海药获其大陆权益,目前正在开展临床二期试验 [33][34][38] 伴自杀抑郁症治疗需求尚未满足,新药市场潜力可期 强生Spravato:唯一MDSI药物疗法,销售峰值至少30亿美元 - 抑郁症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全球百亿美元市场空间,伴有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抑郁症患者需立即干预,但传统抗抑郁药起效慢,电击疗法有应用限制 [39][40][42] - 强生的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是全球唯一MDSI药物疗法,起效快,2024年全球销售额10.77亿美金,同比增速56.4%,强生预期2027年销售额至少30亿美金,但该药有成瘾性,应用场景受限 [44][45][46] 华纳药厂ZG001:改构氯胺酮,无成瘾性,有望颠覆抑郁症治疗格局 - ZG - 001改构自氯胺酮,革除了成瘾性等严重精神副作用,口服代谢性质良好,安全性优异,已开展临床二期研究并完成首例入组 [47] 行业观点:坚持创新+出海+老龄化主线,关注国内政策修复 - 本周(4.21 - 4.25)医药指数上涨1.16%,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0.77%,年初至今医药指数跌幅为0.31%,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3.45% [4][48] - 本周上涨个股311家,下跌个股174家,涨幅居前为永安药业等,跌幅居前为*ST吉药等 [4][48] - 本周细分赛道中化学原料药、医疗服务等有不同涨跌幅,年初以来各细分赛道涨跌幅也有差异 [53] - 截至2025年4月25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PE估值为30.67X,在申万一级分类中排第12,各细分板块估值有差异 [56] - 2024年医药指数下跌因医改等因素,当前医药呈现多重底,2025年具备积极发展因素,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及产业链、出海、国产替代等方向 [65][66] -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为信立泰、一品红等;四月建议关注组合为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等 [4][70]
国金证券:给予羚锐制药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7 16:3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35.01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7.23亿元(同比+27.2%),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20.2%) [1] - 2025年Q1公司实现收入10.21亿元(同比+12.3%),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3.9%),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12.4%) [1] - 预计25-27年营收分别42.0/46.8/52.3亿元,同比增长19.9%/11.6%/11.7%,归母净利润分别8.4/9.5/10.7亿元,同比增长15.9%/13.1%/13.0% [3] 业务分析 - 骨科类产品24年收入约23.2亿元(同比+9.5%),毛利率提升3.9pct,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年销量超10亿贴 [2] - 心脑血管类产品24年收入约4.5亿元(同比+3.3%),培元通脑胶囊稳步放量 [2] - 片剂24年收入约3.6亿元(同比+35.6%),丹鹿通督片增势明显 [2] 并购与分红 - 以7.04亿元收购银谷制药90%股权,25年3月完成工商变更,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有望弥补公司鼻喷雾剂型产品空白 [2] - 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含税),合计5.1亿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的70.64%,21-24年连续4年股利支付率超70% [2] 机构预测 - 国金证券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8.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3] - 长城证券预测25年净利润8.37亿元,中原证券预测25年净利润7.24亿元 [5]
热点聚焦 | 刘伟等:2025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与政策预期
水皮More· 2025-04-10 15:39
2024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 - 2024年GDP同比增长5 0%,达到134908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0 4个百分点 [5] -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5 3%,二季度4 7%,三季度4 6%,四季度5 4%,呈现逐季放缓后回升趋势 [5]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拉动较2023年下降2 1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下降0 2个百分点,消费需求不足是主要制约因素 [5] 供给端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8%,较2023年加快1 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4 2%,股份制企业增6 1% [6][7] - 高技术产业表现活跃,采矿业/制造业/公共服务业运行中枢均抬升但走势分化,西部地区发展快于东部 [7] 需求端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 5%,较2023年下降3 7个百分点,汽车消费下行及地产相关消费疲软是主因 [8]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3 2%,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领涨8 0%,但地产投资同比下滑10 6%拖累整体 [9] - 进出口总额61622 9亿美元同比增3 8%,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比重上升,贸易顺差扩大至9921 6亿美元 [10] 2025年核心影响因素 - 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2025年劳动力人口预计减少720万,老龄化率已达22 5% [15] - 高技术产业面临西方技术封锁,美国涉华实体清单发布频次从2018年4次升至2024年9次 [18][29] -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风电光伏装机扩大,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氢能/新材料产业年均复合增长15 7% [19] 支柱产业调整 -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10 6%创历史新低,新开工意愿不足导致供给收缩 [11][19] - 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2022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6 8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6倍 [19] 国际环境挑战 - 特朗普政府拟对中国加征最高60%关税,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4-8个百分点 [22][41] -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俄乌冲突及中东局势或推高能源价格,影响中国能源进口成本 [20][40] 政策展望 - 需求管理聚焦消费提振(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基建投资(通信/能源/交通等领域) [47][48] - 供给管理强调高新技术自主研发,建立科技金融体系并加速成果转化 [51] - 市场环境管理重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 [54] 宏观经济预测 - 自然走势下2025年GDP增速或低于2024年,政策目标仍将设定在5 0%左右 [34][42][56] - 预计CPI增速目标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维持1200万人以上 [43][45]
首次!第二强省,人口零增长了
城市财经· 2025-03-17 11:41
江苏省人口现状 - 江苏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8526万人,与上年末持平,出现新世纪以来首次零增长[3][4] - 已公布数据的12个省域中,4个增量、1个持平、7个减少,浙江以43万增量位居榜首[6][7] - 江苏省GDP增速5.8%高于浙江的5.5%,但人口增量显著落后[9] 人口结构问题 - 2024年江苏省出生率5‰,死亡率7.5‰,自然增长率-2.5‰,连续四年自然人口负增长[35][36] - 老龄化率全国第7,出生率4.81‰(2023年)位列倒数第6,远低于广东8.3‰[40][44] - 1990年出生率峰值20.54‰,2023年降至4.81‰,自然增长率从14.01‰降至-2.5‰[32][36] 区域对比与政策应对 - 浙江因民营经济优势实现11市全正增长,江苏十三太保未能复制此效应[7][10] - 2023年江苏全面取消南京、苏州市区外落户限制,开启抢人模式[49][51] - 呼和浩特推出最高10万元生育补贴,江苏面临出台强力鼓励生育政策压力[53][54] 全国人口趋势背景 -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52万),仍创45年新低,结婚对数610.6万对预示2025年出生率或进一步下滑[23][25][26] - 中国养娃成本达人均GDP6.9倍,甘肃需16.2年家庭收入,住房教育医疗成主要压力源[61][63][64] - 全球经验显示鼓励生育难以逆转趋势,但可延缓下降速度[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