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
搜索文档
九州一轨跌2.05%,成交额322.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11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3.40元/股,成交额322.59万元,换手率0.27%,总市值20.14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5.67%,近5个交易日上涨1.06%,近20日下跌1.11%,近60日上涨21.27%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23日,于2023年1月1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减振降噪相关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工程设计、检测评估、项目服务和轨道智慧运维与病害治理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预制式钢弹簧浮置板52.32%,钢弹簧浮置道床减振系统32.08%,隔离式高弹性减振垫5.38%,声屏障5.36%,其他4.79%,重型调频钢轨耗能装置0.07% [1] 公司行业与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轨交设备Ⅲ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融资融券、轨道交通、专精特新等 [1] 公司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6317户,较上期增加1.53%,人均流通股13955股,较上期减少1.50%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8774.07万元,同比减少24.58%,归母净利润为-213.31万元,同比增长86.21% [2] 公司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97.13万元 [3]
凯发电气涨2.05%,成交额2162.2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9.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3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10.96元/股,成交金额2162.23万元,换手率0.83%,总市值34.8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9.11万元,其中大单买入415.07万元(占比19.20%),大单卖出255.96万元(占比11.84%)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8.83%,近5个交易日上涨3.20%,近60日上涨3.59%,但近20日下跌2.66%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25日,于2014年12月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铁路占比65.91%,城市轨道交通占比33.81%,其他业务占比0.28%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网自动化设备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职业教育、小盘、铁路基建、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71万户,较上期减少0.58%,人均流通股14183股,较上期增加0.59%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24.11%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025.67万元,同比大幅减少53.88% [2] 分红历史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68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8689.85万元 [3]
交大思诺涨2.03%,成交额949.2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5.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1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26.68元/股,成交金额949.20万元,换手率0.66%,总市值23.1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5.46万元,大单卖出75.46万元,占比成交额的7.9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34%,但近5个交易日、20日和60日分别下跌2.66%、4.88%和5.52%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减少18.48%,归母净利润1218.68万元,同比减少51.64%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应答器系统42.10%,机车信号CPU组件26.11%,轨道电路读取器24.76%,其他业务7.02%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1.9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6亿元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发设计、组织生产、销售及技术支持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轨交设备Ⅲ,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铁路基建、轨道交通、高铁等 [2] 股东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478户,较上期减少0.24%,人均流通股为6382股,较上期增加0.24% [2]
高盟新材跌2.00%,成交额6489.0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37.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56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10.76元/股,成交金额6489.09万元,换手率1.42%,总市值46.3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37.86万元,其中大单买入796.00万元(占比12.27%),大单卖出1433.85万元(占比22.1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2.27%,近5个交易日、近20个交易日和近60个交易日分别上涨4.36%、4.36%和7.82% [2]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复合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零配件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胶粘剂及树脂占比78.53%,NVH隔音减振降噪材料占比20.46%,其他业务占比1.01%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聚氨酯,概念板块包括航天军工、铁路基建、轨道交通、绿色建筑、光刻胶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亿元,同比减少4.12%,归母净利润7662.50万元,同比减少9.53%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67万户,较上期减少0.99%,人均流通股11531股,较上期增加1.0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7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7亿元 [3]
丰茂股份7277万竞得余姚4.7万㎡地块,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底盘热控系统产能
全景网· 2025-10-13 20:03
项目投资与产能布局 - 公司以7277万元成功竞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建设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1] - 该募投项目总投资计划不超过15亿元,此次成功拿地标志着项目从规划走向落地的关键一步 [1] - 项目所处区域产业配套成熟,周边聚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有助于降低生产及物流成本 [1] - 2025年公司将形成“双基地联动”产能布局,包括余姚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和山东济南商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2] 近期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32亿元,归母净利润约0.60亿元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约2.37亿元,环比增长20.78%,归母净利润约0.32亿元,环比增长10.59% [2] - 营收与净利润的环比改善态势显示公司经营已逐步回暖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重点突破乘用车空气悬架领域,计划开发适配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空气弹簧产品 [3] - 同步推进电池管路系统、电机管路系统、电池缓冲片等热管理相关部件的量产进程 [3] - 已获得国内某知名车企1.7亿元定点订单,项目周期覆盖2025-2031年 [3] 市场拓展与业务增长 - 公司泰国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初期满足东南亚订单,后续辐射欧美市场 [4]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传动系统营收约1.70亿元,同比增长19.44%,占国内营收比重达65.45% [4] - 公司传动系统产品已成功切入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供应链 [4]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优化密封件、传动带性能,已与国内无人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5] - 轨道交通领域,与头部企业合作完成门机传动系统技术验证,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供货 [5] - 机器人领域,公司已成立机器人事业部,传动系统部件和密封系统部件均已实现销售 [5]
苏试试验涨2.03%,成交额3.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16.6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3 13: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3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3%,报收18.07元/股,成交金额3.10亿元,换手率3.44%,总市值91.8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16.67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81.21万元,大单净买入235.46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5.64%,近60日上涨29.16%,近20日上涨5.61%,近5个交易日上涨2.85% [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境与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及分析服务,收入构成为: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49.19%,试验设备31.27%,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15.63%,其他业务3.91% [1]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1亿元,同比增长8.09%,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4.18% [2]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3.6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11亿元 [3]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涉及概念板块包括军民融合、商业航天、航天军工、低空经济、轨道交通等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31万户,较上期减少12.49%,人均流通股为21,903股,较上期增加14.27%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74.05万股(较上期减少192.85万股),天弘永利债券A持股576.77万股(较上期减少52.90万股),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A为新进股东持股500.00万股 [3]
汇川技术股价跌5.05%,中银证券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31万股浮亏损失5.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2:15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3日股价下跌5.05%至80.07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37.11亿元,换手率为1.93% [1] - 公司总市值为2161.65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是为设备自动化、产线自动化、工厂自动化提供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 [1] - 公司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电驱和电源系统,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牵引与控制系统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类占比45.18%,通用自动化类占比42.94%,智慧电梯电气类占比11.25%,其他业务占比0.64%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银证券创业板ETF(159821)二季度减持汇川技术2300股,持有股数降至1.31万股 [2] - 该基金持有汇川技术占基金净值比例为3.71%,为第三大重仓股 [2] - 基于此次股价下跌,该基金当日浮亏约5.59万元 [2]
高盟新材涨2.01%,成交额1.3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51.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4: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0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0.68元/股,成交额1.39亿元,换手率3.13%,总市值46.0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51.01万元,特大单买入142.83万元占比1.03%,大单买入2263.65万元占比16.34%同时卖出3057.48万元占比22.07%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28%,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20%、7.66%和4.71% [1]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22日,于2011年4月7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复合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汽车零配件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胶粘剂及树脂占比78.53%,NVH隔音减振降噪材料占比20.46%,其他业务占比1.01%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聚氨酯,概念板块包括航天军工、绿色建筑、铁路基建、小盘、轨道交通等 [1]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67万,较上期减少0.99%,人均流通股11531股,较上期增加1.00%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亿元,同比减少4.12%,归母净利润7662.50万元,同比减少9.53%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7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7亿元 [3]
内蒙一机涨2.03%,成交额3.8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344.2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0 10: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0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9.11元/股,成交金额为3.88亿元,换手率为1.21%,总市值达325.2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44.22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397.28万元(占比6.18%),大单买入6736.52万元(占比17.37%)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6.69%,近5个交易日上涨3.58%,近60日上涨6.34%,但近20日下跌4.16% [2] - 今年以来公司已10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在9月3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为-903.21万元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7亿元,同比增长19.62%,归母净利润为2.90亿元,同比增长9.99%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19.8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88亿元 [3]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轮履装甲车辆、火炮系列军品装备、铁路车辆及车辆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7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6.00万户,较上期增加7.16%,人均流通股为10634股,较上期减少6.68%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多家公募基金位列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增持265.07万股至1677.24万股,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增持530.93万股至1618.89万股 [3] - 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增持507.44万股至1442.42万股,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A、国泰中证军工ETF、广发双擎升级混合A为新进股东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地面兵装Ⅱ-地面兵装Ⅲ [2]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军民融合、央企改革、航天军工、铁路基建、轨道交通等 [2]
交大思诺董事长被实施留置 其曾经是北京交通大学老师,上周四还主持公司临时股东大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2:23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董事长李伟被天津市滨海新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 [1][2] - 公司董事会决议由副总经理张民代为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全部职责 [2] - 张民代行职责的期限至李伟恢复履职或公司选举出新任相关职务人员为止 [2] 公司治理与运营状况 - 公司表示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 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 [2]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管理情况一切正常 其他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 公司尚未知悉上述事项的进展及结论 [2] 关键人物背景 - 董事长李伟出生于1973年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曾在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担任教师 [3] - 副总经理张民也曾在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担任老师 [4] - 李伟在事件发生前一周的9月25日还主持了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 [3]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 涉及应答器系统、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和轨道电路读取器等列控系统设备 [4] - 公司客户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工程总承包商以及中国通号、和利时等系统集成商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28亿元 同比下滑18.48% 归母净利润1218.68万元 同比下滑51.64% [4] - 公司年度营收规模大多维持在3亿元左右 [4]